?

新興科技發展背景下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

2022-11-26 08:30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2022年4期
關鍵詞:故居名人魯迅

張 穎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

1 研究背景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尤其是新興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萍几侨谌氩煌a業,成為其他產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近年來,科技與文化遺產相結合的理念與模式層出不窮,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活力。名人故居作為建筑遺產與名人文化遺產的雙重遺產,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在經濟價值方面,它有助于提高當地知名度,引起相當多的較高層次的文化、經濟、科技界人士的關注,有力地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在社會價值方面,名人故居可以增強當地人民的榮譽感,激勵當地各界有志之士的精神追求。名人故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化進程的沖擊,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妥善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在新興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理應把握住時代的機遇,將新興科技與名人故居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新興科學技術,更好地進行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

2 上海魯迅故居概況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名人故居旅游資源極其豐富,遍布各地,數量頗多的當屬北京、上海、蘇州等地。文章選取上海魯迅故居為例,對上海魯迅故居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解決措施。

魯迅先生在上海的故居有三個,分別是山陰路魯迅舊居、景云里魯迅舊居以及拉摩斯公寓魯迅舊居。其中,山陰路魯迅故居坐落于上海虹口區山陰路132弄9號。1933年4月11日,魯迅先生和妻子許廣平帶兒子海嬰搬到這里。在居住期間,魯迅先生依舊筆耕不輟,伏案寫作,留下了《故事新編》、《死魂靈》譯文等作品,并在山陰路故居掩護過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時25分,魯迅先生在山陰路魯迅故居逝世,這里成了魯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寓所?,F在的山陰路魯迅故居根據魯迅先生生前居住時的情形復原。魯迅故居作為魯迅先生生前的住所,以山陰路里弄建筑這一物質載體的形式,見證了魯迅先生在其居住期間的生活足跡,承載著魯迅先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給人們留下了對魯迅先生的情感回憶與文化空間。山陰路魯迅故居附近有魯迅紀念館、魯迅公園、魯迅墓等景點,選取山陰路魯迅故居有利于聯合附近景點,打造以魯迅先生為主題的歷史文化旅游園區。

文章以山陰路魯迅故居為例進行研究,后文中出現的魯迅故居皆為山陰路魯迅舊居。

2.1 上海魯迅故居的經濟效益分析

名人故居是特殊的建筑遺產,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縮影,是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折射出城市歷史變遷進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名人故居的保護和開發,是對某段歷史的銘記與肯定。由此,公眾不僅能更深刻地理解此類建筑遺產的價值,還能更客觀地看待某段歷史。名人及其所處的時代精神是故居的精髓所在,名人故居作為一類文化資源,凝聚了名人文化精神,對其進行保護與開發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上海魯迅故居極具商業開發潛力。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名人故居作為歷史人文類景點,一直深受大眾青睞,走進名人故居,即是走近名人生活,不僅可以了解名人所處的歷史環境與生活環境,更能了解名人文化作品與內涵精神。名人故居作為旅游開發的一個熱點,其商業價值可見一斑。上海魯迅故居對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推動旅游業發展,增強市民自豪感都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進作用。所以上海魯迅故居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2.2 上海魯迅故居的社會效益分析

2.2.1 藝術風格價值

上海魯迅故居作為一種新式里弄建筑,凝固了一段歷史,是特定時代的縮影,展示了一種獨具魅力的建筑藝術風采。上海由于渾然天成的地理優勢,有著“海納百川”的思想。在當時歷史時期下,新式里弄建筑更是體現了上海在一個特定社會時代背景下的審美追求,對特定歷史時期建筑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2.2 歷史教育價值

名人是其所處時代的精神象征,近現代名人故居則是中國近現代歷史時期以及名人精神的物質載體,也是喚醒民族精神、啟發民族意識的一面旗幟。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杰出貢獻者,其在思想上與文學上的成就大大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啟發了無數仁人志士投身救亡圖存的運動,這些寶貴精神文化財富對學習和弘揚愛國主義和傳承民族精神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

3 上海魯迅故居保護與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3.1 上海魯迅故居保護現狀

當前上海魯迅故居的保護相對完整,魯迅先生生前使用的一些家具以及部分書籍等物品仍完好地保存在山陰路魯迅故居中。故居也作為一處旅游景點,供游客參觀。但在其保護過程中,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尤其是對魯迅故居原有建筑的保護力度不夠。故居內的墻面、樓梯都經過了一番翻新,屋內僅存幾件家具的擺設和一些新時期印刷的書籍陳列,使得故居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原真性。故居在經過翻新后,歷史的厚重氛圍大打折扣,在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鳴、想象空間等方面效果明顯降低。

3.2 上海魯迅故居當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3.2.1 經營模式比較單一

當前上海魯迅故居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還停留在傳統的收取低額門票的階段,其經營成本仍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觀眾支付低價門票,進行一個簡單的參觀,參觀方式也是由導游帶領觀眾,對故居內情況進行機械式解說,觀眾被動跟隨的枯燥沉悶的傳統形式。

3.2.2 展示形式缺乏互動體驗

在魯迅故居的旅游開發中,魯迅故居對外展示的形式機械僵硬,觀眾缺乏互動體驗。觀眾在參觀魯迅故居時只是跟隨導游的步伐從一樓參觀到三樓,整個游覽過程只有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形式,并不能給觀眾帶來一個良好的參觀體驗?,F在的觀眾已經不滿足于單方面的傳統參觀式旅游,更多的是注重整個參觀過程中的參與度以及觀眾體驗。

3.2.3 市場開發活力不足

市場開發活力不足,欠缺成熟的產業化發展。在魯迅故居的開發過程中,主要依賴于政府財政的支持,沒有引入市場資本。產業聯動性較差,沒有將故居與周邊環境以及其他產業結合起來。例如,魯迅故居單獨隱藏在山陰路的弄堂里,周邊是普通的居民區,缺乏相關的衍生產業和產品,沒有將餐飲、交通、文化活動等產業聯合起來,打造魯迅文化旅游區。

3.2.4 文化內涵缺失嚴重

當前魯迅故居開發的文化內涵缺失嚴重。魯迅故居畢竟只是一棟房子,隨著時間的侵蝕,總會腐朽,無法完整永存。所以,要紀念魯迅先生,發揚其內在精神及文化價值,最根本的還是要傳承其思想、著述,而不是僅停留于保護一所房子這一物質層面上。故居講解志愿者對魯迅故居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并不完全了解,講解生硬,服務缺乏熱情,在引導觀眾參觀時所說的都不能稱之為“解說”,大部分都是在背事先準備好的稿子,對于觀眾提出的問題,講解者也未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魯迅故居的文化內涵并未得到深入挖掘,觀眾對于魯迅故居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淺顯的表面。例如導游在引導時,只是簡要介紹了魯迅故居內的擺設物品,對于其物品與魯迅先生的聯系以及背后的故事講解甚少。

4 上海魯迅故居保護與開發中的新興科技

科技是生產的手段,而文化則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靈魂,自古以來,科技與文化就緊密相連,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相互交融、促進。在新興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名人故居在保護原有文化內涵的同時,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融入新興科技進行創新,以更符合大眾需求與認可的形式進行保護和開發。上海魯迅故居的保護與開發在借助新興科技手段的過程中,可以從保護與開發兩個角度入手。針對魯迅故居的保護問題,可以采用文化資源數字化,對魯迅故居的文化內涵進行保護,以及對魯迅先生的思想、著述進行影視創作,再現其文化價值與內涵,傳播給大眾。而在進一步的市場開發中,可以借助AR、VR等科技形式,通過增強互動性,整合相關產業,解決魯迅故居在市場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觀眾體驗感差、缺乏市場活力等問題。

4.1 新興科技融入魯迅故居保護

保護名人故居最基本的是對其居住場所的建筑保護。對于建筑的保護,可以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個方面。有形的建筑保護關鍵在于遵循原真性原則?,F代科技在發展,建筑技術也在不斷提升。保護名人故居可以和一些科技建筑公司進行合作,在保證魯迅故居原真性的基礎上,請專業公司運用科技手段對故居進行修繕,對故居內的物件進行修復與保存。

其次,對名人故居的保護還可以是一種無形的保護。例如,我國在對龍門石窟的保護中,便運用了建筑物數字化技術。當地管理局與北京大學合作展開“龍門石窟三維數字化”工程,通過對洞窟、佛像、飾物等掃描,建立三維模型,更好地保護龍門石窟[1]。魯迅故居在保護過程中也可以借鑒這一模式,將文化資源數字化技術引入保護中。文化資源數字化是指以虛擬現實技術、數字化技術和信息互聯網技術為手段,以文化遺產及相關的圖、文、音、像為對象,通過采集、記錄、整理、篩選,將其轉化為能被計算機識別的數字符號,最終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傳輸展示,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和感官體驗,以達到有效整理、保護、利用文化遺產的目的[2]。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運用數據庫建設和管理技術對魯迅先生的著作等精神財產相關數據進行保存;二是依托可視化技術(如VR、AR等)、三維動畫技術對已被部分破壞的魯迅故居進行重現進而重建,以達到保護目的。

4.2 新興科技助力魯迅故居創意開發

針對魯迅故居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借助新興科技進行創意開發,提升上海魯迅故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

4.2.1 改善經營模式,豐富魯迅故居的功能定位

首先,打破單一的政府撥款、門票收費模式,吸引社會各界的投資。重點吸引科技公司資本,結合新興科技進行創意研發。例如,引入時下熱門的VR技術進行開發,與科技公司一起合作開發創意產品,具體可以根據魯迅的生平事跡和作品拍攝VR微電影、設置知識競答闖關類VR游戲等。其次,進一步豐富魯迅故居的功能定位。例如,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故居博物館的定位是保護與發揚托爾斯泰遺產的多功能文化機構,“我們希望在所有工作的各個方面,能夠通過各種各樣多功能的活動來點燃一盞燈,照亮他整個的生活。[3]”因此,托爾斯泰故居博物館建立了托爾斯泰圖書館,舉辦國際研討會、青年興趣項目等活動。鑒于此,魯迅故居可以豐富自身的功能定位,不局限于只是一處名人故居,還可以將其打造成多功能文化機構??紤]到魯迅故居的實際空間,可以設立一個數字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平臺舉行魯迅先生經典作品朗讀、文學創作比賽、魯迅先生生平事跡專題講解活動等一系列線上活動,擴大公眾的參與度。此外,可以借助相隔不遠的魯迅紀念館與魯迅公園進行線下活動,例如,舉辦讀者分享會、學術研討會等,將魯迅故居打造成集旅游參觀、閱讀展示、學術交流于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從而拓寬故居的功能。

4.2.2 創新旅游形式,增強觀眾互動體驗

美國的林肯故居管理者將有關林肯的遺跡聯合起來設計成旅游路線,設計出“尋找林肯”的活動,引導人們沿著林肯的足跡追溯了解林肯當年成長和發展的歷程[4]。魯迅故居地處虹口區,毗鄰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文化氛圍濃厚,具有極高的文化旅游價值。故居可以和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找一些網站類旅游頻道,例如騰訊大申網、去哪兒網、攜程網等,共同舉辦一些創意旅游項目。設計一些諸如“多倫路名人文化之旅”的旅游路線,沿途也可以設置一些運用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技術的“掃一掃尋寶活動”。利用互聯網平臺,招募觀眾參與活動,并通過線上平臺直播的形式對故居進行宣傳,提升故居知名度。也可以定期推出豐富多樣的旅游路線和活動,增強故居游覽的趣味性,增進觀眾的體驗感與參與度。

4.2.3 整合魯迅故居及其周邊資源,促進多個產業間的聯動

餐飲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可以從觀眾的需求出發,為其提供優質且具有特色的餐飲服務。例如,臺北林語堂故居內便設有餐廳,墻上掛著林語堂親筆寫的“有不為齋”四個大字,餐廳的桌椅也是由林語堂先生設計而成,刻有甲骨文“鳳”字。餐廳中的德式熏烤豬腳、無錫肉骨排也都與林語堂先生有淵源,翡翠高麗菜卷是林夫人生前最愛的素菜[5]。魯迅故居在開發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這種模式,例如,將魯迅作品里的食物一一找出來進行研發,做成美食,或是做成特產,供觀眾購買。由于魯迅故居空間較小,尚不具備單獨劃分餐廳區域的功能,可以嘗試與周邊街道餐飲店進行合作,打造“魯迅作品尋味餐廳”等。此外,還可以與影視行業合作,拍攝以魯迅先生生平或是魯迅作品為創作腳本的IP影視劇,在魯迅故居取景,讓人們在感悟影視劇與魯迅精神魅力的同時,也成為故居的潛在觀眾。

4.2.4 深入挖掘魯迅故居的文化內涵,感悟其中所蘊含的精神與意義

例如,巴爾扎克故居紀念館最初只是展示巴爾扎克曾經生活狀態的建筑,逐漸演變成向全世界展示巴爾扎克的重要博物館。巴爾扎克故居紀念館不僅展現名人生活場景,而且注重挖掘故居的文化內涵,如注重對巴爾扎克作品的解讀,并結合各種現代方式傳播作品,以擴大巴爾扎克的文學影響力[6]。同樣,魯迅先生作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其作品與精神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內涵。魯迅故居也不應僅僅只是展現名人生活場景的建筑,更是具有溫度與力量的文化空間,應注重傳承魯迅先生的精神與品質。例如,開設創新VR閱覽室,將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通過VR技術展現給觀眾,讓觀眾以一種新的體驗走進經典、閱讀經典。通過微信小程序讓觀眾或是網友點擊抽取一句“魯迅先生激勵你的話”的形式,促進大眾對魯迅名言的了解。另外,通過微博等平臺,舉辦與魯迅故居相關的有獎知識競答,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與魯迅先生相關的文章,增進大眾對魯迅先生以及魯迅故居的了解。此外,還可以在魯迅故居的官方網站舉辦征文、攝影等活動,增強與大眾之間的互動,引起社會的關注,為魯迅故居提升美譽度。由此,增進公眾對上海魯迅故居的了解,促進公眾走進魯迅故居、走近魯迅文化精神的興趣。

5 結語

名人故居是研究歷史文化,發揚歷史名人精神的重要物質載體。在新的歷史時期,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同城市化進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妥善地保護名人故居,科學合理地開發名人故居,使名人故居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均能得到有效挖掘,使公眾能夠更好連接歷史與當下,深入體驗名人故居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使名人故居類文化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統一,需要我們立足于新興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清醒地認識到要打破名人故居的傳統旅游形式,將新興科技運用到對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中,借助更加多元豐富的新形式,再現名人所處的歷史時期風貌,突出弘揚名人偉大精神,從而讓公眾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值得注意的是,名人故居的開發和保護,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只是開發的手段,其根本還是名人故居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中,切忌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文化內涵。

猜你喜歡
故居名人魯迅
衛立煌故居
在宜興徐悲鴻故居
魯迅,好可愛一爹
名人摔跤后
舔名人
書畫名人匯
孔乙己
名人書系列
阿迅一族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