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分析

2022-11-27 07:33趙生銳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知識經濟管理制度經濟

文/趙生銳(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公司)

企業經濟管理是現代化企業發展中非常關鍵的管理內容之一,合理的企業經濟管理能夠正確引導生產經營活動,實現企業經濟利潤最大化。在目前的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就需要重視知識經濟的作用,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改革,防止財務風險的出現,以知識經濟帶動企業成長,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知識經濟內涵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屬于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最終階段,與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相對應。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知識經濟概念進行了定義,強調知識經濟是將經濟發展建立在知識生產、知識使用以及知識分配等內容上的經濟模式,其中突出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全新經濟業態,知識經濟在充分利用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對各種資源的高效利用,為促進知識生產,特別強調人力資源中的智力開發,從而滿足新時代經濟發展需求[1]。

二、企業經濟管理重要性

企業經濟管理,是對企業發展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與協調,實現利潤最大化,防止資產風險的出現,在企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開展企業經濟管理,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這也是經濟管理的首要目標,企業發展過程中伴隨多種經營活動,針對不同業務工作,實現對資產使用的計劃與協調,減少成本支出,提升經濟效益。其次,企業經濟管理能夠有效增強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與團隊合作能力,企業經濟管理是管理人員所開展的一種管理模式,最終目的為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以培養并引進高素質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明確企業各類人員工作職責,提升人員管理效率[2]。

三、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經濟管理現狀

(一)經濟管理人員創新意識不足

在當前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創新意識也應當與時俱進,以此來提升企業經濟管理效果。就當前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經濟管理人員仍存在創新意識不足的問題,沒有結合知識經濟的發展背景來進行管理創新,發展目光仍限制在短期經濟效益方面,希望采用生產經營、縮減成本的方式來提升效益,沒有考慮到知識生產的實際作用,未設置長遠的經濟管理戰略與知識經濟創新理念,嚴重阻礙企業后續發展。知識經濟強調知識生產與知識使用的價值,利用人力資源知識來獲得更高效益,在此大背景下,更應將企業經濟管理重點放在提升知識運用方面,而不是按部就班以生產提升效益,這不但不符合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改革發展目標,同時也限制了企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二)人力資源管理力度不強

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經濟管理中,教育與研發是主要部門,高素質人才是重要的資源條件,充分開發人力資源的潛在價值,發揮智力資源經濟優勢,才能實現知識利用產業化與經濟發展持續化。當前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出現人力資源管理力度不強的問題,部分管理人員將重點放在產品經營上,忽略人力資源知識開發,導致人員管理出現失誤,工作人員往往會出現工作目標不集中與工作方向不明確的問題,直接影響企業正常運行[3]。另外一方面,缺少嚴格規范的培訓計劃與人才引進戰略,整體培訓力度不足,導致工作人員出現工作業務不熟練或者工作態度不端正等問題,工作完成效率較低,影響企業發展。同時在高素質人才引進方面較為欠缺,企業內部人員普遍學歷較低,雖然部分員工有著扎實的工作技能,但是缺少創新意識與發展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相關業務的持續發展。

(三)缺少風險預警機制

企業經濟管理改革需要耗費長久的時間與大量的資金,所帶來的結果呈現不確定情況。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意味著發展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在當前知識經濟大背景下,企業業務經營活動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矛盾沖突,勢必形成諸多影響創新成功的因素,一旦經濟管理失敗,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導致運營模式出現癱瘓現象。所以針對經濟管理創新改革,需要建立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并提前制定應對策略,從而保證經濟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但就當前企業經濟管理現狀來看,管理人員在制定發展策略的同時,未能建立科學細致的風險預警機制,單純從大方面制定風險應對方法,卻忽略了細節管理,而往往就是這些經濟管理細節,造成經濟管理風險的主要因素。

(四)經濟管理制度不到位

目前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建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是經濟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管理部門缺少明確的規章制度與工作標準,雖然部分企業建立了經濟管理部門與相關制度,但是制度內容較為落后,只能適應當前經濟管理工作,未能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建立綜合系統的制度網絡,沒有明確崗位職責與工作流程,導致管理人員難以充分認識到經濟管理工作的真正含義與重要性,部門工作缺少監督,導致經濟管理制度執行出現無人監管的局面,形同虛設[4]。其次,經濟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一是缺少監督管理機制,經濟管理工作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往往出現流于形式的管理問題;二是經濟管理執行不到位,針對制度中所呈現的經濟管理流程,相關人員為了避免麻煩,往往省略較多看似無關緊要的流程,導致經濟管理出現問題,限制企業經濟發展。

四、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路徑

(一)更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

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應當與時俱進,重視并充分開發知識運用,使企業經濟發展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跟上時代潮流,以此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企業經濟管理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理念落后,針對此種情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善:第一,使經濟管理與市場發展保持同步,更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的關鍵在于與時俱進,結合市場發展規律與時代需求,圍繞企業自身的業務活動開展情況,實現經濟管理時效性與科學性的結合,充分重視當前知識開發與運用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并以此為基礎對企業發展方向進行合理調整[5]。第二,從大方向上明確經濟管理方向,經濟管理是一個不斷調整變化的過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需要從大方向上規劃好經濟管理方向,理清企業經營思路,不能將企業發展限制于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利益上,而是應當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戰略發展思維當中,全方位綜合化實施戰略經濟管理,只有明確了戰略發展方向,才能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而持續高效發展。

(二)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關鍵內容,強調以人員管理實現知識技能開發與高效運用,在當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才競爭是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核心點,也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心。在知識經濟發展模式當中,知識屬于其中的關鍵內容,如何實現知識高效開發與利用,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只有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才能深入運用并創造知識。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深刻認識到企業競爭就是人才競爭,將人才培訓與引進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中的重中之重。首先,圍繞企業實際業務開展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其中主要包括技能培訓、專業知識培訓與職業認同感培訓,使工作人員不斷掌握專業工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知識的重大作用。其次,制定人才引進計劃,重點放在專業技能人才與管理人才引進兩個方面,以可持續發展與知識經濟的角度對待人才引進的附加經濟價值,使這些人才能夠在崗位中發揮出自身價值,成為企業穩定發展的核心[6]。最后,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借鑒參考眾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實施網格化扁平化的管理形式,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將工作效能、自身素質發展與薪酬標準掛鉤,充分激發工作人員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合理規劃工作崗位,結合工作人員的實際特長與能力進行崗位劃分,提升工作效率。

(三)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

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更容易出現諸多經營風險,在涉及到戰略調整、規劃創新與制度改進的情況下,各種細節都能影響經濟管理的順利進行,導致風險出現。作為營利性組織,企業為了提升經濟效益,需要從節約成本與產品創新兩個方面入手,實現成本控制,提升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力,在此過程中,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將成為規避風險的關鍵點。所以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重點在于完善內部控制,主要策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做好成本控制,產品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本的影響,成本風險主要體現在價格浮動與采購管理等方面,為提升成本控制效率,規避成本風險,需要在經濟管理中提升財務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嚴格保證所采購物資的成本與財務保持一致。其次是籌資風險控制,結合企業當前財務發展狀況與生產經營現狀,對各種籌資活動進行科學評估,主要包括金額、結構、來源與期限等,從細節處發現可能出現的籌資風險。最后是投資風險,投資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具有高回報率的情況下,同樣伴隨著高風險,為有效避免投資風險,需做好評估工作,對投資階段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加以控制,并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制定應對措施,以此盡量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四)完善并落實經濟管理制度

經濟管理制度是明確工作范圍、職責、獎懲等一系列工作標準的約束規定,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能夠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科學化組織與協調,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制度管理也可以發揮出人力資源的優勢,發揮自身的組織職能,深度挖掘工作人員的潛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對經濟管理制度的管理創新與落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管理制度的完善創新,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與市場規律,將時效性與科學性作為制定經濟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則,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重新明確并合理規劃工作范圍、內容與標準,以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有效約束員工工作行為,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二是經濟管理制度的落實,即使有著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如果沒有執行落實到位,那將是一紙空談,針對當前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落實,需要以部門人員監督為核心,建立自上而下的監督管理制度,保證監督管理部門的獨立性,以此來實現制度落實到位,在發現工作人員沒有按照制度流程進行工作的情況下,監督人員應按照規定進行懲罰,提升約束力,從而強化企業一體化建設,從而有效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7]??偟膩碚f,經濟管理制度的完善改進需以企業自身發展為基礎,以戰略發展為創新點,以持續發展為原則,保證制度建設的時效性,才能符合當前知識經濟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規律。

五、結語

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更加重視知識運用、開發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價值,強調知識挖掘的重要性。為保證企業經濟管理符合知識經濟發展業態,滿足市場發展規律,需圍繞企業經營活動與制度建設實際情況,尋找其中出現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創新,從更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入手,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與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立健全經濟管理制度,以全方位的戰略調整實現經濟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知識經濟管理制度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制度與規范:近現代設計管理制度研究
探討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探析
——以韓山師范學院為例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評價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王秉剛:電動汽車宣傳應實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強事后監管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創新網絡活動對大中型企業研發績效動態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