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流中華鱘抵達長江口

2022-11-30 01:07唐東軍譚春
中國三峽 2022年5期
關鍵詞:生活史中華鱘長江口

◎ 記者 | 唐東軍 譚春

2022年,中華鱘放流瞬間 攝影/黎明

5月7日,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監測到令人鼓舞的消息:在歷經5省市約1800公里的旅程后,放流中華鱘已陸續抵達長江口。它們在長江口進行為期2-3個月的肥育和海水環境適應后,將投入東海的懷抱。

4月9日,2022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這是三峽集團第65次開展中華鱘放流,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超20萬尾,大規格中華鱘放流數量創歷史新高。此次放流中華鱘均為三峽集團2009年以來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華鱘,放流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科學策略,最大年齡13歲,最小年齡半歲,放流數量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這20余萬尾中華鱘中,有30尾亞成體中華鱘佩戴有聲吶標記,用于追蹤放流中華鱘降河洄游至海洋的情況。近年聲吶調查評估結果顯示,放流中華鱘進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過70%。

中華鱘是一種海河洄游性魚類,其90%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目前,業界對中華鱘在海洋的生活情況研究較少。為更好地開展中華鱘保護工作,中華鱘研究所于2021年啟動了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通過衛星標記追蹤中華鱘在海洋的活動軌跡,對中華鱘在近海的分布情況有了初步的判斷,發現中華鱘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現得比較頻繁。今年,中華鱘研究所為13尾亞成體中華鱘佩戴了衛星標記,繼續開展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該所還啟動衛星標記的開發工作,以進一步為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科研人員在給待放流的中華鱘打聲吶標 攝影/李茂華

延伸閱讀:

聲吶標記(超聲波遙測技術):

由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兩個部分組成,通過將超聲波發射器附著于魚類體表或體內,利用超聲波發射器發射信號,通過超聲波信號接收裝置接受信號,從而對自由生活狀態下魚類的生理、行為和體能狀況實施遙測。超聲波遙測技術在研究魚類的運動行為和洄游習性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時空準確性,在棲息地分布、遷徙路線、捕食行為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衛星標記(衛星遙感技術):

利用衛星系統作為信息傳輸媒介,使信號接收端可以遠距離接收到信號發射端發出的監測信息。對于中華鱘等不常浮出水面的水生生物,一般采用彈出式衛星標記,此技術是彈射技術和衛星定位技術的有機結合,一般用于研究魚類和其他動物的大規模遷徙運動和行為變化。

彈出式衛星標記(PAT,也稱檔案式可彈出衛星標記)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標記跟蹤技術。其原理大致如下:將PAT附著于標記生物后,PAT隨著標記生物的移動定時獲取所在水層的深度、溫度和光照水平數據,同時通過地磁場強度和光照水平綜合判定PAT所處位置的經緯度,并將所有數據存儲。當PAT到達指定/預設時間后,釋放裝置啟動,浮標(PAT主體部分)脫離標記生物上浮至水面,開始向Argos衛星通訊系統傳輸數據,用戶可及時接收數據并進行分析。

猜你喜歡
生活史中華鱘長江口
沉睡的船
《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榮獲第三屆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優秀著作獎
《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榮獲第八屆高等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臺風對長江口表層懸沙濃度的影響
長江口南槽航道安全通航對策
遼中地區玉米粘蟲的發生與防治
灤河口文昌魚生活史與食性初步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