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麻的品種考證

2022-12-02 13:12肖夢媛朱忠華陳少軍
中成藥 2022年7期
關鍵詞:升麻興安藥典

肖夢媛, 朱忠華, 陳少軍

(1.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湖北 武漢 430223;2.長江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3.武漢藥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5)

升麻始載于《神農本草經》[1],列為上品,味甘、苦,性平,無毒,可殺百精老物殃鬼,辟溫疫,瘴氣,邪氣,蠱毒,我國本草主要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或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廣東地區歷來以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作升麻藥用,另外有落新婦Astilbechinensis、異葉澤蘭Eupatoruimheterophyllum等植物為升麻混用品,北宋《本草圖經》則為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部分地方中草藥書籍收載有類葉升麻和單穗升麻作升麻藥用,其中單穗升麻Cimicifugasimplex長期作為升麻混用,2020年版《中國藥典》[2]的升麻基原植物為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第17版《日本藥局方》[3]增加單穗升麻Cimicifugasimplex。本文從本草學角度梳理升麻歷史沿革,探討其基原植物,可為進一步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1 本草考證

《神農本草經》[1]云,“升麻,一名周升麻”,明代李時珍釋義“周升麻”即指“升麻”產于周地,《中藥志》[4]云,“大三葉升麻主產于遼寧、吉林及黑龍江,興安升麻主產于河北、山西大同及內蒙古等,升麻主產于四川、青海等”。再結合《中國歷史地圖冊》[5]所繪的周朝地域圖結合產地分析,則為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

魏晉《名醫別錄》[6]云“生益州”,從產地分析則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升麻的基原植物由興安升麻變遷為升麻,這是隨著朝代疆域變化、中藥品種的優選所致。

梁代《本草經集注》[7]云,“舊出寧州(今云南)者第一,形細而黑,極堅實,頃無復有。今惟出益州(今四川),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黃色。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根,不必爾。其形自相似,氣色非也。落新婦亦解毒,取葉挼作小兒浴湯”,其有關藥材的性狀描述是與當今升麻藥材是吻合的。根據《中國歷史地圖冊》所繪的齊梁地域圖(圖1)結合產地來分析,文中“今惟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則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且為主流品種;“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則為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文中同時提及升麻“舊出寧州”也是升麻Cimicifugafoetida,《云南中藥志》[8]和《大理中藥資源》[9]收載的皆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文中“建平”即如今徐州?!督K中藥志》和《江蘇植物志》都沒有收載毛茛科升麻屬和類葉升麻屬的植物,因此“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為非升麻屬的某種植物,可見南北朝時期升麻為多基原植物,同時有落新婦混淆品。

唐代《新修本草》[10]有關升麻基原植物的論述與《本草經集注》一致。

北宋《本草圖經》[11]云,“生益州川谷。今蜀漢、陜西、淮南州郡皆有之,為蜀川者為勝。春生苗,高三尺以來;葉似麻葉,并青色;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結實,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須”。類葉升麻屬植物果實為漿果,升麻屬植物果實為蓇葖果,見圖2。文中記載“結實黑色”此植物形態與藥材特征與毛茛科類葉升麻屬植物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 Hara接近?!吨兴幤贩N理論與應用》[12]和《中藥志》[4]皆認為《本草圖經》中的升麻可能是類葉升麻。

宋代《證類本草》[13]附有四幅升麻藥圖,滁州升麻、漢洲升麻、茂州升麻、秦州升麻?,F代學者丁文平等[14]研究表明《證類本草》的滁州升麻與今廣東、廣西和福建習用的菊科植物華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相近。占帝等[15]研究表明香港與廣東及福建大部分地區所使用的升麻為菊科植物華麻花頭的干燥根。漢州(今成都)升麻的藥圖無地上植株部分,無法判斷其歸屬,但從其根部繪有具有密集的須根,結合產地及本草傳承分析其應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茂州(今四川茂縣)升麻的植物形態藥圖和產地分析其應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因為《證類本草》的藥圖更多地反映藥材產地,而非藥材基原;秦州(今甘肅天水市)升麻藥圖未見花和果實,應該是植株剛剛出土且葉尚未展開時圖,故藥圖看似為五深裂葉,五深裂葉其實就是葉片尚未完全展開的二回羽狀三出復葉,與其一脈相承的明代《本草品匯精要》所繪的秦州升麻根莖上明顯繪有凹陷的莖痕,再結合產地,秦州升麻應是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南宋《紹興本草》[16]和明代《本草品匯精要》[17]所附藥圖與《證類本草》極度相似,可見為一脈相承。綜上所述,《證類本草》至《本草品匯精要》中升麻基原植物為華麻花頭、升麻、興安升麻。

明代《本草蒙筌》[18]云,“雖多陜地,惟尚益州。曝干形輕實者第一,削出綠色者亦佳。擇雞骨相同,去黑皮腐爛”,書中只附有滁州升麻、漢州升麻兩幅藥圖,滁州升麻藥圖應為華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從文中有關藥材性狀描述,漢州升麻則為升麻Cimicifugafoetida,可見陳嘉謨時期大三葉升麻還未被收錄本草,其強調“惟尚益州”則以升麻CimicifugaFoetida入藥為佳?!侗静菝审堋返某萆樗巿D與《證類本草》滁州升麻藥圖極為相似,依據中國本草的傳承習慣,可反推《證類本草》的滁州升麻藥圖為植物華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

明代《本草綱目》[19]所附錄升麻藥圖雖粗糙,但可見總狀花序、根莖多須根特征,同時李時珍提出“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緊實者,謂之鬼臉升麻”,植物升麻、興安升麻、大三葉升麻的根莖橫切面皆具有“鬼臉升麻”特征,而類葉升麻根莖的髓部偶中空,根莖處的空洞很小,不具有“鬼臉升麻”特征。因此《本草綱目》升麻的基原植物來源于升麻、興安升麻、大三葉升麻,但不能斷定都入藥。

明代《本草原始》[20]有關升麻產地及植物形態文字描述全承《本草圖經》之言,則為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中國后人本草皆有照搬前人本草所述,如《三才圖會》及《本草乘雅半偈》,因此對此類內容得審辨之。文中“升麻形小而黑,極堅實,削去皮,青綠色者,謂之雞骨升麻,最佳”則為升麻;“形虛大而肉黃白者次之,肉黑者下劣也”可能為興安升麻。從文中“今蜀漢、陜西、淮南郡皆有之”產地分析大三葉升麻還未進入升麻商品中。

明代《三才圖會》[21]有關升麻的植物形態特征描述同《本草圖經》所述,即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

清代《植物名實圖考》[22]云,“今江西、湖廣有土升麻……建寧郡有牧靡山,鳥食烏喙中毒,輒飛集牧靡,啄牧草靡以解之。則升麻固滇產也。滇多烏喙,其俗方所用者,蓋真升麻也”,參考其附圖,該圖植物可能為菊科植物異葉澤蘭Eupatoruimheterophyllum,何順志等[23]研究認為貴州等地把異葉澤蘭稱為紅升麻,根有發表之效,用以防治感冒;莖或全草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或婦女??;又葉可敷刀傷。其所言“升麻固滇產……真升麻也”即升麻Cimicifugafoetida。

清代《本草乘雅半偈》[24]較《本草原始》新增了“嵩高一種純青色,質亦堅。功力俱不如蜀川青綠色者為重也。一種落新婦根,形似色非,今人呼為小升麻,亦能解毒,取其葉,挼作小兒浴湯,主驚忤”,文中記載產于嵩高(今浙江省江山縣)的升麻不可考,同時照《本草經集注》提出落新婦別稱為“小升麻”,作藥用。

清代《本草述》[25]全引《本草乘雅半偈》之言,刪除落新婦,升麻為三基原植物,與《本草乘雅半偈》相同。

清代《本草崇原》[26]云,“升麻今蜀漢、陜西、淮南州郡皆有,以川蜀產者為勝。一名周麻。春苗夏花,葉似麻葉,其根如蒿根,其色紫黑,多須”,根據其植物形態及產地描述,判斷其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升麻,并強調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入藥為佳。

清代《握靈本草》[27]云,“升麻川產者良。形細堅實、里白外黑者,謂之鬼臉。升麻形與雞骨相似,輕實者第一,去須及頭蘆用”,按其產地及“鬼臉”性狀特征應為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

清代《本草從新》[28]云,“里白外黑,緊實者良,名鬼臉升麻”?!兜门浔静荨匪酝侗静輳男隆?。文中“鬼臉升麻”與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升麻的根莖皆符合,但不能斷定這三者都入藥。

清代《本草便讀》[29]云,“出川中,根色紫黑,削去外皮,則現青綠色,故又謂之綠升麻”。書中藥圖清晰可辨認為升麻類植物,結合文中“削去外皮,則現青綠色”,只有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符合。歷代本草中升麻的基原植物及藥材圖見圖3。

綜上所述,《神農本草經》的升麻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魏晉《名醫別錄》為植物升麻;梁代《本草經集注》至唐代《新修本草》為植物升麻和興安升麻,另外還有落新婦作為混淆品;宋代《本草圖經》為類葉升麻;宋代《證類本草》至明初《本草品匯精要》為華麻花頭和升麻和興安升麻;明代《本草蒙筌》為華麻花頭和升麻;清代本草為升麻和興安升麻,同時又提及華麻花頭、異葉澤蘭、落新婦三種地方習用品;歷代本草都強調以四川產的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為佳,直至清代也未明確提及大三葉升麻。宋代《本草圖經》的藥圖是由當時的本草人士根據標本實物繪制,并配有詳盡文字說明。升麻的基原植物變遷為類葉升麻,這可能是類葉升麻與升麻的植物形態及功效相似,古人不具備系統的植物分類知識,故致植物類葉升麻與升麻不分。這也是中國中藥基原植物復雜性的根源。我國歷代本草中升麻的基原植物變化見表1。

2 近現代中醫藥書籍論述

民國《藥物出產辨》[30]云,“升麻,產廣東樂昌、城口、星子、連州等處”,但文中沒有提及升麻植物形態及藥材性狀特征?!稄V東中藥》《廣東中藥志》《廣東省中藥材標準》[31-33]的升麻皆為菊科植物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S. Moore的干燥根,且都未收載毛茛科升麻類植物入藥,其有關麻花頭的產地與《藥物出產辨》一致,因此《藥物出產辨》的升麻即菊科植物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S. Moore,即廣東省升麻的基原植物為菊科植物麻花頭。這是應該是升麻類植物在廣東地區沒有分布,人們根據藥材性味功效相似性,就地取材入藥習慣所致。

民國《本草藥品實地之觀察》[34]云,“升麻的基原植物來源為興安升麻、升麻、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Astilbechinensis”,書中沒有收錄大三葉升麻,因此可以推斷直到民國時期植物大三葉升麻還沒有成為升麻的主要基原。

民國《藥物學備考》[35]云,“升麻,山草類,虎耳草科,植物地下莖,產地,北口外”。該書記載北京地區的用藥習慣,參考1970年出版的《河北中藥手冊》[36]收載升麻的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結合文中所述的產地“北口外”,《藥物學備考》應該是植物興安升麻。民國《中國藥物學集成》[37]云,“升麻,一名周麻。屬虎耳草科多年生草。莖高二三尺,葉為復葉,有缺刻及鋸齒,夏開白花成穗狀花序。根紫黑色多須。產于陜西、四川等省”,按其產地應該是植物升麻。民國《新本草備要》[38]云,“升麻CimicifugafoetidaL. Var. Simplex Huth釋名里白外黑,名鬼臉升麻。產于陜西、四川省??苿e屬虎耳草科”。民國《中國藥學大辭典》[39]云,“升麻CimicifugafoetidaL. Var. Simplex Huth,屬虎耳草科……六月結黑色之實”,文中有關升麻的植物形態照抄《圖經本草》,按其升麻的拉丁學名可知其為植物升麻CimicifugaFoetida?!端幬飳W備考》《中國藥物學集成》《中國藥學大辭典》《新本草備要》把升麻歸屬于虎耳草科,這可能是虎耳草科落新婦歷來為升麻的習用品,曾以升麻之名出現在市場里偽充藥典品升麻根莖,從而把毛茛科升麻誤定為虎耳草科。

民國《中國藥物標本圖影》和《藥物圖考》[40-41]有關升麻逼真的植物形態描述及藥材圖可清楚看出與藥典品種藥材一致,但不能判定其來源于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升麻三者中哪一種植物。

1959年《黑龍江中藥》[42]收錄升麻的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單穗升麻Cimicifugasimplex。1970年《吉林中草藥》[43]收錄升麻的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另外又補充省內尚產單穗升麻Cimicifugasimplex也可入藥。1970年《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44]云,“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注:大三葉升麻、單穗升麻的根莖也可作升麻藥用)”,只是附注大三葉升麻也可藥用,說明當時大三葉升麻還不是正品。1970年《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45]收錄升麻的基原植物為興安升麻或大三葉升麻的根莖。1974年《甘肅中草藥》[46]和1977年《萬縣中草藥》[47]收錄有類葉升麻。由此可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單穗升麻、類葉升麻為地方用藥。

1959年《中藥材手冊》[48]升麻的基原植物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這是查閱到最早把大三葉升麻為升麻的基原植物。1963年版《中國藥典》收載有升麻的基原植物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

表1 我國歷代本草中升麻的基原植物

2015年版《中國藥典》[2]升麻的基原植物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升麻Cimicifugafoetida。

綜上所述,民國時期升麻的基原植物主要為升麻和興安升麻,廣東地區為菊科麻花頭;民國時期的本草沒有收載大三葉升麻為升麻的基原植物,直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三葉升麻才有記載藥用,此時單穗升麻、類葉升麻也為地方中草藥書籍收載藥用。我國近現代中醫藥書籍中升麻的基原植物變化見表2。

3 結語

升麻的基原植物最早為興安升麻,魏晉時期為升麻,梁至唐朝為升麻和興安升麻,北宋《本草圖經》為類葉升麻,宋代至清代為升麻、興安升麻,且多強調四川產的升麻為佳,大三葉升麻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才被收載為藥用并升為藥典品,華麻花頭、異葉澤蘭、落新婦在歷代本草皆有作升麻藥用的記載。關穎麗等[49]研究表明單穗升麻與升麻的化學成分基本一致。鄭驍峰等[50]研究報道升麻藥材商品常見有單穗升麻,且單穗升麻與正品升麻的藥材性狀非常相似。李勉等[51]和鄭驍峰等[50]研究表明單穗升麻和類葉升麻與正品升麻的根莖藥材在性狀上也基本一致。類葉升麻屬植物果實為漿果,升麻屬植物果實為蓇葖果,兩者植物易于識別,但兩者根莖藥材則難于識別。高璟春等[52]研究表明毛茛科升麻族的類葉升麻屬和升麻屬的療效和化學成分相近。羅江平等[53]研究表明我國學者長期以來對該種概念和界定的認識有誤,常將單穗升麻與傳統定義的、概念過于寬泛的“升麻”相混。單穗升麻在我國分布廣泛,其植物形態及根莖藥材性狀特征與藥典品種極其相近,隨著近代植物分類學知識提升和人工選種栽培后,近代才把單穗升麻與藥典升麻嚴格區分開來。

表2 近現代中醫藥書籍中升麻的基原植物

另外,升麻的基原植物應該包含單穗升麻,兩者在化學成分組成和功效上都與藥典品種極其相近?,F版藥典的升麻為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升麻3種基原。單穗升麻分布廣泛,且與藥典品的植物形態相近,極難區分,因此古代是有可能存在單穗升麻混用于藥典品。日本第17版《日本藥局方》的升麻基原植物為單穗升麻、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升麻四基原,《黑龍江中藥》《吉林中草藥》《東北常用中草藥》收載有單穗升麻,《甘肅中草藥》《萬縣中草藥》收載有類葉升麻。

因此,基于單穗升麻、類葉升麻與藥典品種在化學成分及功效相似性,以及單穗升麻、類葉升麻的已有藥用歷史,并鑒于升麻資源緊張局面,建議升麻基原植物擴大為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升麻、單穗升麻、類葉升麻。

猜你喜歡
升麻興安藥典
2020年版《中國藥典》山楂葉項下金絲桃苷含量測定方法的商榷
HPLC 法測定酒升麻飲片中異阿魏酸的含量
祝福你興安
致敬興安逆行者
穿山甲藥典除名
興安四月樹
中藥綠升麻提取物可抑制乳腺癌
66種中藥材進入歐洲藥典 未來目標達到300種
長白山地區野生興安升麻中升麻素的含量測定
升麻的1H—NMR指紋圖譜—模式識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