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比較視角的《史記》《漢書》語言現象管窺

2022-12-03 21:30王亞妮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2年18期
關鍵詞:漢書用詞語序

王亞妮

(安徽師范大學花津校區,安徽蕪湖 241000)

1 《史記》與《漢書》比較研究的價值

在用字上《史記》多用簡單易懂的字,而《漢書》多用未加訓釋、艱深難讀的古字;在用詞上《史記》多用淺顯直白的俗詞,傾向口語化,較隨意;《漢書》多用文人辭藻,傾向排偶駢麗;在句式上《史記》結構簡單一目了然,《漢書》則復雜難懂,需多加推敲[1]。對兩部巨著進行比較閱讀, 不僅能使我們發現二者語言現象存在的具體差異, 更有助于我們準確理解相關的語言現象。 如:

《李廣傳》“胡騎得廣,廣時傷,置兩馬間,絡而盛臥。行十余里,廣陽死,睨其傍有一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抱兒鞭馬南馳數十里,得其余軍。 匈奴騎數百追之。 ”

其中“抱兒”的“抱”,《古代漢語》教材并未加以注釋,我們往往會按照常用義“摟抱”去理解。 然而《李將軍列傳》:“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閑,絡而盛臥廣。 行十余里,廣詳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 ”

顯然,“抱”不是摟抱的意思?!妒酚洝と辣怼罚骸昂箴⒛笧榻獘?,出見大人跡而履踐之,知于身,則生后稷。姜嫄以為無父,賤而棄之道中,牛羊避不踐也。抱之山中,山者養之。 又捐之大澤,鳥覆席食之。 ”裴駰《集解》:“抱,普茅反?!笨梢?,《李廣傳》中“抱兒”的“抱”就是拋棄的意思。又如:《漢書》:上所填扶,多蚡賓客計策;《史記》: 所鎮扶多有田蚡賓客計策。 《漢書》:至戲下;《史記》:至吳將麾下。 《漢書》:波池田園;《史記》:陂池田園。 《漢書》:詔書獨臧嬰家;《史記》:詔書獨藏魏其家。

上例中,《漢書》用借字,詞義不容易知曉。而《史記》全用本字,詞義一目了然??梢?,我們將兩部典籍加以對照閱讀, 可以發現諸多有價值的語言現象[2]。限于時間和篇目, 酌取兩書關系密切的幾篇加以對照閱讀,具體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漢書·竇田灌韓傳》、《史記·李將軍列傳》/《漢書·李廣傳》、《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漢書·袁盎晁錯傳》。

2 《史記》與《漢書》語言的具體差異

2.1 用字差異

2.1.1 通假字

(1)《史記》:諸侯稍稍自引而怠傲;《漢書》:諸侯稍自引而怠驁。 按:驁與傲同,“驁”通“傲”,驕傲之義。

(2)《史記》: 廣詳死, 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漢書》:廣陽死,睨其傍有一兒騎善馬。 按:詳,上古屬陽部邪紐,陽屬陽部喻紐,詳和陽為疊韻通假。

(3)《史記》:廣為人長,猿臂;《漢書》:為人長,爰臂。 按:“爰”通“猨”,即猿。

(4)《史記》使大軍伏馬邑旁谷;《漢書》:使大軍伏馬邑傍。 《說文》:“傍,近也”。

(5)《史記》:盎由此名重朝廷;《漢書》盎繇此名重朝廷。 按:繇讀與由同,“繇”在這里和“由”的意思相同,表示“自、從”的意思。

(6)《史記》:與閭里浮沉;《漢書》:與閭里浮湛。按:湛讀曰沈,在這里是“沉沒、滅沒”的意思,所以“浮湛”謂“隨波逐流”。

2.1.2 異體字

(1)《史記》:魏其日默默不得志;《漢書》:故嬰墨墨不得意。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默默,不得意也”。

(2)《史記》:籍福惡兩人有郄;《漢書》:福惡兩人有隙。按:“郄”和“隙”在《漢書》中都有表示“隔閡”的意思。

(3)《史記》:與太后家忤;《漢書》:與太后家迕。按:相逆迕也,迕音悟,“忤”和“迕”在《漢書》中是通用的。

(4)《史記》:凌轢宗室;《漢書》:輘轢宗室。按:輘轢謂蹈踐之也,輘音凌。

(5)《史記》: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漢書》:諸呂用事,大臣顓制。按:顓與專同,在“專擅”的意思上和“?!蓖ㄓ?。

(6)《史記》:盎入,頓首請罪;《漢書》:盎入,頓首請辠。 《說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為罪”。

(7)《史記》:錯為人峭直刻深;《漢書》:錯為人陗直刻深。 按:陗字與峭同,峭謂峻陿也,音干笑反。 文獻中很少用“陗”。

2.1.3 古今字

(1)《史記》:以為淮陽天下交;《漢書》:以為淮陽天下郊。 師古“郊,謂四交輻湊面兵又勁彊”。 兩者音同,且形近義同,為古今字,《史記》用古字。

(2)《史記》: 魏其常受遺詔;《漢書》: 嬰嘗受遺詔。 “?!庇小霸洝钡囊馑?,是“嘗”的古字,《史記》用的古字。

(3)《史記》:中貴人將騎數十縱;《漢書》:中貴人者將數十騎從。 “從”“縱”古字,放縱,謂縱馬馳騁?!稘h書》用的古字。

(4)《史記》:諸侯大驕必生患;《漢書》:諸侯太驕必生患。 大,太古字,表示程度。 《史記》用的古字。

(5)《史記》:今兵西鄉,治之何益;《漢書》:今兵西向,治之何益?!班l”“向”的古字?!妒酚洝酚玫墓抛?。

(6)《史記》: 吾不足以累公;《漢書》: 吾不足絫公。 絫,古累字也,音力瑞反,增也,堆積,《漢書》用古字。

(7)《史記》:削其地,收其枝郡;《漢書》:削其支郡?!爸Α迸c“支”音同,且形近義同,為古今字,《漢書》采用的古字。

(8)《史記》:袁盎還,愧其吏;《漢書》:盎還,媿其吏?!墩f文》“媿,慚也。從女鬼聲”,后作“愧”?!稘h書》用古字。

2.2 用詞差異

《史記》和《漢書》在用詞上的差異較大,在一些實詞上,《漢書》 大多會改動一些帶有人物情感和較口語化、大眾化的詞語,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比較客觀的、偏向正規的書面詞語。 而在虛詞上,通常會刪減掉作者認為不必要的詞語[3-7]。

2.2.1 同近義詞

(1)《史記》:諸侯奉金玉狗馬玩好;《漢書》:諸奏珍物狗馬玩好。 師古“奏,進也”,本義奉獻、送上,而“奉”的本義為兩手恭敬地捧著,就本義來說,《漢書》采用的詞顯然更為整嚴準確。

(2)《史記》: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后棄之者;《漢書》: 亦欲倚夫引繩排根生平慕之后棄者。批,音步結反。 批者,排也。 “批”的本義是反手打,而“排”的本義推擠、推開,引申為排斥排擠,可知,《漢書》用詞較正規準確,而《史記》則較隨意。

(3)《史記》:武安鄂謝曰;《漢書》:蚡悟,謝曰?!墩f文》:“悟, 覺也”, 本義是理解明白。 “鄂” 古同“愕”,表示驚訝,顯然,《史記》用詞生動形象,帶有感情色彩,而《漢書》選詞用詞則較客觀。

(4)《史記》:將軍貴人也,屬之;《漢書》:將軍貴人也,畢之。 徐廣曰:“屬,一作畢。 ”畢,盡也,本義是打獵用的有長柄的網, 引申義中有完畢、 結束的意思,而“屬”本義是連接,引申義中有傾注、勸酒的意思,在這里似乎《漢書》的語意更為明確。

(5)《史記》:今日斬頭陷匈;《漢書》:今日斬頭穴匈。 “穴匈”指洞穿胸臆,在這里《漢書》的用詞更為準確。

(6)《史記》:君今自閉鉗天下之口而日益愚;《漢書》:而君自閉箝天下之口而日益愚?!墩f文》:“箝,籋也,從竹拑聲”,在緊閉、控制這一意義上相近,但《漢書》用的“箝”從字面意思上看比較難理解。

(7)《史記》:諸君譽之皆不容口;《漢書》:稱之皆不容口?!白u”本義就是贊美,而“稱”本義是稱量物體輕重的器具,引申義也有很多,單看字面并不能準確地推斷出其含義,然而《漢書·劉向傳》“稱譽者登進,忤恨者誅傷”,就可推斷出其含義了。

(8)《史記》: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漢書》:且臣恐天下之士拑口。 “噤”指口禁口閉也,“拑”本義脅持,單看本義并不能與“噤口”的含義聯系在一起,但《史記·秦始皇本紀》“拑口而不言”,由此便可以判定其含義了。2.2.2 刪減動詞、名詞、副詞、代詞、助詞、介詞、語氣詞等

(1)動詞。

①《史記》:不得入朝請;《漢書》:不得朝請?!叭搿痹谶@里指進入朝堂,“朝請”指朝拜天子,本來就是會進入朝堂,所以《漢書》省略“入”字,句意更為簡潔。

②《史記》:請語魏其侯帳具;《漢書》:請語魏其具。 “帳”指設置帷帳,“具”指備辦酒席,《漢書》這里省略“帳”,而下文“帳具”作“張具”,“具”在前文作動詞,后文作名詞,兩個句子的結構與《史記》相比更加簡單明確。

③《史記》:復馳還,走入漢壁;《漢書》:復還走漢壁?!妒酚洝穬蓚€句子四個動詞,《漢書》將其合并為一個句子兩個動詞,更為簡潔。

④《史記》:陛下以丞相何如人;《漢書》:丞相何如人也?!耙浴痹诖耸钦J為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可知道這是袁盎在問天子, 因此刪除主語和謂語也可以明確句意。

(2)名詞。

①《史記》:千秋之后傳梁王;《漢書》:千秋萬歲后傳梁王。 “千秋之后”和“千秋萬歲后”在古代諱稱帝王死亡,猶指百年之后,后者具有對偶性,相比于《史記》的口語用詞更具書面氣息。

②《史記》:中石沒鏃”;《漢書》:中石沒矢。 “鏃”指箭頭,“矢”指箭。不可能整支箭都射進石頭中,《史記》的用詞更為準確。

③《史記》:今陛下騁六騑;《漢書》:今陛下騁六飛。古代帝王車駕六馬,疾行如飛,《史記》傾向俗語,《漢書》偏向書面語。

④《史記》:即夜請間,具為上言之;《漢書》:即請間為上言之”。 夜,時間名詞,在夜里,《漢書》刪減語意不完整。

(3)副詞。

①《史記》:上何以得擅傳梁王;《漢書》:上何以得傳梁王。擅,表示方式,自作主張、隨意地,按:刪擅字不足以見竇嬰亢直之氣[4]。

②《史記》:魏其數爭不能得;《漢書》:嬰爭弗能得。數,表示屢次多次?!稘h書》刪減掉“數”,句子少了感情色彩,多了客觀歷史性。

③《史記》:廣即請霸陵尉與俱;《漢書》:廣請霸陵尉與俱。 即,表示時間,立刻馬上。

④《史記》:廣亦竟射殺之;《漢書》:廣亦射殺之。竟,全、遍,表示范圍。

⑤《史記》:吏士皆無人色;《漢書》:吏士無人色”《漢書·李廣傳》。 皆,全、都。

⑥《史記》:盎嘗為呂祿舍人;《漢書》:盎為呂祿舍人。 嘗,表示時間,曾經。

(4)代詞。

①《史記》:陳之廊廡下;《漢書》:陳廊廡下。 之,代名詞。

②《史記》: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漢書》:有白馬將出護兵。 其,人稱代詞。

③《史記》:是時會暮;《漢書》:時會暮。 是,指示代詞,表“這”。

④《史記》:人有告袁盎者;《漢書》:人有告盎。者,特殊的指示代詞,通常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詞組的后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組, 在這里表示“……的人”。

(5)助詞。

①《史記》:以報父之仇;《漢書》:以報父仇。 之,結構助詞“的”。

②《史記》:吏當廣所失亡多;《漢書》:吏當廣亡失多。 所,用在及物動詞前面,組成名詞性短語。

③《史記》: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漢書》:袁盎多受吳王金錢。 夫,文言助詞,一般用于句首。

④《史記》: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耳;《漢書》: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 耳,文言助詞,表示而已、罷了。

除此之外,還有介詞如“于”,語氣詞“乎”“也”“矣”等。

2.3 語法差異

由于《漢書》偏向于文獻性質,在語法句式上會采用一些較難理解的語序、較復雜的結構,將《史記》和《漢書》在語法句式上的差異進行對比,可以幫助我們較準確、完整地理解句意。

2.3.1 調換語序

(1)《史記》: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漢書》:孝王朝,因燕昆弟飲。燕,同宴?!妒酚洝返恼Z序似乎更容易理解,“以兄弟之禮設宴招待”,單看《漢書》就比較晦澀難懂了。

(2)《史記》:必不敢擊我;《漢書》:不我擊。 不我擊,不敢擊我也。 《史記》是簡單的動賓關系,而《漢書》使用了賓語前置的句式,相比于《史記》的淺顯易懂顯得更深奧。

這兩個例子中《漢書》的句子都不是正常語序,這對于沒有學過古代漢語語法知識的讀者來說,要理解他們的意思是有點困難的,但如果結合《史記》對比閱讀的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又如:

(3)《史記》:天下士素歸之;《漢書》:素天下士歸之。 “素”表示一向,在這里作狀語,《史記》把狀語放在主語后面,而《漢書》把狀語放在主語之前,對比之下《史記》的語序更容易讓人理解。

(4)《史記》:灌夫欲出不得;《漢書》:夫不得出?!安坏谩痹凇妒酚洝分蟹旁趧釉~后面作補語,在《漢書》中放在動詞前作狀語。 《漢書》只是單純地說明了一個結果,而《史記》把過程中灌夫的心理也寫出來了。

(5)《史記》:后漢以馬邑城誘單于;《漢書》:后漢誘單于以馬邑城?!耙择R邑城”介詞短語作狀語在《史記》中放在動詞前,在《漢書》中放在后面,《史記》的語序偏向口語化,通俗易懂,而《漢書》則帶有一點書面性質。

(6)《史記》:名聲出廣下甚遠;《漢書》:名聲出廣下遠甚。 “甚遠” 中,“甚” 副詞作狀語修飾形容詞“遠”,“遠甚” 中,“甚” 放在形容詞后面就是作補語了。 同上例,《史記》的語序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傾向大眾化。

(7)《史記》:時鄧公免;《漢書》:鄧先時免。 “時”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史記》中放在主語之前,在《漢書》中放在主語后面。

2.3.2 省略句法成分

(1)《史記》:是以竇太后滋不說魏其等;《漢書》:是以竇太后滋不說?!稘h書》省略了“魏其等”,句子少了賓語,沒有明確說明竇太后不悅的對象,語意較模糊。

(2)《史記》:顯功名昌邑下;《漢書》:顯名。 《漢書》省略了地點狀語“昌邑下”,語意不明。

(3)《史記》:太后豈以為臣有愛,不相魏其;《漢書》:太后豈以臣有愛,相魏其者?!妒酚洝分小安弧弊炙坪跽Z意較明。

(4)《史記》:廣令諸騎曰;《漢書》:廣令曰。 《漢書》省略了賓語“諸騎”,語意不明。

(5)《史記》:未嘗不止輦受其言;《漢書》:未嘗不止輦受。 “止輦”,停下御駕,“受”,聽從接納,《漢書》刪減了賓語“其言”,句意就不是很完整了。

(6)《史記》:夫一旦有急叩門;《漢書》:夫一旦叩門。 “有急”作狀語,《漢書》省略了狀語,語意理解起來似乎不太順暢[5-7]。

3 結語

綜上所述, 從這些語言現象的比較中可以大致簡單地總結出:

(1)《漢書》多采用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和同近義詞來代替《史記》中的字詞,喜歡用一些偏僻難懂的古字,多帶文獻性質,學術氣息較重。

(2)《史記》使用較多的動詞、名詞、代詞等實詞來連結貫通文章,塑造人物形象,而《漢書》則將這些字詞用其他較書面的詞語代替,或者省略掉,文章給人茂密滯塞的感覺,相對于《史記》也要簡短且古奧得多。 同時,《漢書》因刪減了一些作狀語的成分,句子顯得有點語意不明確。

(3)《史記》中的虛詞有很多,而《漢書》則裁減虛詞,像“矣”“也”這些語氣詞往往被去掉,因此文章寫實性、歷史性較強。

(4)《史記》多用俗語,口語化語詞較多,用詞比較隨意,《漢書》書面語較多,用整嚴工練的辭藻代替《史記》中的一些通俗語言。

(5)史記中的句式較簡單,句子淺顯易懂,而《漢書》句子結構較復雜,不仔細推敲,或者不進行對比閱讀很難理解。 比如說,《漢書》常把狀語放在后面,而《史記》則經常放在句首或者謂語之前;《史記》處理句子成分一般為主謂賓正常語序,而《漢書》則會用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式。

猜你喜歡
漢書用詞語序
早期中國知識轉型期的《呂氏春秋》學——《漢書·藝文志》、高誘《呂氏春秋注》研究
古今字研究應該重視出土文獻*——以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研究為例
懸梁刺股
相似的內容,靈動的表達
追問文本,捕捉文字背后的聲音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版(2008年6期)2008-05-31
蘇東坡抄《漢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