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實踐路徑

2022-12-05 13:35蔣曉芳馬鳳強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路徑生活化

蔣曉芳 馬鳳強

[摘要]“文化潤疆”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方向指引。從生活化視角探究“文化潤疆”的實踐路徑,需要我們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主要內容,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以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文化潤疆”的深化,進而為增強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基礎。

[關鍵詞]“文化潤疆”生活化;實踐路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D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2)05—0120—07

[作者簡介]蔣曉芳,女,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馬鳳強,男,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盵1]這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理論創新和方向指引。其中,“文化潤疆”是新疆發展尤其是新疆文化發展的實踐指向,它為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文化基礎?!拔幕瘽櫧笔且灾腥A文化來滋養和潤澤生活在邊疆地區的人民群眾,以實現新疆文化繁榮發展、社會和諧進步、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的目的。這需要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進程,將“文化潤疆”融入新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去,用新疆各族群眾生活中的事實、經驗等推進“文化潤疆”?!拔幕瘽櫧钡纳罨恢褂诖?,還需將各族群眾的“日常生活”提升到理論高度,將其凝練成“文化潤疆”的衍生內容并用于指導實踐,最終將“文化潤疆”轉變為各族群眾的生活常態。

一、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

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首要前提。日?;A是指普通大眾進行生產生活的根基,這一根基是以家庭、社區(村委會)、學校等日常生活場域為載體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潤疆”的理論才能回歸現實,才能更具體、更豐富。正如亨利·列斐伏爾所說:“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哲學家使用一般的和抽象的哲學術語所做的解釋,才是具體的、現實的?!盵2]鑒于此,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重要前提?!拔幕瘽櫧鄙罨卦凇皾櫋弊?,“潤”即滋養、潤澤之意,是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用中華文化滋養和潤澤新疆各族群眾的精神世界,這一活動需要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展開,以日常生活為前提。第二,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為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提供了重要場域。在日常生活中,新疆各族群眾充分發揮家庭、社區(村委會)、學校等各個場域的作用進行生產、生活和學習,家庭、社區(村委會)、學校等各個單位為推進“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提供了重要場域。第三,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順利實施創造了必要條件?!拔幕瘽櫧鄙罨膶嵤┬枰谌粘I钪姓归_,脫離了日常生活的“文化潤疆”將是脫離了實際的空談,毫無意義可言。有了日?;A,“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才能順利實施,這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首要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人民群眾提升文化生活水平的意識越來越強,文化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文化服務供給越來越充分。特別是新時期,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文化潤疆”工程的實施惠及了新疆各族群眾。然而,在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進程中,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也面臨著家庭中忽視優良家風文化的熏陶、社區(村委會)文化的紐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學校重成績教育輕品德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首先,家庭中缺少優良家風文化的熏陶。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更是一個人接受文化熏陶的第一個環境。家風是家庭文化的生活化表達,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人的言談舉止,能夠在潤物無聲中發展人、提升人、塑造人,同時也能摧毀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盵3]但每一個家庭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各異,體現出的家風也不盡相同。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家庭重視家風建設,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家庭并不重視家風建設,一句話,家風建設只是出于自發和自愿而沒有形成常規。這阻礙了家風建設在“文化潤疆”生活化過程中作用的發揮。其次,社區(村委會)文化的紐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社區(村委會)是居(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聯系各村村民和社區居民生活的重要紐帶。在現實生活中,村委會、社區對村民和居民的管理服務比較到位,但是在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等方面比較欠缺,文化娛樂活動相對匱乏,導致村委會、社區文化的紐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不利于發揮村委會、社區文化在“文化潤疆”生活化過程中作用的發揮。再次,學校重成績教育輕品德教育。學校作為傳播知識的搖籃,需要充分發揮文化教育的作用,實現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目標。但相比之下,小學品德教育氛圍較好,高學段往往以提升成績為目標而忽視了品德教育,這將不利于發揮學校在“文化潤疆”生活化中的作用。

面對在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過程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我們需要發揮優良家風文化的熏陶作用、強化社區(村委會)文化連接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紐帶作用、加強學校品德教育進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說,需要做到:第一,發揮優良家風文化的熏陶作用,助力“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實現。優良家風是“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重要精神涵養,優良家風的傳承延續是“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重要依托,優良家風的傳承理路是“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實踐參照。因此,發揮優良家風的熏陶作用首先需要提升新疆各族群眾對家風建設重要性及其精神內涵的認識。其次,需要鼓勵新疆各族群眾積極踐行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最后,需要新疆各族群眾注重情感溝通,營造優良家風氛圍,注重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用家風的傳承促進“文化潤疆”的生活化。具體來說,在家德方面,需要傳承尊老愛幼、善待他人、重禮謙讓;在家規方面,需要做到站坐有姿、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在家訓方面,需要誠實守信、清白做人、愛崗敬業等。第二,強化村委會和社區發揮連接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紐帶作用。社區(村委會)是新疆各族群眾生活的基本場所,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離不開村委會和社區的管理和服務。為了讓廣大群眾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村委會和社區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例如:定期舉辦音樂、舞蹈、繪畫等多種形式的文娛活動、開展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或演講比賽、利用節日慶?;顒优e辦大型晚會等增強村、社區居民群眾的聯系,增進新疆各族群眾的情感交流。第三,加強學校品德教育。這需要均衡各學段品德教育的資源,使各學段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品德教育,同時要均衡成績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關系,不能一味地提升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精神文化的需要,為“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構建良好的日?;A。

二、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主要內容

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主要內容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在要求?!拔幕瘽櫧钡纳罨卦谖幕膬热?,用什么樣的文化來潤疆并推進其生活化決定著“文化潤疆”生活化能否起到預期的效果。在新時代,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對滿足新疆各族群眾的文化需求、對“文化潤疆”工程的實施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大意義。第一,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符合新疆各族群眾對文化的渴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豐富。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能夠滿足新疆各族群眾的精神需要,符合新疆各族群眾的精神要求,能夠實現新疆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二,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有助于“文化潤疆”工程的實施?!拔幕瘽櫧惫こ痰膶嵤┬枰S富的文化內容來呈現,離開“文化潤疆”的豐富內容,“文化潤疆”工程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化潤疆”也將會因缺失“潤”的主體而無法進行。豐富多樣的文化內容能夠使“文化潤疆”工程以更堅實的基礎、堅定的力量、飽滿的姿態順利展開。第三,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有助于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拔幕瘽櫧毙枰陨鐣髁x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來滋養、潤澤新疆各族群眾,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堅定對中華文化的自信。

新疆歷來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匯地,各民族創造的絢爛文化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容,但由于地理環境和復雜歷史原因,新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比較明顯,加之近代帝國主義對新疆的窺探、敵對勢力的滲透,妄圖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來,進而造成中華主流文化受到削弱。因此,當今“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內容應當是社會主義文化。具體地講,我們應該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文化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引領力、教育力和凝聚力。第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力。在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過程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潤澤和滋養新疆各族群眾,需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群眾聽得懂、樂于聽、接地氣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各族群眾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同時需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結合起來,讓廣大群眾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創造的、適合中國發展的文化。第二,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力。一方面,在中小學教育中加大紅色文化的內容,讓廣大中小學生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另一方面,舉辦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活動。比如:在各單位、村、社區組織開展紅色文化演講比賽、紅色文化知識競賽或者觀看紅色電影。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學習紅色文化知識,在心中種下紅色文化的種子;此外,通過建立紅色文化實踐基地,讓各族群眾通過切身實踐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讓各族群眾發自內心地認可和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和引導。第三,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一方面,認真梳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新疆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比如: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這些文化是維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要注重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文化潤疆”的生活化,需要將新疆優秀的地域文化融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新疆各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盵4]無論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力,還是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力,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都應該把目標集中在增強文化認同上。

三、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

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必要路徑?!拔幕瘽櫧钡纳罨俏幕谌肴粘I畹囊环N形式,是以一定的方式傳遞文化知識、文化信息、文化觀念、文化情感和文化信仰的活動。在現代信息化社會,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對文化的傳播、對新疆各族群眾獲取文化資源、對“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具體實施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有助于暢通文化傳播的渠道,增強文化的影響力?!拔幕瘽櫧笔且环N文化傳播活動,是用文化來浸潤、滋養和潤澤生活在邊疆地區的人民群眾,實現新疆文化繁榮發展、社會和諧進步、人民生活安定有序。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可以使文化更好、更快、更全面地滋養新疆各族群眾,增強文化的影響力。第二,有助于新疆各族群眾多渠道、全方位、寬領域獲取文化資源,增強文化的感召力。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能夠使新疆各族群眾獲取文化資源更便捷,各族群眾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更認同,這是“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必然要求。第三,有助于推動“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順利實施。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必要措施,沒有暢通的渠道和方式,“文化潤疆”生活化將無路可走。渠道暢通了,“文化潤疆”生活化才有實現的可能??傊?, 拓寬“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傳播渠道是“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必由之路。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化傳播方式越來越豐富和多樣。然而“文化潤疆”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形式,其生活化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才能達成的。在這一漫長的實踐過程中,“文化潤疆”生活化面臨著傳播渠道過于單一的問題?!拔幕瘽櫧钡摹敖辈粌H是指新疆這一地域指向,同時也指向新疆的各族群眾,“潤疆”即:潤疆域和潤人民。這也就決定了在新疆這片疆域和人民群眾中進行文化沁潤,需要多渠道、多方式開展。然而,就“文化潤疆”這一主題而言,聽說過“文化潤疆”的人較多,了解“文化潤疆”內涵的人較少,未聽說過“文化潤疆”的人有之。就“文化潤疆”生活化傳播渠道和方式而言,聽說過“文化潤疆”的人大多是從生活中的宣傳標語獲知;基本了解“文化潤疆”內涵的多是新疆各地區職工干部,他們大多是從單位的各種會議以及政治學習中獲知,有部分是學生從思政課中獲知,也有極少部分群眾是從各地州的微信公眾號和新聞媒體獲知;未聽說過“文化潤疆”的人多是年齡較大并且較少接觸新聞媒體的群眾。在信息社會,文化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可以是多樣的。但就目前文“文化潤疆”的傳播渠道和方式來看,人民群眾獲取“文化潤疆”相關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集中在行政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的會議和政治學習中,傳播渠道和方式比較單一,普通群眾深入了解“文化潤疆”受到限制,這將阻礙“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順利進行。

為了讓“文化潤疆”工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促使其生活化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堅守文化傳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占領互聯網新媒體陣地、發揮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慶?;顒拥奈幕瘋鞑スδ?。第一,堅守文化傳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堅守文化傳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最重要的是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功能,加強包括新疆各族群眾在內的中華兒女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具體來說,要充分發揮思政課堂的文化傳播功能,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用講故事、話家常的方式向身邊群眾講述愛國故事,傳遞愛國主義情感;要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鼓勵少數民族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加強各民族之間情感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第二,占領互聯網新媒體陣地??梢岳镁W絡、微信、微博、抖音等大眾日常使用的電子傳媒工具,傳遞“文化潤疆”的內容、目的和意義。也可以利用報紙、期刊、雜志等紙質傳媒工具,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新疆塔吉克族的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水兒童英勇犧牲,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一時間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紛紛報道,用身邊的榜樣感染人民群眾。我們要占領互聯網新媒體陣地,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推進“文化潤疆”的生活化。第三,發揮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慶?;顒拥奈幕瘋鞑スδ?。一方面,要精心組織重要傳統節慶活動。比如:在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期間積極營造節日氛圍,開展群眾性文藝表演活動,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并不斷創新節日慶?;顒臃绞?,使節慶成為傳播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載體。另一方面,要突出民族節日慶?;顒拥奈幕瘍群?,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節日慶?;顒拥哪康暮鸵饬x,發揮優秀節日慶?;顒拥慕逃龑ё饔???傊?,拓展“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渠道和方式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必要路徑。

四、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

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制度保障。服務體系是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由政府主導的面向普通大眾的文化服務體系,具有公益性、共享性和全民性。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能夠保障新疆各族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新疆各族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在推進“文化潤疆”時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響應了國家對新疆工作的新要求。新時代,黨中央謀劃全局,精準施策,提出了黨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盵5]這是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的“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6]的進一步深化。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增加了“文化潤疆”的內容,體現了黨中央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第二,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進一步保障了新疆各族群眾享有的文化發展的權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關系到人民群眾能否切實享受到文化基礎設施給人民帶來的便利,關系到人民群眾能否切實享受到優秀文化的潤澤和滋養,關系到人民群眾能否切實提升精神境界,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保障新疆各族群眾享有文化發展的權利。推進“文化潤疆”的生活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在“文化潤疆”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重要載體,更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重要環節,人們已經意識到文化對維系情感、豐富精神世界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新疆復雜的地理環境、人口結構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并不健全,存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沒有有效對接等問題,這將成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一道阻力。一方面,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例如:在縣及縣以下的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特別是鄉鎮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足,難以發揮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價值。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大。例如:惠及全民的圖書館、體育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基礎設施基本集中在市一級別的地區。但新疆地廣人稀,各地區縣級以及縣以下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健全,基層群眾享受不到文化發展帶來的便利。此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沒有有效對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多集中在城市等人口較多地區,導致一些偏遠村鎮的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使得“文化潤疆”的生活化失去了基礎支撐。

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關鍵路徑。面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等問題,我們需要從堅持政府主導,拓寬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種資源整合與發展、建立監督反饋機制,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應該堅持政府主導,拓寬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一方面,要完善各級各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在政府、社會、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對陳舊、老化的文化服務設施的更新換代。另一方面,需要在各級各地區設立文化服務中心,特別是在縣級以下的單位,在每個鄉、村設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要充分發揮文化服務中心的作用,不僅要面向單位團體開放,更應該向群眾開放。形成村鎮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縣市有圖書館、文化館等大型場館的文化服務的網絡體系,實現文化服務均等化,讓各級各地區的群眾都能享受文化的滋養。第二,應該滿足各方文化需求,加大多種資源整合與發展力度。例如:在城鄉大力舉辦體育賽事,在增強人民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文化的需求;推進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學藝術產業繁榮發展,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優秀的民族文藝作品,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秀文藝作品的需求;加強各地區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基本文化的需求。第三,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建立監督反饋機制。政府部門要建立科學的文化供給機制,注重各民族各地區的差異,精準供給資源,實現政府供給與人民需求相一致,避免一刀切形式的供給;公共文化供給要不斷向農村等文化資源匱乏地區傾斜,保障農村各族群眾享有文化生活的權利;公共文化供給必須貼近人民群眾生活,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先進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必須設立監督部門,讓各族群眾作為監督的主體,對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切實保障各族群眾享有文化發展的權利。

五、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

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現實路徑。話語體系即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外在表達形式。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即用創新性的方式將“文化潤疆”的理論思想表達出來。新疆各族群眾作為“文化潤疆”“潤”的對象,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網絡用語的流行,使得新疆各族群眾的話語體系更加多樣。在此背景下,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需要不斷創新其話語體系,推動理論話語的現實轉化,將“文化潤疆”的理論語言用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激發各族群眾學習文化知識的熱情,這對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第一,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有助于消除語言障礙,使新疆各族群眾更好地溝通和交流,更好地接受優秀文化的潤澤和熏陶,進而提升文化素養,為“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提供人力支撐;第二,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有助于激發新疆各族群眾學習文化知識的熱情,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圍,為“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三,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有助于促進新疆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進而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為“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礎。

目前,新疆正處于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的大發展時期,然而,在“文化潤疆”背景下,其話語體系卻面臨著學術話語體系與群眾話語體系的銜接與轉化問題、日常生活的微表達如何實現以及網絡語言特質等問題。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學術話語體系與群眾話語體系的銜接與轉化問題?!拔幕瘽櫧钡纳罨枰弥腥A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文化來滋養、潤澤新疆各族群眾。然而,新疆各族群眾語言之間的差異以及“文化潤疆”的理論通俗化等問題,造成了學術話語體系與群眾話語體系銜接與轉換的困境,這成了阻礙“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一大障礙。其次,日常生活的微表達如何實現問題?!拔幕瘽櫧钡膶嵤└嗟乇憩F為理論的宣傳和教育,細小敘事話語以及微表達在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中的呈現不足。最后,網絡語言特質問題。新時代,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局限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而是轉向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網絡媒體。網絡用語具有更新快的特點,同時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勢?!拔幕瘽櫧钡纳罨茨芙Y合網絡話語進行宣傳教育,沒有意識到網絡話語在其生活化過程中所具有的作用?;诖?,我們只有認清社會發展現實,找準現實生活中“文化潤疆”話語體系存在的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推進“文化潤疆”生活化話語體系的創新發展。

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是實現“文化潤疆”生活化的現實路徑。針對上述提到的“文化潤疆”生活化話語體系的創新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我們需要注重學術話語體系與群眾話語體系銜接與轉化問題、需要用細小敘事話語實現“文化潤疆”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表達、需要結合網絡話語特質增強“文化潤疆”生活化話語表達的感染力。第一,我們需要打通“文化潤疆”的學術話語系統和群眾話語系統,積極尋找理論話語與群眾話語的共同話語源。具體來說,就是打造生活化的語言,將“文化潤疆”的學術話語系統轉化為人民群眾聽得懂、樂意聽、接地氣的語言,達到消除學術話語系統與群眾話語系統障礙的目的。第二,我們應注重使用細小敘事話語,實現“文化潤疆”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表達。例如:用真實生動的新疆故事娓娓道來;以大眾化的語言表達把“文化潤疆”的理論內容融入家常話語中;還可以依托民俗文化話語體系,對“文化潤疆”進行生動表達。第三,我們需要結合網絡話語特質,增強“文化潤疆”生活化話語表達的感染力。網絡話語具有自由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拔幕瘽櫧鄙罨捳Z的表達要結合新疆各族群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網絡語言使用的現狀,要敢于并且善于借鑒和吸收新疆各族群眾尤其是青年群體在網絡中的話語表達,創新“文化潤疆”理論在網絡空間的表達形式,增強“文化潤疆”的話語魅力,最終將“文化潤疆”融入新疆各族群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網絡話語表達中。語言是人與人進行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創新話語體系將毫無疑問地促進“文化潤疆”生活化的進程。

新時代“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是增強文化認同的內在力量,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訴求?!拔幕瘽櫧钡纳罨菍Α拔幕瘽櫧惫こ痰纳鷦釉忈?,它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和鮮活性的特點;“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是對“文化潤疆”這一話語體系的具體解讀,它的有效實施關系到“文化潤疆”是否真正走進各族群眾內心,關系到“文化潤疆”是否能在新疆落地生根,關系到“文化潤疆”能否真正實現“潤疆”的效果;“文化潤疆”的生活化是對“文化潤疆”這一指導思想的具體實踐,它能否順利推進,關乎著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關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新時代我們應該通過構建“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日?;A,豐富“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主要內容,拓展“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渠道,建立“文化潤疆”生活化的服務體系,創新“文化潤疆”生活化的話語體系,充分發揮“文化潤疆”生活化的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N].人民日報,2020-9-27(01).

[2]亨利·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M].葉齊茂,倪曉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73.

[3]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2).

[4]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人民日報,2021-03-06(1).

[5]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N].人民日報,2020-9-27(01).

[6]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4-5-30(1).

責任編輯:楊建平

基金項目:本文系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自治區文科基地創新基金項目“文化潤疆的生活化研究”(項目編號:ZFYJZX202207)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路徑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