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期刊維護出版倫理規范實踐
——以《中國腫瘤臨床》為例

2022-12-07 06:35孫喜佳劉靜雅劉惠琴
天津科技 2022年1期
關鍵詞:倫理稿件投稿

孫喜佳,李 盈,劉靜雅,劉惠琴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中國腫瘤臨床》編輯部,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市腫瘤防治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出版倫理是出版學和倫理學相結合,學術期刊出版倫理,是指學術期刊在編輯出版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1]。學術期刊出版為記錄、傳播學術信息和成果的結合,對推動學術傳播與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醫學期刊不僅為科學傳播而出版,其刊載的論文更會影響臨床醫療實踐。非科學和嚴謹的研究與出版可能會影響臨床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的選擇,而存在倫理學問題的臨床試驗報道則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不可信,缺乏人文關懷則會誤導臨床醫生對個別患者的診療,甚至影響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2]。2017 年4 月,美國Tumor Biology(《腫瘤生物學》)發布了一篇撤稿聲明,宣布撤銷107 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該事件涉及中國129 家機構的524 名醫生,大規模撤稿事件再次提醒學界出版倫理的重要性??萍计诳菍W術成果評價載體,期刊編輯則是維護科研誠信的重要防線。本文結合《中國腫瘤臨床》的出版倫理規范實踐,對醫學期刊加強學術誠信建設、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等在論文撰寫、編審和出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流程進行分析。

1 作者倫理

作者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頒布的《科技工作者道德行為自律規范》(2017 年)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及學術道德規范,堅持科學真理,尊重科學規律,恪守職業道德,維護科學誠信。

1.1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應參考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制定的《學術研究實施與報告和醫學期刊編輯與發表的推薦規范》(2017 年)。作者署名需同時符合4 條標準[3]:①提供研究的思路或設計,或對研究的獲取、分析或數據的解釋有重要貢獻;②起草論文,或者提出關鍵性理論或對論文主要內容進行修改;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上進行答辯,對將要發表的論文版本作最終定稿;④在調查研究工作的準確性和誠信問題時對研究工作的各方面負責。

《中國腫瘤臨床》在日常出版實踐中,與部分論文作者,尤其是通訊作者聯系調研得知,第一作者在投稿時并未取得論文各位作者的知曉且同意,或對論文作者署名順序存有異議;論文見刊前,作者易問詢是否可以增減作者,或是否可以共同第一或通訊作者;通訊作者郵箱系偽造,試圖不承擔論文科學性的學術責任。為杜絕上述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避免作者不履行自身應知曉和履行的權利與義務,本刊制定了相應規范。

①署名作者是對論文有實質性貢獻者,未滿足上述全部4 條標準者不宜列為作者,如僅提供資金或物質資助,或僅管理實驗動物者均不宜列為作者,可在致謝中對提供幫助者進行感謝。②作者署名及作者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投稿后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及所有作者親筆簽名的署名無異議的書面證明并加蓋公章,如移除或者添加額外作者需另附此作者的書面同意書,如文章未發表應暫停文章的審稿/出版過程,直至所有作者就作者署名資格達成一致后再繼續審稿/出版,不得擅自在修改稿中更改;如文章已發表,需在達成一致后才可刊登更正聲明。③作者在投稿時需提供作者姓名、個人郵箱、電話、單位全稱及所屬科室。作者單位應和論文研究內容相關,如不相關,作者應說明自己在研究中所做的貢獻,或由作者單位出具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證明該作者確實從事該項研究。④為實現作者對研究工作的各方面負責以及結合審稿專家和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論文核修和學術上答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一般僅有1 位。⑤作者如果對評審意見、評審結果有異議,可向編輯部提交書面申述,針對每一條評審意見做出詳細的解釋和說明。⑥本刊建議投稿時提交作者貢獻聲明,列出所有作者對本研究及論文的貢獻。

1.2 醫學倫理

近年來,醫學科研設計中人體臨床試驗和動物實驗的倫理問題倍受關注。1964 年世界醫學大會發布了著名的《赫爾辛基宣言》,聲明那些不符合倫理學要求的科研成果不應被發表,這是編輯和作者的倫理義務[4]。

本刊參考《赫爾辛基宣言》(2013 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2003 年)、《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工作指導原則》(2010 年)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2016 年),制定出下述規范。

①研究應遵循生命倫理學的“有利原則”和“無傷原則”。②凡涉及動物實驗的研究,作者應提供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的掃描件,并將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③凡涉及人類受試者的研究,作者應提供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的掃描件,并將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應保護患者的隱私權不受侵犯。論文中不得涉及患者可辨認身份的信息,包括姓名和其首字母縮寫、住院號等,可識別患者身份的照片需經處理。特殊情況作者可不提交知情同意書,如不涉及患者臨床研究生物樣本的使用,僅對患者既往病歷資料及病理結果和基金檢測結果進行統一分析,不涉及公開患者隱私等,但仍需提供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④凡涉及臨床試驗的研究,作者應提供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的一級臨床試驗注冊中心(http://www.chictr.org.cn)的注冊號,并將注冊機構名稱和注冊號著錄于論文中。

1.3 利益沖突

在學術出版領域,學術誠信與各方利益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利益沖突為學術誠信控制機制建立中的重要部分。世界醫學編輯協會(WAME)對利益沖突類型列有詳細說明[5]。本刊要求作者投稿時應提供論文基金資助、隸屬單位,并就有關的利益沖突做出說明,包括:①論文涉及的研究工作是否直接或間接接受了除學習或工作單位之外的任何第三方提供的資金支持(政府設立的基金、課題資助除外);②在論文研究內容的直接領域或相關領域內,是否與任何商業機構有利益關系。如均未有,應在文末注明“無相關利益沖突”。

1.4 學術不端行為

本刊曾定稿錄用一篇病案報告,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要求作者提供高倍率免疫組織化學圖片,但作者以各種理由遲遲未提供。編輯經過多方檢索調研才知,該文作者同單位的病理科醫生已將該病例報道于國外的SCI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不僅限于剽竊、偽造、篡改、一稿多投、不當署名等,作者還應遵守《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對論文的真實性負責,有責任配合編輯部要求提供原始數據、圖片等。若發現有學術不端現象,應退稿或撤稿,并通知作者單位相關部門。調查證實學術不端而撤稿的論文則應刊登撤銷論文聲明,將原論文電子版的摘要和全文部分明確標注“撤稿”水印。撤銷論文聲明應包括原論文的標題、卷期、DOI 等,并陳述論文被撤銷的理由,將被撤稿件作為參考文獻列在聲明最后。

1.5 其他行為

本刊要求作者在投稿前下載本刊作者協議,須所有作者親筆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投稿后若作者要求撤稿,則應提交撤稿申請并說明理由,所有作者親筆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

2 審稿專家倫理

科技期刊為學術出版的重要載體,審稿專家在審稿過程中應注意其公正性和專業性。嚴格的審稿流程把控,可以保障同行評議的科學性和客觀性[6]?!吨袊[瘤臨床》編輯部曾收到某單位的投稿,作者提供了無一稿多投和學術抄襲的證明介紹信,經審核后予以受理。專家在審稿過程中發現,該文存在明顯的圖片造假現象。圖1 中的B 和C 兩幅圖應為不同實驗組的細胞,但圖片明顯雷同,而且圖1B 中白色箭頭所指的細胞在圖1C 中被人為修改,提示這非同一張圖片的重復誤用,而是學術造假。即使視覺不易覺察的圖片處理痕跡,也能被軟件識破,暫未發現的造假問題也會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被識破。本刊在錄用審稿專家時,有下述明確要求:①審稿專家在評審意見中保持客觀和建設性,提供能幫助作者改進稿件的反饋;②審稿專家應按照約定及時評審稿件,審稿專家不得委托自己的學生、同事等參與稿件評審或代審;③對于需審查的稿件,如果審稿專家有類似的課題正在準備投稿或已投稿至其他期刊,請婉拒該稿件的審查要求,若審稿專家發現作者從事的研究和自己相近時,不得剽竊稿件內容,不得利用審稿便利壓制或貶低作者的論文;④當審稿專家與任何一名作者存在利益沖突(如親屬關系、師生關系、競爭關系等)時,為保證評審的公正性,審稿專家應及時向編輯部聲明利益沖突,由編輯部決定是否予以回避;⑤審稿專家應對稿件、相關材料以及其中包含的信息嚴格保密,不得泄露作者的研究內容,在稿件發表之前,審稿專家不得公開討論作者的研究工作,不得保留稿件供其個人使用。

3 編輯倫理

《中國腫瘤臨床》創刊近60 年來,以提升期刊學術質量為中心工作,突出臨床特色,加強選題組稿,在傳承優良學術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發展[7]。出版倫理最重要的主體即出版從業者,因此編輯是維護科研誠信的重要防線,關注研究設計中是否涉及倫理學問題,編輯應提高自身素養,對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是保證期刊學術質量與名譽的重要體現。編輯若能精準選擇合適的審稿人,也是降低期刊出版倫理風險的重要手段[8]。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經過調查研究,制定了編輯行為準則。本刊將編輯行為準則相關內容與期刊實際相結合,對《中國腫瘤臨床》編輯的自我認知有相應要求。①編輯應公平、公正、及時地處理來稿,并根據論文的重要性、原創性、科學性等及其與期刊的相關性做出退稿或送審的決定。結合審稿專家意見,編輯應對稿件優缺點進行公正、誠實且無偏倚地評估,最終做出退稿或提交審稿會的決定。②編輯在選取論文評審專家時,應避免與作者為同一單位和城市;如果作者要求回避某專家評審其稿件,并且這一要求是合理的,則編輯應給予尊重;編輯對作者的申訴應該慎重對待,并組織集體討論或請評審專家重新審閱。③編輯應該要求審稿專家在同意審稿之前公開任何潛在的利益沖突。如果編輯與正在處理的稿件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或與任何作者存在可能引發潛在利益沖突的關系(如親屬關系、師生關系等)時,為保證評審的公正性,則編輯應主動回避,不參與編輯決定。編輯不得利用處理稿件時獲得的信息謀取私利,不得受利益驅使干預同行評價,努力保證同行專家的獨立評審,以確保同行評議的公平公正。④編輯應盡量避免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⑤編輯應遵守保密原則,一方面要嚴格保守審稿專家信息;另一方面要對作者的研究內容保密。在稿件發表之前,編輯不得公開討論作者的研究工作。編輯不得向作者或其他任何人透露審稿專家的身份。

4 結語

綜上所述,期刊出版已進入媒體融合時代,醫學倫理學是醫學及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中文期刊在稿源緊張的背景下,唯有提高期刊倫理審查力度,加強期刊的公信力,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刊界競爭中提高我國科技期刊在國際學界的話語權。國內醫學期刊倫理審查工作起步較晚,本文從作者倫理、審稿專家倫理及編輯倫理3 個方面結合《中國腫瘤臨床》期刊實際情況,介紹了本刊如何從制度和倫理角度出發遏制出版倫理道德失范的發生和維護醫學期刊出版倫理,旨在為推動業界對于出版倫理的合作和交流,推進醫學期刊國際化進程提供依據。

猜你喜歡
倫理稿件投稿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投稿要求
投稿選登
征集汽車電子類稿件
整合品牌欄目 征集優秀稿件
整合品牌欄目征集優秀稿件
《白噪音》中后現代聲景的死亡倫理思考
歡迎投稿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華語科幻電影中的“倫理性”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