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浮錐輕型基質容器育苗關鍵技術

2022-12-13 06:54曾建雄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泥炭土成苗復混肥

曾建雄

(博羅縣林業事務中心,廣東 惠州 516100)

羅浮錐(Castanopsisfaberi),又名羅浮栲,其生長速度快,木材紋理直,易加工,可用于家具、橋梁、車船等方面,是我國華南地區優良的鄉土闊葉用材樹種。同時,羅浮錐樹體高大,枝葉繁茂,生長旺盛,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優勢樹種及建群種之一[1]。羅浮錐環境適應能力強,在我國廣東中部、南部等長江以南亞熱帶海拔350~900 m地區均有廣泛自然分布,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防護方面成效顯著,在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

從我國現有羅浮錐森林資源調查統計結果來看,林分資源豐富,但純林較少,林相交錯,林內光照較弱,郁閉度在0.8以上,不利于用材林高效培育以及林下經濟與森林景觀生態旅游的發展。為踐行生態優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林業發展理念,實現科學、高效的森林經營尤為關鍵。良種壯苗是營建高質量林分的前提與保障。以往研究證明,相較裸根苗,容器苗生長較快[3],野外造林效果好[4],結合配比優化的輕型基質[5-6],更利于壯苗培育,推動良種產業化?;诖?,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7-10],該研究通過采集干形優良、出材率高等形質指數較高的優樹種子為試驗材料,采用輕型基質容器育苗的方法,通過分析不同基質配比、施肥方法處理下一年生羅浮錐良種壯苗成苗情況的差異,以期為羅浮錐壯苗培育提供可靠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采集廣東境內羅浮錐優樹上種子作為試驗材料,在光照、通風、排水性良好的苗圃地進行自然環境條件下輕型基質容器育苗。試驗苗圃位于廣東博羅縣境內,地理位置114°17′39′ E,23°10′21″ N,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22.1 ℃,年均降雨量1 918.0 mm,年均日照時數1 871.5 h,無霜期357~362 d。

1.2 試驗方法

1.2.1 種子采集與處理

11月上旬待球果開裂種子成熟時,人工收集種子,待去除空粒雜物后,用流水沖洗30 min,然后0.5%高錳酸鉀消毒20 min,清水洗干凈后用28 ℃溫水浸泡過夜,次日撈出種子控干多余水分后,采用室內濕沙層積方法進行催芽處理。

1.2.2 基質篩選

育苗采用直徑8 cm、高12 cm無紡布杯。育苗基質以泥炭土、河沙、黃心土、珍珠巖、發酵鋸末、椰糠6種基質混合物作為育苗基質,每種基質均設3個水平,即對應3種體積比,見表1。利用正交試驗設計軟件,按6因素3水平進行試驗設計,共設置18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50株。發芽小苗自沙中移入杯中基質后,用0.3%~0.5%的氮磷鉀復合肥(N∶P∶K=15∶15∶15)為葉面肥,每隔1個月噴淋一次,直至試驗結束。

表1 育苗基質組分水平表

1.2.3 施肥處理

根據1.2.2試驗結果,以優選配比(泥炭土∶河沙∶黃心土∶珍珠巖∶發酵鋸末∶椰糠=1∶2∶2∶2∶2∶1)的混合基質為育苗基質,以不同配比N、P、K、Mg復混肥為基肥。每種營養元素有效含量分別設3個水平,見表2,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共設置9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50株。復混肥以尿素、硝酸鉀、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鎂為原料根據試驗設計進行配制,使用時按2.5 kg/m3的用量與基質混勻。

表2 復混肥營養元素組分水平表

基質篩選與施肥處理試驗均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試驗,在自然環境條件下進行試驗,每處理5次重復,每重復350株,每處理共1750株。以長勢良好、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苗高≥20 cm、地徑≥3 mm為成苗標準,在培育一年后統計成苗率。成苗率為達標的成苗株數與移植株數的百分比。

1.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較(α=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育苗基質對成苗的影響

將羅浮錐種子發芽后移入裝有輕型基質無紡布杯中時,進行了不同配比育苗基質處理。以泥炭土、河沙、紅心土、珍珠巖、發酵鋸末、椰糠為基質組分,共進行了18種體積比的處理設置,見表3。

表3 羅浮錐育苗基質不同體積比極差分析

由表3正交設計極差分析結果可知,紅心土(R=34.4)對羅浮錐苗木培育效果影響最大,其次是珍珠巖(R=22.7),泥炭土次之(R=13.5),而河沙、發酵鋸末和椰糠的影響較小,R值僅為4.9~7.1??梢?,紅心土在羅浮錐苗木培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從18個處理試驗結果來看,處理2育苗基質體積比為最優配比,壯苗成苗率最高,達90.1%,較常規紅心土基質同期壯苗成苗率提高了24.6%。

圖1 羅浮錐輕型基質容器育苗基質正交設計效應曲線圖

從圖1正交設計效應曲線圖來看,育苗基質組分中紅心土的體積為0~4時苗木成苗率變化差異顯著,其中基質中無紅心土時成苗率明顯偏低(如表3中處理4,基質中不含紅心土),這說明紅心土在羅浮錐育苗中必不可少。根據表3極差分析結果,除紅心土外,珍珠巖也是較為重要的基質。紅心土具有較好的保水保濕效果,而珍珠巖具有良好的通氣性,能改善苗木積水,這說明保濕透氣在羅浮錐育苗中必須做到二者兼顧。

2.2 施肥對成苗的影響

從表4可知,P(R=37.6)對羅浮錐苗木培育效果影響最大,其次是Mg(R=25.5),而N、K影響較小,R值為8.9~11.6。說明,P和Mg對羅浮錐苗木培育至關重要。從9個試驗處理結果來看,處理3中復混肥營養元素百分比為最優配比,成苗率最高(98.2%),較優化了基質但未施肥處理(表3,處理2)的成苗率提高了9.0%。復混肥中P的百分比為10%~30%、Mg為0%~2%時,苗木成苗率逐漸增加,苗木生長效果顯著提升。其中,在N、K、Mg都存在的情況下,P含量達30%時,成苗率為82.3%~98.2%,育苗效果均優于其他處理。說明高P含量基肥,利于羅浮錐苗木培育。

表4 羅浮錐育苗基質中不同配比復混肥極差分析

3 結語

通過優化育苗基質及施肥配比,能顯著提升羅浮錐輕型基質容器育苗的成苗率,最高可達98.2%,為構建起高效的羅浮錐良種壯苗培育技術體系提供了科學參考。根據本試驗羅浮錐育苗基質不同體積比極差分析結果可知,泥炭土對羅浮錐育苗影響較大,僅次于紅心土與珍珠巖。泥炭土在育苗中主要起到保證幼苗期苗木養分需求的作用,進行苗期施肥是必然的,而羅浮錐幼苗培育忌濕度過大,因此在苗木培育早期采用常規葉面噴施水溶肥的方法,一方面會導致基質濕度過大,出現莖腐、根腐等問題,另一方面早期幼苗根系尚未形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效較低。以7% N+30% P+6% K+2% Mg的復混肥拌入基質中作為基肥既能解決供肥問題,也能避免濕度過大致苗木死亡的現象,同時便于操作,且肥料利用率高,效益顯著。目前,市面上并無任何一種羅浮錐育苗專用基肥,研發該種肥料,應用前景廣闊。

猜你喜歡
泥炭土成苗復混肥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的固化機理及強度特性
近3成苗企難以維持!規格越大越虧,2022如何讓泥鰍賺錢?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
有機質含量及組分對泥炭土物理力學性質影響
增效復混肥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
巰基改性泥炭對水體中Hg2+的吸附解吸研究
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應用效果試驗
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應用效果試驗
不同激素配比對馬鈴薯莖尖成苗率的影響
包膜復混肥提高油菜產量與生物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