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種藥劑除治薇甘菊研究

2022-12-13 06:54韋美滿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二甲胺甘菊二氯

韋美滿

(廣東省森林資源保育中心,廣州 510000)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Kunth),菊科多年生草本,別名小花蔓澤蘭、小花假澤蘭。溫暖潮濕環境下生長極快,生命周期極短,只需要10~15 d能夠完成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的過程。由于繁殖力強、適應力好和競爭力極強,可以隨風、水和動物等進行遠距離傳播,同時其生長會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1]。薇甘菊目前入侵廣東將近 30 a,目前已經有40余個縣區發現其入侵,面積超過數十萬畝,危害范圍不斷擴大。

近些年薇甘菊蔓延速度很快,從交通干道(公路、鐵路線)周邊荒山、種植園、田地,到人工林地、純天然次生林地等疏密度相對較低的林地類,從沿海地區向內地蔓延,從一般地區蔓延到旅游景區、保護區和經濟發達地區蔓延到落后地區。這些有害生物繼續蔓延將對生態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對我國林業發展造成更嚴重的危害。目前,該病在全國半數以上縣市發生,呈快速擴散,已侵入多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重點生態區,生態服務價值損失不計其數,嚴重破壞了我國的林地、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1 薇甘菊防治進展

薇甘菊是外來入侵物種,生命力頑強,適應能力強,繁育能力令人震驚,傳播途徑多樣。 如大規模蔓延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根除。 因此,抵制其傳播蔓延,預防其變成生態災難是一項十分急迫和重要任務。 因而,要牢固樹立“攻堅戰”的觀念,要持之以恒防治,直至多年后薇甘菊克星產生不穩定因素。 這是防范危害的最有效的方法。 將薇甘菊封閉在未侵入地區以外,能夠獲得足夠的投入產出率,這是防治的關鍵所在。 薇甘菊在各地遍布不一樣,危害狀況也不盡相同,每個地方薇甘菊的防治應歸類統籌安排。

目前,薇甘菊的防控方式有檢疫、監測預警、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復耕還田和天敵反制等多種手段。薇甘菊是國內檢疫對象的重點,由于主要途徑為人為傳播,加強檢疫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對薇甘菊原產地的產品和工具,進行全面檢驗。嚴防輸入和嚴防輸出結合,防止薇甘菊的進一步傳播[2-3]。小面積的薇甘菊初發階段可以采取物理防治,開展人工拔除。對其植株全部開展清除,并開展焚燒,尤其注意清除根部,徹底殺滅可能存活的植株。

化學防治是當前防治薇甘菊的主要方法,但治標不治本,只能控制,不可能徹底殺滅,見效快和省時省事是優點,需要結合其他手段開展除治。薇甘菊在原產地危害不大,主要由于自然天敵的數量控制,不至于其海量生長,從而影響生物多樣性。薇甘菊的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天敵開展防治,艷婀珍蝶(Actinotethaliapyrrha)是其原產地的天敵,它的重要食物就是薇甘菊的葉片[2],同時被食用后葉片的功能會受到影響,薇甘菊植株內的代謝被干擾,從而控制了薇甘菊的群體數量。

2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地點

實驗地點選在薇甘菊分布較多的廣州市[1]花都區山坡地,試驗區域約6畝,原為旱地,棄耕多年,未進行人工除治實驗。實驗開始時分布著大量薇甘菊,覆蓋度8%~95%。該地點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1 ℃,年均降雨量1 900 mm。

2.2 供試農藥

供試農藥有3種。二氯吡啶酸,30%水劑,四川利爾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PD20085963)。2,4-滴二甲胺鹽,70%水劑,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HNP32014-C4384)。草甘膦銨鹽,30%水劑,浙江金帆達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PD20110832)。

2.3 實驗方法1

藥劑活性篩選試驗劑量設計見表1。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和草甘膦銨鹽分別采用3個梯度開展單獨實驗,設置為處理C1~C9,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和草甘膦銨鹽另外采用中間濃度搭配成C10、C11、C12。C13為空白對照,即采用人工拔除方式,觀察處理效果。

表1 藥劑實驗設計表

2.4 實驗方法2

在晴好、無風和高溫的日期開始實驗,按照上述實驗設計,每個處理設置4重復,間隔10 m,按照處理編號順序依次排列,將藥劑配置成所需濃度的水劑后,倒入噴霧器加壓噴灑,每個處理按照0.1L/m2藥劑開展化學除治。噴藥時,采取橫向左右搖擺噴灑,保證薇甘菊的枝、葉、根及土壤一次施藥到位。實驗均在2020年6月—2021年9月開展。設置的空白對照組,在噴藥后人工除草1次,同其他處理一樣管理。

2.5 防效調查及計算方法

藥劑篩選試驗,為期90 d試驗期中共調查5次,分別于噴藥當天及施藥后10、20、30、60、90 d調查覆蓋率,施藥后30、60、90 d調查薇甘菊情況,并計算莖藤防效。

藥劑除治試驗時間共90 d,在噴藥當日,及除治后的10、20、30、60、90 d調查覆蓋率,除治后的30、60、90 d調查計算防效。

按照GB/T 17980.51-2000進行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減退率(%)=(藥前覆蓋率-藥后覆蓋率)/藥前覆蓋率x100%

覆蓋度防效(%)=(處理減退率±CK減退率)/(100±CK減退率)x100%

3 結果與分析

3.1 3種除草劑的防治效果

通過對薇甘菊9個時間點的蓋度調查,測得不同藥劑的田間防治效果,和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12個處理的除治防效

通過除治實驗發現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和草甘膦銨鹽3種藥劑的除治效果差異較大。其中覆蓋度防效從大到小依次為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和草甘膦銨鹽,伴隨濃度的增大,防治效果也隨之提升。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施藥后10 d、20 d、30 d可以有效控制薇甘菊,施藥后60 d出現效果出現回落,施藥后90 d二氯吡啶酸的覆蓋度防效在85%以上,2,4-滴二甲胺鹽的覆蓋度防效回落到65%左右。草甘膦銨鹽施藥后10 d效果不明顯,施藥后20 d開始出現顯著效果,施藥后60 d后達到頂點。施藥后90 d覆蓋度防效回落到32.7%~35.6%,效果是3種藥劑中最不明顯的。

莖藤防效上來看,二氯吡啶酸效果最佳,施藥后30 d最高達到97.2%,施藥后90 d最高達到了68.7%。伴隨濃度的上升,效果也愈發顯著。草甘膦銨鹽的莖藤防效比二氯吡啶酸略差,各均值要少10%以上。莖藤防效最差的是2,4-滴二甲胺鹽,施藥后30 d最低只有70.3%,施藥后90 d最低只有25.1%。

3.2 3種復合藥劑的防治效果

通過除治實驗發現,3種復合藥劑覆蓋度防效從大到小分別為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和草甘膦銨鹽+2,4-滴二甲胺鹽。其中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的效果接近。

3種復合藥劑的覆蓋度防效均較單一藥劑為優。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施藥后10 d、20 d、30 d可以有效控制薇甘菊,施藥后60 d出現效果出現回落,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施藥后60d覆蓋度防效為89.1%,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施藥后60 d覆蓋度防效為88.7%。施藥后90 d,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覆蓋度防效為88.1%,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覆蓋度防效為76.2%。草甘膦銨鹽+2,4-滴二甲胺鹽的覆蓋度防效稍差,施藥后60 d覆蓋度防效為86.3%,施藥后90 d,覆蓋度防效為72.3%.

莖藤防效上來看,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效果最佳,施藥后30 d最高達到87.2%,施藥后90 d最高達到了69.6%。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的莖藤防效比二氯吡啶酸略差,各施藥后60 d、90 d均值要少10%以上。莖藤防效最差的是草甘膦銨鹽+2,4-滴二甲胺鹽,施藥后30 d最低只有79.2%,施藥后90 d最低只有45.1%。

4 結論和討論

4.1 結論

通過對3種藥劑不同濃度和3種藥劑互相混合處理后的除治實驗,表明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的處理效果最佳,比單一使用1種藥劑效果要好,可以在今后廣東省的薇甘菊除治中進行推廣。

4.2 討論

薇甘菊當前防治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但由于薇甘菊目前分布面積廣、生境復雜和生長極快,對防治藥劑提出來極高的要求[4]。在研究中需要對薇甘菊主要生長區域的動植物開展敏感性測試,尤其是對生產性果蔬開展重點排查。在除治過程中還要研究配套技術,做好相關的工作保障[5-6]。

對于混用效果較好的二氯吡啶酸+2,4-滴二甲胺鹽、二氯吡啶酸+草甘膦銨鹽要開展不同濃度的正交實驗,探索最佳配比,進一步改進藥劑濃度,為薇甘菊的除治服務。

5 結語

外來植物侵入的原因之一是這些外來植物的天敵沒有在新侵入地域出現,外來植物破壞新侵入地域局部地區的生物的多樣性[7]。 只有引進或挑選這種植物天敵,使它具有特殊的由來和肉食性,復建有危害綠色植物與天敵間的互相調整和制約機制,才能恢復和保持這類生物的多樣性。 天敵在新環境要素中創建平衡,憑借自繁育和自擴散抑止有害植物蔓延,產生新的生物多樣性平衡。 因而,其具備持續穩定、環境安全管理和操縱低成本的優勢。 將來薇甘菊防治應該是以生物防治為主導、化學防治為輔、人力消除和生物群落更新改造綜合防治體系。

現階段,相關部門對薇甘菊在廣東省的產生總面積、傷害程度和擴散發展趨勢作出了統計分析[8],而缺乏科學合理的預警監測體系和風險評價、適用性分析技術體系。依據其耐低溫耐高溫的最基本環境溫度規定、成長發育和繁育規律性、環境因子影響開展適應能力分析與風險評價,創建我省外來物種預警監測技術性體系,向其遍布程度、傷害程度和擴散發展趨勢給予科學論證。此外,針對農藥和農藥殺菌劑的應用,滅草劑的應用要求更高、更嚴格,稍不留神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無法估量。追求完美防治具備“速效性”效果得到的結果,有些地區也會導致農藥的亂用和農藥的濫用。即長期存在服藥技術以及儀器設備落伍、藥水消耗、藥力低狀況。因而,根據除治隊伍工程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制訂科學合理防治技術規范,解讀合理的用藥知識和打藥的實際操作技術規范,確保安全用藥和防治實際效果,降低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9-10]。

猜你喜歡
二甲胺甘菊二氯
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研究進展
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廢水中的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胺
離子色譜法測定鹽酸二甲雙胍藥物中二甲胺的含量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葉綠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響應
煙嘧磺隆中間體廢水中二甲胺的分析提取研究①
新型油井堵水用原油乳化劑的研究與應用
薇甘菊的發生現狀及防治措施
可愛的德國甘菊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檢測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
回收制備二氯二氨合鈀(Ⅱ)前驅體材料的工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