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菖蒲種植模式調查分析

2022-12-14 06:08高保英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6期
關鍵詞:須根英山縣圓柱形

高保英 謝 巖

(1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北孝感 432100;2湖北泰順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40)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秋、冬季采挖三年生及以上植株的根莖,除去泥沙和須根,曬干即得。石菖蒲根莖味辛、苦,性溫,歸心經、胃經,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之效,用于治療神昏癲癇、健忘失眠、耳鳴耳聾、脘痞不饑、噤口下痢?,F代藥理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抗阿爾茲海默病、抗帕金森癥、抗抑郁癥、鎮靜、心臟保護、增強免疫功能、降脂、抗炎、抗菌殺蟲等作用[1]。石菖蒲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生于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具濃烈香氣,根莖匍匐橫走[2-3]。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石菖蒲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然而,受自然環境惡化、過度采挖等因素影響,石菖蒲野生資源越來越匱乏,為彌補石菖蒲野生資源的不足,石菖蒲人工種植得到極大發展。筆者實地考察了幾家石菖蒲種植基地,旨在深入一線掌握石菖蒲種植現狀,為提升石菖蒲品質提供參考。

1 調研范圍

為了深入了解石菖蒲種植模式、種植規范性及質量,采用實地考察的方式,考察了大別山區的湖北省麻城市、英山縣、蘄春縣、崇陽縣以及安徽省霍山縣、岳西縣的石菖蒲種植情況。

2 調研結果

2.1 麻城市石菖蒲種植概況

麻城市目前尚無石菖蒲種植基地,但麻城市地處大別山區,生態環境適宜石菖蒲生長。有數據表明,大別山區石菖蒲品質優良,可發展石菖蒲種植。

麻城市的野生石菖蒲呈扁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直徑5~11 m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5~13 mm,極少數節間2 mm左右,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少數有殘留的毛狀葉基,質硬,易折斷,斷面淡粉色,呈纖維性,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刺舌。

2.2 英山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概況

英山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面積約13.33 hm2,單產達6 t/hm2,預計可產石菖蒲80 t。主要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負責提供種苗,種苗均來自英山縣當地野生品種,統一收購,農戶負責種植、管理及采收。采用水稻田種植,一般種植3年后采挖,種植技術比較成熟。目前,基地有兩年生和三年生石菖蒲,其中三年生石菖蒲已經進入采收期,即將進入市場。石菖蒲行間距較密集,長勢很好,基本沒有雜草。

英山縣野生石菖蒲呈扁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直徑4~7 m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2~11 mm,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有殘留的毛狀葉基,質較硬,易折斷,斷面淡粉棕色,呈纖維性,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刺舌,品質較好。

購自農戶處的三年生人工栽培石菖蒲干品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多分枝,直徑4~7 m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2~11 mm,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密生殘留的毛狀葉基,質較軟,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內皮層環明顯,皮層類白色,維管柱層淺黃色,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刺舌。

栽培品和野生品在性狀上的不同之處主要是栽培品質地較軟,節更密,斷面類白色,纖維性更強。

2.3 崇陽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概況

崇陽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一年生石菖蒲面積逾6.37 hm2,長勢良好,產量可達 6 t/hm2,可產石菖蒲40 t以上。種苗大部分來自當地野生品種,少部分來自湖南。2019年是第1年種植,采用水田種植,套養鵝、鴨,鵝、鴨吃草,鵝、鴨糞便成為有機肥料,該模式正在探索中??疾彀l現,原植物有3種不同的形態,疑似混雜有金線蒲。①原植物一特征。葉長條形,平行脈序,無葉柄,基部抱合,葉寬5~6 mm(極少數可達到 8 mm),葉長 28~46 mm,中間厚,兩邊薄,節上生有須根和毛,節間2~5 mm(少數可達7 mm),全株有香氣。②原植物二特征。葉寬7~10 mm,葉長30~40 mm,節間1~4 mm,全株有淡淡香氣。③原植物三特征。 葉寬 3~5 mm,葉長 26~39 mm,節間 2~4 mm,極少數可達10 mm,全株有芳香氣。第3種疑似金線蒲,待開花期進一步考察。

崇陽縣野生石菖蒲干品呈扁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直徑5~11 mm,表面棕褐色,有些部位因噴火去毛呈焦黑色,有縱皺,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5~15 mm,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可見殘留的須根,質地硬脆,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呈纖維性,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刺舌。

2.4 蘄春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概況

某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從2019年起開始嘗試旱地種植石菖蒲,種苗均來自當地野生品種,采用石菖蒲與紫蘇套種技術,種植面積逾6.67 hm2,單產6 t/hm2,預計可產石菖蒲40 t以上,但因干旱,導致大面積枯死,準備補苗繼續種植。

蘄春縣野生石菖蒲干品呈扁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直徑5~13 mm,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縱皺,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5~12 mm,極少數節間可以達20 mm,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殘留的毛狀葉基和須根多見,質較軟,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或淺粉色,呈纖維性,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稍有刺舌感。

合作社栽培的石菖蒲藥材呈扁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直徑7~11 mm,表面紅棕色,光滑,節明顯,疏密不均,節間5~12 mm,一面有圓點狀根痕或須根,葉痕呈三角形,交互排列,可見殘留的毛狀葉基和須根,質硬,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或淺粉色,呈纖維性,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氣芳香,味辛辣,有明顯的刺舌感。

2.5 霍山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概況

霍山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約8 hm2,預計可產石菖蒲約50 t。采用流水灌溉,套種田螺,長勢良好,目前采用人工除草,勞動量大,成本較高,有些種植地雜草長勢太猛,農戶采取割草的方式除草,但割草的同時損傷了石菖蒲的葉片,影響了石菖蒲光合作用,導致其生長緩慢。

霍山縣人工栽培石菖蒲原植物形態特征:葉長條形,平行脈序,無葉柄,基部抱合,葉寬6~9 mm,葉長28~37 mm,中間厚,兩邊薄,根莖扁圓柱形,直徑5~10 mm,節明顯,節上生有須根和毛,節間 2~7 mm,少數可達10 mm,全株有香氣。

2.6 岳西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概況

岳西縣某石菖蒲種植基地約8 hm2,預計可產石菖蒲50 t左右。2019年底開始種植,原植物形態特征:葉長條形,平行脈序,無葉柄,基部抱合,葉寬6~18 mm,葉長 20~63 mm,中間厚,兩邊薄,根莖扁圓柱形,節明顯,節上生有須根和毛,節間3~6 mm,全株香氣濃郁。

3 發展對策

石菖蒲喜陰濕環境,不耐陽光曝曬,不耐干旱,多生長于溪旁石上。因近年來過度采挖,野生石菖蒲資源越來越少,市場需求穩中有增,石菖蒲人工種植將有效緩解資源不足。

3.1 加強石菖蒲種苗管理,確保種質

目前,石菖蒲種植多選用當地野生種苗,這樣可以確保種質的純粹性。如果從他處購買種苗與當地野生種苗混種,易造成種質混淆、種源不純。同時,從他處購買的種苗還需要鑒定基源,以避免買到偽劣品,造成經濟損失。

3.2 加強石菖蒲種植技術試驗研究,確保質量和產量

野生石菖蒲多生于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其種植技術并不成熟,尚在摸索階段?;羯娇h采用水田種植,流水灌溉,套種田螺,施用有機肥,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在第1年如何有效除草有待探索。崇陽縣也采用水田種植,套養鵝、鴨,可以利用鵝、鴨除草,鵝、鴨糞便也可作為有機肥促進石菖蒲生長,該模式成功后有望推廣。蘄春縣嘗試旱地種植,套種紫蘇,紫蘇生長后可為石菖蒲提供陰涼的生長環境。旱地種植需要保證土壤有墑[4],如果套種成功,也可以考慮推廣。石菖蒲栽培周期至少3年,因缺乏栽培經驗,尚不清楚是否存在連作障礙,這些都需要進行試驗研究。

3.3 穩定市場價格,確保農戶經濟利益

目前,除了英山縣有栽培品進入市場外,其他地方石菖蒲種植均從2019年開始,3年后將有大量栽培品石菖蒲進入市場,勢必會影響石菖蒲的市場價格,如何保障農戶的經濟利益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猜你喜歡
須根英山縣圓柱形
植物的“嘴巴”
黃連須根提取物生物堿類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麥冬須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
樹干為什么要長成圓柱形
湖北省英山縣黃梅戲劇團
游英山縣馬鞍寨
多花黃精不同齡須根藥材質量研究
防疫滿分
圓柱形復合材料螺旋單元成型工藝改進
兩個圓柱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