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政特色”與“景氏風格”:民國時期《鹽政雜志》出版傳播研究

2022-12-20 07:07李博強
鹽業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鹽政鹽務雜志

李博強

《鹽政雜志》是民國時期由鹽政雜志社出版的專業性鹽政刊物,其內容以刊載鹽務改革思想為主,包括社論評議、法令規章和調查統計等有關鹽政的信息?!尔}政雜志》是研究民國鹽政史的基礎史料,是近代鹽政體制改革的“第一現場”,是傳播鹽務改革思想的重要載體與平臺。通過對其深入研究,可以發掘當時政府以及鹽政機構第一手的決策和數據,分析場務、運銷、稽核和緝私等核心改革問題,探討學者、政黨和政府的思想主張,而且雜志中的許多篇章針砭時弊,系統闡述鹽務改革主張以圖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對此研究有助于加深對鹽政與時局之間關系的認識,揭示近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與痼疾。

一段時期以來,學界對《鹽政雜志》給予了一定關注,并致力于更為深入的探討,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整理歸納《鹽政雜志》文獻。何維凝的《中國鹽書目錄》①何維凝.中國鹽書目錄[M].重慶:財政部財務人員訓練所鹽務人員訓練班,1942:14-15.匯集整理了《鹽政雜志》的主要篇目,馬寅初在《財政學與中國財政》②馬寅初.財政學與中國財政:理論與現實[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273.中對《鹽政雜志》進行了梳理,《中國近代鹽務史資料選輯》《中華民國工商稅收史料選編》《近代鹽業史料匯編》③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中國近代鹽務史資料選輯[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江蘇省中華民國工商稅收史編寫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工商稅收史料選編:第2輯:鹽稅[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樊良新.近代鹽業史料匯編[M].揚州:廣陵書社,2020.整理選錄了《鹽政雜志》的部分著述。二是探討《鹽政雜志》的價值影響。陳開江認為《鹽政雜志》是一個為底層民眾傳遞意見的表達平臺④陳開江,陳龍國.利益匯聚與輿論抗爭:國民政府新鹽法通過前后的民眾輿論探究[J].鹽業史研究,2019(4):30.,劉經華指出《鹽政雜志》的創辦使鹽務改革問題在短期內迅速成為公眾觀念⑤劉經華.民國初期鹽務改革思想論析[J].鹽業史研究,2003(4):21.,魏文享強調《鹽政雜志》系列期刊的文章對探討民國工商稅收史有重要作用①魏文享.民國工商稅收史研究之現狀與展望[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9(1):68.,李麗霞在對近代中國鹽政改革的評述中指出鹽政類雜志推動了鹽政改革研究的發展②李麗霞.近代中國鹽政改革研究述評[G]//朱英.近代史學刊:第16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261.。

既有研究成果注重《鹽政雜志》所具有的史料性、工具性價值,尚未對其進行綜合性研究,對《鹽政雜志》的歷史作用和學術價值的開掘還有待深入。有學者指出主要原因在于近代中國出版發行的一些鹽政期刊,有的存在時間較短,有的屬于內部刊行,影響不及《申報》《大公報》等,加上這些資料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編纂整理,利用率不是很高③李麗霞.近代中國鹽政改革研究述評[G]//朱英.近代史學刊:第16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271-272.。有鑒于此,筆者根據現有的數據材料和研究成果,對民國時期《鹽政雜志》的出版數量、類別和發行情況進行了詳細統計和考述,指出其出版傳播特點與歷史價值,從整體上勾勒出當時《鹽政雜志》的出版概況。

《鹽政雜志》在民國時期的諸多期刊中,特別是在鹽政類期刊中,屬于創辦時間較早,出版周期較長,影響廣泛,且兼具時政性、學術性的期刊雜志。它的主旨內容均經過雜志社主編景學鈐的編輯和打磨,反映了當時鹽政改革的動態,表達了以景學鈐為核心的鹽政改革派的思想主張,具有典型的“鹽政特色”和“景氏風格”,對于研究民國前中期的鹽政體制具有重要價值。

一、《鹽政雜志》的旨趣與內容

清末民初時期,鹽政管理混亂,私鹽盛行,“資金之浪費,成本之吃重,工資之低廉,鹽質之惡劣,鹽價之昂貴,隨處可見”④何維凝.新中國鹽業政策(滬1版)[M].南京:正中書局,1947:195.。民國時期,許多鹽政改革家著眼民生,倡言鹽政改革,“千百年來為陰霾所遮之鹽業,至是始有撥云見日之轉機”⑤何維凝.食鹽專賣制度之回顧檢討與今后成功之要件[J].訓練月刊,1941(5):39.,然而相當數量的改革方案存在著“缺乏中心思想,雖崇論宏議,不無可取,而筑室道謀,難成定論”⑥何維凝.食鹽專賣制度之回顧檢討與今后成功之要件[J].訓練月刊,1941(5):39.的問題,導致出現“鹽法久經公布而卒不能見諸實行”⑦何維凝.食鹽專賣制度之回顧檢討與今后成功之要件[J].訓練月刊,1941(5):39.的局面。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鹽政雜志》作為革故鼎新的旗手,作為倡導近代中國鹽政改革的喉舌,其出版發行對傳播鹽政時事、促進社會思想解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鹽”為視角的專業性期刊

民國時期,關注“鹽”的報刊雜志數目繁多且品類各異,既包括新聞時政類報刊,又包括綜合性、專業性雜志。除《鹽政雜志》外,其它報刊雜志也刊登了有關鹽政改革的文章,雖沒有提出較為系統的改革方略和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但其觀點仍有參考價值。這些報刊雜志一方面向公眾報道了中央及各地的鹽政資訊,一方面又通過社論、調查報告等方式,向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意見與建議,助益鹽政改革進程,推動近代鹽政體制日臻完善。

《申報》《大公報》一類的新聞時政類報刊,發行量大,受眾面廣,時政性強,關注鹽政改革。如《申報》從1872年至1949年,以鹽為題的新聞達到2380余條,《大公報》從1904年至1949年,以鹽為題的新聞達到2410余條。然而,作為綜合性報紙,二者涉及鹽的內容側重于政府公牘文件的轉發,或是登載中央、各地方的鹽政要聞?!渡陥蟆分械摹耙薄罢撜f”和《大公報》中的“社評”“讀者論壇”等欄目針對鹽政改革也發表了一定數量的社論或時評,部分文章同時發表在《鹽政雜志》上。需要指出的是,《申報》《大公報》針對鹽政改革的爭辯一般采取兼容并包的態度,鹽商保守和學者激進的觀點在報刊評論中均有所展現,而《鹽政雜志》則持“除舊布新”的立場,主要發表景學鈐、田桐、左潛庵和林振翰等學者要求廢除舊制,支持新法的文章。

綜合性期刊中,以《東方雜志》為代表,通過“社說”“時評”“內外時報”等重點欄目關注鹽政動態,專題介紹鹽政改革情形并引介國外的鹽業專賣制度。與《鹽政雜志》一致的是,《東方雜志》同樣推崇鹽政改革,但相比于《鹽政雜志》較為激進的論調,《東方雜志》中的觀點則持中和緩,這在曾仰豐、梁揚庭和彭瑞夫等學者的文章中多有體現。除此之外,還包括鹽政類專業性期刊,以財政部和各地鹽務署出版的鹽務公報為代表,均由鹽政管理機構親自編輯出版,注重刊布政府和鹽政機構的規章制度及統計數據,具有政策性和時政性。與之對照的是,《鹽政雜志》的編輯與作者主要是關心鹽政的學者,期刊突顯出民間性和學術性的特征。

質而言之,《鹽政雜志》與上述報刊雜志關注鹽的視角有著顯著不同。首先,它以關心鹽務的學者和政府官員為主要受眾,刊發的文章針對性強,確立以“研究鹽制,改良鹽法,指導政府以方針,灌輸社會以常識為唯一之天職”①鹽政雜志社之宣言[N].時報,1915-7-8(5).,更注重問題導向和思想爭鳴。其次,景學鈐作為主編,初創《鹽政雜志》時是“一個人而兼編輯、印刷、發行于一身,既不受公家絲毫補助,又非以營業為目的,完全出于良心上之主張”②夲白.社論一:鹽政雜志二十周宣言[J].鹽政雜志,1932(54):569.。這表明了景學鈐創辦雜志是以宣傳自身鹽政改革理念為根本目的,與追求營利為主要目標的其它期刊雜志有本質區別。最后,至為重要的就是《鹽政雜志》由景學鈐一手創辦經營,刊物的宗旨及特色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景氏風格”。雜志中相當數量的文章均出自景學鈐的手筆,期刊的文風、學術討論的側重點等反映了景學鈐的偏好和編輯風格。

(二)以改革鹽政為目標的辦刊宗旨

民國初年,鹽政積弊日益深重,梁啟超曾說:“吾國有一物焉,為人人所必需,國家所托命,數千年來,隱于黑幕之中?!雹哿簡⒊?鹽政雜志序[J].鹽政雜志,1917(1):1.表面上,倡言鹽政改革大行其道,蔚然成風,實質上“當時以千年弊政,對于革新之望,然行之茍不以道,蒙馬虎皮,仍屬鋪張粉飾,無裨國計民生”④林振翰.林序[J].鹽政叢刊,1931:1。證明部分政界、學界名流所提出的鹽政改革方案“徒托改革之名,而無改革之實”⑤夲白.社論1:改革鹽政者之八要[J].鹽政雜志,1913(10):1.,多是隔靴搔癢,又因窒礙而難行,“雖百變其法,而其弊反有甚于未改革以前”⑥夲白.社論1:改革鹽政者之八要[J].鹽政雜志,1913(10):1.。毫無疑問,無論是政府還是諸多鹽政改革家,面對當時鹽政弊病都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甚至民國鹽政有被外國勢力控制的危險。這正如《談鹽叢報》所指出的:“今必謂外人要求監督之進退,視我之改革與否為斷。此豈有一絲真理乎,毋亦陽藉改革之名,陰收攘奪之實,遂不惜利用外人之勢焰,以恫嚇我見聞,淆亂我耳目?!雹甙l刊弁言[J].談鹽叢報,1913(1):1.如讓外人管理我國鹽政,“監督我財政,管理我鹽務”①社論三:論外人管理鹽政之害[J].鹽政雜志,1917(2):2.,則“關系于軍務行政、財務行政、內務行政、自治行政,而使外人掌握其權,何異外人握我統治權”②論外人管理鹽政之害[J].鹽政雜志,1917(2):3.。這當然是不能接受的,梁啟超在給《鹽政雜志》撰寫序時就指出,“內政也、外交也,國計也,民生也,殆無不與鹽有密切關系,受直接影響”③鹽政雜志序[J].鹽政雜志,1917(1):1.,決不能喪失鹽權,讓外人頤指氣使④鹽政雜志序[J].鹽政雜志,1917(1):1.。鹽政雜志社也撰文發表宣言,揭示“改良鹽務之權,許外人參與,恐與政府改革主權,有所妨礙”的不利后果,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民國初期“顧問權限未能減輕,而稽核權限反形加重”的鹽政窘境⑤夲白.社論二:本社二次宣言[J].鹽政雜志,1915(19):2.。

因此,整頓鹽務,改革鹽政勢在必行,《鹽政雜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辦的?!尔}政雜志》與其它期刊一樣,在創刊號上公布發刊詞和發表序言,以闡述刊物創辦的背景、目的和出版方針及主辦者的思想觀念等內容,用以告知和指導讀者。在創辦時,景學鈐就發表《自序》,確立“以改革鹽政為己任”⑥自序[J].鹽政叢刊,1921(1/2):1.的目標,強調雜志是“由鹽政討論會同人所發起,以研究鹽制改良鹽法,指導政府以方針,灌輸社會以常識為宗旨”⑦凡例:鹽政雜志簡章[J].鹽政雜志,1913(8):1.。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鹽政雜志》以社論形式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希望能夠“貢獻當局,冀以價廉質美之宗旨,達福國利民之目的”⑧林序[J].鹽政叢刊,1921(1/2):1.。同時,以改革鹽政為手段抵制國外勢力的干涉,《鹽政雜志》中曾刊載專文強調:“習慣異、風俗異、人情異”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中國近代鹽務史資料選輯:第1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114.,一旦由外人代我辦理,“未有不激起國民之惡感,釀成種種之風潮”⑩論外人管理鹽政之害[J].鹽政雜志,1917(2):3.??梢哉f,“鹽務一事,數千年來隱于秘密之中,敢言者不知其內容而不能言,或言之而不能盡,能言者,非鹽之關系。人不欲言,即慮鹽商之反對而不敢言”?起蟄.選論一:梁任公鹽政雜志序書后[J].談鹽叢報,1913(1):6.。由此可見,談鹽政改革,有的人淺嘗輒止,有的人欲言又止。景學鈐以《鹽政雜志》為平臺,讓來稿者暢抒胸臆,“閱者茍明事理,自能辨之”?起蟄.選論一:梁任公鹽政雜志序書后[J].談鹽叢報,1913(1):6.。梁啟超對雜志的出版寄予厚望,認為“此書出版,必能風行海內,向之視為一種專門學者,必能變為人人皆知之常識,則鹽政改革之期,庶乎近矣”?凡例:鹽政雜志簡章[J].鹽政雜志,1917(1):1.。

(三)豐富多樣的辦刊欄目

《鹽政雜志》自創刊之始,就成為當時鹽務改革思想家和實踐家的重要輿論陣地。在景學鈐的主持下,《鹽政雜志》的辦刊欄目多樣,內容豐富,反映了時代特征。

《鹽政雜志》設置各類型欄目,包括圖畫、論叢、專件、法令、文牘、記事、調查、評議和雜錄等,以展示鹽業地圖或制鹽模型,討論我國鹽政體制現狀和發展趨勢,提出改革主張,記錄國內外鹽政新聞、調查報告,評論鹽政輿論傾向等。景學鈐強調“本雜志編輯材料以鹽政為限”,將論叢作為核心欄目,論叢包括社論、譯論和選論,社論強調“以本社所主張之政策及本社發征文之問題為限”。從社論中刊發文章的內容分析,主要是反映鹽政雜志社成員提出的鹽政改革訴求,如《淮北鹽務改良意見書》《鹽政改良議》《改良鹽政商榷書》等,多從宏觀層面論述鹽政改革的方法和重要作用。景學鈐重視選擇刊登外國學者和其它報刊雜志中討論中國鹽政的文章,設立譯論和選論欄目。選論注重收集“各報所登載之論說”,即使同屬改革派,雖主張不同,如“可以施諸實行者”,亦“選錄之以供研究”①凡例:鹽政雜志簡章[J].鹽政雜志,1917(1):1.。從表1可知,《鹽政雜志》的欄目中紀事(記事)發文數量最多,分為中央紀事(記事)和各省紀事(記事),主要內容包括全國鹽政改革動態、中央及各地鹽政新聞。鹽務消息與紀事(記事)欄目略有不同,從雜志中登載的內容分析,鹽務消息主要是轉載《大公報》《新聞報》和《新中華報》等有關各地鹽政的要聞,并且轉載《大公報》的數量最多,近90余篇,表明《鹽政雜志》在鹽務消息的采寫上較為偏好《大公報》,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兩者關系比較密切。

表1 《鹽政雜志》辦刊欄目及發文數量(1913年-1937年)

《鹽政雜志》設置的法令、法規和文牘欄目,主要用于收錄和轉發政府發布的命令、法規條文以及鹽政改革論者的公文書信等,特別是收錄的中央與地方,各省之間電文非常多,內容十分豐富。景學鈐注重鹽場調查,專門設置“調查”欄目,并分“本國之部”和“外國之部”,收錄“關于全國場產、運銷、征榷、緝私之調查內容”“各國鹽法鹽業之調查情況”①凡例:重定鹽政雜志凡例[J].鹽政雜志,1917(21):1-2.。需要指出的是,同樣是鹽政雜志社主辦,景學鈐主編的《鹽政叢刊》欄目限定于通論、建議、批評和討論四個部分,主要內容多是學者關于鹽政的學術討論,期刊體例和《鹽政雜志》相比,較為簡單?!尔}迷》作為附屬于《鹽政雜志》的???,一部分刊載學者的社論文章,一部分收錄景學鈐親身參與鹽政改革過程中的自傳和回憶,是景學鈐晚年編輯出版的雜志,帶有總結一生的意味,所發表的文章包括《增補鹽務革命史》《永裕鹽業公司創立史》《韜園周歷》等,均是回顧性質的總結文章和本人傳記,欄目設置雖不如《鹽政雜志》豐富,但史料價值卻十分重要。

二、《鹽政雜志》的主編景學鈐

景學鈐,名夲白、韜白。他是民國時期鹽政討論會發起人和鹽政雜志社的創辦者,后與范旭東共同興辦久大精鹽公司和永利制堿公司,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景學鈐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鹽政改革家,不但對中國歷代的鹽政制度與國外的鹽法思想有較為深入的研究,著有《鹽務革命史》等,而且積極倡導鹽政改革,親自創辦、編輯《鹽政雜志》《鹽政叢刊》和《鹽迷》等期刊雜志,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國時期鹽政改革事業的發展和鹽政改革思想的傳播與爭鳴。馬寅初就曾對景學鈐的編輯出版業績予以充分肯定,認為“民國成立以來,如景本(夲)白先生,歷年來刊印《鹽政雜志》四十余冊,著《鹽務革命史》一書,均甚有價值”②馬寅初.財政學與中國財政:理論與現實[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270.。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景學鈐這樣一位兼具鹽政學者及雜志編輯雙重身份的人物,當前學界對其研究眷注不多,關注點主要集中于他的鹽政思想,而涉及他與《鹽政雜志》關系的研究則未見專文進行探討③主要代表作品有:張榮生.張謇與景夲白[G]//曾凡英.鹽文化研究論叢:第5輯.成都:巴蜀書社,2010;付超.景學鈐鹽務改革思想與實踐論析[J].鹽業史研究,2019(1);李強.民國初期鹽務改革阻力因素分析[J].鹽業史研究,2012(2);夏國祥.近代中國鹽政改革思想初探[J].鹽業史研究,2009(3);劉經華.民國初期食鹽貿易自由化論析[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2).?!尔}政雜志》的創辦、發行和傳播,不僅是清末民初時期鹽政改革過程中各種學說思潮碰撞交融的載體,并且與當時中國鹽政改革之路參錯重出、極其復雜的背景有著密切關系。鹽政改革景學鈐為此提出:“鹽政改革一日不成功,余一日不做官;余做一日人,出一日雜志?!雹茼w園.鹽務革命史[M].南京:京華印書館,1929:14.

(一)明確《鹽政雜志》的討論主題

晚清以降,鹽引體制日益崩壞,“鹽稅紊亂,官商不肖,因緣為奸,弊害遂叢生”⑤梁揚庭.中國鹽務狀況[J].東方雜志,1923(16):138.。1912年,以張謇、景學鈐為首的政商界成立鹽政討論會,“以討論全國鹽政之改革方法為宗旨”⑥鹽政討論會簡章[N].大公報,1913-1-6(10).,提出改革鹽法議案,強調“內政外交、國計民生,我不改革,外人必出而干涉”⑦在鹽政討論會上的宣言[M]//周秋光.熊希齡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591.,“無論何黨何人,能具改革之決心之能力,有具體之計劃,我輩即當贊助之”①在鹽政討論會上的宣言[M]//周秋光.熊希齡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591.,以此反擊“外人屢言我國無改革決心”②鹽政討論會第一次開會紀事[N].時報,1912-12-14(3).的論調。為此,景學鈐創辦鹽政雜志社,自1912年12月創刊發行《鹽政雜志》,他指出鹽政改革是“今日政治上之重要問題”③夲白.論說:社論一:鹽政雜志社最近宣言[J].鹽政雜志,1923(37):145.。雖然《鹽政雜志》探討鹽政改革時涉及政治問題,但景學鈐要求“政治之得失,亦當論其大者,不當務其小者”④夲白.社論二:本社二次宣言[J].鹽政雜志,1915(19):1.,議論范圍“系對政府政策而辯論,非對個人而攻擊”⑤夲白.社論二:本社二次宣言[J].鹽政雜志,1915(19):1.,這就明確了景學鈐涉及鹽政改革的討論主題是“職在討論改革大體,非臧否人物,毛舉細故”⑥鹽政雜志社之宣言[N].時報,1915-7-8(5).。由此可見,景學鈐創辦《鹽政雜志》的初衷是討論鹽政改革的核心要點,在于關注鹽而不過多涉及政。

(二)樹立《鹽政雜志》的核心使命

民國初期,鹽政管理混亂,私鹽盛行,“在制造方面,仍未脫手工業時代之桎梏,在運銷方面仍未脫封建時代之束縛”⑦何維凝.新中國鹽業政策[M].南京:正中書局,1941:195.??梢韵胍?,“鹽務之積弊,尤為舉世人心所厭惡。故改革聲浪得以風靡全國,試觀三年以來報紙所提倡,政黨所討論,學者所研究,無不集中于改革一途”⑧夲白.社論一:鹽務之復古[J].鹽政雜志,1915(18):1.。為何如此重視改革,原因在于《鹽政雜志》創辦之時,我國鹽政體制仍沿襲清政府時期的票引制度,鹽票是鹽商得以壟斷鹽務的命脈,改革鹽務、廢除專商引岸制,當務之急就要先廢除鹽票⑨付超.景學鈐鹽務改革思想與實踐論析[J].鹽業史研究,2019(1):60.。因此鹽政要實現改革,首先須推陳出新,廢棄舊制,學習利用其他國家的先進制度。

景學鈐積極投身鹽法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提出一系列鹽政改革論點,并以《鹽政雜志》為宣傳平臺,將其論著一一付梓出版,供當時學者討論。景學鈐在創辦《鹽政雜志》時,指出雜志“出版之日,即高樹改革旗幟,與千余年之引制宣戰”⑩夲白.社論一:鹽政雜志二十周宣言[J].鹽政雜志,1932(54):570.,“為記者之重大使命”?夲白.社論一:鹽政雜志二十周宣言[J].鹽政雜志,1932(54):570.。景學鈐所提出的鹽政改革方案基本是以日本鹽專賣法為藍本,參以當時社會現狀而草擬,同時又夾雜德、法等國的鹽法條例?鹽政討論會記事[N].時報,1913-10-15(3).。這本身是對中國沿襲數千年的鹽專賣制的重大突破,并且以外國的鹽法為基礎,必然對政府、鹽商和鹽民產生巨大思想沖擊,創辦《鹽政雜志》反映了他希望以此為輿論宣傳陣地,批判舊制度,實現鹽政體制上的思想解放。

(三)親身參與鹽政改革討論

作為鹽政討論會的重要發聲和活動陣地,《鹽政雜志》發表了相當數量的有關鹽政改革者著述,直觀反映了鹽政討論會及鹽政雜志社成員的思想主張。如林振翰所寫的《以價廉質美之宗旨達福國利民之目的為治鹽唯一政策議》,左樹珍所寫的《論現今鹽務之行政》和馬寅初所寫的《中國之鹽稅問題》等,均以實名撰寫文章,要求國家改良鹽制“務使人民所納之稅,負擔平均,涓滴歸公,斷不容少數官商,虱處其中,以吸人民之膏血”?梁啟超.鹽政雜志序[J].鹽政雜志,1917(1):5.。另有鹽政改革論者以筆名發表文章表達訴求,如以鐵傖為名所寫的《論破除引岸為改革鹽政之必要》,以天章為名所寫的《論鹽務官辦民辦之利害》和以天一為名所寫的《敬告誤解鹽政問題者》,他們均強調改革鹽政應實行根本改革,而不應再敷衍塞責,否則仍“始終一商專賣政策而已,于民無與,于國無與也”①鐵傖.社論三:論今日整頓鹽政應就根本改革不宜再為敷衍政策[J].鹽政雜志,1913(3):2.。不過,針對改革方案,諸如“田桐等之廢引設場案,張樹森等之改歸國有案,沈椿年等之取締食鹽案,胡兆沂等之修正私鹽治罪法及修正緝私條例案”②夲白.鹽政雜志社最近宣言[J].鹽政叢刊二集,1932:145.,學者爭論不休,難有定論。毫無疑問,“鹽專賣法當施行之際,凡制造者、販賣者、消費者,所有所持之鹽應如何處分,此亦一大問題”③夲白.財政部鹽專賣法規評論[J].鹽政雜志,1917(1-2):4.。景學鈐認為“今日所討論者,不在鹽政之改革與否,而在適用何種方法以改革,不在引制之廢止與否,而在廢引之后,采用何種制度”④夲白.鹽政雜志社最近宣言[J].鹽政叢刊二集,1932:145-146.,他雖推崇就場征稅制,但為鹽民計、為鹽商計,還是強調以就場專賣制為過渡合乎國情。從上述學者的鹽政改革主張來看,景學鈐的觀點自成一派,作為《鹽政雜志》的主編,其改革思想借助于雜志的出版發行,要比其他學者的見解傳播更為廣遠,受眾更加廣泛。

表2 景學鈐在《鹽政雜志》上發表文章統計(1913年-1937年)

(四)反思《鹽政雜志》出版中的問題

對于《鹽政雜志》出版發行中的問題,景學鈐也有深入反思,特別是民國初期的鹽政改革方案未收實效,《鹽政雜志》雖“大聲疾呼,筆禿墨干,而卒不能感動政府,喚醒國民”的背景下,景學鈐分析原委,指出其一就是“依賴政府之心過厚,期望國民之心太薄”;其二就是“偏重鹽政拋荒鹽業”,片面地認為“鹽務之改革”是“政治的改革”。因此,景學鈐自20世紀20年代出版雜志時強調“以后輿論當雙方并進”⑤夲白.論說:社論一:本社續刊宣言[J].鹽政雜志,1917(21):1-2.,著力推動政府與民眾對鹽政改革的熱情。同時,注重經濟上的鹽業改革,將“整理場產,破除包商”作為雜志的核心議題,實現“鹽業既已革命,鹽政改革可不勞而定”⑥夲白.論說:社論一:本社續刊宣言[J].鹽政雜志,1917(21):2-3.的愿望。正是源于鹽政改革方案的不斷反思與爭辯,促使以《鹽政雜志》為代表的一系列期刊成為多種思潮各抒己見、相互爭鳴的舞臺,期刊內容變得多樣而豐滿,成為新舊鹽法對立論爭,改革方案論爭的主要策源地。

三、《鹽政雜志》的出版情況與傳播

辛亥革命以后,學者、政黨和政府在鹽政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在鹽政思想的不斷流變中,順應時代要求,通過鹽政期刊將鹽政改革的思想觀念傳播給社會大眾,激發共同的憂民愛國情懷,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有的鹽專賣制和僵化的鹽政制度?!尔}政雜志》為當時的鹽政學者與政府官員、行政體制與經濟改革、食鹽與民生之間構建了一個更專業、更廣闊的學術研究平臺和輿論宣傳陣地,在近代期刊出版業界具有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鹽政雜志》從1912年創刊,以月刊或年刊出版,至1937年隨著鹽政雜志社的變革和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而???,共出版66期。依據現有資料數據可見,雜志僅1913年以月刊形式出版,1918年至1926年,每年至多出版2~3期,1927年以后,因資金短缺而改以年刊形式出版?!尔}政雜志》自創辦之后,和其它許多期刊雜志一樣,都因時局動蕩而面臨隨時??拿\,即使張謇在《鹽政雜志》創刊時,與景學鈐約定雜志“至少須繼續三年”,并提供相應經費,景學鈐回應“只要經費有著,將終身以之,何止三年”,由此展現了他創辦雜志初期的信心與豪情。實際上,張謇僅幫助一年,就停撥資助。此后十年,《鹽政雜志》的出版處于艱難維持的狀態,景學鈐“編輯印刷發行,一身任之”①韜園周歷[J].鹽迷,1935(1):11.。甚至在面臨??木硾r時,他都表達“鹽政一日不改革,決不入政界,記者一日不死,雜志決不??雹趬?社論一:鹽政雜志二十周宣言[J].鹽政雜志,1932(54):569.的決心。正是這樣的毅力和堅韌,使《鹽政雜志》能夠生存下來,且影響力不斷擴大。

景學鈐在鹽政雜志社成立20周年時指出,因政局動蕩,各省割據,“中央政令,不出國門,不獨鹽款截留,鹽政自主,即尋常公文,亦鮮往還,材料苦難,不能按期出版”,有時“幾致???。甚至為此感嘆,“我國雜志,本不發達,專門尤少,聞有一二,亦復曇花一現,期求一延長二十年生命者,真如鳳毛麟角”③景學鈐.鹽政雜志二十周年宣言[J].鹽政叢刊二集,1932:569.。揭示了民國時期期刊雜志雖然繁多,真正能渡盡劫波,堅持出版者屈指可數。景學鈐意識到《鹽政雜志》自出版發行以來,“以改革之宗旨,具體之計劃,正式發表與國人商榷者”已經數年有余,但“根本大法,始終未能確定”④夲白.論說:社論一:鹽政雜志社最近宣言[J].鹽政雜志,1923(37):145.。原因之一就在于僅此一本專業期刊影響力畢竟有限,于是自1921年起,景學鈐又連續創辦《鹽政叢刊》和《鹽迷》???,進而擴大了倡導鹽政改革的期刊規模,豐富了內容,進一步提升了景學鈐和鹽政雜志社在鹽政思想界的地位和出版界的影響力。

表3 《鹽政雜志》系列期刊一覽表

總體來看,至全面抗戰爆發前,鹽政雜志社的期刊出版并未完全中斷,而其他一些由民間人士主辦的鹽政期刊,如《談鹽叢報》《鹽工導報》等,或難以連續出版,或出版時間不久就????!尔}政雜志》在坎坷復雜的環境中逆流而上,一路艱難地發展過來,是十分不容易的?!尔}政叢刊》和《鹽迷》雖然出版期數不多,傳播力度有限,但是景學鈐和鹽政雜志社在政局動蕩、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期刊出版,是其堅持不懈的結果,并且以此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讀者資源,吸引更多的政府要員、鹽政愛好者參與討論。為了擴大讀者受眾面,《鹽政雜志》出版后,景學鈐專門在當時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申報》上刊登廣告,以告示讀者價格、出版宗旨和出版欄目,并提供聯系地址歡迎讀者踴躍投稿①鹽政雜志出版廣告[N].申報,1912-12-7(1).?!尔}政雜志》直到1937年???,堅持了近26年的時間,是和當時讀者隊伍龐大,熱心人士支持有著密切聯系的。

隨著《鹽政雜志》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一些讀者受此影響對鹽政改革十分熱心。其中,四川鹽務代表吳煒專門致信景學鈐,積極評價《鹽政雜志》,對當時“鹽政糅腐繁難,產場痛于積滯,商販困于苛索,而民間尤苦”感受頗深,指出“非急起整理之,不足以救危殆”,借此希望景學鈐不負鹽界眾望,“為全國之人謀福利”。當然他對景學鈐的部分觀點也并非完全認同。吳認為改良鹽質,應考慮各省產銷區內產鹽技術水平,不能盲目發展精鹽,避免出現“改良之鹽侵銷他人之岸”②四川鹽務代表吳煒致鹽政雜志編輯夲白函[J].四川鹽務官報,1929(63):67.的問題。此后,有學者專門對景學鈐發表在《鹽政雜志》上的文章予以評論,有人認為景學鈐“所撰鹽務討論會議案之評論”,“滔滔數千言,攻訐指摘不遺余力”,盲目追求改革,“恨不能朝議而夕去之”,必然出現“欲速不達之弊”,認為鹽務署的改革鹽務計劃及推行程序“無非為慎重改革起見,未可厚非”③翔于.論說四:閱景夲白君評論鹽務討論會議案之我見:附景君夲白鹽務討論會議案之評論[J].談鹽叢報,1929(19):1-2.。也有人支持景學鈐的主張,認為“今日不主張取消場商,將來必生之險象也”,因此“制鹽、運鹽、售鹽三種,應一并于章程內規定之”④翔于.論說四:閱景夲白君評論鹽務討論會議案之我見:附景君夲白鹽務討論會議案之評論[J].談鹽叢報,1929(19):1-2.。景學鈐對上述評論十分重視,分別將其登載到《鹽政雜志》上,以示讀者。

《鹽政雜志》在倡導鹽政改革的過程中,十分關注民眾的生活,提出“鹽政一事,關系各部行政,且與人民生計有密切關系”⑤梁啟超.鹽政雜志序[J].鹽政雜志,1917(1):4.,而“改革方針,舉旗莫定,人民憔悴呻吟于鹽商專制之下者,如水益深,如火益熱”⑥夲白.論說:社論一:本刊續刊宣言[J].鹽政雜志,1917(21):1.,若“人民無力購鹽,至刮海泥或掬海水以代鹽,此中苦痛,我國民其能忍受乎?蓋鹽之為物,人生必需,其用更切于米”⑦社論三:論外人管理鹽政之害[J].鹽政雜志,1917(2):4.。所以,從期刊的編輯角度看,各類文章所提出的觀點,均以人民為中心,雜志中所提出的眾多改革論點,都以“吾國政治龐雜,綱目綦繁,非因時制宜,不足以收效果,非因勢利導,不足以愜人心”⑧起蟄.選論一:梁任公鹽政雜志序書后[J].談鹽叢報,1913(1):1.為前提,關注人民生計,修訂改革方案,廢除專商引岸制,這些主張必然會觸犯鹽商和官僚的既得利益?!尔}政雜志》維護民眾切身利益的做法,在鹽商中引起軒然大波,“鹽商之特許權,一旦即加以取消,尤為鹽商所惶恐”①全國鹽商反對廢除引岸之動機[N].申報,1914-5-10.。隨后出現“鹽商四出運動,花巨額金錢,刊登廣告,引起反響”②新鹽法決公布:鹽商運動引起反響 財部增稅之議在研討中[N].大公報(天津版),1931-4-11(4).的現象,鹽商們甚至通過報刊等媒介渲染廢除專商引岸制后勢必引起恐慌,產生嚴重經濟問題,“一旦商岸破除,債務糾紛,勢必牽動市面全局,且使依鹽為生之人民,同時失業,生計告竭,所有直接間接之影響恐不可以計數,將來恐慌之患,思之不寒而栗”③蘆綱反對新鹽法:蘆綱公所函請商會援助[N].大公報(天津版),1931-4-20(7).。這也說明了《鹽政雜志》在關心國計民生問題時,必然會與舊鹽商產生尖銳的對立和矛盾。

綜上所述,民國時期的《鹽政雜志》是近代中國出版傳播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出版業不斷發展的代表性縮影之一。其在坎坷復雜的環境中能夠傳播開來,積累一定的讀者資源,吸引一定的政府要員和鹽政愛好者參與思考與討論,就已經證明鹽政期刊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同時,《鹽政雜志》也是研究民國時期鹽政改革史的重要史料。它的出版、傳播,和其它諸多報紙期刊一樣,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鹽政學者通過犀利的筆鋒,切中時弊的觀點論“鹽”以憂國,引領了鹽政改革的趨向,折射了近代鹽政體制的轉型和發展境況,對現當代鹽業出版事業和鹽專賣制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

猜你喜歡
鹽政鹽務雜志
從“兼管”到“兼任”:論直隸總督對長蘆鹽務管理模式的轉換
東方養生雜志征稿函
論鹽務稽核所人事考試制度與我國早期鹽務現代化
雜志介紹
鹽改過渡期有效依法開展鹽政執法監管工作的探討
清末民初遼鹽征榷研究
連云港鹽務局舉辦全市鹽政執法人員業務培訓班
扶貧雜志走進“兩會”
巧借它山之石 鋪寬轉型之路——赴新沂市鹽務管理局考察學習感悟
營造全民鹽政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