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時期教坊音樂教育研究

2022-12-29 16:00
新鄉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教坊唐玄宗技藝

梁 靜

(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音樂教研室,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從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到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是我國歷史上的盛唐時期。 在這一時期,國家政權穩定,經濟空前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文化教育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盛唐時期教坊音樂教育的開展對于唐朝音樂藝術的繁榮起到了推動作用,對于后世的音樂教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鑒于此,筆者擬將教坊作為研究對象,對盛唐時期音樂教育的實施情況進行深度考察。

一、盛唐時期教坊的基本情況

(一)教坊的歷史沿革

唐代,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被稱為教坊。 唐代的教坊分為內教坊、 外教坊和宜春院, 內教坊設立較早,唐高祖李淵在位時,便設立了內教坊,內教坊隸屬于太常寺。 《舊唐書》有關于內教坊的記載:“內教坊。 武德已來,置于禁中,以按習雅樂,以中官人充使。 則天改為云韶府,神龍復為教坊。 ”[1]由此可見,內教坊主要是為內廷服務的。 唐玄宗李隆基酷愛音樂,他精通音律,同時還精通多種樂器的演奏,為了培養優秀的樂工,他設立了梨園并親自擔任教習。 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設立了外教坊(外教坊又分為左、右教坊),教坊由此脫離太常寺獨立存在。 《文獻通考》稱:“舊制:雅俗之樂,皆隸太常。元宗精曉音律,以太常禮樂之司,不應典倡優雜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樂,命右驍衛將軍范及為之使……選伎女置宜春院,給賜其家。 ”[2]唐玄宗在位時,教坊的規模日益擴大。唐朝初期教坊設在長安,在唐玄宗的倡導下,東都洛陽也設立了教坊。唐代教坊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人才培養選拔制度, 這有利于教坊的發展壯大。 就性質而言,教坊并不屬于官學,它類似于現在的職業學校。 朝廷設立教坊開展音樂教育主要是為了滿足統治者對俗樂的欣賞需求[3]。

(二)唐玄宗廣設教坊的原因

學界對于唐玄宗為什么廣設教坊說法不一,以下列舉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其一,唐玄宗廣設教坊與音樂自身的發展有關。唐高宗統治時期,教坊由太常寺管理,而太常寺主要負責在祭祀、朝會等場合演出雅樂,雅樂風格端莊雅正,演出規模宏大,但娛樂性較差。 唐玄宗即位后,設立外教坊以排練俗樂,目的是使雅樂和俗樂并行而不悖。 據《文獻通考》記載,唐玄宗設立外教坊時,曾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但玄宗并未采納。 《文獻通考》稱,“禮部侍郎張廷珪上疏,深以鄭聲為戒。上嘉賞之,而不能用”[2]。其二,唐玄宗廣設教坊與政治事件有關。起初,李隆基依靠宦官和蕃邸樂人的力量平定了韋后之亂, 他登基后便廣設教坊來安置蕃邸樂人,因此,設立教坊實際上是唐玄宗回報蕃邸樂人的手段。其三,唐玄宗廣設教坊與偶發事件有關。據史籍記載,唐玄宗的藩邸樂人曾與太常寺樂人比試技藝, 結果藩邸樂人不及太常寺樂人, 唐玄宗便提出太常寺作為國家管理音樂的機構,“不應典俳優雜伎”,于是為藩邸樂人設立了教坊。從上述這些說法可以看出,教坊與太常寺在功能方面有較大的區別,教坊的功能主要是教習俗樂。事實上,教坊設立之后,對于收集民間音樂、引領民間音樂創作、 滿足民間日常音樂欣賞需求的確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三)教坊藝人的構成

唐人崔令欽在《教坊記》中對教坊藝人的類型有如下介紹:“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前,若其家猶在教坊,謂之內人家……樓下戲出隊,宜春院人少,即以云韶①添之,云韶謂之宮人,蓋賤隸也……內人帶魚,宮人則否,平人女以容色選入內者,教習琵琶、三弦、箜篌、箏等者,謂搊彈家。 ”[4]由此可知,當時教坊中的藝人主要有三類,分別是內人、宮人、搊彈家。這些藝人水平各異,享受的待遇也不相同。在日常訓練和表演中,水平低的藝人還有機會向水平高的藝人學習?!督谭挥洝贩Q,“至戲日,上令宜春院人為首尾,搊彈家在行間,令學其舉手也”[4]。盛唐時期教坊的編制不固定, 技藝達到一定水平者都可以進入教坊學習, 其中成績優異者有更多展示技藝的機會。

二、盛唐教坊的音樂教育

(一)經費支持

教坊經費的數量關乎音樂教育的質量。 在唐代,教坊經費的數量與統治者對音樂的喜好程度直接相關。 唐玄宗愛好音樂,對教坊極為重視,在他統治時期,教坊的發展就比較快。 此外,教坊經費的數量還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關。唐玄宗天寶年間,國家經濟實力較強,朝廷直接供給教坊經費,教坊音樂教育蒸蒸日上。 而在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干政等問題日漸突出,國家的經濟實力大不如前,教坊也變成了朝廷的負擔,統治者對教坊的經費進行了縮減,在這種形勢下,教坊中的樂人和樂舞研究機構大為減少。

(二)師資力量

盛唐時期的教坊有較為專業的師資團隊。 《新唐書》稱,“凡習樂,立師以教”[5]。 教坊中教授音樂的人被稱為樂官,在唐代教坊中,樂官分為六類,按照級別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為梨園教坊使、教坊使、教坊副使、都判官、判官、都都知和都知[6]。 當時,高級別的樂官通常由宦官擔任,他們主要負責教坊管理工作,低級別的樂官則由一些精通音樂的人員擔任,他們主要負責教坊日常教習工作。 唐代教坊中樂官等級分明,職責明確,這有利于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教育制度

盛唐時期的教坊有著比較嚴格的管理制度。 例如: 教坊實行考核制度, 定期對樂官和樂人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禮部存檔??己嘶顒訉饭俸蜆啡硕加屑钭饔?,為了通過考核,樂官會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樂人則會認真研習技藝。

(四)教學場所

盛唐時期的教坊有固定的活動場所。 唐玄宗酷愛音樂,在他統治時期,教坊的規模迅速擴張。 到了開元二年,國內教坊一度達到五處之多,長安和洛陽兩個城市都設立了教坊。 教坊作為唐代城市中主要的音樂教習和娛樂場所, 對于促進俗樂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學內容

唐玄宗在位時, 教坊分為內教坊和外教坊,其中,內教坊是專門為內廷服務的,外教坊(又稱教坊)主要負責除雅樂之外的音樂、舞蹈與百戲等的教習、排練及演出。長安和洛陽均設有兩個外教坊,以“左”“右”相區別。 就長安而言,右教坊主要教授歌唱技藝,左教坊主要教授舞蹈技藝。 就洛陽而言,右教坊主要負責收集、排演民間的各種俗樂,左教坊主要負責演練雜技等奇技[7]。 由此可見,盛唐教坊學習科目劃分細致, 這既有利于樂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也有利于教坊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六)教育目的

唐代教坊的設立, 主要是為了滿足統治者對音樂欣賞的需求。唐高祖在位時,朝廷設立內教坊教習樂舞, 此時內教坊隸屬太常寺。 由于唐玄宗酷愛音樂, 朝廷又設立了外教坊, 內教坊也不再隸屬太常寺。 唐代教坊的設立, 也是為了宣揚統治者所謂的“德政”。 樂人以其表演歌頌唐朝皇帝的文治武功,從而在天下人面前樹立起這些帝王“圣主明君”的形象。

三、盛唐教坊音樂教育的特征

(一)有著比較嚴格的管理制度

其一,建立考核制度,對樂師和樂人予以督促。在盛唐時期,為了提高教坊音樂教育的質量,朝廷規定只有技藝高超者才能擔任樂師, 教坊通過定期開展考核對樂師進行督促。與此同時,教坊也定期對樂人進行考核,督促他們勤學苦練[8]。 考核制度的建立,增強了樂師和樂人的危機意識,促使他們將精力放在研習技藝上, 使教坊內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其二,建立晉升制度,為成績優異者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唐代教坊中的樂人若想得到晉升,就必須有高超的技藝。在教坊晉升制度的影響下,很多樂人都努力練習以精進技藝, 一些樂人因為技藝高超而得以在御前表演[6]。 唐人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就記載了內人許和子的軼事。 《樂府雜錄》稱許和子“既美且慧,善歌”,因其歌聲美妙,唐玄宗“召李漠吹曲逐其歌”。唐人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也有類似記載?!堕_元天寶遺事》稱永新②歌藝超群,“每對御奏歌,則絲竹之聲莫能遏”,唐玄宗對其十分寵愛,稱贊“此女歌直千金”。 像許和子這樣有著極高音樂造詣的樂人能夠得到為唐玄宗獻唱的殊榮, 得益于唐代教坊相對公平的晉升制度。

(二)注重因材施教

盛唐時期教坊的樂人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樂戶。唐代樂戶是世代承襲的,在這種家庭中,孩子從小就跟隨父輩學習聲樂,到了一定年紀入教坊服務。 第二個來源是民間藝人。 朝廷會選拔一些才藝出眾的民間藝人進入教坊。第三個來源是外邦進貢的藝人。 當時,外邦會向唐朝皇帝進獻技藝超群的胡伎[9]。由此可見,教坊中的樂人都有一定的專業基礎。 為了實現因材施教,盛唐時期教坊音樂教育設置了多種學習科目(主要有歌唱、舞蹈、音樂、雜技等),這有利于樂人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學習科目[10-11]。

四、余論

唐朝初年,國家政治比較清明,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社會經濟相對繁榮,民族關系和睦融洽,對外交流十分頻繁。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以及南方和北方文化的交流,使各種音樂、舞蹈傳入中原地區并受到統治者重視。 這些都為盛唐時期文化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唐玄宗喜好音樂,在他的倡導下,教坊的音樂教育逐漸發展起來。

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之后,便命令周公制禮作樂。中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禮樂, 把禮樂視為重要的教化手段。唐玄宗即位后,在繼續扶持雅樂的同時大力推廣俗樂, 教坊音樂教育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盛唐時期的教坊音樂教育極大地促進了俗樂的普及, 教坊培養的樂人一部分進入宮廷為貴族服務,還有一部分流入民間,為推動民間音樂藝術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盛唐時期的教坊音樂教育相對規范,專業設置比較合理,這有利于樂人的成長。 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入使得教坊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 這有利于開闊樂人的眼界以及促進音樂藝術的創新。朝廷為了保障教坊音樂教育的質量,還建立了一套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 這為后世開展音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注釋:

①指云韶院,它是唐代宮中教習流行歌舞的場所。

②永新是許和子的藝名,許和子在編入宜春院之后,以籍貫“永新”作為藝名。

猜你喜歡
教坊唐玄宗技藝
唐代教坊綜述
金屬抬鑿和鏨刻技藝綻放蘇州
琉璃燈工技藝的魅力與傳承
二十一世紀唐代教坊理論研究綜述
唐玄宗戒酒
鄭慶章 把“弄虎”技藝傳回大陸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賜詩探得『神』字》
淳度:泉州鹵煮的“匠”技藝
淺析教坊于唐戲融合發展的意義
唐玄宗年間宮女游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