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獸醫辨證治療豬濕熱黃疸

2022-12-31 01:51唐仲志
江西農業 2022年14期
關鍵詞:茵陳中獸醫藥方

唐仲志

(廣西河池市八臘鄉農業服務中心,廣西 河池 547302)

豬濕熱黃疸在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比較多見,從中獸醫辨證治療的角度來看此病,多與養殖場的環境以及生豬的飲食有關,因此要先給病豬進行祛濕除熱,還要注意病豬脾胃的調理,切不可盲目喂藥。

1 豬濕熱黃疸辨證要點

1.1 豬濕熱黃疸的辨證性質

豬濕熱黃疸發病比較快,且病程比較久。如果患此病的豬身體表面多呈鮮明的黃色,病豬的舌頭表現為紅色,是濕熱癥,是陽黃;如果病豬發病比較急,并且身體表面呈現金黃色,舌頭為深紅色,則是急黃;如果病豬發病比較緩慢,并且患病時間比較長,身體表面呈暗黃或熏黑色,舌頭比較暗淡,就是陰黃。

如果病豬的發熱癥狀比較嚴重,胸腹位置脹,用手觸碰有比較明顯的灼燒感,并且病豬的飲水量比較大、糞便比較干結、舌頭成紫紅色、舌苔發黃、表現出情緒急燥的狀態,從中醫的角度看是熱比濕重;如果病豬表現出渾身無力、身熱不爽、飲欲不良、舌苔白厚且滑、大便較為粘滯等癥狀,中醫認為是濕比熱重。但如果病豬以上兩種癥狀都比較嚴重,中獸醫認為是濕熱病并重[1]。

1.2 豬濕熱黃疸的發病部位及病癥特點

如果病豬的身體呈鮮黃色、精神比較呆滯、有嘔吐的癥狀,那么其發病的部位應該是脾胃,是脾胃濕熱;如果病豬表面呈鮮黃色、肋部兩側或一側出現疼痛、口中發苦、有嘔吐的癥狀,那么其發病的部位應該是肝膽,是肝膽濕熱;如果病豬身體表面呈黃色、用手按壓肋部明顯感到疼痛,并且嘔吐的癥狀十分嚴重,甚至把膽汁都吐出來了,那么其發病的部位應該是肝膽,是膽熱淤堵;如果病豬的身體表面呈現出金黃色,有高熱癥狀,出現嘔吐不止、情緒焦躁、甚至發生抽搐或昏厥的情況,那么其發病的部位應該是肝膽;如果病豬身體呈金黃色,皮下有紫癜和斑疹,并伴有吐血和便血的情況,那么其發病的位置應該是心肝和膽;如果病豬身體呈暗黃色,出現長時間便秘的現象,并且四肢冰涼,有腹脹癥狀,那么其病變的部位應該是肝膽和脾;如果病豬全身呈暗黃色,并且伴有嗜睡、舌苔白厚、焦躁不安等癥狀,那么其病變的部位在腎、脾、肝、膽。

1.3 病勢輕重辨證

從中獸醫的角度來看,病豬濕熱黃疸的病勢是不同的,黃疸加深,沒有精神,表示病癥加重,相反黃疸慢慢變淺,病豬食量增大,精神狀態良好,則表示病豬的病情在逐漸好轉。如果養殖場發現病豬身體成暗淡無光澤的黃色,并出現嗜睡、嘔吐以及吐血的情況則表示出現逆癥了,病豬的病情又加重了。

2 豬濕熱黃疸治療原則

在利用中獸醫治療豬濕熱黃疸的過程中,應該先根據病情,辨別是外感還是內傷,再進行對癥下藥。病豬的病情如果比較急,應該把治標作為治療的原則,病豬的病情如果比較輕,治本或者標本同時治療都可以。

外感黃疸,通常是濕熱導致的,采取的治療方法為清熱化濕,通過下泄的方式將濕熱排除體外;對于寒濕導致的黃疸,在治療時要根據溫中健脾和淡滲利濕的原則實現求濕去黃的治療目的;病豬如果是急黃熱毒,則要以清熱解毒為治療的原則。病豬如果是內傷所致的黃疸,就需要中獸醫通過一系列的中醫辨證治療手段對病豬的脾胃肝膽功能進行調理。

豬濕熱黃疸主要是因為濕邪侵入血液致使病豬的血脈遭到淤阻,引發膽汁向外溢出,在給病豬進行中醫治療的過程中,要根據黃疸各種病癥的輕重,在清利和溫化的同時,還要給病豬使用活血祛瘀的中藥。病豬如果出現濕痰,在活血祛瘀的同時還要給病豬祛濕。中藥的最佳使用方法需要根據豬的病情發展來確定[2]。

3 中醫辨證治療方法

3.1 癥候

病豬身體表面以及雙目呈黃色,并且顏色比較鮮明,伴有嘔吐、精神呆滯、四肢無力以及小便呈赤黃色的癥狀。熱癥比濕癥嚴重的病豬,會有口部發苦、飲水量增大、身體發熱、大便干結、舌苔黃膩的病癥;濕癥比熱癥嚴重的病豬,會表現出口渴但不想飲水、口干、糞便溏滯、身體發熱、舌苔白膩以及脈弦滑的病癥。

3.2 癥候分析

使用中醫對豬濕熱黃疸進行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癥候選擇適合的藥物。因外感濕熱、飲食不良導致的濕熱,會熏蒸病豬的肝膽,脾胃失調、濕熱淤阻的病豬需要中醫進行疏導。病豬如果是因為熱邪內盛便秘以及腹胃受傷,就需要中獸醫給其進行祛濕。另外,病豬的濕熱黃疸、舌苔黃膩以及大便粘滯等癥候也需要中獸醫進行細致的分辨。

3.3 治療

采用中醫辨證法治療豬濕熱黃疸通常采用清利濕熱的治療措施,同時還要根據病豬濕熱癥狀的輕重,進行下泄、祛濕和去熱。具體常用的重要治療方法如下:

3.3.1 常用藥方

對于熱癥比較嚴重的病豬,可以使用茵陳篙湯進行治療。該藥湯的主要中藥材包括茵陳、蒲公英、茯苓、生大黃以及生甘草等等。在《傷寒論》中,茵陳湯是治療濕熱黃疸病的特效藥方。藥方中的茵陳屬性微寒,具有下苦泄、清濕熱以及退黃的作用,所以是該藥方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藥材;梔子比較苦寒,可以降肝膽的火氣,并讓濕熱伴隨尿液排出體外,是重要的輔藥;生大黃可以起到化濕熱、泄熱祛瘀,讓濕熱隨大便排出體外的作用;蒲公英和茯苓具有清熱利濕以及解毒的功效;生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藥方中的茵陳雖然苦寒,但是有生發之氣,能把病豬體內的濕熱逐出體外,和生大黃、梔子一起服用具有降中有升的效果。將這些中藥合在一起使用,能夠疏解病豬體內的濕熱之邪,最終起到清利分消,消除黃疸病癥的作用。對于濕癥比較嚴重的病豬,中獸醫可以使用茵陳四苓湯和連樸飲。該藥方的主要中藥材包括茵陳、厚樸、黃連、茯苓、清半夏、蒼術、赤芍藥、石菖蒲以及豬苓等[3]。

利濕清熱是該病的主要治療原則。在治療藥方中,還是以茵陳為治療黃疸的主要藥物,給病豬清熱化濕、消退黃疸解毒;厚樸和豬苓是主要的輔藥,可以起到行氣化濕的作用,而半夏、黃連等在具有降苦、祛濕以及醒腹和胃的作用;蒼術和茯苓具有祛濕健脾的效果,將這些中藥進行綜合使用,能夠起到化濕健脾和預防濕邪的作用。赤芍藥和黃連都屬于寒涼的藥物,能夠起到溫藥降燥的作用。同時進行健脾化濕和淡滲利濕能夠杜絕病豬體內生濕之源,是治標治本的良方。

3.3.2 藥方加減

對于熱癥比較嚴重,并且伴有嚴重口渴、發熱的病豬,可以在藥方中加入黃芩、蘆根、知母以及生石膏;對于嘔吐癥狀比較嚴重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竹茹和黃連;對于腹部脹滿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厚樸和枳實;對于濕癥比較嚴重且腹部脹滿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竹葉和黃芩;對于嘔吐嚴重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生姜汁以及藿香;對于大便比較黏臭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木香和大黃;對于黃疸癥狀消退比較緩慢的病豬,可以在其藥方中加入赤芍藥[4]。

3.3.3 臨床參考

中獸醫可以徹底給病豬祛除濕熱,但是要把握好治療的度,不要因過度治療而導致病豬的脾陽受到損傷,在濕熱祛除的差不多時,就要把健脾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向,疏利化濕清散瘀熱;待濕熱全部清除之后,中獸醫要給病豬調理脾胃,并通過疏肝補腎來鞏固治療的效果;對于大便不順暢、有便秘癥狀的病豬適合用生大黃,根據病情進行藥物的增加,在給病豬治療熱癥時,不要讓病豬長時間腹瀉,避免損傷病豬的脾胃;赤芍藥具有退黃和活血的效果,不管是濕癥比較嚴重的病豬,還是熱癥比較嚴重的病豬,都可以使用赤芍藥進行治療,對于黃疸比較嚴重的病豬還需要適當增加赤芍藥的使用劑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豬濕熱黃疸是生豬養殖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的疾病,采用中獸醫辨證治療,可以對該病起到治標治本的效果。不過,治療豬濕熱黃疸病時,還是要根據病豬的實際病情去找出病癥所在,然后進行針對性治療,要對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合理的控制,切忌過度用藥,以免對病豬的身體造成損害。中獸醫在給病豬用藥的過程,也可以根據病豬的病情變化,對藥方進行適當的調整,對于黃疸病癥比較嚴重的病豬,可以適當增加藥物的劑量,幫助病豬逐漸消除黃疸病癥,恢復健康,以保障生豬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猜你喜歡
茵陳中獸醫藥方
喝中藥要注意更換藥方
不負春天
張老師的“藥方”
月令體農書中獸醫知識書寫特點探析
濕熱黃疸有茵陳
發展中獸醫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二月茵陳最為鮮
重樓:梁春宏的脫貧“藥方”
綿茵陳養肝祛濕
中獸醫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