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色素椒品種比較試驗及未來育種目標*

2022-12-31 07:49田文杰崔濤田如霞苗如意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
關鍵詞:紅椒主莖株型

田文杰 崔濤 田如霞 苗如意**

(1.曲沃縣智慧菜谷發展服務中心,山西 臨汾 043400;2.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辣椒是山西省種植面積最大的露地蔬菜,栽培面積約11.3萬hm2。忻州、定襄、原平、代縣一帶是華北地區主要的辣椒生產地[1],主要種植制干型和加工型辣椒品種,其中制干型辣椒以用于提取紅色素的色素椒為主。色素椒病蟲害較少,種植管理相對簡單,每年的11月一次性采收結束,可錯開當地的農忙時節,且出口量不斷增加,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已成為山西部分地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為篩選出適合在山西地區種植的色素椒新品種,2019年我們收集5個色素椒品種采用常規田間試驗方法[2]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給當地椒農選用種植品種提供科學依據?,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色素椒品種有定襄油椒、紅椒F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魯紅8號、英潮紅(青島農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北京紅(北京中農天地種苗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試驗基地。試驗地每667 m2撒施史丹利復混肥(18-18-18)40 kg、尿素50 kg作基肥,整地筑壟,壟高15 cm、寬60 cm,壟面鋪設滴灌帶并覆膜。各參試色素椒品種于2019年3月3日在日光溫室內育苗,5月14日幼苗六葉一心時定植。將辣椒定植于壟背兩側面中部,大行距45 cm,小行距30 cm,株距30 cm,單株種植,11月11日采收。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小區長35 m、寬1.2 m,面積為42 m2,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試驗期間共滴灌5次,每次每667 m2灌水20 m3;開花期和果實膨大期共追肥4次,每次每667 m2施含腐殖酸水溶肥9.0 kg。

1.3 調查統計方法

記錄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播種期、出苗期、定植期、始花期、始收期、終收期,計算定植至始收天數;生長期間調查株高、株幅、植株長勢等植株性狀,及嫩果色、老果色、果面特征、果長、果寬、單果質量、辣味等果實性狀;調查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的發病率;一次性采收后統計產量。以上指標均按辣椒種質資源的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3]規范進行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生育期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生育期見表1。

表1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生育期

由表1可知,定襄油椒、紅椒F1、魯紅8號于3月10日齊苗,英潮紅和北京紅于3月11日齊苗;5月14日各參試色素椒品種定植于露地,其中定襄油椒的始花期最早(6月8日),其次為魯紅8號和紅椒F1(均為6月10日),英潮紅和北京紅的始花期最遲(均為6月15日);各參試色素椒品種均于11月11日收獲。

北京紅和英潮紅的主莖側枝在對花后開始陸續生長,生長緩慢,其他品種的主莖側枝在始花期便開始迅速生長(較北京紅和英潮紅早15 d左右),這可能與北京紅和英潮紅的植株較高有關。實際生產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椒農會及時摘除主莖側枝以促進主莖快速生長。因此在色素椒品種選育工作中,主莖側枝的生長早晚可作為一個重要的性狀指標。

試驗中發現,定襄油椒和紅椒F1開花早,陸續開花結果,掛果較多;北京紅、英潮紅、魯紅8號開花坐果時間相對集中,集中成熟,果實脫水整齊,適宜秋季一次性采收。

2.2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農藝性狀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農藝性狀見表2。

表2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北京紅株高70 cm,株幅60 cm,株型為開展型,植株長勢強;定襄油椒株高60 cm,株幅60 cm,株型為半直立型,植株長勢強;英潮紅株高60 cm,株幅50 cm,株型為半直立型,植株長勢強;魯紅8號株高50 cm,株幅40 cm,株型為半直立型,植株長勢中等;紅椒F1株高40 cm,株幅60 cm,株型為開展型,植株長勢較弱。北京紅和英潮紅的主莖較高(均為25 cm),其次為魯紅8號(20 cm),定襄油椒和紅椒F1的主莖較矮(均為18 cm);定襄油椒的主莖分支較多(3.5條),其次為紅椒F1和魯紅8號(均為2.0條),再次為英潮紅(1.8條),北京紅最少(1.5條);定襄油椒的葉片為綠色,紅椒F1的葉片為淺綠色,其余3個品種的葉片為深綠色。紅椒F1的嫩果為綠色,其余品種的嫩果為深綠色;定襄油椒的老果為紅色,其余品種的老果為深紅色;定襄油椒的果面凸凹、豎向有輕微褶皺,紅椒F1的果面橫向有輕微褶皺,魯紅8號的果面豎向有輕微褶皺,英潮紅的果面豎向有褶,北京紅的果面豎向有明顯皺褶;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果實由長到短依次為定襄油椒(13.8 cm)、紅椒F1(12.6 cm)、北京紅(10.2 cm)、英潮紅(9.8 cm)、魯紅8號(7.6 cm),由寬到窄依次為北京紅和英潮紅(2.6 cm)、紅椒F1(2.1 cm)、定襄油椒(2.0 cm)、魯紅8號(1.9 cm);定襄油椒和紅椒F1的果實為短羊角椒形,魯紅8號的果實為細錐形,英潮紅和北京紅的果實為錐形;定襄油椒的平均單果干質量為4.1 g,紅椒F1為4.0 g,魯紅8號為3.6 g,英潮紅為4.0 g,北京紅為3.9 g;定襄油椒口感香辣,紅椒F1微辣,其他品種無辣味且稍有苦味。

定襄油椒的植株長勢強、分支多、掛果多,收獲時還有綠果,部分紅果也未完全干燥,果實短羊角形,果肉顏色深,口感香辣,因此既可采收色素椒也可采收鮮椒;紅椒F1的主莖分支不多,株幅大,上部枝條長且柔軟,植株“四腳八叉”癱在地上,果實離地面近,爛果較多,果實肉厚、不易干燥,鮮果較多,干果較少;魯紅8號的植株較矮,株型緊湊,枝條硬而挺立,單株掛果數明顯少于其他參試品種,果實小、商品性差;英潮紅和北京紅的植株長勢、掛果數相近,枝條硬而挺立,收獲時基本無綠果,成熟度整齊,果面豎向褶皺偏重,北京紅的植株稍高、果實偏大,英潮紅的主莖分枝較多。

2.3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抗病性

結合當地色素椒的生產實際,9月20日我們調查了辣椒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的發生情況,各處理每種病害調查120株[4]。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抗病性見表3。

表3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抗病性

由表3可知,英潮紅和北京紅病毒病的發病率較低(均為4.2%),其次是魯紅8號(7.5%)、定襄油椒(15.8%),紅椒F1病毒病的發病率較高(27.5%);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炭疽病的發病率由低到高依次為北京紅(5.0%)、英潮紅(8.3%)、魯紅8號(10.0%)、定襄油椒(15.0%)、紅椒F1(20.8%),紅椒F1和定襄油椒的炭疽病發病率較高,影響了后期干果的商品果率;紅椒F1和北京紅疫病的發病率較低(均為6.7%),其次是英潮紅和定襄油椒(均為7.5%),魯紅8號疫病的發病率較高(8.3%)。

2.4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產量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產量見表4。

表4 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產量

由表4可知,各參試色素椒品種的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北京紅(每667 m2產量398.6 kg)、定襄油椒(每667 m2產量382.7 kg)、英潮紅(每667 m2產量370.0 kg)、魯紅8號(每667 m2產量349.4 kg)、紅椒F1(每667 m2產量349.4 kg)。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綜合考慮生育期、農藝性狀、抗病性、產量,及當地氣候條件、市場需求等因素,各參試色素椒品種中,北京紅的綜合表現最好,其植株較高,主莖分支較少,果實深紅色,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每667 m2干椒產量達398.6 kg,適宜在山西地區示范種植。

山西地區辣椒病害發生主要集中在生長中后期,采收鮮椒時病害還未大面積發生,因此鮮椒的商品果率較高。近年來受辣椒出口關稅的影響,色素椒鮮椒銷售比例逐年增加,隨著市場變化,若中期采收鮮色素椒上市,定襄油椒和紅椒F1在改良抗病性和株型后其產量提升空間較大。

4 山西色素椒未來育種目標

色素椒的病害發生情況與品種抗性、生長環境條件和田間管理方式有關。選育品種時除考慮抗病基因外,還應關注株高、株型等農藝性狀及栽培管理措施對其發病程度的影響。一般來看,植株較高、葉片離地面較遠、株型開展、主莖分支不影響植株通風透光的辣椒品種病害較輕;滴灌覆膜澆水與大水溝灌澆水方式相比植株發病較輕。不同于線椒、螺絲椒等分批次采收的辣椒品種,山西色素椒一般在10月中下旬辣椒果實完全失水干燥時一次性采收,因此植株生長發育期間不會因人工采收而發生倒伏。初秋雨季,若植株偏矮,果實、葉片離地面近,極易感染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從而降低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另據市場調研,目前果色深紅、果面豎向有褶皺、口感香辣的色素椒較受消費者青睞。

綜上所述,色素椒未來的育種目標為株高70 cm左右(具體高度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而定),株型開展,主莖分支少,枝條硬挺,果色深紅,果面豎向有褶皺,口感香辣,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產量高。

猜你喜歡
紅椒主莖株型
不同來源小麥品種主要產量性狀的比較分析
金蕎麥收集系株型相關性狀遺傳變異分析
Bna-novel-miR36421調節擬南芥株型和花器官發育的功能驗證
甘藍型油菜雙主莖YD 4899的選育及表型性狀比較分析
春季連棟大棚紅椒新品種比較試驗
種植密度對煙草主莖中化學成分運輸與儲存的影響
最好的老年人食譜
多肉植物側芽怎么處理
玉米株型和幅寬對套作大豆產量的影響
不同施氮條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態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