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與中國稀土產業戰略選擇探究

2023-01-01 17:16郭松霞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22期
關鍵詞:戰略選擇新格局

郭松霞

摘要:在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稀土作為一種戰略價值突出的資源,在科學領域不可替代,而且中國市場對稀土產業的需求量很大。因稀土具有優良的物化特性,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而這些恰恰是中國如今科技進步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年稀土產業下游需求同比增長20%左右,做好稀土產業戰略規劃、發展勢在必行。我國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也是唯一能提供全系列17種稀土元素尤其是軍用中重稀土的國家,在稀土供給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在國際稀土市場中缺乏相應地位的產品定價權、話語權還是集中在西方國家手中,在國際市場上仍然處于劣勢地位。中國作為最大的稀土供應國和生產國,必須加強稀土資源的管理,綜合管控本土稀土產業的競爭與合作,因此,本文主要結合中國稀土產業外部環境以及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探討,著重對中國稀土市場當前面臨的挑戰以及稀土市場新格局進行分析,同時結合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對中國稀土產業戰略選擇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中國稀土產業;戰略選擇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10

1文獻綜述

1.1稀土市場內涵

稀土是一種具有強大戰略價值的資源,美國能源部將其稱之為技術金屬,這是因為稀土具有獨特的催化性、光性能和磁性,在目前的科學、技術領域當中稀土儼然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元素。稀土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在冶金、紡織、石油、化工等重要領域中有強大的應用價值,如鑭、釹、鐠、釹等輕稀土;鏑、鋱、鈥、銩、鈧、镥等中重稀土。

1.2稀土市場理論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稀土原材料出口還被印度、巴西、南非等國家壟斷,全球稀土年平均產量一般在萬噸以下,國際稀土市場不成規模。1965年后美國芒廷帕斯稀土礦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全球稀土產量首次突破兩萬噸。我國于1985年開始進行稀土礦開采,到2010年前后我國稀土出口約占國際系統市場的97%以上。我國曾一度供應了全球約95%以上的稀土需求,但是稀土產業發展并未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同發展,帶來的直接后果是難以估量的環境隱患和資源浪費問題?!笆濉逼陂g,國家政策充分發揮了協調稀土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關系的核心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稀土市場的戰略管理

稀土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在尖端科技領域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我國有著世界上超過三成的稀土資源,但是在出口量不斷上漲的過程中國內稀土資源存量逐漸減少。全球每年有近九成的市場份額屬于我國,貿易規模極其龐大,雖然我國擁有大量稀土市場,但是在市場上還缺乏相應的話語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國對于稀土資源的生產、出口缺乏相應管理力度導致。所以我國針對稀土市場,規劃并提出了相關戰略管理條例,實現了對國際稀土市場的進一步管理。

2中國稀土市場新格局與問題

2.1中國稀土市場面臨挑戰

長期以來,中國稀土行業內部還存在亂采亂挖、環境污染等問題,導致國內稀土發展長期深陷困局。一方面,由于國內稀土資源豐富,先后出現了許多新建稀土項目,導致國內稀土行業整體呈現產能過剩的趨勢;另一方面在國內稀土行業集中度低且行業內部無序競爭現象嚴重的背景下,稀土價格不斷降低,現有價值遠遠低于稀土的實際價值,稀土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在這樣的情況下稀土雖然是我國的優勢性資源產業,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卻逐漸喪失了定價權利。

2.2稀土市場新格局

自2014年WTO“稀土案”以后,我國針對稀土產業發展進行了產業縱向政策、橫向政策兩個維度的調整。在橫向政策上,我國致力于打造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廣東稀土、中國五礦等大型集團。這一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向西方國家借鑒了寶貴且豐富的經驗,有效緩解中國稀土企業過度飽和、市場無序競爭的問題,進一步避免了重要戰略性資源以低廉的價格出口而造成流失,在實現資源有效整合、環境保護的過程中,為國內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在縱向產業政策上,通過政策落實的方式進一步對國內稀土產業的上游資源以及下游應用進行了分割,比如2014年證監會披露的包鋼股份與包鋼稀土(現北方稀土)的拆分。其中包鋼股份擁有稀土、鐵礦石等資源,專門負責對稀土資源進行整合,逐漸轉型成一個資源型企業;而北方稀土則專門負責稀土技術研發和稀土應用,同時還負責兼并其他中小型稀土企業。其中包鋼股份位于國家戰略資源領域,實行國有控股,而北方稀土則屬于商業應用類公司,通過積極推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的方式,進一步促進了北方稀土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國內稀土產業發展貢獻了寶貴的力量。

3稀土市場新格局分析

3.1稀土市場新格局特征

1992年正式生效的《巴塞爾公約》嚴格規定了禁止越境轉移危險廢料,尤其是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或轉移危險廢料。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達國家稀土放射性污染物的出口,在這個過程中發達國家本土污染治理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因為稀土生產、出口需要消耗巨大環境成本,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采用“維護”“封存”等方法,通過進口的方式滿足自身對稀土的需求,主要通過向發展中國家進口更加廉價的稀土原材料,通過進口貿易的方式引進大量稀土資源。而對于我國來說,早期稀土行業存在嚴重的非法開采現象,導致環境污染嚴重、產出與利潤不匹配。自2019年在工信部帶領下形成了“5+1”南北六大稀土格局以后,分別代表開采、冶煉稀土礦的六大企業,每年由政府統一分配稀土礦供給指標,供給剛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F階段,我國稀土總量控制指標區分為輕重稀土資源進行管控,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包鋼集團、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六家企業集團為主導的行業發展新格局,其中輕稀土只有一家北方稀土,而其他五家均屬于中重稀土。

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稀土資源,但是從前的稀土開采非常盲目,早期國內稀土行業內部的無序競爭是導致稀土出口價格低廉的主要原因。為了進一步保護我國稀土資源、規范國內稀土市場,我國開始對稀土開采總量指標進行管控以后,國內稀土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國內稀土行業正逐漸趨于規范。

3.2稀土市場對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的影響

中國和日本是世界稀土需求的主要市場,大概占據了全球需求總量的80%左右。在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鈰作為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和玻璃拋光材料的主要原料,需求得到了相應增長。據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稀土需求高達18816噸,同比增長7%,其中對鈰的需求同比增長11%。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00萬輛,消耗釹鐵硼毛坯1萬噸左右,釹鐵硼需求大幅增加。而我國作為稀土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稀土出口量也會在國際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的過程中得到適當提升。

3.3稀土市場新格局的形成與原因

自國家取消稀土產品出口配額限制以后,國際市場的稀土供求關系重新回到了供大于求的狀態,導致國際市場上稀土價格再次暴跌,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六大稀土企業集團仍然是以稀土初加工和原材料生產為主,六大企業集團之間的生產指標以及地方、中央還存在非良性競爭的問題。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對稀土整條產業鏈的圍堵,我國必須在這條產業鏈上結合國際市場新格局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通過深入對國家稀土市場環境進行研究的方式,積極對國內稀土生產、出口、產業鏈布局等方面進行調整,充分解決“內憂外患”的稀土產業現狀,從而更好地推動國內稀土產業發展,以便靈活應對國際市場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

4稀土市場新格局與中國稀土產業戰略選擇

4.1開創稀土市場新格局,打造中國特色稀土產業戰略模式

全球稀土礦供應量未來會持續增加,支撐稀土價格處于高位,在高利潤的驅動下,全球稀土供應會持續增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持續加強了稀土“資源上游端”國家安全布局以及“下游應用端”技術、知識產權控制。相對于“資源上游端”,中國雖然占據著稀土儲量的優勢,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仍然以產業鏈安全為由進行了資源整合,進一步對國際稀土市場進行杠桿性投放,給中國稀土市場的發展造成了阻礙。同時在“下游應用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相關應用知識產權進行了阻擊,通過這種方式維護自身技術優勢,最終實現附加值收益最大化目標。稀土產品的增值主要發生在下游尖端科技應用領域,關于稀土生產加工應用的下游產業鏈通常分布在美國、日本等一級市場,同時產生高附加值,反之稀土上游產業經濟累積循環效應比較低。想要應對西方國家對整個稀土產業鏈的制約,我國必須充分發揮在稀土產業鏈對應位置上的作用,結合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對于我國六大稀土企業集團來說,其主要責任是為本土產業鏈提供稀土原材料,進一步鞏固國家戰略資源安全。中國稀土產業戰略模式選擇,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精簡企業員工成本、鼓勵增加設備投入的方式,站在市場的角度出發,有效降低了人口對于戰略資源的依賴性,同時向經濟多元化的方向逐步轉型。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國企上游冗員應當向下游端應用企業轉型。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內,重點發展稀土產業和釹鐵硼產業,在國家能源項目以及地鐵高鐵等應用產業的快速推動下,稀土產業鏈將會出現新的格局,我國通過持續降低稀土出口份額的方式,逐步讓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杠桿失效,從而解決我國稀土出口價格暴跌這一問題,同時有效降低環境成本,為稀土出口價格穩定創造良好的條件。

4.2優化稀土市場結構,推動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中國稀土無論是在出口量還是在儲量上都穩居世界第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供應十七種稀土元素的國家。不過因為國內稀土行業長期存在亂、散等情況,導致中國稀土產業逐漸進入了發展瓶頸。在資源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稀土產業發展,工信部先后頒布了《2009-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兩份文件,該政策主要站在戰略高度對中國稀土產業發展進行規劃,實現了對國內稀土產業的有效調控,逐漸引領國內稀土產業進入了新發展格局,在有序對稀土資源進行開采的基礎上,不斷通過產業整合、規范出口等方式,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稀土產業發展。

近年來,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對稀土產品的供需關系產生了決定性影響,我國稀土行業的發展主線始終在國家整體戰略下及時進行調整。國內稀土行業中的各大參與主體,尤其是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在這一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順應國家稀土市場新格局,對內縮減成本、對外提高質量,回溯上游以國際眼光實現并探索布局全球化,廣泛吸納全球資源,深耕下游端產業鏈優化與整合,不斷引入新技術、新思維,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稀土產業戰略模式創新。在這一過程中,我國也進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為國內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結構性改革不斷夯實了基礎。

4.3稀土市場新模式選擇方向,管控稀土市場保障市場價格

近年來,我國在大力推動信息技術產業、國防科工等高端領域發展的過程中,對稀土資源的需求進一步擴大,我國稀土消費占比將持續上升,同時國際稀土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在國際稀土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在稀土應用不斷深入以及各國稀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過程中,稀土消費結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國際市場對于稀土需求中心將逐漸轉移。長期以來,稀土應用主要分為以玻璃、冶金、陶瓷等為主的傳統應用領域以及以磁性材料、催化材料、發光材料等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應用領域。近年來,在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工業等領域不斷發展和技術不斷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國際市場對于稀土資源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大,我國稀土產業想要在未來得到更好發展,需要鼓勵國內下游先進應用企業與稀土冶煉加工企業形成產業鏈互動,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積極創建國內稀土產業鏈。針對稀土行業內部存在的私挖亂采現象,我國還應當對稀土資源實施更加嚴格的開采政策,同時出臺關于稀土開采中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環保標準、準入條件、出口配額等,并有效對稀土資源開采總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國內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持續加大對國內外稀土市場的監管力度、強化對國內稀土市場的執法力度,采用嚴格的治理手段,實現對國內稀土市場的專項整治,有效實現對稀土產量以及稀土出口價格進行控制,確保稀土出口價格恢復到合理水平。

5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雖然是世界上稀土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但是在稀土出口上并不占據優勢。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約下,我國稀土出口量雖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卻無法掌握稀土出口控價權,在這樣的情況下稀土出口價格不斷暴跌,加快了我國稀土資源消耗。同時因為從前我國稀土產業內部競爭混亂、私挖亂采現象比較嚴重,在過量開采稀土的過程中沒有重視環境保護,對我國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針對這些現象,我國還應當加強對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的研究,著力選擇全新的稀土產業戰略模式,為促進稀土出口價格提升、控制國內稀土總產量創造更為良好的條件,并在不斷參與對外貿易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國際稀土市場的控價權,充分發揮自身在稀土資源上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謝暢.中國稀土產業政策的最優化和數值模擬[J/OL].資源與產業:1-12[2021-09-26].https://doi.org/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909.002.

[2]張海芳,李娜.二季度中國稀土產業景氣指數發布[N].包頭日報,2021-07-23(007).

[3]田曉楠.稀土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21,(07):41-43.

[4]許振亮,陳子璇,于皓,等.國際稀土產業中游專利技術研發概況分析[J].科研管理,2020,41(12):43-59.

[5]高風平,張璞,劉大成,等.國際稀土市場新格局與中國稀土產業戰略選擇[J].國際貿易問題,2019,(07):63-81.

[6]羅群.中國稀土產業國際市場勢力測度及提升路徑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9.

猜你喜歡
戰略選擇新格局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推進“五個統籌” 開拓發展新格局
基于創新理念的我國核電可持續發展思路探究
構建分級診療新格局
深化醫改構建省市縣聯動新格局
新機制 新格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