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省擔當與大國蓄力

2023-01-02 03:43車海剛
中國發展觀察 2022年8期
關鍵詞:大省市場主體省份

車海剛

在當前這個經濟回穩最吃勁的節點,經濟大省被寄予厚望。

8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深圳主持召開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強調六個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這是繼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提出“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條件的省份要力爭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之后,中央再次向經濟大省發出動員令。更早前的7月7日,李克強總理在福建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時,也要求東南五省市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財力的主力作用。

“經濟大省”本是民間俗稱,今年開始頻繁見諸中央正式會議及文件。3月份全國兩會后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即提到,經濟大省要充分發揮優勢,增強對全國發展的帶動作用。

從總理召集的兩次省市政府負責人座談會看,經濟大省主要是指GDP總量排在全國前列的省份,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上海等,更廣義的范圍還涵蓋同樣位居GDP前十的湖北、湖南。這些地區在國家經濟大盤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粵蘇魯浙豫川六省經濟體量占全國的45%,進出口和利用外資均接近全國的6成,6省里4個沿海省份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超過6成;東南沿海的粵蘇浙閩滬五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近8成。

過去四十多年,這些經濟大省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頂梁柱”和“主引擎”角色,強力帶動了國家經濟總量及綜合實力的躍升。若以世界各國作比,每個排名GDP前十的省份,經濟體量都大致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這些省份也是國家“錢袋子”的重要來源,尤其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有力支撐了國家財力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

進入2022年,疫情膠著反復、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等因素使中國經濟持續承壓,完成全年預期目標面臨嚴峻挑戰。6-7月份,經濟總體呈現恢復發展態勢,但基礎尚不牢固?!皠菀鸲豢陕洹?,中央接連“點將”經濟大省,就是希望它們在穩增長、穩財源、穩就業、穩市場主體等方面,更好地起到支撐和示范引領作用,確保下半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根據各地統計報告,上半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六省經濟分別增長2%、1.6%、3.6%、2.5%、2.8%、3.1%,僅有三省高于2.5%的全國增速。不過,這些經濟大省的基數大、基本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整,抗壓能力和韌性較強,未來可望釋放出更大的經濟修復與反彈潛能。1-7月的財政收入數據顯示,隨著經濟企穩回升,一些經濟大省的財政收入降幅收窄,正在逐步恢復正常;但幾個“頭部省份”的財政收入狀況仍不理想,轉負為正的壓力依然不小。

經濟大省大都是人口大省、制造業大省、進出口大省,也是利用外資大省、民營經濟大省、創新研發大省,有的還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這些大省勇挑大梁,要從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穩外貿穩外資等多個維度出招發力。例如,經濟大省產業基礎雄厚、集聚度高,且多處在產業鏈高端或關鍵位置,應當更加著力于強鏈補鏈延鏈,并提前謀劃布局未來產業,通過傳導效應帶動國內整體產業鏈升級。又如,經濟大省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項目儲備相對充裕,在加快成熟項目建設的同時,可聚焦“新基建”等重點領域,推進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再如,十個經濟大省與十個人口大省重合度高,這些省份的市場容量大,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較強,有條件進一步刺激內需、拉動消費;另外,東南沿海省市吸納了全國70%的跨省農民工就業,粵蘇浙等經濟大省均為勞務輸入大省,川豫則是勞務輸出大省,這些省份應在穩崗促就業上下更大功夫。

穩經濟穩就業,最緊要的是穩市場主體。經濟大省之所以活力足、實力強,源泉就在于各類市場主體多?;浱K魯浙川豫六省的市場主體數量占全國4成以上,東南沿海各省市均為民企、外企云集之地。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李克強總理在兩次座談會上反復強調,要落實政策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恢復活力。

經濟大省挑大梁,不僅是為了應一時之急,而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然需要。從隋唐到晚清的千余年間,中國區域經濟呈現“江南獨富”的畸形狀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至今,漸次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以及山東半島、海峽西岸、成渝、中部等地“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在此過程中,經濟大省既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受益者,同時又通過為中央貢獻財源助力轉移支付、對口支援幫扶等間接或直接方式,帶動了國內其他地區發展。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不斷增強。新發展階段,各經濟大省擔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等探索重任,更須持續當好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排頭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蓄力蓄勢。

猜你喜歡
大省市場主體省份
玉米市場主體售糧積極性提高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
加快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人民幣匯率破7 市場主體應對有序
三地實踐:有效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視角下黑龍江邊疆文化大省建設研究
16省份上半年GDP超萬億元
22個省
先進制造業:河南崛起的新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