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共同體理念的國外圖書館工具包應用研究*

2023-01-03 04:58王麗娜
圖書館學刊 2022年10期
關鍵詞:工具包圖書館服務

王麗娜 白 凝

(1.沈陽建筑大學圖書館;2.沈陽建筑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1 引言

據吳漢華、王波在《2020年中國高校圖書館基本統計數據報告》(共1278所高校圖書館向教育部高校圖書館事實數據庫提交數據)一文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2020年,全國高校圖書館的年均圖書經費數量、在編工作人員數量逐年下降[1]。圖書館普遍面臨著經費緊縮、人員減少、業務內容與讀者活動不斷增加的態勢。為解決這一難題,在行業范圍內以共同體為理念、以協作聯盟為思維、以智慧共享為手段的圖書館工具包應是一把鑰匙。

共同體(community)一詞在百度百科中被定義為人們在共同條件下結成的集體,其本質是利益共同體,包括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而圖書館工具包正是在基于自我發展與轉型、實現服務用戶的目標下建立的文化利益共同體?!掇o?!分嘘P于“工具”這樣釋義:進行生產勞動時所使用的器具,也比喻用以達到目的的事物。工具包是一種指導性工作方法的集合,既可直接借鑒使用,又可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實際進行優化改編。圖書館工具包,也稱圖書館工具箱(Library Toolkit,或Library Toolbox),雖尚無明確定義,但其實質是基于圖書館的工作方法服務指南(如:指導用戶檢索印本和電子資源、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參考咨詢等)、營銷推廣、規劃建設、職業發展等形成的圖書館行業在區域、全國、全球等范圍的共享信息、共享經驗、分享智慧、分享實踐等。其核心是解決圖書館各自為政、單獨建設的高耗能問題,解決服務視域有限、圖書館開展各項業務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等問題。

圖書館工具包產生的驅動要素包括圖書館轉型、用戶需求變化、協作聯盟意識增強等。與框架協議模式的聯盟發展不同,圖書館工具包是面向用戶的、來自圖書館的經驗與智慧的共建共享。

2 圖書館工具包內容研究現狀

英國學者Ned Potter在2012年出版了專著《圖書館營銷工具包》,內容涵蓋圖書館文化品牌、建筑空間、宣傳推廣、特色藏書等,旨在向其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并擴大圖書館社會影響力。書中介紹,該工具包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圖書館,尤其適用于那些缺乏對外品牌形象的圖書館。美國Ebrary是最早與圖書館合作的公司。該公司將圖書字段內容加工形成系統性目錄,方便用戶網上搜索,這也是圖書館資源工具包的最初范式。范煒在2008年介紹了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RL)發布預備方案工具包;陳澤文闡述并揭示了國際圖聯“掃盲與閱讀工具包”;崔路遙介紹了我國公共圖書館宣傳工具包;向劍勤介紹了美國公共圖書館讀書會工具包等?!睹嫦驁D書館的設計思維——面向客戶中心設計的工具包》一書中總結道,這是一套來自10個國家的40余家圖書館人員智慧的、以應用型知識和工具為主體的設計思維教程,主要包括:工具包指南、輔助讀者操作的“工具包練習本”和方便讀者快速學習的“速成指南”[2]。

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是真實、復雜多樣的。圖書館需要智慧發展、共享前行,需要以新的視角、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開展新的服務,以滿足用戶不斷變化與增長的需求。圖書館工具包將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

3 國外圖書館工具包建設成果

3.1 面向用戶的教育性工具包

圖書館工具包按載體可分為紙本型、電子型、實物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3]提供各種工具套件來幫助用戶利用圖書館,實物套件包括可調節高度的辦公桌、站立式辦公桌,人體工學座椅,圖書閱讀支架、筆記本電腦支架,彩色纖維板,閱讀尺、放大尺,日光臺燈等。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圖書館工具包是由UVic創建的開放式教育資源,旨在幫助學生發展信息素養,主要內容包括檢索重點概念、學術慣例和標準、制定項目或論文研究計劃、熟練利用圖書館完成學業及個人預期[4]。維多利亞大學圖書館這種做法與美國舊金山公共圖書館異曲同工,后者在提供實物用具的同時,更多考慮面向的是視障人群、聽障人群、肢體殘障人群,該館與舊金山市失明和視障人士、美國盲人印刷有限公司等合作開發工具包[5],這種聯盟與借力理念值得我國圖書館界借鑒。

3.2 面向館員的培訓性工具包

美國圖書館學會在Verizon基金會100萬美元款項資助下,開發了一個在線工具包,支持圖書館員在公民識字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6]。哈佛大學圖書館實驗室開放了圖書館分析工具包,這是一套可視化軟件系統,能將圖書館數據匯總在一起,從而使館員和圖書館用戶都能識別并響應動態館藏、利用情況和其他數據的趨勢和變化。通過這個系統,圖書館員能夠了解、分析可視化活動模式,知曉借書、還書和新到圖書情況,同時可以了解、分析總分館的運行數據。

作為全美權威的圖書館統領機構,美國圖書館協會對本行業成員館的指導具有前瞻性,先后出臺了針對館員的“報告審查”工具包、采訪與復議工具包、青少年文學素養工具包等[7],助力圖書館員開展信息審查,保持領先的趨勢預判,以期進一步幫助公眾增強批判意識和信息素養。

3.3 面向圖書館(管理層)的指導性工具包

美國圖書館協會未來圖書館中心將圖書館專家和有創新思維的行動家聯合起來,幫助圖書館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作為自身的使命和圖書館的發展方向[8],這是高度重視圖書館員智慧的表現。面向圖書館(管理層)的工具包具有前瞻性、指導性、推廣性,能夠在行業內實現垂直指導與管理。在這種思維視角下,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轉型工作組開發了“圖書館轉型工具包”,該框架面向外部并考慮到圖書館運作的整體環境,開發了圖書館所需的相關工具,包括有效的宣傳策略、長期的戰略規劃、可持續與可擴展的推廣活動等。該工具包提供了適用于任何圖書館和組織環境的工具和資源,尤其適用于那些資源短缺或有限的中小型圖書館[9]。

3.4 面向圖書館的營銷型工具包

美國圖書館協會職業聯盟協會(ALA-APA)發布了一套免費的圖書館宣傳工具包,旨在幫助圖書館和社區慶祝美國圖書館工作人員日,該工具包提供常用模板下載,主要包括:傳單模板、新聞稿樣本、公告模板、公共服務等,這些內容有助于各館開展營銷活動[10]。2019年,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與Gale公司共同創建圖書館轉型工具包,為學術和研究型圖書館提供了更易于使用的工具和資源,通過制定有效的營銷和推廣策略,促進圖書館服務以及對學生、教職員工的影響[11]。營銷性工具包在宣傳推廣活動,尤其是大型推廣活動中能夠實現標準化、模式化操作,易于管理和控制的流程化,是擴大宣傳規模、降低成本的方式[12]。陳進等主編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精編》一書精選49個典型案例,分為“主題閱讀推廣活動”“校園書香精品案例”“讀者參與特色案例”“創意閱讀”“導讀刊物”等[13],這些案例對圖書館開展讀者活動、進行閱讀推廣等是較好的工作范本。

4 基于智慧分享的圖書館工具包的價值內涵

4.1 培養專業隊伍,主動適應圖書館轉型發展

圖書館工具包應用并非麥當勞式的標準模式,而是一種同行的智慧參考與借鑒。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開設圖書情報碩士點的高校50余所,每年僅培養碩士生就達幾百人,這些人才大多會從事圖書館行業。因此,新入職館員在崗位中快速理解服務內涵、掌握服務本領、熟悉通用型服務策略極其重要。Bethan Ruddock在《新專業工具包》一書中對圖書館員的未來發展提供指南,主要包括:適應新環境并評估自身發展;參與專業聯盟并提升自己;滿足用戶需求并衡量滿意度;熟悉使用在線和社交媒體工具;善于開展服務營銷;遵守信息道德、尊重知識產權等。因此,由行業統一組織和引領的員工培訓是圖書館應對危機與挑戰、實現成功轉型的有效手段。

4.2 降低運維成本,實現智慧普惠與行業聯盟

互聯網環境使圖書館工具包的智慧分享更易實現。圖書館服務工作特征是常規性居多,輔以季節性、主題性、臨時性活動。據調查了解,各類輔助性讀者活動每年定期舉辦,圖書館多部門、多人員參與,投入的時間和人力物力成本不菲。因此通過同行間模式共享,可大大降低單館獨做的成本。比如書店建設、空間建設(學習空間、研究空間、信息共享空間等)、經典書目清單、讀書活動、調查問卷等,可由代表性高校牽頭、行業協會組織,實現在區域內共享與推廣,推廣渠道包括網頁、設備端、紙媒等。

4.3 拓展服務范圍,集中行業智慧共同發展

僅以公共圖書館為例,根據2017年《中國圖書館年鑒》統計數據,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53家、從業人員57208人。圖書館在全球性的疫情沖擊、經費緊縮的嚴峻形勢下,用于讀者活動的支出、館員職業培訓的費用、圖書館智力投資等捉襟見肘。而公共圖書館的職能之一就是要為社會大眾提供書籍和電子資源,增長他們的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尤其在文化扶貧扶智方面,圖書館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工具包讓總分館的服務可以更順暢地進行,同時總分館制度也是可以更好服務于基層且擴大服務范圍的形式[14]。圖書館工具包分享將有助于經費緊張的圖書館、中小規模圖書館開展相關服務工作。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通過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旅游文體局申報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北部灣經濟區圖書館服務聯盟”,聯盟涵蓋了南寧、北海等6市的8家公共圖書館,成為全國首個經濟區域內跨城市的圖書館聯盟共同體,旨在構建功能強大的區域性公共圖書館服務共同體,實現本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同城化、一體化發展[15]。

4.4 增強用戶體驗,融合多種媒體宣傳推廣

在信息過載的環境下,好的用戶體驗至關重要,圖書館工具包協作共享逐漸呈現多媒、富媒化。圖書館工具包應緊密融合富媒體時代,從全感官角度方便用戶、包容用戶、助力用戶,通過網站、微博、微信、App及電子屏幕、展板等多種載體,宣傳、推廣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同時,增加交互性設計,允許用戶評論。這些工具包不限于實體,更要迎合用戶的線上需求,比如工具和資源都具備超鏈接功能、能夠方便用戶免費獲取、具有用戶友好性等。

5 我國圖書館建立與推廣工具包的策略

5.1 統一意識,建立自上而下的共享體系

基于智慧共享的圖書館工具包建設,需要統一意識、自上而下、頂層設計。在資源共享體系建設方面,我國已比較成熟,CALIS總中心、各省分中心形成了統一認證、統一接口、統一標準的體系,實現了全國高等院校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這是工具包服務框架模式的良好參考。中國圖書館學會、各省圖書館學會、CALIS等機構需將工具包建設工作納入到戰略規劃,牽頭制定實施方案、廣泛推行,由財政撥款較多、人員專業、經驗豐富的大型圖書館制定成熟的服務方案,分享給中小型、區縣級圖書館,幫助他們推廣基本閱讀,開展文化扶貧,增強群眾文化自信。

5.2 支持專項,推進行業成果的創新發展

在全國圖書館行業,館員的智慧與智力資源十分豐厚。要實現資源推廣、智慧共享,重要的是建立激勵機制。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圖書情報機構,應將共享行為、共享范圍納入到資質評定體系中,與職業道德、服務能力、工作業績、科研成果、學術論文等一并成為考核圖書館員的條件因素。圖書館行業機構對工具包成果給予獎勵,為相關著作提供經費資助,并在圖書館行業范圍推廣使用。以推廣促建設,也是實現圖書館員職業教育發展的舉措之一。

5.3 主動借力,促進單體圖書館多元服務

單體圖書館要打破各自為政的思維,發揮圖書館館員的主動性、眾創的參與性、共享的聯合性,將工具包思維應用于圖書館常規服務如世界讀書日活動、特殊紀念日活動、面向某類受眾的推廣活動等;應用到圖書館業務工作如圖書館工作案例、FAQ常見問題、數據庫檢索指南、開放獲取資源揭示、圖書館服務標識等;應用到圖書館營銷策略如閱讀活動策劃案、主題讀書目錄、檢索指南、愿景規劃以及面向用戶的調查問卷等。在工具包共享過程中,各館可保留個性與文化元素,借鑒相關理念的同時,將工具包內容本土化,借助微信、微博、官網等渠道為用戶服務,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4 納入評估,完善工具包可持續發展對策

圖書館工具包建設是一項團隊工程,其建設與完善需引入迭代思維,堅持以用戶為核心,遵循“制作—發布—征求意見—反饋—完善—再發布”過程,這也更符合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內涵。圖書館工具包面向對象廣泛,包括圖書館、用戶、館員等;涉及內容豐富,包括常規服務、業務工作、行業標準、發展創新等;需分期開展實施,依據基礎推廣、擴充完善、評估演進共享這一原則,明確管理與發布的組織架構,建立職責范圍與工作制度,以期實現圖書館工具包的可持續發展。

6 結論

圖書館工具包以共享智慧為核心要義。無論是省市級圖書館學會、區域性圖書館組織,還是支持圖書館發展的技術公司亦或是圖書館本體,圖書館工具包都需要由專業組織開發、運行、管理與后期維護。圖書館工具包內容建設應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簡潔、清晰、無冗余;二是信息可靠,指導性強,具有易讀性和可推廣性;三是定期更新,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四是符合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特征,包括視頻短片、音頻教程、文檔目錄、策劃方案等。

圖書館工具包為圖書館服務工作增值賦能,是圖書館員智慧集約與共享的成果,體現了圖書館的服務價值和圖書館員的專業能力,能夠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2017年11月,“公共圖書館信用服務杭州宣言”發布,首批簽署宣言的公共圖書館達27家,這些圖書館遵循統一服務體系,旨在提高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實現公共圖書館資源的共存共建、共管共享,最終建成一個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公共圖書館共同體。通過圖書館工具包建設,能夠在用戶素養教育方面提供更有深度、更有廣度、更有維度的服務,改變當下單一的個館服務模式。在發展理念層面,可由共享單車理念衍生開來,基于智慧分享的工具包,未來將會進一步推動圖書館的技術共享、方案共享乃至館員真人共享等。

猜你喜歡
工具包圖書館服務
谷歌云與Digital Asset合作推出區塊鏈工具包
圖書館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運用MATLAB軟件求解高中數學中的線性和非線性規劃問題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工具包”應用
建議為基層站點配備軟硬件“工具包”
去圖書館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服務與咨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