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地區幽門螺桿菌感染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2023-01-04 01:16羅鵬蒲柯楊國棟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2年8期
關鍵詞:口臭感染率陽性率

羅鵬,蒲柯,楊國棟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lerpylori,H.pylori)是一種微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是人類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其感染已發展成為世界公共衛生問題[1]。目前公認為H.pylori可以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國際癌癥機構將H.pylori列為胃癌的I類致癌物質[2]。不同地區和人群H.pylori感染差異很大。另外H.pylori感染與自然環境,社會文化,飲食衛生等因素相關[3-4]。因此調查地區H.pylori的感染率以及相關影響因素是制定當地衛生政策以防止與H.pylori有關疾病的重要環節。本研究通過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H.pylori,探討南充地區H.pylori感染的流行情況,同時使用調查問卷進行相關生活習慣的調查,以尋找H.pylori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來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體檢中心行13C尿素呼氣試驗(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的體檢者,采用整群抽樣,隨機發放問卷。納入標準:①南充籍常住居民;②檢測前至少4周未服用抗生素、鉍劑或抑酸劑;③能理解問卷內容并準確回答問題。排除標準:①曾行H.pylori根除治療;②有胃部手術史、上消化道出血和精神疾病;③未成年(<18歲),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體檢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進行問卷調查,該研究方案得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

1.2 檢測方法

受檢者空腹、漱口后維持正常呼吸,平靜緩慢吹滿第一個氣袋,擰緊蓋子。然后常溫飲用水80 mL沖服幽立顯示劑,靜坐30 min,期間不要運動進食、飲水。30 min后以同樣的方式吹滿第二個氣袋。將收集好的兩個袋子插在13C紅外光譜儀上分析。13CDOB值<4為陰性,13CDOB值≥4為陽性。

1.3 問卷調查

基于北京大學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設計的《全國幽門螺桿菌問卷調查表》,同時查閱相關文獻,結合專家意見,設計本研究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個人與家庭成員病史、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調查人員逐一對隨機抽取的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H.pylori感染現狀

在本院行13C-UBT檢測的受檢者中,發放1 500份問卷,收回1 478份合格問卷,其中陽性者702例,陽性率47.5%。男性H.pylori陽性率(50.3%)高于女性(44.7%,P=0.031);隨著年齡的增長,H.pylori陽性率逐漸增加,60歲以上人群H.pylori陽性率逐漸降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已婚人群(包括離異)H.pylori陽性率高于未婚人群,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學以上學歷人群H.pylori陽性率高于低學歷人群,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MI異常組H.pylori感染率顯著高于BMI正常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肥胖人群感染率最高,超重人群次之;4人以上的家庭H.pylori陽性率高于4人以下的家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城市/城鎮人群H.pylori陽性率高于郊區/農村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習慣與H.pylori感染的相關性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得出飲食規律、飲自來水、飲制品、生吃大蒜等不同生活習慣H.pylori陽性率,飲食是否規律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飲自來水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是否飲奶制品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84);生吃大蒜者H.pylori陽性率較不吃大蒜者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是否喝咖啡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喜歡喝茶者較不喝茶者的H.pylori陽性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0);是否吃辛辣食物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吃甜食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吃高鹽高脂食物人群H.pylori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吃醋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飼養寵物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飯前便后洗手習慣者較沒有洗手習慣者的H.pylori陽性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2);是否在外就餐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鍛煉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是否共用餐具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吸煙者較不吸煙者的H.pylori陽性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飲酒者較不飲酒者的H.pylori陽性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1 南充地區體檢人群H.pylori感染基本情況 [n(%)]

表2 生活習慣與H.pylori感染的相關性 [n(%)]

2.3 消化道病史及癥狀與H.pylori感染的相關性

調查分析還得出消化道癥狀如個人是否有反酸、燒心、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口臭的人群H.pylori陽性率高于沒有口臭者(P<0.05);家人是否有消化道病史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人是否有H.pylori感染史的H.pylori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性別、BMI、口臭、洗手、飲乳制品、飲茶、生吃大蒜、吸煙、飲酒(P<0.1)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示性別、飲乳制品、飲茶、吸煙與H.pylori感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口臭、BMI、洗手、生吃大蒜、飲酒人群的H.pylori陽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消化道病史及癥狀與H.pylori感染的相關性(例,%)

3 討論

H.pylori感染率隨著地理區域和人群的不同而不斷變化。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張萬岱等[5]調查顯示國內自然人群H.pylori總感染率為56.2%,而Ren S[6]在2021年的一項超百萬人數據的Meta分析顯示中國大陸的感染率為44.2%,估計有5.89億人感染H.pylori,其中西藏的感染率最高66.4%,其次為貴州、甘肅、山東、河北,而重慶、青海、天津、湖南、吉林是感染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同時研究者還評估了我國7個地理區域的H.pylori感染率,發現西北地區、華東地區和西南地區的H.pylori感染率相對較高。本研究調查顯示南充地區H.pylori感染率為47.5%,其感染率雖然低于過去十幾年的全國平均水平,但高于最近幾年的水平。

本研究通過體檢方式結合問卷調查,篩選出了5個與H.pylori感染相關的影響因素。本研究顯示有口臭癥狀人群H.pylori感染率明顯高于沒有口臭癥狀者,口臭與H.pylori感染密切相關,這與Kudo Y等[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但大多數人群H.pylori感染并無明顯的癥狀。關于H.pylori感染產生口臭原因有以下幾點[8]:(1)H.pylori中的尿素酶活性將尿素分解產生氨氣,而氨氣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質;(2)H.pylori可在胃內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這也是目前所知口臭最主要的成分;(3)H.pylori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統疾病,使胃動力及消化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食物在胃腸道潴留時間長,胃腸道其他細菌腐敗分解所產生臭味氣體。雖然口臭并非是H.pylori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可作為H.pylori感染的預警信號,促使居民積極篩查H.pylori,降低患消化系統疾病風險。本調查顯示BMI異常人群H.pylori感染率顯著高于BMI正常人群,其中肥胖人群感染率最高,其次超重人群。有研究證實,肥胖人群與H.pylori感染呈正相關,其感染風險是非肥胖人群的1.2倍,同時H.pylori感染能升高TG、VLDL-C水平,降低 HDL-C水平,引起血脂代謝紊亂[9-10]。H.pylori感染的傳播途徑一般為口-口、糞-口、胃-口3種途徑,本研究顯示飯前便后洗手人群的H.pylori感染率明顯降低,這與曹友紅等[11]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飯前便后洗手屬于衛生問題,因目前H.pylori感染主要為口-口傳播,故容易在人群中形成交叉感染。有研究顯示急性痢疾患者即使用5~8層衛生紙,痢疾桿菌也有可能滲透至手表并且存活3天,飯前便后洗手能有效去除手表面的細菌,再使用清潔劑可清除90%以上的致病菌,從而降低H.pylori感染風險,同時啃手指等不良習慣也可導致糞-口途徑的感染[12]。本研究顯示生吃大蒜人群的H.pylori感染率低,提示大蒜具有防治H.pylori感染的作用。有體外研究報道[13],大蒜素能夠明顯抑制H.pylori生長,也有研究者[14]證實了大蒜素對耐藥的H.pylori仍具有抑制作用。然而有體內研究報道[15]攝入大蒜素對體內H.pylori沒有影響。由此可見,大蒜素對體內H.pylori是否有殺菌作用尚未明確,需進一步進行隨機雙盲大樣本臨床試驗提供有力的依據。飲酒與H.pylori感染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爭議性,一些研究者認為飲酒與H.pylori感染存在負相關[16-21],另一些認為存在正相關[22-23],還有一部分研究者得出兩者之間不相關[24-25]。本研究顯示飲酒人群H.pylori感染率高于不飲酒者,飲酒是H.pylori感染的危險因素。為了解飲酒導致H.pylori感染率升高的機制,遲晶等[26]通過向沙土鼠胃內灌注H.pylori菌液,發現乙醇不僅可促進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引起胃黏膜損傷,還可增加胃黏膜對H.pylori的敏感性,促進H.pylori的定植,從而導致H.pylori的感染率增加。

表4 H.pylori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有若干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相關影響因素通過研究對象回顧以往的經歷所得到,可能存在回憶偏倚,且影響因素與H.pylori感染之間的因果關系還無法確證,還有待開展前瞻性研究予以證實,這是觀察性研究不可避免的缺陷。其次本研究的樣本僅來自于一家醫院,可存在難以避免的選擇偏倚,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開展多中心研究。最后體檢者主要來自南充市區及周圍區縣的人群,也許并不能夠準確的代表自然人群。

綜上所述,南充地區人群H.pylori感染率為47.5%,H.pylori知曉率為54.6%,H.pylori防控形式嚴峻。H.pylori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口臭、BMI、飲酒;而飯前便后洗手、生吃大蒜則是H.pylori感染的保護因素。加強宣傳H.pylori感染的相關知識及重點人群H.pylori感染的健康教育和檢測,有望切實降低南充地區居民H.pylori感染的風險。

猜你喜歡
口臭感染率陽性率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分析
抗核抗體譜IgG 檢測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狀況研究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某地區體檢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亞型的分析
為什么人聞不到自己的口臭
細辛甘草桂心去口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