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OE模型的泰州市區游園景觀評價研究

2023-01-06 03:14曹元軍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23期
關鍵詞:游園游人舒適度

曹 洋,曹元軍

(1.江蘇中泰建發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泰州 225300;2.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泰州 225309)

為提高城市居民居住舒適度,泰州市依據相關綠化標準進行城市住宅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違反標準規定者將不能通過相關環節驗收。其中,配建的小區游園,即袖珍公園(Pocket-park),根據市區可規劃面積或大或小,大的面積有0.67 hm2,小的有0.13 hm2,對大型游園盡量規劃靠近河道、古跡。建成的游園要達到2個目的,一是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二是增添附近居民和游人的休閑、鍛煉、觀光的有氧戶外活動場所。運用POE模型(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研究方法,與實景觀察、記錄、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相結合,對于所得到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整理,得到使用狀況評價分析報告,是研究戶外空間一種極為重要的方法[1]。從國內外運用POE模型分析文獻來看,主要集中于校園、醫院、政府機關、城市公園使用狀況的評價,對于城市游園整體使用狀況進行評價的文獻則較少[2-4]。筆者運用POE模型對泰州市區游園景觀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不同級別游園中存在的問題,旨在為泰州市區今后游園景觀規劃、建設、管理提供參考。

1 研究地點概況

泰州地處華東地區、江蘇中部,位于32°01′57″~33°10′59″N,119°38′21″~120°32′20″E,是長三角北沿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臨南通、南瀕長江、西接揚州、北鄰鹽城,建城歷史悠久,根據最新區劃調整為3區3市組成地級市。泰州市區地勢呈中間高、南北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吳淞高程為2~5 m,中部高沙地區吳淞高程為5~7 m,北邊里下河地區吳淞高程為1.5~5.0 m,該地區河網縱橫,為蘇中典型的魚米之鄉。根據氣象史料記載,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 ℃,年平均降水量1 037.7 mm。泰州主城區結合歷史文化遺跡,利用畸零地塊打造風格各異的街頭游園,2017—2021年新增游園116個,總計新增綠地801.8萬m2,包含道路兩側、河道沿岸、體育運動設施周邊區域等綠化景觀。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對象的選擇根據泰州市區游園的實際面積,結合游園的服務輻射半徑,將游園分為大型游園、中型游園和小型游園3類。按照典型性、舒適性、利用率、日常維護和保潔等原則,結合游園在整個城區的分布情況進行典型抽樣調查,確定每種類型3個游園作為分組級研究分析對象。對于利用率不高,但新建面積特大的游園,如秋雪湖游園、13.33 hm2的祥泰公園、60.00 hm2的天祿湖公園,未作為分析對象。

2.2 調查方法根據泰州平原多水地貌,按照景觀園林類型將游園景觀分為綠化景觀、河景、涼亭及運動設施4種。根據表1選取9個具有代表性的游園,組成研究樣本。利用評價因子設計游園使用后調查問卷,該問卷采用李克特表法,舒適度和對應分值:差為2分,一般為3分,良好為4分,優秀為5分,其中,細分項有10項(表2)。在相關游園周邊居住小區通過微信群發布調查問卷小程序鏈接,共計收到2 116有效樣本。統計樣本調查時間段為2020年3月1日至5月1日,調查目的為對游園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等方面進行舒適度有效反饋。

2.3 數據處理根據樣本游園使用后的舒適度,參考相關研究文獻[5-7],將評價內容分為4個層次:規劃目標層、建設基準層、后期管理層和評價因子層[8]。后期管理層包括綠化養護管理、景觀燈管理、步行道路面層完好率、遮陽座椅管理、吸煙收納器管理、垃圾分類管理等研究參數指標。根據式(1)獲得游園景觀綜合評價分值[9]。

F=∑Bi·Ri

(1)

式中,F為游園景觀游園評價得分值,Bi為游園景觀在評價因子下的分值,Ri為評價因子在各指標參數的權重值。

根據式(2)獲得游園舒適度綜合等級[10]。

CWI=F/F0×100%

(2)

式中,CWI為樣本游園舒適度評價綜合等級,F為游園評價得分值,F0為游園理想評價得分值。以差值百分比等級劃分游園舒適度,評價綜合等級為1級、2級、3級、4級,差值等級分別為100%~85%、84%~70%、69%~50%、50%以下。

表1 調查游園基礎信息

表2 游園調查細分項

3 結果與分析

通過網絡問卷調查游人的性別、年齡、居住小區,到達和離開時間段,對游園景觀的偏好,對類型景觀的打分,出游的目的、建議等基礎信息數據,為游園舒適度計算分析提供支持。

3.1 游園使用人群根據游人經常性光顧游園的調查數據,60歲以上老年人居多,占樣本總數的43.31%,其中女性占48.72%,19:00—21:00光顧人數要多于其余時段,主要與老年人休息時間多、家務少等因素有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年人具有健康與運動關聯意識。在星期天和節假日,年輕人(20~35歲)居多,主要帶小孩游玩,或散步或體育鍛煉,在風和日麗時,也有全家搭帳篷休閑。中年人段(36~59歲),由于工作繁忙且工作壓力大、家庭生活負擔重等因素,到游園休閑、觀光時間相對較少。

由表3可知,在3類游園中,男性游人居多,可能與部分地區人口結構特征有關,加上女性操持家務時間多于男性。老、中、青年齡段游園人數分布中,60~70歲老年游人在各類游園人數中較多,這與老年游人有大量空余時間有關。

表3 不同級別游園人數性別與年齡

3.2 游園使用時段與季節城市游園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段,游園人數也會相應變化。春季比冬季溫暖,游園踏青人流量也相應增多,而在休息日或陽光明媚的天氣,尤其小孩隨家長到游園觀賞大樹梢掛綠、開花的人數也增多,也有游人利用大片綠草地,開展打羽毛球、跳繩、滑板、抖空竹等體育活動。由表4可知,春季、夏季、秋季晚上2個時段游園平均人流比其他2個時間段多,但冬季游人數量相應減少。因此,游園管理方要充分利用季節時間游人差異,加強對游園設施的養護,如路面補修、座椅更換、體育設施安全檢查、綠化樹木修整、草坪修剪等。

表4 游園使用時段與季節人數分布

3.3 對游園綠化及其附屬設施偏好泰州市區游園常規栽種植物有玉蘭、櫻花、烏桕、紅楓、櫸樹、香樟等,游園配套設施有體育活動器材、步行道、涼亭、雨天海綿排水設施、停車場、景觀燈、文化雕塑,其中下大雨路面能夠及時排水即海綿綠化游園是滿意度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為便于分析,將玉蘭、櫻花、烏桕、紅楓、櫸樹、香樟等歸為植物景觀,把體育活動器材、步行道、涼亭、景觀燈歸為特色景觀,將游園文化雕塑歸為主題景觀,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停車場、公廁歸為其他服務項目。由表5可知,居民在大型游園對植物景觀的偏好要比小型游園高出9.93百分點,表明居住區游人對于大型游園的綠色植物體驗感比較滿意,但是對體育運動設施等其他需求服務則要求相對較低。由于小型游園占地面積較小,規劃相對容易且建設成本低,在泰州城區分布量較大、中型游園多出20.5%(2018—2021年),但游人對其他服務要求較高,如居住區附近的游人、行人、快遞員如廁問題。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游園中的綠化景觀能極大提升城市整體的綠化覆蓋率,有效降低城市噪聲,有利于凈化空氣,從而提升人口稠密區居住品質,成為體現游園景觀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加強游園的日常維護。

表5 游人對游園各類景觀的偏好評價

3.4 游園管理與維護居住區游園給游人以親近大自然氧吧為建設宗旨,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及提高舒適度體驗為建設目標,要求游園在投入使用后,應強化游園使用管理與維護。為便于分析,將枯萎樹枝、大理石路面整潔,公廁保潔,草坪上有無垃圾物列為環境衛生,瀝青裂縫路面,大理石破損路面,樹木有無倒伏趨勢,木涼亭有無松動缺損,路邊座椅松動,路面長時間積水,石凳石桌周邊有無倒大圓角以防小孩磕碰,文化雕塑有無松動,假山有無風化落石危險,河景有無欄桿缺損等列為安全隱患統計。由表6可知,根據統計數據來看,居住區游人對游園綠化總體上比較滿意;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對環境衛生的評價:小型游園體驗并不十分理想,主要情況是缺少日常巡視和維護;在安全隱患評價方面,各類游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游園管理方應加強整改,提高游園人的舒適度體驗。

表6 游人對游園管理的評價

3.5 游園綜合評價綜合表2~6相關數據信息,結合類型景觀的設計權重,運用式(1)、(2)計算所得結果,獲得游園舒適度綜合等級,結果見表7。由表7可知,喬木、灌木和文化雕塑在城市游園舒適度中均為1級,說明游園對于改善城市居住品質(如綠肺增氧功能、休閑活動功能、運動鍛煉功能)至關重要,居住區附近游人希望到游園消遣的同時,更希望身心得到放松,心情愉悅,有益身體健康。

表7 游園綜合舒適度分項

至于河景在游園總體景觀中,實際體會度較差,部分原因是有些游園河流水質較差,有些河景在雨季才有水,有些游園未規劃河景。根據問卷分析,只有在第4類或第5類航道邊的游園,問卷打分值最高,說明游人對河流水質的重視,這是由于寬闊河道水流速大,能帶來水面清澈、魚蝦成群、鳥兒追逐的視角感受和撲鼻的清新空氣。處于游園整體舒適度末位之一是涼亭設施。涼亭設施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聊天、看書、聽音樂,對于老年人來說則可用來遛鳥、歇歇腳、打太極拳等,因此涼亭對于游園規劃來說,應該加以重視,對于其管理者來說,應加強維修和清潔。

4 結論與討論

城區游園由于占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不但能增加居民居住環境的舒適度,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而且在夏季能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從而適當降低氣溫,減少空調使用時間,增加戶外運動量,在如今的城市居住區規劃中越來越得到重視。筆者通過小區微信群中的泰州游園問卷小程序收集統計,問卷時間跨度相對較短,運用分項評價方法對游園使用人群、游園使用時段與季節、對游園綠化及其附屬設施偏好、游園管理與維護等內容等進行了計算分析與評價,并用綜合評價方法對各分項評價進行了小結。

(1)游園使用人群,以老年人為主,青年人次之,中年人使用最少,且在18:30—19:30和19:30—20:30 時段游園的使用率高,在冬季則相對較少。

(2)對游園綠化及其附屬設施偏好主要表現為對綠色景觀的喜愛大于對其他景觀的偏好,表明游園人對大自然環境與其自身健康關聯的重視。建議城市景觀頂層規劃及其設計者要加強對綠色景觀美化城市居住環境的分析,游人也要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游園過程中,做到文明游園。

(3)游園管理與維護是保障居住區游園高品質運行的基礎條件,一方面對于管理方來說,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執行制度;另一方面,游人自身也要有游園安全意識,如路燈、景觀燈用電安全,遇到不安全情形要及時向管理方報告,所以管理方也應在游園現場張貼值班電話便于信息反饋。因此,良好的游園環境,需要管理者和觀光者一起共同打造。

猜你喜歡
游園游人舒適度
基于用戶內衣穿著舒適度的彈性需求探討
游園——暢媽手作
改善地鐵列車運行舒適度方案探討
游園
登神農頂
某異形拱人行橋通行舒適度及其控制研究
淺談提高奶牛舒適度的方法
秋游園博,賞心悅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