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盟云天錫多金屬礦集區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潛力分析

2023-01-09 18:47袁文澤
中國金屬通報 2022年18期
關鍵詞:錫礦金屬礦鉛鋅礦

袁文澤,趙 輝,李 冰

西盟云天錫多金屬礦集區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是東南亞世界級錫多金屬礦成礦帶(西帶,中帶)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16 個重點成礦帶之一。解放初期至今,前人曾對該礦集區做了一定的工作,為找礦工作奠定了基礎,但因礦集區地處邊境,交通閉塞,條件艱苦,整體地質勘查和研究程度偏低,缺乏系統地質工作,資源狀況尚未查清,特別是不同學者對礦集區內控礦規律、礦床成因及資源潛力等認識也不統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勘查投資決策。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歷年勘查和研究成果對礦集區的成礦潛力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進一步開展探礦工作提供依據。

1 區域地質概況

礦集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V)昌寧—孟連褶皺帶(V3)勐省—東回褶皺束(V12)內,特提斯成礦域(Ⅰ1)三江(造山帶)成礦?。á?)耿馬(波動邊緣褶沖帶)Pb、Zn、Ag、Sn 成礦帶(Ⅲ11)內,夾持于瀾滄江、怒江縫合帶之間的保山微地體及東緣昌寧—孟連縫合帶之間。

區域出露地層由老到新主要為元古界西盟群老街子組、怕可組、王雅組、允溝組,其中王雅組地層為區域主要賦礦層位。

區域斷裂和褶皺發育,斷裂主要有北東向組、北西組、近東西向組。北西向組為主干斷裂,控制著地層、礦體的分布及片理的展布方向,北東向組同屬主干斷裂,控制著巖漿巖的分布,近東西向組斷裂為次級斷裂(后期斷裂),破壞了地層及另兩組斷裂的連續性。褶皺主要有南康向斜,為一個區域性的復式向斜,軸向北西,鉛鋅礦主要賦存于向斜翼部。

區域上,巖漿活動從晉寧期到燕山期都不強烈,至喜馬拉雅期才表現更為明顯一點?;?、中性、酸性巖體(脈)都見分布。

區域礦產主要以錫、鉛、鋅、金、鐵、錳為主,已開發或曾經采過的礦床主要有阿莫錫礦、永邦錫礦、莫窩錫礦、班哲鎢錫礦、富倮錫礦、新廠銀鉛鋅礦、永業鉛鋅礦、哥羅哨鉛礦、翁嘎科金礦、佛殿山鐵礦等。

2 礦集區地質特征

礦集區位于上元古界西盟低綠片巖相變質巖分布區,區內出露地層由老到新主要為西盟群老街子組、怕可組、王雅組、允勾組、第四系,錫礦主要賦存于老街子組中段、怕可組永龍段下亞段,鍋斗金礦、翁嘎科金礦賦存于王雅組第一段、第二段,新廠銀鉛鋅礦賦存于允勾組第一段,永土鉛鋅礦賦存于王雅組上段,新廠鐵礦賦存于永邦段上段、怕可組永龍段上段。

礦集區斷裂、次級褶皺和牽引褶皺十分發育,斷裂與錫礦的關系十分密切。南北向組斷裂為主干構造,其它北西向、北東向、東西向構造以及次級構造,由于形成時間的先后不一,加之經歷了多期構造運動的影響,使這些構造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加強或改造,其各組構造之間相互干擾,導致地質復雜,而這些斷裂構造又與礦產的關系十分密切,斷裂構造起到了導礦、配礦和容礦的作用。斷裂的層間破碎帶、構造裂隙是良好的容礦場所,特別是各組斷裂交接,復合部位,更利于成礦,形成厚大礦體。

礦集區巖漿侵入活動不強烈,地表未見規模較大的侵入巖體,局部發育有規模較小的酸性、中性、基性脈巖。錫礦區見煌斑巖、輝長巖、矽卡巖等脈巖,永土鉛鋅礦見閃長玢巖、蝕變輝綠巖及變輝綠輝長巖等脈巖,永街鉛鋅多金屬礦見煌斑巖、輝長巖等脈巖,新廠銀鉛鋅礦見變中基性巖、輝綠巖、變基性巖等脈巖,鍋斗和翁嘎科金礦見鉀長花崗巖、閃長玢巖、石英閃長玢巖、中酸性火山巖、輝綠巖、石英脈等脈巖。

3 成礦成因類型及典型礦床特征

3.1 主要礦床成因類型

礦集區內礦床成因類型復雜,主要有巖漿期后氣成高溫熱液型錫礦床(錫礦)、風化殘積型砂錫礦(錫礦)、殘坡積型砂錫礦(錫礦)、洪沖積型砂錫礦(錫礦)、變質熱液型金礦床(鍋斗金礦、翁嘎科金礦)、受斷裂破碎帶控制的低溫熱液交代充填型鉛鋅礦床(新廠銀鉛鋅礦、永土鉛鋅礦)、風化殘積型鐵礦床(永街鉛鋅多金屬礦)等。

3.2 典型礦床

礦集區內錫多金屬礦化普遍,礦點、礦化信息眾多,探獲有資源量的已知礦床6 個,分別為西盟錫礦(中型),新廠鐵礦(永街鉛鋅多金屬礦),新廠銀鉛鋅礦,永土銀鉛鋅礦,翁嘎科金礦、鍋斗金礦,其中錫礦礦床規模為中型,其余礦床規模均為小型。

3.2.1 礦體特征

錫礦共探獲原生錫礦體6 個(編號為I、II、III、IV、V、Ⅵ號礦體),在I、III 號礦體上部及根底河下游還分布有砂錫礦,I、III、IV 號礦體為礦區主礦體。

III 號礦體探獲的資源儲量占礦區的63.49%,賦存于怕可組永龍段下亞段中部的鈉長二云片巖中,少數礦脈分布在永龍組下部或上部地層中,局部可延至老街子組頂部的變粒巖中。礦體總體走向75°~85°,傾向北西,傾角上陡下緩:地表淺部50°~70°,深部多小于50°,礦體平均傾角40°。礦體走向最長大于240m,傾斜延深一般150m ~220m,最大延深280m。礦體呈脈狀、透鏡狀產出,平均厚度4.14m,平均Sn 品位1.08%。

I 號礦體探獲的資源儲量占礦區的13.14%,賦存于怕可組永龍段下亞段下部的蝕變二云片巖及老街子組頂部的強鈉長石化的變粒巖、淺粒巖中。礦體總體走向75°,傾向北西,傾角上陡下緩:地表淺部傾角60°~70°,深部傾角50°左右。礦體走向最長200m,傾斜最大延深80m,一般50m ~60m。礦體呈脈狀、透鏡狀產出,平均厚度4.04m,平均Sn 品位1.41%。

Ⅵ號礦體探獲的資源儲量占礦區的12.67%,賦存于老街子組上段頂部和怕可組永龍段下亞段層間破碎帶控制的硅化、電氣石化、黃鐵礦化蝕變帶中。礦體產狀與斷層總體產狀大致一致,走向330°~340°,傾向大體上是上部礦體近直立略向南西傾,傾角80°~90°,自中部向下礦體轉向北東傾,傾角70°~80°,局部呈“S”形彎曲。礦體控制長730m,控制傾向延伸最大達170m。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為單一層礦體,未見分枝、復合現象。礦體平均厚度7.93m,平均Sn 品位1.39%。礦體有往深部變薄變貧的趨勢。

3.2.2 礦石特征

礦石類型按礦石構造可分為塊狀礦石,浸染狀礦石,細脈或網脈狀礦石,晶洞或晶簇狀礦石,星點狀錫礦石等。按礦物組合可分為自可為錫石—電氣石-石英型礦石,錫石—石英型礦石,錫石—鈉長石型礦石,錫石-毒砂-絹云母型礦石,錫石—電氣石型礦石,錫石—云英巖型礦石,錫石—硫化物型礦石,錫石—矽卡巖型礦石等。以錫石—電氣石-石英型、錫石—石英型礦石為主,此兩種礦石類型礦石約占I、III 號礦體84%。錫石—石英型礦石:錫石呈星點狀,細脈狀、晶簇狀分布于石英脈中,品位不均勻,變化大,貧富均有,常構成大脈體。該類型礦石約占I、III 號礦體29%。錫石—電氣石—石英型:錫石呈致密塊狀、細脈狀、團塊狀、浸染狀分布于電氣石—石英脈中,品位貧富均有,是本區的主要礦石類型,該類型礦石約占I、III 號礦體55%。

礦石多具粒狀結構,鱗片、葉片粒狀變晶結構,碎裂結構,包含結構,交代殘余結構。礦石構造常見有塊狀、脈狀、浸染狀、晶洞—晶簇狀等。

礦石成分簡單,含錫礦物主要為錫石,其它金屬礦物以磁黃鐵礦、黃鐵礦、毒砂為主,并有少量黃錫礦、白鎢礦、黑鎢礦、輝鉍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褐鐵礦、菱鐵礦、臭蔥石等;脈石礦物以石英、電氣石、長石、絹云母為主,次有黃玉、金紅石、螢石、白云母、黑云母等,以及少量鈣鐵榴石、透輝石、綠簾石、綠泥石、鈉長石等。

礦石有益伴生元素主要為W 和Ag,伴生鎢礦物為白鎢礦,在錫礦石中含量極不均勻,未明顯富集,經濟價值不大。錫礦石中伴生銀品位為0g/t ~6.1g/t,未達伴生,不具工業意義。有害元素砷、硫在錫石-毒砂-絹云母型礦石中含量稍高,平均含砷2.35%,以毒砂及其次生氧化礦物臭蔥石存在,對精礦產品有一定影響,其余元素均未超過工亞要求,對礦石質量影響極其有限。

3.2.3 找礦標志

(1)地層巖性標志。西盟礦集區錫礦的分布受地層和巖性控制,怕可組永龍段下亞段片巖Sn 豐度高,是區內主要含礦層位,90%以上的礦體賦存在此層中;老街子組和怕可組永邦段下亞段次要地層。錫礦體主要產于蝕變的片巖中,其次在變粒巖和綠簾透輝石矽卡巖中、片巖中偶見,大理巖中基本上未見錫礦。

(2)構造標志。近南北向斷裂帶是控制礦體或礦化分布的主要區間,為導礦構造;其間走向北東或北東東向張扭性構造裂隙是礦區的主要容礦構造。以上兩組構造的交匯處,形成的層間破碎帶、次級褶曲的鞍部往往形成厚度大,品位高的富錫礦體。

(3)蝕變標志。礦區與礦化或成礦作用相關的圍巖蝕變中,以電氣石化、硅化較為發育,也較為重要,其常與錫石伴生或共生;鈉長石化較電氣石化、硅化分布范圍較小,其常出現于老街子組頂部及怕可組永龍段頂部、底部近礦的變粒巖、淺粒巖、斜長片巖中;云英巖化主要出現在近礦的云母石英片巖、斜長二云片巖中,或疊加在前兩種蝕變巖石之上;毒砂化往往疊加在以上的幾種蝕變之上,常伴有富礦體產出。一般單一的圍巖蝕變礦化較弱,很難形成工業礦體。圍巖蝕變強烈,多種蝕變彼此迭加的地段,是找礦最有利的地區。

(4)物化探異常標志。對物化探異常和重砂異常檢查驗證的結果表明,錫的原生和次生化探異常,重砂異常都是很好的找礦標志。

4 找礦前景探討

4.1 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優越

西盟云天礦集區位于西南三江造山帶,屬東南亞世界級錫多金屬礦成礦帶,區域上與錫多金屬礦關系密切的地層為上元古界西盟群老街子組、怕可組和王雅組,燕山期隱伏侵入巖與錫多金屬礦關系密切。近南北向斷裂帶是控制礦(化)體分布的主要導礦構造,北東或北東東向張扭性構造裂隙是主要的容礦構造,在兩組構造交匯處的層間破碎帶、次級褶曲的鞍部往往形成厚度大、品位高的礦體。成礦帶上分布有易田鉛鋅礦、勐拉銅礦、長安金礦、來龍鉛鋅礦、砂西鉛鋅銀、熱隆錫礦等大型、特大型礦床,成礦類型多樣,反映出區域成礦條件優越。

4.2 礦集區礦化信息眾多

礦集區內錫多金屬礦化普遍,有已知礦床6 個,分別為西盟錫礦、新廠鐵礦、新廠銀鉛鋅礦、永土銀鉛鋅礦、翁嘎科金礦、鍋斗金礦,礦點、礦化信息眾多,如鍋斗金礦探礦權共發現礦體露頭、礦化點70 余處,地質揀塊樣品位達75g/t,2011年~2013年普查階段已查明金礦體8 條,探獲礦石量132.78 萬噸,Au 金屬量1562.72kg,Au 平均品位1.18g/t;永街探礦權發現金礦點2 處,地質踏勘采樣品位3.5g/t。鉛鋅礦點2 處,礦體呈北西—南東走向,傾向北東,推測礦體長約300m,露頭控制鉛鋅銀礦體垂直厚度約2m,Pb+Zn 品位12.92%,Ag 品位309g/t,礦脈中鉛鋅元素分布不均勻,局部品位較富,Pb+Zn 品位可達52.14%,Ag 品位1568g/t,地表修路工程揭露了3 條鐵帽,附近還發現一條含鉛鋅礦化的構造破碎帶,分析結果顯示鐵帽中Pb1.78%,Zn0.66%。

礦集區內物化探異常明顯。通過物化探工作,在已知礦體之外錫礦圈定遠景異常區3 個,永土鉛鋅礦圈定遠景異常區4 個,新廠銀鉛鋅礦圈定遠景異常區4 個。錫礦圈定了5 個礦段,外圍圈定了3 個遠景異常區,即阿莫礦段、永龍礦段、永邦礦段、莫窩礦段及永東山成礦遠景區、大馬散—小馬散成礦遠景區、南下嘎成礦遠景區;永土鉛鋅礦石性質、礦床特征、成礦機理與相鄰的新廠鉛鋅礦十分相似,在永土,新廠、哥樂哨等地發現有礦化露頭,礦石品位較高,鉛在15%~65%之間。2008年在該區開展了1:2.5 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和1:1 萬物探勘查工作,有4 個異常具較好的找礦前景;新廠銀鉛鋅礦礦體是沿白云質大理巖層紋順層礦化的似層狀礦體,在采場內可見礦化體呈緩傾斜,可見厚5m ~10m,水平延長100m。2007年對原采場進行采樣分析,Pb+Zn 平均品位12.84%,Ag 平均品位132.7g/t。2008年在該區開展了1:2.5 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和1:1 萬物探勘查工作,圈定的4 個異常具較好的找礦前景。

4.3 礦集區勘查控制程度低,深部找礦潛力大

礦集區內除錫礦(勘探)和翁嘎科金礦(詳查)外,礦床勘查程度多在普查及以下,礦集區內整體地質勘查程度偏低,缺乏系統地質勘查工作。

通過地質綜合研究,對西盟錫礦Ⅲ號礦體1070m 和1035m兩個中斷探采結果對比分析發現,礦體向下延伸比較穩定,3線、4 線、7 線鉆探工程沒有完全控制礦體邊界,Ⅰ、Ⅲ號礦體向深部還有一定延伸。Ⅳ號礦體由北北西向F5 斷層破碎帶內的隱伏礦脈組成,各脈體近于平行產出,礦體產狀較陡,已有35 個深部工程控制,被劃分成3個工業礦體,長度110 ~350m,礦體在12線、20 線、24 線、30 線深部鉆探工程沒有封邊,深部有進一步找礦潛力。新廠銀鉛鋅礦中V4、V5 礦體為一組平行礦體,傾向260°,傾角70°,呈上陡下緩的趨勢,深部沒有完全控制住。翁嘎科金礦1 號、2 號露天采礦場和PD5 控制了翁嘎科金礦西南端采場的礦體,處于F12 和F4 斷裂交匯處的北東向附近,深部礦體還沒有工程控制。永土鉛鋅礦V1 礦體由6 條探槽(TC2、TC3、TC4、TC5、TC6、TC7)和3 個平硐(PD1、PD2、PD3)控制,控制礦體長267m,深部礦體還沒有工程控制。

根據典型的錫多金屬礦成礦模式分析,礦集區內成礦深度大,目前控制程度淺,深部仍具有一定找礦潛力。

4.4 礦集區成礦類型多樣,有望尋找新類型礦體

礦集區內礦石以錫石—石英脈型、構造破碎帶型錫鉛鋅銀(金)多金屬礦體、矽卡巖型鐵礦(風化殘積)為主,礦化類型多樣,屬于巖漿熱液型錫多金屬成礦系列的中—外帶,未見花崗巖型和矽卡巖型礦化類型,但礦集區有碳酸鹽地層分布,局部出露不規則狀矽卡巖;激電異常顯示錫礦區深部可能存在隱伏巖體。

根據“三位一體”成礦模式分析,礦集區深部有望尋找花崗巖型、矽卡巖型錫礦,外圍具有尋找斷控脈型錫礦,深部巖體與碳酸鹽接觸帶尋找矽卡巖型錫鉛鋅銀多金屬礦,外圍尋找構造破碎帶型錫鉛鋅銀(金)礦。

4.5 資源潛力分析

礦集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化現象普遍。但已知礦床勘查工作不系統,控制程度較低,部分厚大礦體深邊部尚未有工程控制,礦體規模和資源量不清。區內還為數眾多的礦(化)點、物化探異常區有待進一步查證。隨著對礦集區成礦地質條件的不斷深化和勘查工作的有序推進,在勘查控制程度較低的現有礦床及周邊,特別是以錫礦、永土鉛鋅礦、新廠銀鉛鋅礦為中心的有利地段有探獲更多錫多金屬礦的可能。

綜上所述,礦集區無論是淺部還是深部,均還有較大找礦空間,不僅可能發現新礦體,更有可能發現新的礦化類型。

5 結論

(1)西盟云天錫多金屬礦集區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集區內礦權面積大,礦化信息眾多,已有礦體控制程度低,其資源前景遠未查明,礦集區無論是淺部還是深部都還有較大的找礦空間。

(2)礦集區內礦化類型多樣,屬于巖漿熱液型錫多金屬成礦系列的中—外帶,根據“三位一體”成礦模式分析,深部有望尋找花崗巖型、矽卡巖型錫礦,外圍具有尋找斷控脈型錫礦,深部巖體與碳酸鹽接觸帶尋找矽卡巖型錫鉛鋅銀多金屬礦,外圍尋找構造破碎帶型錫鉛鋅銀(金)礦。

(3)未來勘查工作部署應放在已知礦床、礦點的深部及外圍,主攻礦種為錫、銀、鉛、鋅等,重點圍繞錫礦、永土鉛鋅礦、新廠銀鉛鋅礦及其周邊有序開展找礦工作,有望進一步擴大礦床規模。

猜你喜歡
錫礦金屬礦鉛鋅礦
全球錫礦資源現狀及供需分析
江西千子嶺鉛鋅礦床勘查過程與找礦啟示
高鐵含錫礦氯化及還原-硫化焙燒試驗研究
世界錫礦時空分布規律及成礦作用
湖南柴茅嶺錫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預測
尼泊爾加尼甚(Ganesh Himal)鉛鋅礦床構造控礦特征
河南宅延多金屬礦磁異常區找礦前景
河南省欒川縣深部探明超大型鉬多金屬礦
云南省會澤鉛鋅礦區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十大鉛鋅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