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表演中的靈活性運用

2023-01-09 08:34陳嫣
音樂世界 2022年6期
關鍵詞:即興伴奏聲樂表演鋼琴

陳嫣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聲樂表演

鋼琴即興伴奏主要是通過節奏、和聲、織體音型等組合形式表現聲樂表演的藝術形式。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音樂家們借助鋼琴音樂的音域優勢,采用創造性的鋼琴技巧來突出音樂變化,并通過把握所演奏的旋律來使音樂的表現內容更為充實與豐滿。通常將鋼琴即興伴奏用于音樂表現中的方式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作為歌曲背景;二是作為藝術比較;三是作為藝術補充。其中,音樂背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是為歌唱服務的,鋼琴即興伴奏的主要作用是為歌曲烘托氛圍,營造歌曲情緒;其主要被應用于多線性伴奏的織體之中,通過不同伴奏旋律的對比來展現音樂的線條美;補充性藝術表現顧名思義在聲樂表演中起到補充作用,具體作用是為音樂或演唱者進行形象補充。

一、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表演中的情境創造

人們常用“綠葉”來比喻鋼琴伴奏,強調鋼琴伴奏對聲樂藝術這朵紅花的烘托和陪襯作用。對于聲樂作品來說,其現場表演往往與表演者的現場發揮、演唱者的速度與節奏、伴奏與演唱的和諧統一有緊密聯系。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表演的整體構思中,往往起著增強音樂靈感的思維性,為聽眾創造情境,打造自由的音樂現象空間的作用。

(一)對演唱者的情緒渲染

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人類精神活動最久遠的審美意識形態。優秀的音樂作品在其演奏過程中,呈現的核心并不局限于優美的旋律和天才的作曲作詞,更多的是作曲家和演唱者的情緒抒發。只有飽含深情的音樂才能夠浸染人心,使聽眾產生共鳴,傳達聲樂作品的內涵、情感與主旨。

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表演中的情緒渲染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增強演唱者對聲樂作品靈感思維性的表達。毫無疑問,鋼琴即興伴奏和聲樂演唱之間是獨立而又和諧統一的,演唱者通過自己的理解對作曲家的情感進行處理,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也承擔著相似的責任,不僅要詮釋作曲家的想法和感情,還要詮釋歌唱者對聲樂作品的理解。通過為歌曲創造一個繪聲繪色的意境,來與演唱者共同形成統一的作品基調,在一唱一和之間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煽動性,使音樂氛圍更加濃郁。除此之外,鋼琴即興伴奏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是一種復雜的形式技巧,其即興性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通過鋼琴即興伴奏,聽眾可以對這個音樂作品形成一些審美判斷,優秀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夠將觀眾帶到特定的共鳴之中,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

其次,鋼琴即興伴奏能夠釋放演奏者和歌唱者的天性,充分發揮二者的創造力。鋼琴即興伴奏的特點在于伴奏者需要根據聲樂表演現場的情況進行即興創作和表演,對伴奏者的經驗和水平有較高的要求。由于伴奏的隨意性較大,自由度較高,優秀的鋼琴即興伴奏往往在符合聲樂表演的場景、環境和聲樂作品的情境與內涵的基礎上,為伴奏者和演唱者提供了靈活發揮的空間。伴奏者和演唱者可以根據現場觀眾的反饋和整體演奏氛圍對伴奏和演唱進行微妙的調整,將演唱者的情緒推向高潮,給聽眾帶來更好的聽覺體驗。這一點在流行音樂節這樣的特定演奏場景下更加明顯。

最后,鋼琴即興演奏能夠彌補和補充演唱者的音樂失誤或音樂缺失。在聲樂演唱現場,沒有經過事前演練的伴奏合作更容易出現失誤。鋼琴即興伴奏的隨意性和自由性在音樂失誤時能夠充分展現其優勢,能夠通過演奏中的隨機應變來對歌唱者出現的音樂失誤進行彌補,或是對演唱者的情緒爆發進行補充。雖然這一部分的職能對伴奏者音樂素養與專業能力要求較高,但優秀的鋼琴即興伴奏往往起著保持整首音樂作品中演唱者情緒完整飽滿的重要作用。

(二)增強音樂主題形象塑造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往往是音樂作品表現的核心,只有演唱者精準深入地把握音樂作品的情感、歌詞意境和創作意圖,才能通過演唱來樹立起統一的音樂藝術形象。只有樹立起統一的音樂藝術形象,聲樂表演才能算作是完整的。只有完整的聲樂表演才能營造豐滿的歌曲意境,才能使表演具有感染力,才能引發聽眾的共鳴。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演唱過程中的靈活運用,可以保持歌曲演唱的氛圍,增強歌曲本身的意境,推動表演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前奏部分的鋼琴即興伴奏,其速度、風格、旋律起伏基本上奠定了整個聲樂表演的基調,已經將絕大部分的音樂元素展現在演唱者和聽眾面前,對于調動演唱者的情緒,引導演唱者進入歌曲意境也有重要作用。而高潮部分的鋼琴即興伴奏,主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旋律可能是對高潮情緒的強調,也可能是對音樂節奏的推動,還可以是對音樂意境的增強等等。當聲樂演唱和鋼琴即興伴奏交替出現時,拓展了現場觀眾的音樂想象力和感受力,與美術作品中的留白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起到突出主體、升華情感的重要作用。

特別對于單線條的聲樂作品來說,由于其沒有和聲語匯構架,因此主題形象的樹立則更離不開鋼琴即興伴奏。優秀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夠托起演唱者的旋律聲部和和聲的內涵,伴奏者通過調整和聲語匯、調式和織體結構,能夠使整個主題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伴奏者根據歌曲演唱發展及時調整伴奏,則能夠適時地給觀眾帶來情感體驗。例如柔美的小三和弦總是給人悲傷之感,而大三和弦則給人陽光明媚、樂觀向上的感受。

二、鋼琴即興伴奏的技術與理論的結合

鋼琴即興伴奏是音樂實踐眾多伴奏形式中最常見最有效的伴奏形式之一。由于鋼琴即興伴奏的綜合性較強,因此伴奏者或學習者在涉獵鋼琴即興伴奏時必須深入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理論與技巧。

(一)聲樂表演中的伴奏織體設計

優秀的聲樂作品都是伴奏與旋律共同創造的,而伴奏織體就是即興伴奏的骨骼,多樣化的伴奏織體可以塑造多樣化的音樂形象。從音樂審美角度來看,聲樂表演中的伴奏織體設計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型:

一是彰顯“和諧之美”的伴奏織體設計。以和諧為主題的織體設計強調的是音樂的統一性,即鋼琴即興伴奏和歌唱旋律之間沒有矛盾沖突,和諧統一地共同表達一個音樂形象。柱式和弦、全分解和弦式、雙手交替式表現和諧的能力都比較突出。在和諧的大主題下,這樣的織體設計存在以下兩種形態:一種是旋律和節奏的和諧統一。這種形態的特點是鋼琴伴奏聲部和節奏關系與演唱的旋律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伴奏聲部始終依附于主旋律,不產生新的和獨立的織體層,而是加入到和聲層當中,來增加和聲的表現。另一種是將伴奏作為和聲背景的形態,鋼琴即興伴奏完全變成和聲襯托,為整首聲樂作品的表現提供一個和聲背景,跟隨主旋律的節奏,幫助塑造音樂形象。

二是彰顯“對比之美”的伴奏織體設計。對比與和諧完全相反,是強調旋律與伴奏矛盾沖突的一種織體設計,在特定的音樂作品中能夠更好地刻畫音樂形象。如歌劇《西蒙·波卡涅格拉》中菲斯克的浪漫曲《父親的哀傷》就以長音和弦在低聲部襯托旋律,動靜對立反而對比出靜的力量,產生出一種以柔克剛的效果。再如傳統戲曲風格的歌曲《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家》,伴奏以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襯托旋律進行,展現出緊拉慢唱的特點,聲樂和伴奏之間有強烈的沖突,但卻有不可思議的藝術呈現。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節奏感、律動感更強的低音加和弦式、音樂效果突出的半分解和弦式往往更能突出“對立”之感。

(二)和弦的選擇

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選擇要從“功能性”和“色彩性”兩方面來綜合判斷,“功能”方面首先需要確立樂曲的調式調性,通過調式內的音級判斷各音的功能屬性,也就是說,一個和弦的功能,是由該和弦構成音在調內的地位與功能來決定的,而起著主導作用的是其根音。在基本音級和弦構成中我們經常提到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以及其轉位等,就是對和弦功能屬性的定位。所有大三和弦的構成,其內部的音程關系結構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功能屬性是一致的。由此我們認識了主功能和弦、屬功能和弦以及下屬功能和弦。但具體到一個特定的和弦功能,需要通過調式調性的判斷,因為在不同的調里,功能性會發生改變。比如C大三和弦于C大調,就是主和弦,具有主功能性質,于F大調,就是屬和弦,具有屬功能性質,于G大調,就是下屬和弦,具有下屬功能性質。在聲樂樂曲中,主和弦常用于起始曲調,其穩定性需要和弦經常是完全形態的三和弦,從和聲的原理上講,在結束曲調處的主和弦,不接受轉位的形式。在古典音樂中屬功能和弦被看做主和弦的附屬品,功能性很明顯,由于三度音和七度音的張力,屬功能的銜接和弦有非常強的接主和弦的傾向性,因此在調性明確的情況下,屬功能和弦幾乎就是用來接主和弦的。歌曲想要順暢地轉調幾乎都要用到屬和弦,特別是在頻繁轉調的歌曲中,每個音都可以作為離調和弦音。四五度和弦關系在和聲展開中具有積極的動力性,而下屬和弦就是以主音向下五度的音為根音構成的和弦。

和弦的“色彩”其實是個比喻,人們聽到和弦時心里產生的感覺,主要是通過協和與不協和、穩定與不穩定、明暗濃淡的感覺。比如常理解為大三和弦的明亮色彩、小三和弦的暗淡色彩、屬七和弦的未完結色彩。這些會通過和弦的排列、疊加、前后連接等產生微妙的色彩變化。如何去豐富鋼琴彈奏時的色彩,而達到良好的效果呢?首先在音區上有一個安全和弦的原理,“左疏右密”,即高音區的和弦排列可以密集些,聲音振動的頻率加快,消失得也快。而低音區則要排列得疏松一些,以免造成混濁的低頻頻響。再就是合理地使用疊加和弦,例如使用七和弦、九和弦、十三和弦、四度疊置的和弦等等相對復雜一點的和弦,會使得和聲及調性更模糊,營造出更多不同的音樂色彩氛圍。和聲色彩變化多,可選擇性多,音樂性也會更出彩。

三、鋼琴即興伴奏完美配合演唱者

鋼琴是聲樂作品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聲樂作品涉及歌詞、旋律、人聲、器樂等多個音樂領域,鋼琴即興伴奏在其中的價值和地位往往顯得比較微妙。鋼琴即興伴奏如何尊重作品本身的時代風貌和藝術特色,如何表現作品的精神內涵和思想文化,如何在不被觀眾忽略的同時服務好聲樂表演,只有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才能與演奏者一起呈現出完整和諧的聲樂表演作品。

(一)節奏律動的機動性

情感表達是聲樂表演的核心。伴奏者與演唱者之間的溝通合作是作品二度創作的過程,也是對作品情感的一次拆解和重塑。在表演的過程中,當伴奏者與演唱者之間在速度、感情和力度等藝術處理方面達成共識時,互相的音量、音色等方面的特點更容易形成相互配合,作品的整體風格和表演主體的特質也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凸顯。

鋼琴即興伴奏意味著聲樂表演是在沒有事先排練的情況下,伴奏者通過音樂旋律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思考和創作,尋找合適的伴奏技巧,并準確地與演唱者的唱法進行合作,共同打造音樂主體形象、構建音樂氛圍和增加感染力。因此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即興性和應變性。這個過程離不開演奏者和演唱者的互動,離不開鋼琴即興伴奏者出色的節奏律動掌控能力和隨機應變的機動能力。

經驗豐富的鋼琴伴奏者要從視奏能力、角色把握、節奏呼吸、聲部平衡、聆聽演唱等方面與演唱者進行靈活配合。一是要迅速了解作品全貌,把握作品風格之后,還要快速了解演出主題的需要和意圖,考慮演出中的其他聲音和旋律,并考慮鋼琴表現與現場氛圍的契合性,保持靈活性。二是要把握好音樂表演的主次,在以聲樂唱段為主的部分,做好伴奏的襯托作用,在表演前奏、間奏等部分時則可以適當突出情緒的展現。三是要注重作品的呼吸。鋼琴即興伴奏與鋼琴即興獨奏不同,處于伴奏地位的鋼琴演奏,應當更加關注演唱者的呼吸節奏和其他樂器的呼吸特點,及時根據演唱者的換氣習慣、其他器樂的伴奏織體變化靈活處理伴奏表現。四是要關注演奏效果的平衡。在聲樂表演中伴奏者與演唱者是相互合作的關系,在伴奏過程中演奏者必須關注其他樂器和人聲配合的協調性,尤其是對方速度、音量、情緒的變化。五是要注意聆聽。聆聽是調整伴奏的前提,表演者的呼吸、音色特點、情緒轉變都會影響作品的整體呈現,伴奏者必須認真聆聽聲樂表演者的特點,觀察臨場表現,才能充分利用停頓、延長或其他演奏技巧來準確地幫助其實現情感表達。

(二)突出藝術效果

在聲樂表演藝術領域,觀眾往往是通過演唱者的歌唱、器樂的聲音、現場的環境和音樂的氛圍來讀懂音樂作品中細膩而復雜的情感的。鋼琴即興伴奏在增強藝術效果方面,主要起著如下作用:(1)伴奏序曲通常決定了聲樂表演的主題,設定出整個聲樂表演的背景和情緒基調,也影響著聲樂表演的旋律和速度;(2)在聲樂表演的整個過程中,伴奏的和聲和質感對整個表演的節奏、強度和速度有所影響,伴奏與演唱的和諧統一能夠起到強調音樂背景、營造旋律氣氛、創設音樂氛圍的重要作用;(3)鋼琴即興伴奏可以通過呼應、重復、擴展、休止、變體等技巧來實現音樂情感的過渡,推動音樂的整體發展;(4)在聲樂表演的結尾階段,伴奏能夠推動觀眾的觀看情緒和音樂體驗,提高整個聲樂作品的藝術性和審美性。

為了突出聲樂表演的藝術效果,伴奏者在表演過程中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托——通過調性、和聲、織體的變化及適宜的速度、力度、節奏來配合演唱者,和演唱者的歌聲一起描繪作品的意境,通過音樂的配合來渲染現場的音樂氛圍;(2)推——利用呼應對答,重復加強延伸收束等輔助手段,不斷推動自然且和諧地向前發展;(3)帶——利用前奏、間奏及尾奏預示與引導、轉折及改變來配合演唱者的情緒輸出,帶動現場觀眾的情緒體驗,引發觀眾的共鳴;(4)掩——通過即興發揮和臨場變化敏感而靈活地調整伴奏的速度和力度,為演唱者揚長避短,或是彌補演唱者在節奏、情緒、歌詞、音量等方面的不足;(5)調——通過對節拍的控制來調整演唱者過快或過拖的演唱節奏。

綜上所述,在聲樂表演中,現場表演往往與表演者的現場發揮、演唱者的速度與節奏、伴奏與演唱的和諧統一有緊密聯系,伴奏者和演唱者的通力合作對于統一音樂風格和音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演唱中的靈活運用往往起著烘托表演氛圍、提高藝術表現力、增強舞臺整體性、塑造音樂主體形象的重要作用,不僅是演唱者的合作者,也是觀眾想象力和情緒的帶動者。

猜你喜歡
即興伴奏聲樂表演鋼琴
紙鋼琴
當前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舞臺表現力缺失現狀與對策探討
如何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合理應用即興伴奏
聲樂表演藝術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分析
即興伴奏對高校鋼琴學生就業的作用及教學方法的探討
關于鋼琴即興伴奏藝術審美價值的探討
聲樂表演前的案前準備工作研究
應用型背景下音樂專業聲樂表演中表現力的培養
鋼琴
半夜敲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