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補強修復技術研究評價

2023-01-11 03:22孫芳萍孫銀娟
全面腐蝕控制 2022年11期
關鍵詞:周向管件屈服

孫芳萍 黃 志 孫銀娟 高 耘

(長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8)

0 引言

復合材料管體缺陷補強修復技術,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北美應用的一種管體缺陷免焊接補強維修技術,主要用于深度≤80%管道體積型缺陷補強修復[1]。由于其具有比強度、比模量高,可不停輸、避免焊接不動火施工,既可適用于各種管徑的直管段,也可用于彎頭、三通等異型件缺陷的修復等優點,在油氣田管道修復中得到應用[2,3]。其根據使用的纖維材料和工藝方法不同,主要分為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三大類。但無論是哪一種復合材料補強修復技術,其基本修復結構通常由纖維布+補強粘膠+高強填料三層結構組成。在施工現場,使用粘膠充分浸潤補強纖維布,然后將浸潤了粘膠的纖維布,纏繞在管道修復部位,在一定溫度和時間下,粘膠固化后即形成補強復合材料[4,5]。

目前市場上可用于管道修復的纖維復合材料繁多,性能也多有差別,但國內尚沒有一個修復工藝的統一標準和參照。各家修復公司針對自己的產品特點,采用各自的修復手冊進行現場修復施工。導致復合材料的修復效果也層次不齊。國內目前尚無統一的復合材料修復效果評價標準體系。因此本文通過靜水壓測試試驗,對玻璃纖維修復后的承壓能力進行了評價。

1 靜水壓測試有效性驗證[6-10]

1.1 測試方案

選取一根X60鋼管件,長度3.5m,管徑為φ508,壁厚9mm,在管件上制造缺陷,缺陷深度為70%壁厚,缺陷尺寸為110×70mm。先在缺陷處布置應力測試片,并初步升壓至1.5MPa,獲取缺陷原始數據。在缺陷處安裝高強玻璃纖維復合材料(8層),然后在復合材料表面布置應力測試片,升壓至1.5MPa,穩壓10min,然后升壓3MPa,穩壓10min,然后每次升壓2MPa,穩壓10min,直至升至20MPa,穩壓1h。

1.2 測點通道布置

根據有限元模擬結果,在復材補強管體上布置相應測點,測點位置如圖1所示。測點1(通道1、2、3)為花片,位于玻纖補強區域壁厚減薄70%缺陷內中部,測點2(通道4、5、6)為花片,位于玻纖補強區域缺陷外部棱角位置,測點3(通道7、8)為“L”形片,位于玻纖纏繞層邊緣,被覆蓋在纏繞層內,貼在管件上,測點4(通道9、10)為“L”形片,位于遠離補強區域,為參考點,測點5(通道11、12)為“L”形片,位于玻璃纖維補強層上,測試在打壓過程中玻璃纖維補強層的應力;測點6(通道13、14、15)為花片,位于玻璃纖維補強層邊緣,在補強層外,貼在管件上,與測點3形成對比。

圖1 測點通道布置圖

1.3 補強前靜水壓測試結果分析

由補強前靜水壓力測試結果得出,在靜水壓力為1.5MPa時,各測點周向應力遠大于軸向應力。比較各測點的周向應力和綜合應力,位于待補缺陷內測點1的周向應力和綜合應力,遠大于其余測點的周向應力和綜合應力,說明壁厚減薄導致測試應力增大,剩余強度降低。位于缺陷外部棱角位置測點2的周向應力為42.1MPa,大于參考位置測點4的周向應力,說明缺陷外部棱角位置在缺陷的影響范圍內。位于補強纏繞層邊緣處的管體應力測點3的周向應力為37.2MPa,與遠離缺陷位置的參考測點4的周向應力35MPa基本接近,說明預補強區域范圍選擇滿足補強范圍要求。

表1 補強前靜水壓測試結果表

通過對管件補強前的靜水壓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靜水壓力下,管件主要受周向力作用,壁厚減薄導致缺陷部位應力增大,剩余強度降低。缺陷內部測點的軸向應力比其余測點的軸向應力大,但仍以周向應力為主。缺陷外部棱角部位受力受到缺陷影響,比遠離缺陷位置的參考點應力偏大。

1.4 復合材料補強后靜水壓測試結果分析

根據測試結果,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玻璃纖維補強效果的分析。

(1)位于補強層邊緣,分別在補強層內、外且貼在管件上的測點3和6

由于兩個測點很接近,如果沒有補強層的影響,這兩個測點的應力應該比較接近。因此,通過比較兩個測點的應力曲線,可以有效的說明補強的效果。由這兩個測點的Von Mises應力隨靜水壓力變化曲線(圖2)可知,位于補強層外側的測點6,其應力大于位于補強層內測點3的應力,且隨著靜水壓力的增加,兩個測點的應力差增大。當靜水壓力為10MPa、15MPa和20MPa時,兩個測點的應力差分別為20.7MPa、50.9MPa、256.9MPa。這是由于補強層分擔了測點3的部分載荷,起到補強效果而導致的。

圖2 Von Mises應力曲線

由兩個測點應力差隨靜水壓力變化曲線圖(圖3)可知,當靜水壓力大于18MPa時,應力差急劇增加。因此可知,管體整體屈服時的靜水壓力為18MPa,也說明當補強區域發生塑性變形時,玻璃纖維補強層的補強效用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圖3 應力差與靜水壓力變化曲線

(2)靜水壓力為1.5MPa時,補強前后缺陷部位測點應力變化比較

由于補強前后兩次靜水壓力加載,條件有所差異,為保證前后兩次載荷測得的數據,在同一載荷等級下比較,可通過測點4,在補強前測得的應力與補強后測得的應力之比,確定修正系數,進行測試應力修正,補強后測試應力乘以修正系數,得到補強后的修正應力值。

由表2可知,減薄70%缺陷內部測點1,補強后的應力是補強前的39%左右,頂角位置測點2,補強后的應力是補強前的55%左右,可以得出,在1.5MPa壓力下,玻璃纖維的補強效果較好;

表2 缺陷相關測點補強前后應力測試結果比較

(3)位于缺陷頂角位置的測點2與參考測點4的比較分析

由于測點2位于缺陷的邊緣,受缺陷的影響,在靜水壓力為1.5MPa時,其測試應力在補強前比參考測點4的應力大。補強后,在靜水壓力為1.5MPa時,測點2的Von Mises應力為31MPa,小于參考測點4的應力值33.1MPa,由此得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補強效果。為了進一步評價玻纖復材的補強效果,進行了壓力大于1.5MPa時,不同靜水壓力下,測點2和測點4的應力分析比較。

由Von Mises應力隨靜水壓力的變化曲線圖可知,當靜水壓力小于12MPa時,測點2在補強層的作用下,其應力曲線基本和參考測點4重合。說明當靜水壓力小于12MPa時,在補強層的修復作用,使受缺陷影響的測點2的應力,與缺陷未影響的測點4的應力基本相同,可見補強效果很好。

圖4 Von Mises應力隨靜水壓力的變化曲線

2 修復作用機理

管道在運行中就會有圓周應力作用于管壁的各個方向,使得管壁處于膨脹狀態。如果管壁的某個部位存在缺陷,缺陷部位將承受更大的壓力,當壓力超出安全范圍,管線就會發生泄漏。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修復原理是,將玻璃纖維復材纏在管道缺陷外表面,復材與強力膠和填料一起構成復合修復層,缺陷管道修復后,缺陷部位承擔的部分應力會傳遞到復合修復層,從而使管道缺陷部位承擔的應力處于安全極限內,保證管道安全運行[11]。

復材修復靜水壓測試應變與內壓的關系如圖5所示,其中修復層為8層玻璃纖維,缺陷深度72%壁厚,管道直徑508mm,壁厚9mm。由壓力測試表明,玻璃纖維復材修復的缺陷在內壓6MPa時屈服,根據載荷分擔比例ECtmin/EStS[12,13](E為彈性模量,t為材料厚度),屈服之前載荷分擔比例為,復材:缺陷管材≈1∶4.2。修復的缺陷屈服后,管件繼續升壓過程,載荷分擔比例為,復材:缺陷管材≈47∶1,復材開始起主要承載作用,此時缺陷強化后彈性模量急劇變化,復材起到足夠補強作用。繼續升壓,至18MPa時完好管體屈服,管體修復區域外發生明顯鼓脹變形。

圖5 應變與內壓的關系曲線

對施加彎矩數據進行整合,如圖6所示,由圖可知,復材可以延遲管件缺陷部位的屈服,并使屈服后的管壁幾乎不承彎。即復材作用依然是環向強度的分擔,抑制鼓脹,完好管壁達到屈服后方能起到足夠的分擔作用。

圖6 彎矩與內壓關系曲線

因此,復合材料修復缺陷是依靠自身抗拉強度抑制缺陷鼓脹,控制缺陷鼓脹變形在安全范圍以內。復合材料補強技術適合修復強度損失型缺陷,可以通過自身性能抑制缺陷發生鼓脹破壞,復合材料補強技術可以延遲缺陷屈服,并在屈服后分擔主要載荷起到補強修復作用,復合材料不適用于擴展型缺陷的修復。

3 結語

通過以上測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靜水壓力下,管件主要受周向力作用,并且壁厚減薄,導致缺陷處應力增大,剩余強度降低;

(2)通過補強邊緣內外測點、缺陷相關測點在補強前后測點應力的變化、以及缺陷頂角測點與參考測點的測試應力比較,說明玻璃纖維復材具有較好的補強效果;

(3)根據管道尺寸、壁厚、缺陷面積和缺陷深度,合理計算玻璃纖維最小厚度、補強層數和軸向修復長度是缺陷復材修復效果的關鍵控制因素;

(4)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修復管道時,復材和缺陷管材承擔壓力比例,和兩種材質的彈性模量成正比,因此為達到修復效果,復材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5)應力應變是鋼材力學性能的根本表現,在進行缺陷補強修復時,首先應考慮缺陷的剩余強度。

圖7 復材受力示意圖

猜你喜歡
周向管件屈服
周向拉桿轉子瞬態應力分析與啟動曲線優化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師秘書
復合材料機匣周向安裝邊模擬件強度與損傷分析
燃氣用壓接式碳鋼管材及管件性能分析
壓接式碳鋼管材及管件在燃氣工程的應用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某周向工業X射線探傷機輻射環境影響探討
掠葉片進口流場中周向不均勻性的影響
一種童車
百折不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