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層次學徒制模式的“工時制”智能機床與編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23-01-12 13:16李云革張鳳南
農業工程與裝備 2022年5期
關鍵詞:工時編程智能

李云革,張鳳南

基于高層次學徒制模式的“工時制”智能機床與編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李云革,張鳳南

(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0)

高層次學徒制教學是深化產教融合、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沈陽工學院以培養符合行業發展需要,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的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結合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一基三能多融合的高層次學徒制崗位對接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持續培養機器人工程師、數控編程工程師以及數字化工程師等高技術技能型人才。

工時制;高層次學徒制;教學改革;智能制造工程

1 研究意義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指示,試點高層次學徒制教學是深化產教融合、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業教育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形式。為扎實做好高層次學徒制試點教學工作,高校要從生產企業對智能制造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出發,結合自身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一基三能多融合”的高層次學徒制崗位對接式人才培養模式?!耙换笔侵敢灾悄苤圃旒夹g為基礎;“三能”是指突出智能制造工藝設計能力,突出現場調試技術能力,突出數字化車間管控能力;“多融合”是指產教融合、專業與職業融合、課程與崗位融合。采用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由雙師型教師或企業專家負責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企業專家進行教學時采用學徒制,課時數占總學課時的50%以上,學生在學校和企業之間交替進行學習,真正培養出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熟悉基層業務的管理型技能人才。

2 人才培養模式

發達的工業國家對學徒制在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比較重視[1],目前我國也在大力倡導“高層次學徒制”,并在全國高校進行大力推廣。沈陽工學院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采用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實行院校招生錄取與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模式,充分利用政校企三方面的社會資源,實施教學指導委員會、校內外實踐基地、訂單班、產業學院、校企聯盟的“五位一體”校企合作新模式,實現校企優勢互補、成果互享,構建由多個主體參與的“共管、共制、共建、共育、共享、共研”的教學育人新機制,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把企業研發的最新技術融入到學校的實際教學中,共同推動智能制造產業轉型升級,讓先進技術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深度合作、協同育人?!靶V袕S”是按照企業化的運作模式來實現“教學”和“生產”兩個目標,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學生從大一進校就能夠在“校中廠”中體驗沉浸式學習,讓學生感受真實的職業環境,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學生在“校中廠”和企業的交替培養過程中,通過完成項目認知、項目基礎知識、項目專業技能等科目的學習,結合不同崗位,逐漸能夠獨立完成項目。學生經過四年培養,畢業后能夠“免培訓、免過渡”直接上崗,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

“工時制”是指在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在企業進行實習時,實習時間參照企業工人工時的方式結算?!肮r制”模式的優勢在于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后,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工作”,靈活方便地安排學習和實習時間,比較適合高校學生的學習特點。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 所示[2]。

圖1 人才培養模式

3 “工時制”教學改革模式實施應用

院校引進了整套智能制造生產線,為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提供了高水平的校內教學與實踐平臺。該智能制造生產線包括加工制造分系統(軸承壓蓋加工單元、葉輪加工單元、輪轂加工單元)、倉儲物流分系統、信息管理分系統,以數字化工廠理念,構建了包括工件倉儲管理、數字化制造加工、自動化輸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自動化的生產流程。學院以沈工—華中數控學院為多軸實訓基地,引進了20多臺五軸加工中心、2臺金屬打印機等實訓設備,極大地優化了學生的實踐環境,為培養智能制造領域的高素質高層次技術型人才奠定了物質基礎。

學院根據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要求,以校企共建的模式打造了國內本科院校首個自主建設的多元素數字化“校中廠”平臺,結合機器人實訓基地等校內外優質實踐基地和三個合作企業豐富的資源,按照企業實際生產要求,以“工時制”模式實施育訓結合、工學交替、在崗培養,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

3.1 “工時制”實施方案

“工時制”教學實施方案如圖2所示,在對合作企業的需求情況、學生學習情況、學習內容制定情況、考評機制等情況進行詳細調研后,合理設計適合本專業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搜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教學的效果分析,根據反饋來對教學方案進一步完善,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圖2 實施方案

3.2 “工時制”教學理念改革

在開展“工時制”教學時,首先要確定學生參加“工時制”教學實踐的任務清單,確定需完成課程的總工時數和最終考核方案。教師應根據學校智能制造實踐基地和五軸數控加工中心的實際情況,并結合高層次學徒制合作企業的實際生產項目,為學生制定符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的任務清單。實施“工時制”教學可讓學生在“校中廠”和企業交替培養過程中,實現“學中做,做中學”[3]。

高層次學徒“工時制”需由學生本人申請,隨后由智能制造專業教師與企業相關負責人組成審核組一起面試。學生在面試合格后,由合作企業、學生、學院三方簽訂相關實習協議,明確各自的責任,保證學生的相關權益。如果學生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企業可在學生畢業后直接錄取為正式員工。

申請參加高層次學徒“工時制”教學的學生應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參加 “工時制”課程,在得到教師批準并領取工時操作任務工單后,方可進行編程操作,教師在旁指導直至操作結束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記錄、確認。高層次學徒制“工時制”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高層次學徒“工時制”流程

3.3 “工時制”晉升機制

在智能機床與編程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車間的實際情況,設置“數控編程工程師” 的實踐崗位,實踐流程分為“實習操作”、“助理操作”、“輔助操作”、“獨立操作”四個階段。

(1)實習操作的任務是理解崗位的特點、操作設備情況,安全知識,需要 2工時。

(2)助理操作的任務是輔助老師完成初級的智能數控機床加工操作,需要4工時。

(3)輔助操作的任務是在老師現場的指導下,能完成相對簡單一些零件的智能數控機床編程操作,需要8工時。

(4)獨立操作的任務是學生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一般零部件的智能數控機床加工操作,需要10工時。

當學生編程操作工時累計24工時,并通過相應考核,學院可為其頒發初級技能證書;當操作工時數累計40工時,并通過相應階段考核,可為其頒發中級技能證書。

3.4 “工時制”教學考核方式

教師要遵照“工時制”智能機床與編程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的實踐課程進行全程指導并制定對應的考核方式,學院也應建立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邀請相關行業的專家進行考評,教學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4]。

表1 教學考核方式

4 結語

學院通過采用與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招生制度與“工時制”教學實踐方案,打造了“一基三能多融合的高層次學徒制崗位對接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熟悉基層業務的管理型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礎。

[1] 李玉靜.國際視野下我國學徒制的未來發展:德、英、澳、新學徒制發展特點及對我國學徒制發展的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21):34-38.

[2] 李娟,王薇,楊鳳云.新型學徒制的實踐探索與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3):201.

[3] 顧卉,王劍華.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17(6):63-66,79.

[4] 陳文杰,張小麗,何振杰,等.制造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以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21,37(6):143-14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working schedule"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and programming based on high-level apprenticeship mode

LI Yunge, ZHANG Fengnan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shun, Liaoning 113000, China)

High-level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mode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aim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hat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terprise production 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t deepens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builds the high-level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of "one base, three abilities and multiple integrations of high-level apprenticeship positions".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o continue to train robotics engineers, CNC programming engineers, digital engineers, and other high-tech technical talents.

working schedule; high-level apprenticeship; reform in educ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G712

A

2096–8736(2022)05–0048–03

李云革(1979—),男,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機床與編程、智能制造工藝。

責任編輯:張亦弛

英文編輯:唐琦軍

猜你喜歡
工時編程智能
淺析國有企業如何推行標準工時管理
編程,是一種態度
元征X-431實測:奔馳發動機編程
編程小能手
紡織機上誕生的編程
特殊工時制不能成為企業“變相剝削”的工具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