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小學生兒童詩寫作的應然取向

2023-01-14 18:05歐巧
中小學班主任 2022年24期
關鍵詞:真情實感

歐巧

[摘要] 兒童詩是一種很好的表情達意的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部分師生覺得寫兒童詩有困難,素材難找、主題難定、詞句難寫,這些困難源自對兒童詩背后的生活屬性洞察不足。兒童詩屬于文學創作的一部分,文學創作既來源于生活,也應回歸于生活。兒童詩應該緊扣生活屬性,取材于生活,選擇合適的主題,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真情實感。

[關鍵詞] 生活本真;淺白簡樸;真情實感

素材難找、主題難定、詞句難寫,這是小學語文兒童詩寫作教學中的“三大難”。其實,問題的根源恰與我們在教學中常忽略詩歌的生活屬性有莫大關系。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韻律。兒童詩是詩歌的一個分支,同樣需要注重其生活屬性。新課改呼喚語文課程的人文化和生活化,兒童詩教學作為習作教學的重要部分,走生活化道路乃核心素養發展所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還兒童詩以生活本真,引領學生將兒童詩貼近他們生活,成為他們喜聞樂見且愿意采用的情感表達方式。

一、從生活中選取兒童詩的素材

高爾基在談論自己的創作經歷時表示,豐富的創作素材得益于他青少年時期對社會生活的細心觀察。受此啟發,我們可以將“做生活的有心人”定為兒童詩教學的第一步,那怎樣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呢?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課堂上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老師讀完一篇優秀兒童詩后,就會有些同學在下面發出感慨:“這樣的事情我也做過?!薄斑@樣的人我也會寫?!钡珵楹握嬲絼庸P時,學生腦子里就一片空白呢?此類情況深刻反映出學生兒童詩素材不足并不是經歷的缺乏,而是記憶的缺乏,是他們未曾有意識地對外界信息進行處理而導致的。所以,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必須先成為有意識的觀察者。譬如,留意身邊人和景物的變化;捕捉生活中新奇好玩的事物;對發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圍的事要多加思考。我們可以在日常引導學生用小本子記錄身邊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事,如愛抽煙的爸爸、玩手機的媽媽、雞蛋花、含羞草、足球比賽等。有位同學在練習篇目《媽媽的寶貝》中寫道“誰是媽媽的寶貝?是哥哥?還是我?是手機?!边@幾句創作生動道出了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因手機忽略家人的常見問題。

再者,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練習?,F在社會資訊十分發達,除了鼓勵學生閱讀詩歌書籍以外,我們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少兒詩歌網站。只要接收信息的途徑變多了,學生對兒童詩的了解就能更為透徹。筆者曾在班上做過一個“你課外都讀什么書”的課外閱讀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寫兒童詩較好的同學大多有課外讀詩的好習慣。比如,小童同學從小喜歡讀詩,三年的讀詩經歷大大拓寬了她詩篇創作的廣度。

最后,勤練寫詩才能提升兒童詩的水平。有了豐厚的積累尚且不夠,還應做到內化與輸出。所以,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筆者就開始嘗試讓學生寫“每季一首詩”,到了中年級可以寫“每月一首詩”,直至高年級的“每半月一首詩”。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安排有漸進坡度的寫作訓練,逐步挖掘生活內容。當寫詩成為習慣,學生的寫作也就自然能言之有物。

二、基于生活擬定兒童詩的命題

在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兒童詩命題的形式有了很大的改革。除低年級多采用全命題或半命題形式外,中高年級的兒童詩大多只給出了一個寫作范圍,讓學生來自由命題。雖然學生擬的題目如“孫悟空七十二變”顯得各有特色,但他們始終緊緊圍繞出題老師“如來神掌”這一題目范圍來寫作。所以,寫作范圍對學生兒童詩寫作的發展方向影響尤為重要,教師在規劃兒童詩范圍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生活中并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大題材,但實際上生活細節處處都是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可以寫入詩歌。在兒童詩的命題過程中,教師應該率先跳出“條框式”的泥坑,因循守舊的兒童詩命題是束縛學生創新思維的枷鎖。時常遇到諸如此類的“經典”題目:“假如”“我想有——”“風的歌”等。當然,這類題目對初學者有拋磚引玉之效,但如果反復出現,遠離生活根源,就很容易會澆滅初學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兒童詩無話可說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寫作時要對寫作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由此,教師大可放開拳腳,在兒童詩命題時力求做到包羅生活、著眼細處、富有話題性,使命題走向開放。教師在命題時要注意聯系實際,面向生活,如“小小棉簽、快遞哥哥、捉迷藏、七彩的氣球、蟬”等,雖然命題平凡,但常常會有驚喜。有個學生在練習寫作《捉迷藏》時有幾句詩特別感人:“爺爺喜歡和我捉迷藏,我每次都能找到他,但有一天他在花叢里彎下腰,我卻再也找不到?!?/p>

如果是自由命題,則可以讓學生自主命題,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大膽想像,以自己喜歡的人和事為詩題,我手寫我心。不一定非要跟大眾化等命題相關,只要是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是學生寫詩的范圍。如果解開命題束縛,那么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就是一片廣闊的創作天地。小到螞蟻,大到恐龍;近至身邊,遠至外星球,都會成為學生津津樂道的兒童詩題材。好比《斗嘴的蟋蟀》《大肚子西瓜》《星星的家》《葉子落下來》這些生活化的命題妙趣橫生,學生的作品也因此涌現出許多新穎獨特的詩句,十分精彩。

三、積累生活化的兒童詩語言

關于寫作的表達方式,葉圣陶先生認為:“小學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樸實說理,不生謬誤?!备哦撝?,葉老主張寫作言辭表達通俗化、淺白化。這主張會不會與詩歌追求文句優美相悖呢?其實這對于詩歌起步的兒童詩教學并不矛盾,相反則為我們提出了寫作教學的諍言。兒童詩習作教學,主要目的是逐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而我們不能隨意拔高這個目的,把兒童詩的寫作等同于作家的文學創作,更不能將兒童詩語言看作作家的語言,拔苗助長反而嚇退了初學寫詩的孩子們。在批改《淘氣的足球》時,有學生寫道:“我覺得足球真皮,弄得我滿場跑;我覺得足球真皮,弄得守門員總是摸不到?!本渥与m然淺白,但實則童趣盎然。

常人眼里的詩篇創作十分推崇辭藻的華麗及詞句的考究。一篇文章若能巧妙用上優美詞句固然能使文章熠熠生輝,但不能過分強調與追求,否則不但會令文章有做作之感,而且還會約束學生去真實地表情達意。多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少用些書面化語言,反倒會使兒童詩生動活潑得多,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爸爸的胡子像雜草,扎得我咯吱咯吱樂?!痹偃?,“貓貓的臉花,但眼睛不花,抓住老鼠從不失手?!边@些兒童詩優秀作品雖文辭精練簡短,但卻生動傳神,像清泉般淙淙有聲,質樸純凈,直達讀者的心田。

兒童詩創作既來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生活化的兒童詩是對兒童詩生活屬性的正確認識,從兒童詩素材、命題、語句等方面遵循兒童詩生活化的發展方向,小學兒童詩教學之路定能邁入深處。

[參考文獻]

[1]吳章全. 論圣野兒童詩的語言藝術特色[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1.

[2]李紅.林煥彰的兒童詩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24(06):63-66.

[3]范卿.根植文本 護育詩心——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兒童詩閱讀教學例談[J].課外語文,2019(06):109-110.

歐 巧? ?廣東省中山市石岐第一小學。

猜你喜歡
真情實感
淺談革命紀念館講解工作的認識
為有源頭活水來
論述小學語文輕松作文的教學嘗試
作文立意的探究
如何恰當合理地以技巧升華情感
真情實感好行文
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作文教學從“實”指導的研究
小學生作文指導研究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