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龍江林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01-23 03:38黃旭東張文宇
農業災害研究 2022年11期
關鍵詞:白龍江云杉蟲害

徐 寅,黃旭東,劉 剛,張文宇

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科學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00

1 研究背景

白龍江林區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在岷山山脈的白龍江和洮河兩條主要河流的上游。大部分使用區域在西藏合作州的舟曲、迭部、卓尼、臨潭、甘南等縣,以及隴南市武都區的龍南鎮和文縣。林業總面積112.7萬hm2,其中森林面積89.2萬hm2,占全省森林總面積的1/3,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

自1998年推出野生森林保護項目以來,白龍江省森林保護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建造密集型非營利森林。多年來,當地以建造人工純林為重點,使得森林結構單一,并且是集中連片的,此種現象造成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加上復雜的地貌、不充分的監測和控制工具加劇了森林害蟲的蔓延[1]。隨著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導致森林蟲害反復發生,在從人工林向天然林轉變的過程中,病蟲害反復混雜,多年來出現了更為嚴重的交叉性感染,嚴重破壞了區域生態平衡。同時,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病蟲害物種促使病原體傳播的方式產生了變異,隨著變異物種的不斷涌現,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監測和控制的難度,給森林資源的安全帶來了一定風險[2]。

2 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現狀

據白龍江森保中心2016年森林病蟲害調查,目前林區有森林病蟲害59種,其中病害12種,蟲害45種,鼠害1種,蟲害1種,主要危害云杉、夾竹桃、杉木、楊樹、柳樹、櫟樹等,給林區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白龍江林區共有39種害蟲,包括云杉樹皮甲、云杉銹病、松葉甲、松葉甲、云杉柳葉甲、松果甲和松油葉甲。其中,云杉樹皮甲因其分布廣泛、危害嚴重,是白龍江林區最需要防治的害蟲。1990年首次出現在舟曲林業局的洪泛區林區,但此后蔓延至整個林區,尤其是侵擾純種植的云杉林,目前的樣本與前一年的樣本基本重復[3]。

云杉針葉炎孢子越冬,潛伏期長,因此難以控制。除云杉針葉蟲害外,一些較小的害蟲,如落葉松疫病、云杉疫病和中國松疫病,也逐漸成為主要的森林危害因子,從過去的輕微和不明顯的危害到越來越嚴重的危害,并出現了不同病蟲結合的現象。例如,在白龍江林區,由于云杉樹皮甲蟲和云杉葉枯病的頻繁發生,云杉的生長由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促使絕大部分的植物走向了死亡,云杉樹自身的枝干也漸漸干枯致死。此外,苗圃中的蟲害發生率也在逐年提高,大多數苗圃有2~3種導致優質苗木死亡的病蟲害。

3 林業有害生物的產生原因

森林害蟲是由諸多因子綜合影響的產物。從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和研究防治效果來看,白龍江林區的林業害蟲已普遍呈現“局部減少、普遍蔓延”的趨勢,引起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3.1 樹木對蟲害的抵抗力不足

第一,森林害蟲主要出現在20世紀建立的人工林中,主要樹種是云杉,大多是結構簡單、密度大的純林,加上森林管理和處理不及時,導致樹木抗病能力低下。第二,人類活動對天然林林分的過度索取,導致林分結構的改變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這進一步削弱了林分的自我調節能力,為森林害蟲的入侵創造了機會。第三,部分野生動物是某些森林害蟲的天敵,野生動物的存在可以滅殺一些害蟲。然而,近年來,對野生動物的過度捕殺削弱了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增加了害蟲和嚙齒動物的數量。

根據以往的林業經驗可知,樹木對害蟲的抵抗力主要與樹種、它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生長條件有關。近年來,對保護森林支持力度的加大致使森林面積不斷擴大,尤其是在大規??撤ド值牡胤?。大部分種植的森林都是單一樹種的森林,樹種的同質性降低了森林對害蟲的整體抵抗力,為害蟲的傳播創造了機會。例如,近年來,杭州森林莊園通過種植大量的杜英和木荷等樹木,將森林覆蓋率提高至65%以上。然而,人工林中樹種單一的問題使這一林區的人工林成為病蟲害的滋生地[4]。

3.2 控制昆蟲和疾病的方法單一,效果不明顯

使用殺蟲劑是控制所有森林病蟲害的主要手段。在過去,一些森林管理者對環境不友好,過于依賴藥物方法控制病蟲害。各種藥物的大量使用導致樹木對害蟲的抵抗力下降,甚至害蟲對藥物的抵抗力也發生了變化,這對未來的蟲害防治構成了重大挑戰。

3.3 追溯性監測和綜合管理工具落后,預防措施單一

林業管理的疏忽,使管理者減少了對管理工具的采購預算,導致管理中心沒有相應的監測工具和設備,整體的監測設施不完善,僅有的監測工具也相當落后,無法滿足目前林業有害生物的預防需求。主要使用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監測人員不能在發現大面積枯死林木之前盡快定位和了解害蟲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防治進度。此外,化學熏蒸劑經常被用于控制森林中的害蟲,而新的控制方法,如高效低毒的殺蟲劑、病原微生物等的引進被推遲了。應用此種落后的預防方式致使防治效果不明顯,而且非常容易使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造成環境污染,非常不利于自然環境的良好發展,還會削弱森林的自我調節能力,進一步加大了有害生物的防治難度和風險。

3.4 防控措施不到位,防控難度大

白龍江的林業有害生物分布面積廣,主要分布在偏遠的山脊和山谷,難以接觸和研究到,防治難度大。此外,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采購和應用投資較少,沒有專門的設備,因此,地方上的防治方法非常容易受到制約,只能象征性地參與防治,最終出現更大范圍的危害。

3.5 缺乏關于預防和控制措施的知識,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

由于林業局一直注重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基層人員包括林區周邊群眾缺乏森林病蟲害預防意識,對病蟲害防治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忽視了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此外,蟲害防治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工作,許多以前沒有接觸過這項工作的人,由于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防治能力不足,防治工作不能徹底開展,因此無法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3.6 蟲害控制體系不完善

隨著林業的發展,病蟲害防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一些森林管理部門,蟲害管理制度的內容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以下2個方面。(1)預防措施較少。目前,一些林區的有害生物管理體系不完善,預防措施不夠科學、合理,往往出現問題再來進行治理,預防力度不夠。雖然這種管理方法可以防止樹木病蟲害問題的加劇,但害蟲的存在仍然會對樹木的生長產生負面影響。(2)病蟲害檢測不及時、到位。大多數林區都有適當的蟲害監測機制,但有些林區的蟲害監測工作沒有及時開展。

4 蟲害綜合管理

4.1 生物控制

由于化學殺蟲劑的污染和樹木抵抗力的減弱一系列問題的發生,需要在害蟲管理系統引入有效的生物控制方法。就森林害蟲而言,以下2種生物控制方法可用于預防和滅殺害蟲。

第一,適當增加天然害蟲種群,通過增加與害蟲和疾病相關的天然害蟲種群,可以減輕害蟲和疾病問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除了使用天然害蟲種群的方式外,通過害蟲繁殖控制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生物控制方法。引進害蟲天敵的方式可以高效防止各種害蟲的繁殖。

4.2 雜草控制

根據以往森林蟲害管理的經驗來看,蟲害的主要來源是雜草木本植物,也是蟲害傳播和加劇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通過使用控制樹木害蟲的治療方法改善林區的害蟲問題。(1)樹木害蟲控制的基本處理。對于已經失去控制價值的弱小樹木(嚴重的蟲害問題),應及時砍伐,以減少森林中的蟲源。在砍伐有蟲害的樹木后,通過熏蒸和焚燒進一步根除害蟲。對于有輕微蟲害的中青年樹木,主要集中在上部和中部,應采用修剪和再生的方式進行防治。應修剪受蟲害影響樹木的上部1.5~1.8 m,并對年輕和中等年齡的樹木,在適當管理關鍵營養物質的基礎上恢復其正常的樹冠形態,同時達到控制蟲害的目的。

4.3 做好預測和監測,科學防控

根據森林害蟲發生規律,掌握害蟲的流行病學動態,確定檢測與預報林木病蟲害的途徑。了解如何設置森林害蟲檢測(點)臺站,記錄森林害蟲的動向與發展趨勢,作出正確預報,準確報告發生現狀,作出短期預報,減輕森林害蟲對森林資源的危害,進而減少經濟損失。防治重點森防站要通過每年的森林害蟲動態報表、害蟲動態、發展趨勢預報信息等,選擇重點關注的重點森林害蟲為主線,開展防控工作。在病蟲害的防控領域,要抓住機遇,推廣與應用生物農藥,增強防治效果。

4.4 提高對有害生物的認識,注重森林保護與開發

第一,利用電視節目、網絡節目、報紙、海報、廣告牌等形式,增強林區職工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意識,鼓勵他們及時報告本地區發生的病蟲害情況,增強整個林區的防治意識。第二,為了高質量地完成預防工作,需要考慮到營造森林及其后續管理與護理的所有方面。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積極選擇抗病樹種,大力營造混交林,加大經營管理力度,切實做好森林病蟲害的全過程生態防護。第三,結合林業措施,在一些現有的種植園中,應清除和砍伐死樹、易受風吹日曬的樹木,以改善森林健康狀況,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防止病蟲害的進一步蔓延。第四,在森林經營和利用前應進行合理的環境影響評估,并制定適當的計劃,以免因不合理、不科學的開發而破壞森林的生態平衡,造成森林害蟲的頻繁發生。

4.5 了解有害生物檢疫的原則,防止外來生物入侵

結合年度“綠盾”森林植物檢疫執法措施,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力度,對林木育苗產地進行檢疫,防止劣質苗木或病蟲害苗木用于造林或出口,有效制止病蟲害在林區的傳播和蔓延。例如,葉斑病是白龍江林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害蟲,如果不加強檢疫,林木植物的傳播就會廣泛傳播。同時,要對松材線蟲、美國棉鈴蟲等危險性病蟲害在重點地區進行徹底的檢疫和達標檢查,加強對運輸植物和林產品車輛的檢疫檢查,加強對外購種子和種子材料的檢疫活動,有效防止外來生物入侵。

4.6 增加財政投資,組建林業有害生物管理小組

要重視加大科學技術投入,爭取在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從目前森林的發展狀況來看,可開發生物遙感技術,以克服技術人員由于交通不便而無法前往偏遠地區開展觀測與研究工作的問題,從而有效監控病蟲害,并提升觀測水平。此外,由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對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要做好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術訓練。通過采取演講、技術培訓、交流會等方法提升專業技術水平與綜合素養,打造專門的有害生物防治團隊,以增強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實力。

4.7 構建完善的監測系統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領域,及時、充分的監測不僅可以在早期發現林區的蟲害問題,而且可以減輕蟲害的危害,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在有害生物監測系統基線的基礎上,應建立一支具有豐富蟲害監測經驗的監測隊伍,結合林區蟲害繁殖周期和蟲害癥狀等信息,及時對林區進行檢查,注意危險的蟲害種類、是否發現蟲害癥狀。例如,河南省伊川縣建立了由楊樹種植者、城市農業中心官員和檢查員組成的三級監測機制,以監測楊樹害蟲。各級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合理分工,共同參與楊樹病蟲害的防治和監測工作。鑒于該林區的蟲害管理現狀,事實證明,在該林區使用三級蟲害管理系統非常有益。

5 結束語

為了做好林業有害生物管理工作,要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和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從而有效減少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為了提高害蟲管理的質量,有必要在完全了解不同害蟲的特點、發生時間和其他信息的基礎上,引入適當的控制措施,以建立完整的害蟲管理系統。此外,在蟲害管理有益經驗的基礎上,還可以將蟲害管理系統推廣至其他林區,以便為樹木生長和林分改良提供良好的保障。

猜你喜歡
白龍江云杉蟲害
An Annotated List of Lizards (Sauria:Squamata) Recorded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桑園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
云杉大苗的起苗與包裝
大興安嶺云杉的撫育方法
桃樹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云杉的管理與栽培技術探討
不用農藥也能治蟲害
云 杉
白龍江邊
阿克蘇林果蟲害專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