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創新實踐探索

2023-01-25 00:16周娜沈舒怡周欣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36期
關鍵詞:實踐困境創新模式共同富裕

周娜 沈舒怡 周欣

摘 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有效推進共同富裕,需補齊農村這塊短板。為深入了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情況,以揚州市蒼頡村為個案,提煉出以黨組織領導、黨員干部帶頭、人民群眾跟進的實踐模式,針對黨組織內生動力有待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有待提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等困境,提出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助推文旅經濟發展、強化組織隊伍建設等一系列對策建議,以期為各地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建;共同富裕;創新模式;實踐困境;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D26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6-0031-03

收稿日期:2022-01-18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農村共同富裕進程中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研究——基于對揚州市C村的實證分析”階段性研究成果(202211117129Y)

作者簡介:周娜(2002-),女(彝族),云南昆明人,學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沈舒怡(2002-),女,江蘇鹽城人,學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欣(2002-),女,江蘇常州人,學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引言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鄭重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黨的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立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個基本方略?!包h的根基在基層,一定要抓好基層黨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盵1]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實現農村共同富裕,關鍵要抓牢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但截至目前,針對農村共同富裕問題的各類研究大多聚焦于政策解讀、資本和技術帶動(如農村金融、企業下鄉、數字鄉村)以及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十分重要的路徑研究,即基層黨建引領農村共同富裕?!稗r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盵2]新時代推進農村共同富裕建設必須依靠黨這個領導核心,依靠基層黨建引領作用的發揮來組織農民,規范資本,使得農民真正享有發展的收益,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本文立足江蘇,以揚州市蒼頡村為例,探尋該村“黨建紅”引領“發展紅”的經驗模式,了解新階段鄉村的發展困境,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暢通黨建引領致富作用的渠道、促進黨建領村、推進精神強村提供研究依據和理論基礎。

一、蒼頡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實踐探索

(一)蒼頡村黨建引領共同富?;厩闆r簡介

蒼頡村位于揚州市邗江區,社會面積3 371畝,茶葉、意楊林近千畝,民風淳樸,生態原始?,F有13個村民小組,1 811人,共440戶。村支部現有黨員65名;村現有工作人員12人,其中大學生村官4人?;谇鹆甑貐^的地理優勢,加上各種天然條件,促使蒼頡村農業轉型,選擇茶葉種植為支柱產業。近年來,蒼頡村黨員先鋒帶頭挖掘貢茶文化底蘊,以“一村一品”產業興農為核心,高質量發展特色貢茶產業,激發鄉村“自我造血”功能,走上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綠色發展道路。2020年,蒼頡村注冊創建了蒼頡貢茶特色品牌,保留傳統的手工制作,采取“黨總支+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共建共管模式,逐步夯實產業發展。先后榮獲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生態村、邗江區全面小康村、邗江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二)新時代蒼頡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經驗模式

1.“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3],切實轉變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第一,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思維,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蒼頡村黨總支將戰斗堡壘作用創新地運用到發展特色產業上,帶領蒼頡村從發展傳統水稻種植業轉變為發展特色貢茶產業。一是定期開展培訓,充分利用自身的平臺和信息優勢,將原本分散的茶農組織抱團,成立了合作社,提高了茶農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借鑒西湖龍井經驗,堅持手工制茶、炒茶,保留、傳承傳統手藝,使“蒼頡貢茶”既口感香醇,又富文化意蘊;三是為拓寬“蒼頡貢茶”的銷售渠道,打破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帶貨”,使蒼頡村實現脫貧致富。第二,深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借助本土文化資源,促進群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1]。蒼頡村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利用其特有的“紅色頭雁”引領機制,充分發揮優秀黨員、鄉賢好人、道德模范等“頭雁”作用,推動鄉風文明各項工作,使得村民的精神生活“富”了起來。

2.“干部是群眾中的先進分子”[4],創新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第一,堅持精細化治理的“傳、幫、帶”。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末梢”,做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將精細化治理理念落到實處。只有做到基層黨建精細化,才能聚焦問題、精準發力,使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程序和流程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具體化[5]。為了實現精細化治理,將黨建工作落到實處,蒼頡村進行了有益探索,總結出“傳、幫、帶”等具有創新意義的經驗模式。一是傳。主要指傳授經驗,黨總支每年都會組織黨員去外地學習他鄉致富方法,然后根據本村實際進行“加工”,試行經驗。二是幫。首先是認真解讀,積極宣傳涉農政策。其次是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提供物力支持。最后是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三是帶。主要是指“紅雁引領”,黨員帶頭做。第二,加強黨員干部自身建設。只有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才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蒼頡村十分注重黨總支干部隊伍建設。首先,積極向上級爭取資源,創新發展項目,書記帶領干部、群眾想點子、找路子,實現脫貧致富,引領共同富裕。其次,抓好支部黨員的政治學習,嚴格黨內學習及“三會一課”相關要求,定期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學習黨中央最新文件及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最后,鼓勵黨員干部積極參加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各類函授、自修學習考試,進一步提高整體文化水平。

3.“真正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歷史”[5],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第一,利用傳統鄉賢協助村級治理,賦能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老黨員、退休干部、致富能人作為鄉賢廣泛參與村級治理,在村成立鄉賢委員會,堅持群眾的事情群眾自己解決。鄉賢協助治理一年來,蒼頡村累計處理各類事件237件,調解矛盾28個,發現并排除各類安全隱患30余處。第二,確立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引導村民廣泛參與共同富裕建設。村民是共同富裕建設的主體,共同富裕的建設成效受到群眾參與面和參與程度的制約。因此,在共同富裕建設過程中,需要真正落實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村級自治規范。在此過程中,堅定不移地將政治引領這一“主軸線”貫穿其中,結合實際處理好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二、蒼頡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

(一)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有待增強

一是對黨的領導認識不足。部分基層黨組織內部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有些黨員、干部政治信仰發生動搖[1]。二是廉潔勤政有待加強。一些地方和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為嚴重,一些貪腐問題觸目驚心[1]。

(二)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有待提升

一是領導班子能力較弱。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部分村基層黨組織班子和黨員干部的凝聚力較弱、能力不強,對農村工作的新要求難以適應。二是缺乏有力的經濟支撐。大多數農村地區物質條件較為落后,缺乏有力經濟支持,導致村黨組織為群眾辦實事“心有余力而力不足”與群眾過高期望之間形成反差,也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基層黨組織面臨隊伍建設困境

一是后備力量支撐不足。由于鄉村事務繁雜,工資待遇較低,且大學生村官難以融入村級治理,少有大學生會選擇返鄉當“村官”,黨員隊伍結構逐漸出現斷層現象。二是年齡結構老化。黨員干部隊伍老齡化嚴重,部分老黨員的思維模式與時代脫節,而發展黨員速度較慢,“新鮮血液”來不及補充。三是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部分黨員缺乏為民服務的理念,與群眾交流溝通不及時、不深入,甚至對百姓的生活、困難、問題不管不問。

三、蒼頡村基層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對策建議

(一)建強建優基層組織,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好引領農村共同富裕的作用。一是要明確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相應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二是要對具體黨建責任加以明確以及落實,不同的基層主體承擔著不同的職能與責任,要防止因職責踐行和貫徹不到位而引發的黨建問題;三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通過政策教育、黨性教育等進行約束和規范,全面提高基層工作者的思想認知水平。

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推進共同富裕。一是要從實際出發,探索出適合農村特點的產業發展模式,拓展產業空間、創新產業形態,打造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本土特色品牌;二是要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小融合”,強化城鄉一二三產業“大融合”[6],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通過數字化管理等方式,打造農業的全產業鏈;三是要依托現代科技,打造“互聯網+農業”帶動鄉村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通過新發展理念來為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助推文旅經濟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推動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一是要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引導農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要切實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把文化相關資源整合起來,為開展精神文明活動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三是要積極帶動村民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節儉意識,從整體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運用本土文化助推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與地區旅游經濟相融合。一是要深挖農村人文內涵,凸顯地域特色,積極開發文化旅游資源,挖掘歷史、名人故事等文化內涵;二是要打造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線,豐富農村旅游產品供給,依托本地特色資源打造文旅IP,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高旅游業服務水平和質量;三是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將文化產業與地區旅游經濟相融合,通過新媒體廣告平臺進行宣傳,提高文旅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帶動村民形成參與鄉村振興的向心力。一是要著力加強制度體系的建設,創新基層組織制度和機制,規范黨支部、村委會間的權力運作,理順村“兩委”關系[7];二是要通過服務凝聚人民群眾,將抽象的組織關懷轉變為具體的日常服務供給,為農民提供資金支持、技術保障和信息共享,帶領人民群眾致富;三是要整合社會組織資源,加強社區陣地建設,為基層黨組織集聚政治資源、價值權威和凝聚力奠定基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動員村民參與產業發展走上致富之路。一是要發揮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凝聚群眾力量,形成黨領導脫貧事業的強大合力;二是要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讓少部分村民先富起來,帶動更多村民發家致富;三是要推進村委、企業以及村民聯動合作,形成結對,推行“黨支部+產業+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支部+企業+農戶”等合作模式,實現以工帶農、以農促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黨建引領人才振興,強化組織隊伍建設

堅持黨建引領人才振興,把準黨管人才的基本原則。一是要發揮老黨員的教育引導作用,通過“一對一”對年輕同志進行工作上的指導和帶動;二是要從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等后備力量中挖掘人才,讓具備高綜合素質與專業素養的人才參與到基層治理第一線;三是要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構建大學生村官選拔、培養和考核的長效機制,引導廣大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為農村注入青春活力。

加強農村黨組織隊伍建設,優化組織隊伍結構。一是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加強教育培訓,做好黨員教育工作,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致富本領[8];二是要以選好書記、配強班子、改進作風為重點,配優訓強干部隊伍,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能力和水平,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三是要建立對農村黨員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著眼于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陣地建設[9]。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萬眾一心開拓進取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N].人民日報,2017-10-20(001).

[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0.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延安時期黨的重要領導人著作選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4]?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郭易楠.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創新研究——基于浙西北L村的實踐探索[J].領導科學,2019,(20)

[6]? 鄭瑞強,郭如良.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理論邏輯、障礙因子與實現途徑[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1,(6):780-788.

[7]? 范如平.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分析[J].科學社會主義,2014,(3):73-76.

[8]? 劉明達.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理性思考[J].社會主義研究,2003,(2):100-102.

[9]? 匡顯楨,蘭東.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求實,2006,(8):85-87.

猜你喜歡
實踐困境創新模式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高校思政理論教育的基本理路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的具體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普通話測試管理的創新模式研究
關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探討
“實踐困境”與“迷男方法”中獲得的商業啟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