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龍山公墓志》的書法審美價值

2023-02-02 16:45胡君永左廷鑫
中國書法 2023年12期
關鍵詞:康有為

胡君永 左廷鑫

關鍵詞:《龍山公墓志》 隋代楷書 康有為

《龍山公墓志》出土于清中晚期,當時正值清代碑學大發展大繁榮時期,書法上新的審美觀念和技法追求隨著新發現的書法資源而不斷擴充和豐富??涤袨樵u:『《龍山公》為虞、顏先聲,《欽江諫議》為率更前導,其與《龍藏》,皆為隋世鼎足佳碑也?!籟1]《龍山公墓志》獲得了與隋代第一碑《龍藏寺碑》相媲美的評價。從現今出土的隋碑來分析《龍山公墓志》,濾除了隸書向楷書過渡中存留的隸書筆畫形態,將南北楷書元素提煉出來并進行隋碑楷法體系的搭建,推動了楷式書寫特征的強化,因此對《龍山公墓志》書法價值和審美影響的剖析,需要我們站在清代碑學運動的學術研究角度去觀察。

隋代結束了南北分裂局面,實現了大一統,書法史進入南北書風融合發展的時代,其楷書在北朝字形體勢與筆法基礎上融入了南朝柔和綿密的書寫特色,形成了隋代楷書的底色?!核灞铣辛?,下啟三唐……此誠古今書學一大關鍵也。尤可異者,前人謂北書方嚴遒勁,南書疏放妍妙,囿于風氣未可強合。至隋則渾一區宇,天下同文并無南北之限?!籟2]《龍山公墓志》刻于隋開皇二十年(六00)十二月,如果《龍山公墓志》只是個體層面上的筆法進步,是不能作為一個時代筆法進步代表的,只有群體層面對新筆法的探索使用,才具有社會和書法史的意義。業已形成的隋代楷書新筆法就是時代的標志,這也為唐代確立了楷書發展的方向,李唐書家在隋楷開辟的大道上繼續馳騁,將楷書發展到了極致。

《龍山公墓志》整體章法緊湊,右六行整齊規范,勻稱妍美,左六行打破了行列排序,參差錯落,如珠玉滿盤,自然和諧。觀其字筆法精到,用筆圓轉,結字以平畫寬結為主,章法平正疏朗,在寬博的字形上依然可見北周書風的影響。故康有為說:『隋碑內承周、齊峻整之緒,外收梁、陳綿麗之風,故簡要清通,匯成一局,淳樸未除,精能不露?!籟3]楷書演變過程是以漸變為主的,處在體態變化中的隋碑尚未完全脫離北朝書風的影響,與《高植墓志》在字法處理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康有為說『《高植》為渾勁質拙之宗,《王偃》《王僧》《臧質》輔之』。[4]康有為大概是受了吳羹梅誤斷的影響,將《龍山公墓志》稱之為《臧質墓志》,根據康氏所列舉墓志可以看出,從北朝到隋代,楷書發展演變的規律是由外在的字形體態變化和內在的拙質美構成的,在變與不變之間傳承著楷書??凳纤e前三碑具有明顯的北碑生拙硬朗之感,而《龍山公墓志》已經在南北書風大融合中被雅化了,筆畫線條具有了抱筋含骨的提煉感,顯得溫婉含蓄,點畫注重書寫的牽絲映帶,不似北碑墓志點畫的生拙剛硬??凳线€列舉了《龍山公墓志》與碑刻書風的內在聯系,所謂『《臧質》古厚而寬博,猶有《龍顏》《暉?!愤z風?!籟5]用豐碑巨碣的南北朝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碑刻與《龍山公墓志》對比可以發現,此碑具有碑碣書法的博大之氣,在以筆法體系構建的書寫傳承中保留了漢晉古質的內涵?!洱埳焦怪尽穼δ媳笨瑫娜诤鲜且约訙p法完成的,在綜括大字、小字基礎上對楷書的內在結構、筆法、章法進行了改造。

張懷瓘《書斷》云:『楷者,法也,式也,模也?!籟6]楷書作為楷?;?、規范化的書體,最大特點就是循規守矩,遵循楷書的書寫法則?!洱埳焦怪尽纷鳛樗灞浀?,將隋楷的特點放大呈現出來,主要是通過減弱北朝刻石的奇崛生硬和增加南朝書法用筆豐富性來實現的,具有碑帖兼容的特色。這可以從三方面分析:

一是結構。隋開皇年間碑刻雖帶有北碑痕跡,但字形結構已經減弱了魏碑斜畫緊結產生的奇崛斜欹、縱橫開闔的夸張體式,追求『平畫寬結』的中正平和之風,筆畫橫平豎直,字內空間勻稱,字外空間方正飽滿之狀,顯得平和淡雅、秀穩工整,似虞世南之瀟淡簡遠的風韻?!洱埳焦怪尽酚纱笮】M合而成,大楷字結體方正勻稱、重心靠下,以中宮洞達為核心,呈現筆畫向四周延伸的拙趣,以橫畫的平直與豎畫的縱引突出結體的方正,戈鉤和捺畫挑縱平穩而含蓄,已將北朝楷書險絕的結體進行了改造,并將魏晉楷書中『大字展之貴小,小字促之貴大』的結字原則消化吸收在單字造型當中,大小對比豐富。此碑之高妙處還在于能將隸意古法融入其中,使整幅作品體現出一種新妍的結體,輕重大小、欹側平正相互調合,呈現出動態的結體勻稱美,食古而化之,不類同一時期《齊士幹墓志》《楊通墓志》具有明顯的隸書結體。同為隋碑,《龍山公墓志》的新妍結體絕非個例,民國時期出土的《隋會州通道碑》與之刊刻時間、地域基本一致,其字形處理也如出一轍,可互為參考。

二是筆法?!洱埳焦怪尽穼瑫霉P的探索很豐富,如第四行的『■』字可見用筆寓曲于直,上邊的橫畫入筆重、行筆輕,有提按的筆勢變化,中間的小短橫直率剛勁,而下邊的橫畫起筆有顧盼上一筆的承接曲勢,宛如褚遂良起筆的S形,中段逐漸將筆鋒鋪實,收筆處筆勢向上挑出有拙拙的燕尾之感。如第七行的『■』字,斜撇起筆處將筆鋒暗藏字內順著筆勢自然出鋒,在行筆過程中力量逐漸減弱,橫折彎鉤筆畫一筆書成,自然圓轉,收筆處的鉤尖頓筆出鋒,此筆法純從隸書中來,在用筆中增加了頓挫感,使其形態更豐富,此筆法也被歐陽詢繼承,如歐楷:『■』『■』『■』。唐之前書法家用筆有一個普遍法則,以橫畫為例,下筆方頭側入,自然出現橫畫筆鋒在上、側鋒在下的狀態,這樣書寫的線條律動性更豐富,就是『正鋒取勁,側筆取妍』[7] ??瑫械膫蠕h概念重新被提出是清代碑學運動復興以來對筆法體系建設的完整和豐富,《龍山公墓志》中就有大量的側鋒筆畫,如『之』『也』『今』『戶』等字,在中鋒表現的中直剛勁的效果外增添了側鋒厚重又嫵媚的動態感,增強了楷書筆畫對比的豐富性。已將北碑中的長撇短捺、勁勾銳點,側鋒、使轉等從北朝楷書延續而來的筆法進行了外在形態與內在力度上的減弱,融入了提按頓挫、筆鋒翻轉騰挪之勢,使線條產生了輕重曲直的變化,同時強化了南朝書法的連貫書寫筆意,增加了筆畫之間的貫氣程度,所以此碑中單字靈動多姿,呈現出隋代楷書不激不勵而又風規自遠的特色。

三是章法。從出土的墓志來看,楷書多是在界格之中表現章法整體性,而《龍山公墓志》打破了界格限制,豎行與縱行的關系變化豐富,局部對比中既有沖突又有呼應,整體章法上大、小字變化錯落有致、氣宇和諧,將大字的端莊沉穩與小字的體態多變完美組合在一起,筆勢連貫營造出章法上自然書寫的筆觸感。此碑志文居中,碑側有清人小楷題跋,書寫緊湊團密,在空間上與志文的疏朗形成對比。

隋碑具有承上啟下的書史貢獻,清代碑學興起之前書家學習楷書,多取法鍾、王及唐賢,鮮少人關注隋碑,但隋書之品格已經深深影響了唐楷?!簹W體盛行無魏法,隋人變古有唐風』[8]?!洱埳焦怪尽房梢钥醋鲝谋北教瓶瑐鞒畜A路上的一個站點,從中可以找到歐、虞、褚、顏楷書的零部件。故康有為說:昔人稱中郎書曰筆勢洞達,通觀古碑,得洞達之意,莫如隋世。蓋中郎承漢之末運,隋世集六朝之余風也。[9]

在清代碑學影響下,書法家常用『洞達』來形容隋碑。包世臣說:『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幸致……中實之妙,武德以后,遂難言之?!籟10]包氏所言可以從兩方面去印證:首先,『洞達』有通暢之意,在書法中意在說明用筆通暢、筆勢婉轉,筆畫之間呼應往來營造出一種流動勢態;其次,『中實』是講唐武德之前書法是傳承篆籀用筆,而武德之后書家筆下就缺少了篆隸古法,『中實』與線條的粗細無直接的聯系,而是取決于線條中段是否有力量,隋碑就是『洞達』與『中實』這一內外結合的典范。從《龍山公墓志》中的『■』『■』等字可見筆畫中的力量感,一根圓滾滾的中鋒線撐起了字形結構,既中實又飽滿,顯得古意盎然。

隋世之前『洞達』曾用以形容蔡邕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說:『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籟11]此『神力』與鍾、王書法之高古醇厚同出一脈,即以篆隸古意作書,書之妙道即在于『書道之玄,則鍾王不能變乎蔡邕,蔡邕不能變乎籀古』[12]。以篆隸作為筆法根本是唐之前書法在字體演變中堅持的不變之本。包氏說『用筆之法,見于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凰灞P畫多硬朗有質,中截厚實,將碑帖兼融產生了富有生命力的書法線質,如隋之名品《龍藏寺碑》《蘇孝慈墓志》等,今觀《龍山公墓志》亦可見篆隸筆意于隋碑之滋養。

《龍山公墓志》的出土填補了四川夔州地區隋代書法的空白,鞏固了清代碑學審美視野下確立的隋代楷書經典地位,又因其骨勢洞達、平和淡雅的美學價值被書法家所喜愛,成為隋碑研究的新寵。

猜你喜歡
康有為
康有為“復辟密札”中隱語之探考
康有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義解讀
康有為撰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問題
普陀山書法瑯琊榜·康有為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托孔改制:康有為重建近代中國教育的努力
翁同龢“薦康”之說考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