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書如其人”思想研究》

2023-02-02 20:20胡一峰
中國書法 2023年12期
關鍵詞:書論命題內涵

胡一峰

把看似平常、人人都知道的概念講清楚,是學術研究中最難的工作之一。在中國文化藝術尤其是書法的語境下,『書如其人』就是這樣一個重要而難以說清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劉熙載的《書概》,所謂『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不過,『書如其人』思想的出現要早得多。西漢揚雄就提出了『書為心畫』,唐代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元代郝經的『書法即心法』,明代項穆的『書法乃傳心』等,都為『書如其人』命題的正式提出作了觀念和理論上的鋪墊。那么,『書如其人』的內涵究竟是什么,這一命題在古今中西的藝術思想坐標中處于何種位置,對于當代書法乃至藝術建設又有何種價值?哲學博士張利國先生新近出版的《『書如其人』思想研究》(線裝書局,二0二三年)作了嚴謹清晰而富有現實意義的解讀。

在思想演變中闡明『書如其人』的理論內涵。張利國博士畢業于中央黨校,本書是在他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分四章,分別論述『書如其人』的內涵以及『書如其人』的哲學觀、生命觀、審美觀。通讀全書,可知作者的全部論述建立在書法藝術實踐和理論評論的基礎之上,但又跳出了書法本身的局限,從整個文學藝術以至于美學思想的大視野中加以考察。而且,作者充分考慮到中國傳統藝術『書畫同源』『詩書一家』的特性,認為『文如其人』『詩如其人』『畫如其人』『書如其人』,可歸納為『藝如其人』,在此基礎上,立足歷史文獻的梳理,對『藝』和『人』的關系作了思想史意義的研究。

他指出,在不同歷史時期,『藝如其人』命題雖都指向藝術和人品之間的關系,『藝如其人』中的『人』卻因歷史時代、主流思想的變化而各有其內涵側重。先秦主要集中在道德修養、心志性情,兩漢主要是道德水平,到了魏晉南北朝則重在氣質才情??梢?,這一命題中的『人』是一個綜合概念?!核嚾缙淙恕粚嶋H上包含了三層邏輯結構,即哲學、文學是內在的思想修養,書法、繪畫是外在的藝術表現,人是連接內在與外在的橋梁紐帶。

具體到『書如其人』,作者發現,歷代文人更加看重『心』對于筆的駕馭,也就是所謂『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唐代虞世南在《筆髓論》中說,寫字時要『收視反聽,絕慮疑神,心正氣和』,如果『心神不正』『志氣不和』,字就不可能寫好。值得注意的是,當『書如其人』這一觀念和不同思想流派相結合,便會在內涵上出現微妙的變化。柳公權依據儒家思想明確提出『心正則筆正』,郝經則在佛道兩家的影響下,提出『書法即其心法』。

在這些扎實而要言不煩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作者對書論中重要觀念的分析細致而妥帖,如同高明的古籍修復師,把被歷史歲月粘連在一起的觀念逐層揭開,讓人窺見思想之本意。正是在這樣的方法論指引下,作者一方面對『書如其人』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即『書』的內涵主要包括技法、章法、墨法、格調、形質(筋骨血肉)、神采、氣息等;『人』的內涵主要包括心性、情性、人品、學識等方面;另一方面又對其相關命題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闡發。比如『無意于佳』『心手合一』是古來眾多書家向往和追求的狀態,蘇軾就說過『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并以懷素為成功個案。對于這種可求又不可強求、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藝術境界,作者在老莊哲學那里找到了思想源頭,他指出蘇軾品評懷素時說的『沒人之操舟』即出自《莊子》,而郝經所說的『不知書之為我,我之為書』,也同樣源自老子『無為』『無欲』、莊子『物化』等思想。類似論述在書中還有很多,無不提示讀者從文化的、歷史的角度看書法和書論,才能了解其真諦。

在文化視野中探究『書如其人』的思想要義。如前所述,作者始終堅持以大文化的觀念考察書法理論和概念,在書中從哲學觀、生命觀、審美觀三個層面對『書如其人』作了進一步闡發。

在哲學觀方面,作者緊扣書法與心性的關系,對『睹跡明心』『觀書知人』『心畫傳神』等命題作了細致辨析。比如,針對宋人書論中常見的『想見其人』的說法,指出其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指看到書法被其魅力所感召,想見到本人;第二層是指透過書法見識其人品、風采,窺見其內心世界』。史載,黃庭堅看到顏真卿赴死前的壁間題字,感動流涕,『如對生面』。實際上,也正因為書法中包含著哲學精神,才成為文人共鳴共情的紐帶。這就提示我們,古代書論對『心』的強調,不僅在書法創作論、鑒賞論上有其價值,對于書法教學論同樣頗有啟發,所謂『書者心學』,書法藝術的傳續,不僅是技巧的模仿和延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傳揚,故而王陽明認為對著古帖臨習,只能得其形,若想得其神、得其妙,則須從『心上學』。

在生命觀方面,作者指出,書法作品不僅是紙上的線條藝術,而且表現為『一個立體的人』?!和鈱诱宫F出人的生命形質(筋骨血肉等),內層展現出人的生命精神(精神氣質、心志性情、格調修養等),可視的生命形質反映出抽象的生命精神,他們之間反映出外在與內在的統一?!还湃硕嘁陨F象類比書法,比如張懷瓘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晃艺J為,這不僅是一種視覺比喻,而且是對書法中灌注的書家精魂生氣之揭示。作者把構成書法的每一筆、每個字稱為『生命共同體』,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在此基礎上,再來品讀古人『筋骨血肉』的書法品評,自然更能體會其要義。對于神采、氣韻等看似玄而又玄的概念,也會多一份理解。

在審美觀方面,作者站在真善美統一的高度,對書法中的求真精神和尚善追求作了專門的分析。他提出,『藝術可以「造乎自然」。因此,做作不是藝術,藝術重在求真,而求真的主體是「人」?!笗缙淙恕箤徝烙^恰恰實現了求真與求美的高度統一?!粫ㄒ詴鴮憺榛A,是產生于實用的藝術,天然具有美善統一的特性。而歷代書家對『盡善盡美』的追求,又促進了道德與藝術的融合,王羲之、顏真卿都是人品書品相統一的典范。

在現實觀照中開掘『書如其人』的時代價值。毋庸諱言,當代書壇充滿著爭議和矛盾。如何建立書法的科學評價體系,是焦點之一,也是推進當代書法藝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一本理論著作,本書的內容和主旨相對超脫,但這并不代表作者自閉于書齋之內。相反,『書如其人』既是一種藝術思想,也是一種評價哲學。對這一命題的清晰闡發,本就是建設書法評價體系的應有之義。比如,本書以蔡京、趙孟頫為例,對書品人品不一致的問題進行了辨析。關于蔡京,作者引用了岳珂的評價,一方面肯定蔡京的書法豪放有力,激昂而有起伏,另一方面指出由于政治聲譽低下,書法受品節牽連而遭人唾棄,進而提出,『以文藝自居者,必須重視自身名節,否則其文藝無法得到世人認可,更談不上傳承有序』;關于趙孟頫,作者歷數明清以來對他的正反兩方面評價,指出理解這些評價產生的原因,可以『啟發當下書家注重修養和學養,踐行德藝雙馨』。

此外,書中一些具體論述也對建構書法評價的當代標準頗有啟發。比如,作者指出,不同時期對『人』的理解,往往直接影響到藝術評價的標準和重心。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大盛,以政教為中心的批評標準便轉向了以審美為中心,而其中的審美性又主要源于對自然的審美觀照?!豆P陣圖》提出的『橫』如千里陣云,『點』如高峰墜石,『撇』如陸斷犀象,『折』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這就啟示人們,確立書法的評價標準和評論話語,既應回溯歷史、接續文脈,又要關注當代,洞悉時代思潮走向,從中提煉美學精神并將其轉化為書論語言。

總之,《『書如其人』思想研究》是一本融通學理藝理、貫通歷史現實,打通觀念文獻的學術佳作,在包括書法在內的文藝事業高質量推進、藝術學學科深刻調整的今天,相信該書的出版必將對藝術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的健康推進起到積極作用,也必將對書法理論汲古開今、繁榮興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

猜你喜歡
書論命題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隋唐五代書論
元朝書論
宋朝書論
明朝書論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2011年“冬季擂臺”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