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芒市百香果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

2023-02-03 10:24王文偉張曉群劉仕榮黃家彥田金少
熱帶農業科技 2023年3期
關鍵詞:芒市百香果病蟲害

王文偉,張曉群,劉仕榮,黃家彥,田金少,潘 奇

(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芒市 678400)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別名雞蛋果、西番蓮、洋石榴,為熱帶、亞熱帶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1],其果實呈橢圓形或圓形,果汁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且氣味特別芳香,在國外被譽為“果汁之王”。百香果營養價值高[2],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等多種化合物及磷、鈣、鐵、鉀等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槲皮黃酮、芹菜素、木犀草素、哈爾醇、哈爾滿等[3],具有抗焦慮、抗炎、抗氧化、降血壓等功效[4]。百香果當年種植當年掛果,且能連續收益10 年,種植百香果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的致富之路。德宏芒市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適合百香果生長,賦予了芒市錯峰錯季,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業發展優勢。近幾年,芒市百香果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由于見效快,芒市不少貧困地區把百香果種植作為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產業發展重點,目的是進一步激勵市場經營主體,擴大百香果種植規模,壯大產業總量,提高果農收入。

1 芒市百香果產業概況

1.1 產業現狀

德宏芒市百香果種植歷史可追溯至1992 年,但起步階段缺乏科學的長遠規劃,初期以種植老品種為主,果味偏酸,銷售面狹窄;且由于生產管理、種植技術成熟度低,產量和價格不高,經濟效益低,致使產業一直不溫不火,甚至逐漸衰落。直到2018 年,芒市以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為契機,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始在各個鄉鎮的山區半山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百香果,種植區主要分布在遮放鎮、風平鎮、勐戛鎮、西山鄉、三臺山鄉、五岔路鄉、江東鄉的二臺坡山地,涉及農戶8 000 余戶,人數5 萬余人。2022 年初,芒市百香果種植面積達2 348 hm2,占全市水果總面積(6 368 hm2)的36.8%,鮮果產量3.4 萬t,占全市水果總產量(11 萬t)的30.9%,總產值1.6 億元,占全市水果總產值(5.5 億元)的29.1%。

2020 年,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始承擔百香果標準化育苗基地建設,現有標準化育苗大棚6 670 m2,建有無病毒采穗圃7 337 m2,每年可以繁育百香果優質苗木100 余萬株,能滿足220 hm2的種植需要。

目前,芒市種植的百香果品種主要有臺農1號、紫香1 號,產品以鮮果銷售為主,果漿為輔,鮮果主要銷往昆明、武漢、北京、上海等地,百香果原漿主要銷往江蘇、福建等地的大中城市或對外出口。

1.2 發展模式

芒市百香果產業發展主要是通過政策促動、科技帶動、龍頭聯動、基地互動,依托產業協會、互助資金組織,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策為支撐,強化農業科技服務,科學合理地開發山區、半山區土地資源,積極發展,使百香果成為當地農業中的一支勁旅,成為芒市農民致富的“金果果”。芒市百香果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加快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程。

1.3 產業亮點

1.3.1 合作共贏的推廣模式

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建立百香果優良品種無毒優質種苗高效擴繁模式,引導廣大種植戶規范種植優質種苗,并通過建立完善質量管理機制,開展百香果優質種苗生產繁殖及推廣體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 科研+企業+合作社+果農”的百香果優質種苗推廣運行機制。該模式實行運轉以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以“芒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德宏富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芒市山里人種植專業合作社+果農”在西山鄉推廣種植百香果747.2 hm2,平均產量16.28 t/hm2,平 均 價 格5.6 元/kg,平均收益9.1 萬 元/hm2,相比用普通種苗種植,每公頃增加收益2.2 萬元。該模式實現了合作共贏的價值理念,得到百香果種植戶的高度認可,為下一步拓展德宏百香果優質種苗市場打下基礎。

1.3.2 反季節栽培

近10 年,芒市年平均氣溫19.6℃,百香果在當地周年均可種植,具有產果早、掛果期長的特點。特別是在7—8 月錯季種植,第二年2—5 月份上市,此時恰逢國內百香果市場的上市空窗期,平均價格可在10 元/kg 以上,每公頃能實現22.5 萬元以上的收益。

芒市百香果反季節栽培已成為該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并成為芒市山區、半山區的支柱產業。如:遮放鎮半山區反季節種植百香果34.67 hm2,產量18 t/hm2,平均價格10.8 元/kg,平均每公頃收益19.35 萬元,與常規化生產種植相比,每公頃增加收益12.45 萬元;三臺山鄉山區反季節種植百香果386.7 hm2,平均產量16.5 t/hm2,平均價格10 元/kg,平均每公頃收益16.5 萬元,相比常規化生產種植,每公頃增加收益12 萬元。

1.3.3 電商助力銷售

近年來為拓寬百香果銷售渠道,芒市通過加強與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建立了10 個拼多多幫扶服務中心、20 個村級淘寶服務點、8 個村郵樂購站點;通過探索“生產大戶+合作社+農戶”“電商+種植戶”等經營幫帶模式,初步形成產業致富聯合體,夯實了新型經營主體與種植戶的利益聯結,構建起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有效帶動了果農增收致富。如芒市勐戛鎮象塘村委會拼多多線下農場芒市多多果園(春哺百香園)網店經營帶動示范戶109 戶,百香果種植面積72 hm2,平均產量23.7 t/hm2,通過拼多多網上銷售平均價格5.6元/kg,平均產值13.27 萬元/hm2,與普通的收購點相比,平均每公頃增加收益1.8 萬元。通過創新銷售渠道,一方面帶動了社員戶均增收4 000 余元;另一方面還幫助困難群眾、殘疾群眾在電商產業鏈上實現了居家創業,同時讓更多人通過電商平臺了解芒市,實現產業+電商的有機融合。

2 芒市百香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規?;潭鹊?,產業影響力弱

芒市種植的水果品類多、口感好、市場錯季優勢大,但區域性小氣候明顯,規?;潭鹊?。目前芒市百香果產區多以農戶、種植大戶分散種植經營為主,種植面積規模有限,缺乏百香果龍頭企業和生產大戶的示范引領,產業發展后勁不足。產業規?;\營程度低,產品的質量和單位面積產量普遍不高,經濟效益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總體影響力弱,成為制約芒市百香果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2.2 基礎設施及生產方式落后,產量和品質低

近年來芒市百香果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但果園生產基礎設施仍然落后,道路、水利、灌溉系統設施不完善,多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標準化生產程度低,難以抵御自然災害;而且,大多數百香果基地建設時間早,老果園比例高,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有限:導致芒市百香果平均單產較低,優質果率不高,綜合商品性偏差,嚴重影響產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2.3 技術推廣和應用滯后,生產效益差

由于存在相關職能部門從事百香果技術推廣的專業技術人員人數與目前百香果發展規模不匹配,百香果生產技術儲備不充分及研發能力不足等,導致芒市百香果新品種的引進研發、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和生產配套設施更新緩慢。特別是有部分鄉鎮只注重發展種植面積而疏于種植管理技術指導,廣種薄收現象突出。當地果農在營養指導施肥、修蔓、病蟲害防治以及果實保鮮等生產環節的技術和管理措施應用滯后,致使生產的果品質量參差不齊,產量和銷售價格偏低,總體經濟效益不高。

2.4 產業鏈短,附加值低

雖然百香果鮮果銷售期短,但可通過保鮮延長銷售期或用于加工,提高其產品附加值[5]。據統計,目前芒市19 家有組織性質的企業、合作社及個人建設的用于蔬菜、水果采后處理和保鮮的冷庫僅174 座(總庫容83 177 m3),實際用于百香果產品采后處理和保鮮的比例不足10%,冷鏈不足5%。鮮果采收后,由于缺乏保鮮設備和技術處理,且加工比例低,雖然當地百香果產量增加,但果農收入卻未能實現同步增長,出現了采后低值化、產業效益趨零化現象[6]。

目前芒市百香果深加工產業落后,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雖然對各專業合作社、中介等組織有過相關引導培育,但發展創新還遠遠不足,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的百香果品牌。而且,芒市百香果產品市場占有率低,也未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來支撐產業發展。

2.5 整體防控不足,病蟲害嚴重

據調查,百香果作為芒市的一項新興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病蟲害防治資金投入遠遠不足,導致病蟲害逐年加重。特別是百香果疫病,近幾年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疫病的發生流行導致落果現象嚴重。例如:2021 年芒市風平鎮發展百香果566.7 hm2,由于植保投入不足,病蟲害嚴重,較2020 年減產70%;2020 年芒市遮放農場一種植大戶承包農場土地種植百香果15 hm2,受疫病的影響,直接損失100 余萬元。

當前芒市百香果主要病蟲害防控以個體戶為主,缺乏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有效介入與主導,沒有配套資金用于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發生的重大病蟲害不能得到及時預警和科學防治;加之80%以上的種植戶及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科學的管理措施及時清理百香果疫病病果、病葉、病株,導致果園主要病蟲害不斷擴大,防控難以奏效[7-8]。作物的重大病蟲害防控行為是一項持續性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公益事業,更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之一,但目前政府在此干預過少、投入不足,主導作用不明顯。

3 發展建議

3.1 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實現規?;洜I

重點扶持和培育資本雄厚、技術創新能力強、市場營銷網絡健全的龍頭企業,立足芒市各鄉鎮百香果產業,積極引進和研發新品種、新技術,帶動優質果品生產。同時,加快建立新型百香果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措施、統一銷售,全面提升芒市百香果產業的組織化、規?;癄I運程度。

3.2 加強果園規劃和建設,提高生產能力

科學規劃、合理建園是芒市百香果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提升果園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生產設施設備如田間運輸道路、果園灌溉系統等,建立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提高應對極端天氣災害的預警速度和能力。

3.3 推廣優質品種和反季節栽培,提升產品競爭力

以“政府扶持、部門指導、企業運作、科技賦能、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發展模式,成立芒市百香果優質種苗繁育中心,由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技術指導,種子部門對種苗質量進行抽檢把關,根據百香果品種特性,結合芒市各鄉鎮氣候資源特點,合理布局配植相適應的品種,開展反季節栽培,實現產品錯季、錯峰上市,全力打造芒市百香果四季生產供應的市場格局。

3.4 加大技術培訓和推廣,提高種植水平

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創新培訓方式,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實用技術手冊、現場技術指導和互聯網+等手段,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把技術送到種植戶,提高技術的普及率和利用率;組織農村鄉土人才、技術骨干、示范戶外出參觀學習,開拓其視野,提升其專業素質。同時,組織專家對適合不同鄉鎮種植的品種進行觀摩、評審,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

3.5 做好產業布局和組織領導,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謀劃成立“芒市百香果產業研發中心”,做好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結合各鄉鎮地形地貌及小氣候環境,擇優配置不同的品種,在措施及生產產品上市期等方面統一規劃布局,研究制定適合其生產的關鍵技術措施及標準,做好產品錯峰上市。

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增加產業投入,培育或引進加工企業落戶百香果產區,延伸產業鏈,促進芒市百香果產業升級發展;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在病蟲害發生初期優先選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發生中期盡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打造好綠色食品牌。

致謝:本文調研得到德宏芒市遮放鎮、風平鎮、西山鄉、三臺山鄉、五岔路鄉、江東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特此致謝。

猜你喜歡
芒市百香果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芒市總工會:為60名在檔困難職工免費體檢
落葉在跳舞
莫蘭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綠
蔣湘蘭:百香果 香百家
帕布巴升座慶典在芒市舉行
甘蔗新品種在芒市旱地引種試驗的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