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分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2023-02-03 13:34浦杰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北疆片區產業結構

浦杰

(察布查爾縣委黨校 新疆 察布查爾 835300)

黨的二十大報告14次提及“高質量發展”,并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領域重點任務。2023 年3 月至4 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烏克昌、南疆、東疆、北疆四大片區先后召開四次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推動新疆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2023 年5 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積極培育烏魯木齊都市圈、構建北疆城市帶、打造南疆城市群,發展壯大縣域經濟”①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奮發有為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決議[N].新疆日報,2023-06-05(01).??h域經濟既是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因此,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逐漸成為一項重要時代課題。本文主要基于“四大片區”視角,通過采集新疆縣域單元社會經濟數據構建動態面板模型,對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分異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嘗試篩選出驅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新發展階段推動新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參考與有益思考。

一、研究意義與文獻回顧

2022 年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一系列有關縣域建設的指引性文件,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合力正加速形成。在新型城鎮化戰略與擴大內需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協同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廣大縣市迎來了新發展機遇和新發展空間。②例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等相繼頒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十四五”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規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及2022和2023連續兩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等。

新疆地域遼闊且資源富集,既是我國西北戰略屏障、亞歐黃金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向西開放橋頭堡,也是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和旅游資源大省,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引領下,新疆依托政治、政策、人文、自然、稟賦及開放六大優勢疊加增效,社會經濟保持較好發展趨勢。但由于全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經濟總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仍處于中下游水平,2022 年全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86萬元,約為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的80%,位居全國第21位。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3-03-24)[2023-05-29].http://tjj.xinjiang.gov.cn/tjj/tjgn/ist.shtml習近平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時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面臨新機遇,要有新作為”,要“加快構建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新疆邁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同全國一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雹诹暯皆诼犎⌒陆S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時強調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EB/OL].(2023-08-27)[2023-08-27].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3-08/27/c_1310738577.htm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新疆縣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縮小與其他省份的差距,進而取得共同富裕新成效?這些問題顯得尤為關鍵。

鑒于新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近年來已有較多學者開始研究關注新疆縣域經濟的發展狀況,這些學者大都用統計年鑒數據研究了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演化特征,但只是將新疆簡單劃分為“南北疆”兩部分進行比較分析,而不是按照“四大片區”視角開展研究,大部分研究僅采樣了單一或較少年份的截面數據,實證結果局限于相關性描述,較少有因果性分析。本文期望通過“四大片區”視角和信息維度更加充分的面板數據進一步理解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分異,并使用動態面板分位數模型捕獲各社會經濟要素在整個縣域經濟強弱分布上所產生的異質性影響。

二、數據、變量與模型

(一)數據說明

本文以新疆地區縣域為研究對象,主要采集了歷年《中國縣域統計年鑒(縣市卷)》中所有新疆縣級行政單元的社會經濟數據。[1]經過對數據完整性和時效性的評估,將觀測時間跨度設定為2004-2020 年。廣義上,作為縣級行政單元的“縣域”包含縣(市)和市轄區兩類??h(市)是連接城市與農村的橋梁,是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交匯點;市轄區則主要是城市功能的空間載體,在經濟要素供給上與縣(市)有顯著差異。因此本文采取“狹義”的縣域概念,首先采集全疆28個縣級市(含兵團)、60 個縣、6 個自治縣共94 個縣域的數據,剔除數據缺失較多的縣市后保留85個研究樣本。其中烏克昌片區有10 個縣域(占總樣本的11.76%)、南疆片區有35 個縣域(占41.18%)、東疆片區有13 個縣域(占15.29%)、北疆片區有27 個縣域(占31.76%),選取樣本占當前新疆總縣域數量的90%,具有良好代表性。數據集中的部分缺失值采用Nevalainen(2010)等提出的二重MICE 法進行多重插補。

(二)變量測量與模型構建

依照經濟增長理論,權衡數據可得性并參考陳洪章等(2022)[2]和楊怡(2019)[3]等既有研究,本文采用人均縣域生產總值的自然對數表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主要選取縣域產業結構、財政服務、金融服務、市場活力、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加入實證模型,并利用年鑒信息進行操作化。其中,縣域產業結構為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財政服務為人均地方財政一般性預算支出的自然對數,金融服務為人均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自然對數,市場活力為縣域每萬人規上工業企業數的自然對數,信息化水平為縣域每萬人固定電話用戶數。此外,地理空間環境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約束條件,本文采用游珍等(2018)基于5km×5km 柵格窗口海拔極差提取方式計算的縣域地形起伏度漸近表征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地理環境因素。[4]

為更全面地描述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的關系,更清楚地闡釋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區間分布特征以及更穩健靈活地處理數據異質性問題,本文主要采用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QR)進行實證分析。此外,為更好模擬縣域經濟的動態發展過程,減輕經濟增長模型常面臨的內生性及遺漏變量問題,本文在模型中加入被解釋變量一期滯后項,建立如下動態面板分位數模型:

其中,q為分位點,y為被解釋變量,i為縣域,t為時間,Xk,i,t為it×k 維解釋變量矩陣,τ 表示不同地理片區類別,μτ為片區效應,θt為時間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為了更好地了解整個條件分布的全貌,在固定效應矩量分位數回歸模型(method of moments-quantile regression,MM-QR)中設定分別代表新疆縣域經濟發展較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上水平和較高水平的0.10、0.25、0.50、0.75和0.90 五個條件分位數進行估計檢驗。

三、新疆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時空分異

(一)區域間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時空演化特征

從人均縣域生產總值的組間差異來看,新疆的縣域經濟發展變化趨勢具有較為明顯的時空特征(如圖1)。近十多年來,各片區縣域經濟均實現穩步增長,絕對差異呈現“三個梯隊”:烏克昌和東疆處于第一梯隊,兩區的縣域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相似;北疆片區處于第二梯隊;而南疆片區處于第三梯隊。從變化趨勢來看,近年來,雖然各片區之間相對差異有所縮小,但絕對差異不斷擴大。從產業結構變遷來看,烏克昌和南疆片區產業結構優化明顯,而東疆、北疆產業升級態勢不顯著(如圖2)。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參與者和勞動者就業的主要平臺,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新疆各片區市場活力不斷提升,但總體上還處于較低水平(如圖3)。

圖1 新疆各片區縣域經濟均值逐年變化情況

圖2 新疆各片區縣域產業結構的時空變化

圖3 新疆縣域人均規上企業數的時空變化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組內變異

高質量發展不僅著力于提高經濟總量,也注重區域的平衡發展和協調發展。從組內差異視角來看,新疆地區縣域經濟變化也具有顯著的時空演化特征。本文運用標準差(SD)和變異系數(CV)兩個常用指標,分別觀測新疆各片區縣域經濟發展絕對差異及相對差異的演變趨勢及主要特征。圖4表明各片區內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絕對差異一直呈擴大態勢,其中東疆和北疆的縣域經濟組內差異較大且分化速度較快。圖5中變異系數的逐年變化顯示,各片區內部縣域間的相對差距總體而言較為平穩,但北疆地區各縣之間經濟發展相對差異擴大趨勢均較為明顯,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問題相對突出。

圖4 新疆各片區縣域經濟絕對差異的時空變化

圖5 新疆各片區縣域經濟相對差異的時空變化

四、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全樣本分析結果

為測試模型穩健性,分別采用混和效應(POLS)、固定效應(FE)、隨機效應(RE)和矩量分位數面板模型(MM-QR)進行估計,并按照全樣本、烏克昌、南疆、東疆、北疆五種樣本集合進行分組回歸。對于全疆縣域樣本的混合效應、固定效應、隨機效應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矩量分位數面板回歸模型如表2所示。模型比較中,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的Hausman 檢驗χ2=456.7,拒絕原假設,表明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和混合效應,因此分位數回歸中也同樣采用固定效應結構。

表1 新疆縣域經濟面板模型回歸結果

表2 新疆縣域經濟分位數動態面板模型回歸結果

從表1 估計結果看,各模型R2均在95%以上,具有較高的擬合優度。在固定效應模型中產業結構、金融服務和市場活力的計量結果顯著為正,表明產業結構優化、社會金融服務水平和企業發展是驅動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回歸系數的估計值可知,縣域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平均每增加1 個百分點,縣域人均GDP 平均也相應提高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每增加1%,縣域人均GDP 平均上漲0.037%;縣域內每萬人規上企業數增加1%,人均GDP 平均上漲0.07%。由此可見,首先是產業結構變化對縣域經濟的影響效應相對較大,其次是市場活力和金融服務。此外,模型估計也發現地形起伏度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性因素,符合理論預期。

顯著性水平:***p<0.01,**p<0.05,*p<0.1。

表2中MM-QR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產業結構在縣域經濟發展各個分布水平上的影響效應沒有明顯變化,均與固定效應模型估計值相近(β=0.01),且均在0.01 的水平上顯著。而其他變量在不同分位點上的顯著性均沒有如此穩定,再次印證了產業結構對于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30)[2023-05-3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h域產業結構升級能助推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管理和數據等資源要素重新優化配置,這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縣域產業結構升級,農業勞動力逐漸從邊際產品價值較低的農業部門轉移至邊際產品價值較高的非農部門,進而有益于促進就業增長、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此外,產業結構升級還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金融和信息資源,加快縣域企業健康發展,從而提高縣域的整體競爭力。

顯著性水平:***p<0.01,**p<0.05,*p<0.1。

從區域空間特征看,新疆各片區自然環境、資源稟賦、戰略導向、區位條件等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呈明顯分化格局,發展不均衡現象較為突出。2023 年4 次全區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指出,烏克昌、南疆、東疆、北疆四大片區應當因地制宜、錯位發展。本文也對烏克昌、南疆、東疆、北疆分別基于MM-QR 模型進行分組回歸,以進一步分析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

(二)烏克昌片區

烏克昌片區作為全疆縣域經濟最強地區,是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根據分組回歸結果,產業結構、市場活力對烏克昌片區縣域經濟的影響顯著,且經濟發展分布的分位點越大,二者變量系數估計值的絕對值越大,即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時,產業結構優化和企業數量對縣域經濟的驅動作用越強。因此,對于烏克昌片區縣域而言,接下來要通過打造以“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來進一步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在產業結構優化進程中,不能僅靠“量”取勝,還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引領作用,大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三)南疆片區

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片區發展對于全疆社會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根據分組回歸結果,產業結構對南疆地區縣域經濟的影響顯著,且經濟發展分布的分位點越大,產業結構變量系數估計值的絕對值越大,即產業結構對經濟的驅動會隨著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這表明南疆片區一方面要深度融入“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積極吸收陜西省神木、府谷等資源優勢型縣城的綠色轉型經驗,充分開發火燒云鉛鋅礦和大紅柳灘鋰礦資源,在進一步發展綠色礦業等資源密集型產業基礎上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分組回歸結果也顯示,隨著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財政服務的估計值也逐漸增加,說明地方政府公共財政服務是驅動南疆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增加人口承載能力和人才吸引力;圍繞推進區域重點公路、鐵路、機場、油氣管道、邊境道路等建設現代化交通體系,加大區域水資源跨時空調配和重點水利工程設施建設力度,不斷補齊發展短板。

(四)東疆片區

隨著新時代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全面推進,東疆片區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根據分組回歸結果,所有變量中僅有產業結構對東疆片區縣域經濟的影響顯著,且經濟發展分布的分位點越大,產業結構變量系數估計值的絕對值越大;即產業結構對經濟的驅動會隨著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因此,東疆片區應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加大油氣田資源開發力度,提升油氣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油氣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促進油氣加工產業從基礎化工向精細化工、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延伸,按照縣域特點引進先進技術,分類建設石油化工領域C1~C4 產業鏈;同時,堅持以煤炭產業為基礎,加快富油煤有效開發利用,推動煤化工產業實現循環經濟型改造,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作為新疆與其他省份交通往來的門戶,東疆地區也是我國西北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可通過加大高昌古城、巴里坤古城等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充分“活化”利用歷史遺存元素,大力推動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總產值。

(五)北疆片區

北疆片區是我國連接中亞、西亞和歐洲最便捷的陸上通道,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持續推進,向西開放的獨特區位優勢愈加凸顯。北疆與新疆其他片區相比,降水較多,氣候更為適宜;在資源儲量上,能源資源富集,產業承載能力強,因此潛在發展空間巨大。根據分組回歸結果,所有解釋變量中僅有產業結構對北疆地區縣域經濟的影響顯著,這表明北疆地區縣域經濟增長主要也是由產業結構升級驅動,但產業結構估計系數并不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條件分位而變化,這說明北疆地區二、三產業經濟效益及全要素生產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從2022年三次產業結構看,伊犁州直第二產業增加值僅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8%,而塔城等地區第二產業僅占21%。因此,在未來還需進一步依托現有農牧資源優勢和生物基原料優勢,積極拓鏈延鏈補鏈,構建“接二連三”、“粘工帶農”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尤其是在第一產業占比較高的縣域按照“一縣一業”規劃,分類打造“制種業—種植業—休閑旅游—植物提取/生物發酵—食品加工制造—生物醫藥”產業鏈,在產業結構上形成一二三產相互融合支撐的互嵌式良性循環。同時,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依托煤炭、有色、非金屬礦產資源,積極發展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構建完善多元支撐的工業體系。

此外,本文研究發現,北疆片區內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絕對差異與相對差異均位居全疆前列,且有逐年擴大趨勢。根據新發展理念的“開放”和“協調”要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是一個縣孤立的發展,而是縣市協同、優勢互補、區域聯動的一體化發展,因此北疆片區應進一步建立縣域產業分工合作的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片區內各縣實現產業關聯、錯位競爭并形成產業循環,通過增強縣域產業規模效應和縣域間產業的協同效應最大化發揮資源效用。

五、結語

縣域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體空間,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主戰場。自古“郡縣治則天下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因此如何在縣域進一步將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當下的重要時代課題。本文采集新疆85 個縣域單元2004—2020 年社會經濟面板數據,以“四大片區”視角研究了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分異,并使用多種計量方法對新疆縣域經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時空分異視角來看,新疆縣域經濟發展呈現三個梯隊,并且區域組間、組內差異隨時間變化呈現擴大趨勢;從面板模型的計量結果來看,產業結構升級是新疆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各因素在橫向地理空間和縱向經濟發展水平上的效應分布具有一定異質性。通過分組回歸法,本文也對新發展階段推進新疆各片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有益思考。

猜你喜歡
北疆片區產業結構
片區綜合開發的投資模式探討
展望臨港新片區金融改革與創新
青島新片區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區地圖
北疆紀行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鑄夢北疆
——軍旅寫生作品展
北疆情懷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變動、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