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的探究

2023-02-03 06:43謝亮亮葉小軍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藝術類心理健康因子

謝亮亮,葉小軍,童 瑤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 公共基礎部,安徽 安慶 246052)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又包含了藝術類高職教育,其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技術性與藝術性人才。為培育合格的人才,高職院校需要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系統性教育與培訓,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建立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等。近幾年,由于藝術類高職院校推行擴招政策,學生人數增多,伴隨著學習、就業等壓力,有心理困擾的學生也隨之增多,這給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1]。

本研究通過SCL-90 問卷、現場調研等方式調查藝術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并根據調研結果,針對藝術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的新形勢,探索出綜合有效的心理健康工作新思路。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了解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況,本研究選取的調查對象為某藝術類高職院校640名高職新生,所選對象的專業包括:美術、戲曲表演、音樂和舞蹈等,其中男生215 人,女生417 人。所得數據運用SPSS 軟件和心理健康測試系統進行分析測評,結果顯示高職新生中632 人測評有效,0人測評無效,8人未測。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的量表為SCL-90量表,該量表總共有10 個因子,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方面。從1 分到5 分代表著從無癥狀到癥狀嚴重。一般情況下,總分超過160;或任一因子大于2分,可篩選為陽性[2]。

2 測試結果分析

2.1 癥狀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無明顯癥狀的學生有414 人;輕度癥狀的學生有120 人,比例為19%;中度癥狀的學生有61 人,比例為10%;偏重度癥狀的學生有30 人,比例為5%;重度癥狀的學生有8 人,比例為1%。每個因子的陽性人數分布情況見表1。研究結果表明,10 個因子的陽性人數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敵對、軀體化、精神病性、其他和偏執。軀體化、精神病性與其他3 個因子的陽性學生人數相同。

表1 藝術類高職學生各因子陽性人數情況

2.2 與全國大學生常模的比較

2023 級藝術類高職新生新生的SCL-90 各因子均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結果詳見表2。結果顯示,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恐怖、偏執與精神病性7 個因子上,藝術類高職新生平均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有顯著差異,藝術類高職新生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偏執與精神病性6 個因子上,平均分顯著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藝術類高職新生在恐怖因子上,平均分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在軀體化和焦慮2 個因子上,藝術類高職新生平均分與全國大學生沒有顯著差異。測試結果顯示藝術類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全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調研發現藝術類高職學生的宣泄情緒的方式比較多,可以通過藝術創作、畫畫、舞蹈、唱歌、樂器、戲曲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緒。

表2 2023級新生SCL-90各因子均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

表3 男女生在SCL-90各個因子上的差異性比較

2.3 男女生SCL-90每個因子的差異比較

通過對男女生在10 個因子上的均分進行比較發現,藝術類高職的男、女生在10 個因子上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女生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女生數量超過男生,且女生的心理問題多于男生,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重點關注女生的心理問題。

3 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

根據對藝術類高職學生的調研發現,其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包含個人原因、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和學校原因等四個方面。

3.1 個人原因

每個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各不相同,因此每個人承受壓力的水平參差不齊,面對同一事件,有的學生能輕松化解,而有的學生卻產生了心理問題。研究表明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屬于抑郁質,這些學生對生活事件更加敏感[3]。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也會影響其心理狀態,面對消極事件,樂觀的學生能積極應對,而悲觀的人只會看到負面信息,消極處理。因此個體自身的因素是引發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4-5]。

3.2 社會原因

社會環境的變化,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信息與消極思想沖擊著高職學生的思想。擇業和就業、人際關系和學習的壓力,各種社會壓力會使學生難以應對。尤其是就業問題,每年的畢業生數量巨大,對一些高職學生來說,畢業就相當于失業。當一些高職學生發現難以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3 家庭原因

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一般情況下,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導致高職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在溫暖民主的家庭環境中,學生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心情更加愉悅,心理健康狀況較好;而在嚴厲武斷的家庭環境中,學生更多地感受到負面情緒與信息,因此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6]。

3.4 學校原因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主要的場所,因此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目前藝術類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藝術類高職院校需要完善心理健康課程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仍更多地傾向于理論課,實踐課較少,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藝術類高職學校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較強,更擅長于實踐活動,現在的單純理論課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7]。第二,高職院校沒有做好心理咨詢工作。高職院校雖已建立了完備的心理咨詢室,但沒有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目前高職院校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較少,輔導員隊伍心理咨詢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學生對心理健康咨詢工作認識的不夠全面,認為心理咨詢就是聊天,導致其消極參與心理咨詢[8-9]。第三,高職院校沒有做好與學生溝通的工作。在課堂上心理健康老師和學生的溝通較少,課堂之外輔導員也較少與學生談話。并且因高職學生數量增加,心理老師很難進行個性化教學;輔導員因為管理學生的數目較多,處理的具體問題較多,更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心理感受。第四,高職院校與家庭、社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聯系不緊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還是依靠輔導員、心理老師及專業老師這些校內資源來解決,沒有充分發揮家庭和社會資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作用。

引導基金在發起設立子基金時,充分考慮合作機構的投資專長和產業背景,堅持特色發展,避免子基金之間簡單同質化競爭。如關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的惠人基金、專注文化創意產業的金科基金,關注工研院項目的工研院基金、專注天使期項目的科創天使基金、關注大學生創業的青桐基金、關注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果轉化基金等。這些子基金在投資行業、投資階段上各有側重,在引導基金內形成良性的合作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大大提升了引導基金的運行效率。

4 綜合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綜合有效工作新思路指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作用,形成一股合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巨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項工作需要高職院校充分挖掘自身的內在資源。心理健康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學校每一個部門及人員的緊密合作,如果只有個別部門或個人在努力工作,而其它部門或者人員只是作為旁觀者,心理健康工作就難以順暢地開展。面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復雜形勢,也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四者的合力。

4.1 發揮高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第一,高職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其次健康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或長期節食。另外適度的運動能幫助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二,高職學生可尋求社會支持和幫助。當高職學生自己難以解決心理問題時,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同學與老師傾訴煩惱,他人的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理問題。高職學生還可以向心理咨詢師尋求更加專業的幫助。心理咨詢師可以運用專業知識開展咨詢活動,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問題,讓學生學會自助。

第三,高職學生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社交活動能促進心理健康。通過社交活動,高職學生可以獲得他人的支持,還能拓展自身的人際關系。社團活動是藝術類高職學生參加社交活動的方式之一,相對于理論學習,他們更喜歡以藝術的方式,如唱歌、跳舞、畫作、樂器和戲曲等,將自己的所學展現出來,而社團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社團內部,學生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交流起來更順暢,能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學生們在各自的社團活動中,能將自己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活動中,更好地宣泄情緒,維護心理健康。高職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志愿公益活動、進社區文藝演出等活動幫助其他人,給他人帶來快樂,實現助人助己。

4.2 加強家校聯系

第一,充分利用班級群。班級微信和QQ 群是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陣地。班級群能充分發揮輔導員、學生及家長的合力。輔導員與心理健康老師可以通過微信和QQ 群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提醒家長和學生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授學生及家長一些緩解心理問題的方法。第二,給學生及家長發放寒暑假一封信。致家長的一封信是家校聯系的主要方式,要在信中重點強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充分調動家長、學生自身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性。

4.3 充分挖掘學校的資源

第一,積極開展講座。首先,可以在新生入學時,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邀請心理專家給輔導員與學生開設講座,重點講解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另外,組織輔導員參加心理培訓,這些講座能極大地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進一步提升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第二,舉辦心理健康活動,如“5.25”心理健康日、心理情景劇等。這些心理健康活動能進一步普及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健康氛圍。開展學?,F場心理咨詢并在寒暑假期間開通網上咨詢平臺,方便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尋求幫助。對于少數有心理困擾或障礙的學生,心理咨詢老師提供科學及時的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

第三,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是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學生開學時,對全體學生實施心理健康問卷測驗,調查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有問題的學生給予心理輔導,為學生建立電子檔案,方便跟蹤重點學生的情況。

第四,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課堂教學。通過心理健康課堂教學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能傳授心理健康知識,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心理發展。在心理健康的課堂上,給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趣的心理學常識,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高職院校要鼓勵心理學老師參加相關培訓,學習最新的理論及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學會運用它們。

第五,發揮校園多個陣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作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各種設施,可以通過網站、廣播、宣傳欄、教師朋友圈、板報等陣地來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4.4 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

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包含心理健康網絡講座、心理公益熱線和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這些機構有更加專業的心理專家,能更好地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對有些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藝術類高職院校難以處理,可以將學生轉介至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得到更專業的心理援助。當前畢業生群體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有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高職院??梢蚤_展企業進校園、校園招聘會等活動,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10]。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學校、學生、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完成。藝術類高職院校需要繼續奮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將心理健康工作推上新臺階。

猜你喜歡
藝術類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因子von Neumann代數上的非線性ξ-Jordan*-三重可導映射
一些關于無窮多個素因子的問題
影響因子
藝術類專訪心得
我的健康和長壽因子
藝術類聲樂高考誤區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