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2023-02-08 07:02
關鍵詞:體育用品雙循環制造業

于 洪

(沈陽音樂學院 體育部,沈陽110818)

我國體育產業作為新時代“五大幸福產業”之一,也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為13 614.1億元和3 421億元,在體育產業總量分別占比46.2%和30.4%[1],接近半數的體育產業產出由體育用品制造業帶動.但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價值鏈與產業鏈仍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創新驅動力不足、核心技術過于依賴進口等均是阻礙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此,本文著眼于“十四五”時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探究經濟向高質量轉型階段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路徑,進而滿足大眾的體育消費需求,提升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

1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出的現實邏輯

政治經濟學中對經濟活動的實質進行了闡述,認為經濟活動始終是圍繞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循環流動的動態過程[2].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在世界占比超過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早已大于30%[3],可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4].

1.1 消除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不良影響

根據國際統計局于2020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GDP達到45.661 4萬億元,二季度同比增長3.2%[5],成為首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雖然我國經濟率先在疫情中得以恢復與發展,但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仍在繼續蔓延,全球經濟萎靡不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表1),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4%,貿易量將萎縮9.2%[6],全球貿易總量或將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綜上所述,針對國際貿易大打折扣的現實困境,國內大循環尤為重要,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想方設法擴大內需,加速經濟復蘇.

表1 世界各地區2020年與2021年進出口貿易增長率(%)預測

1.2 有效應對日益加劇的逆全球化現象

自2008年經濟危機后逆全球化的現象開始浮現,其原因在于:發展中國家脫離舊的全球治理體系實現自身發展,發達國家為謀取更多利益阻礙發展中國家發展.尤其是近些年,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如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等.特別是在疫情爆發之后,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高度融合的供應鏈與產業鏈遭受致命沖擊,各國為保護雙鏈的安全,及時調整原先規劃,增強對自身的保護力度,從而使逆全球化現象更加明顯.這對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與世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這也表示當下的中國已經不能單獨依靠外向型國際經濟大循環,更需要依靠國內循環,重視“雙循環”之間的互補作用,擴大國內市場,充分發揮我國超大市場優勢與內需潛力,實現我國經濟由數量型增長轉型至質量型發展.

1.3 深入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中仍然存在著供需矛盾,無法充分發揮我國超大的市場優勢,制約著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效率.從圖1中可以看出,我國為降低國際環境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徹底消除國內供需矛盾,各個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整體呈下降趨勢.可見國內已經成為發展我國經濟的主戰場,因此推動國內大循環國際大循環的雙向良性互動,可以提升居民消費比重,滿足居民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助力我國經濟在“十四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7].

圖1 2001—2018年東部、東北及其他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趨勢圖

2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堵點

2.1 政府職能轉變缺乏政策導向

政府職能的轉變不僅是為適應新時代我國體育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同時也是創新體育用品制造業管理制度與運行制度的需要.一直以來,政府職能在體育用品制造業領域的轉變還沒有落實到位,“干預過多”“干預較少”甚至“錯誤干預”的現象頻發[8].自2012年新時代以來,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每年頒布情況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圖2),其中2012年1項、2013年5項、2014年7項、2015年15項、2016年33項、2017年14項、2018年8項、2019年3項[9].如今,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指導思想也轉變為“創新發展思路”與“挖掘產業潛力”,但是從政策內容與數量上來看,政府職能轉變的相關條款在政策中體現的比重較小,“服務型”“責任型”政府尚未建立,無法從根本上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圖2 2012—2019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每年頒布數量統計

2.2 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亟須提升

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是 2021—2035 年期間必須實現的既定發展目標.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與突破,不僅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能夠維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的基礎性條件,同時也是決定我國能否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前提條件[10].分析制約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突破的原因,包含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11].外部因素:一方面發達國家早已通過大量基礎研究,形成了體育用品制造業的領先優勢,并一同建立了針對于我國的技術封鎖壁壘;另一方面在于發達國家之間構建分工協作體系與貿易利益共同體,極大地增加了單一國家在關鍵技術創新的難度與成本.內部因素:首先對于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基礎研究投入長期不足,導致各企業缺乏創新突破的能力與動力.

2.3 體育出口企業對外貿易領域過于集中

2017年,我國體育用品業產品出口額為168.3億美元,同比增長4.1%,行業整體有所回暖(表2).但仍需意識到我國體育用品對外貿易仍然存在出口領域過于集中的問題.特別是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份額已達到總出口份額的60%.過高的對外貿易領域集中度,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增加出口風險,尤其是對于我國這種低成本勞動力資源國家,一旦國際環境發生變化,會使出口企業受到嚴重打擊.

表2 2014—2017年我國體育用品進出口情況

3 加快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發展的路徑

3.1 制定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發展政策,培育良好的營商環境

(1)國家應結合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的發展方向,積極研究政策導向,全面適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國內外生存環境,緊隨時代潮流,探索巨大發展潛力的體育用品,為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宏觀引導,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圍繞“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背景下人民體育鍛煉需求,提高個性化體育用品供給,促進體育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12].

(2)簡政放權,加快構建服務型政府模式,推動各企業之間的聯合發展,賦予產業更多管理權利,構建寬松的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環境.在新冠疫情爆發后,我國多數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遭受巨大沖擊.因此,應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對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降低企業在租金、稅收、原材料等方面的成本,對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提出優惠政策,并且加強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綠色制造”意識,促進數字經濟時代智能體育用品的制造,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體育用品,達到環境保護與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共贏目標.

3.2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力度,重視體育人才培養

(1)著重布局產業鏈與創新鏈,實現創新與突破,強化協同國內與國際的能力與有效供給能力.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中所面臨的“卡脖子”式創新困境的內在原因,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單獨企業的創新能力相對落后,而是核心技術的產業鏈與創新鏈整體實力不足.即便我們解決了生產過程中某一環節的問題,但由于生產材料或設備的供給不足,仍會制約創新困境的全面解決.因此,應盡快科學布局產業鏈與創新鏈,加強產業鏈與創新鏈的協同性與突破性能力,同時結合新時代下個性體育消費需求,加大對設備、產品、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成本,打造自身的核心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企業的有效供給能力.

(2)大力扶持具有長期巨額研發投入能力與基礎研究能力本土跨國企業.縱觀全球,當前掌握著各領域核心技術的企業,均為發達國家的本土跨國企業[13].一方面,本土跨國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供養基礎研究團隊,并利用強大的基礎研究能力維持產品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本土跨國企業具有全球銷售市場,可以將高科技產品迅速布局營銷,以最快的時間實現盈利,獲取自身持續發展,牢牢占據國際市場中的領先與壟斷優勢.

3.3 提升體育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擴大內需戰略

(1)創新體育用品營銷模式,提升體育品牌市場影響.體育用品制造業同質化向品牌化的積極轉變,標志著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開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14].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應轉變一直以來的營銷模式,構建網絡現代化銷售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銷售的融合發展,提高線上互聯網銷售能力,進而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各企業運用互聯網平臺,一方面可以根據網絡數據的反饋了解大眾消費需求,研發個性化智能產品;另一方面可以借用網絡平臺推廣企業品牌,提升品牌的熟悉度與用戶忠誠度,實現品牌的長期發展.

(2)提升居民消費能力與邊際消費傾向.雖然我國總體平均收入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是不同階層的實際收入與消費能力依然存在差距.造成體育消費不足的原因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消費能力不足;二是邊際消費傾向不足,部分居民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但是顧慮太多,不敢消費.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低收入的收入水平,一方面鼓勵就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做好崗位入職培訓與入職后的產權保障;另一方面,優化政府對低收入者的轉移支付,降低居民個人所得稅等債務壓力,尤其是對于各類弱勢群體.

3.4 堅持獨立自主對外開放原則,實現體育用品出口領域多元化

(1)堅持獨立自主對外開放原則.雖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一定的逆全球化現象,但總體來看尚未形成主流趨勢,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因此,不能因為某幾個國家逆全球化就降低開放力度.在當前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首先可以在國際競爭中提升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國際影響力,實現企業創新轉型;其次可以謀求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擴大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生存空間;再次可以吸引外資引進,促進產業鏈升級;最后有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合作理念的傳播,為我國國際經濟話語權與國際體育話語權的構建奠定基礎.

(2)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實現貿易市場多元化.隨著國際上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動搖了發達國家的長期壟斷地位.我國體育用品的出口應積極擴寬海外市場,由于是對于新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實現國際體育市場出口多元化,以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彌補發達國家經濟下降,消除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影響.當前“中國制造”的產品早已收獲國際的一致好評,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應抓住這個機遇,明確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利用OEM-ODM-OBM的發展模式,在國際產業鏈中爭取有利位置,打入南美、中東、非洲等新市場,發掘這些市場的巨大潛力.

猜你喜歡
體育用品雙循環制造業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3KG北京智滔偉業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應用于體育用品的先進復合材料的高性能脫模系統
娃娃畫報體育用品認知掛圖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