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本科生微課堂導師制實踐研究
——以運城學院為例

2023-02-08 01:13孫國偉狄根虎買阿麗
運城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導師制本科生能力

孫國偉,狄根虎,買阿麗

(運城學院 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

每所大學對本科人才的培養都有規定的要求和目標,但是學生的興趣、需求和目標卻有所不同,對本科生的教育教學應注意統一教學和學生需求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導師制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可以在學業、道德、心理等方面對學生實施個性化、親情化的教育和指導[1,2]。

我國不少高校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但是,實施中受到專業特點、生師比等因素限制,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統一標準。如閆瑞祥指出本科生導師制存在導師資源匱乏、制度定位不清和形式主義嚴重等問題,并從觀念、定位、指導內容、指導路徑、導師聘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導師應綜合指導、建立開放式導師隊伍、加強制度建設等建議[3]。Liao Yuxuan等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收集了194名醫學專業學生的相關數據,通過問卷、對比實驗、跟蹤調研等方式,評估了本科生導師制對中國8年制醫學生在科研方面的影響,指出本科導師制在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應實施改進以更好地教育學生[4]。

在互聯網背景下,師生交流的時空限制被打破,師生交流關系更平等、自由、開放,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及時就一些問題和想法進行溝通,有利于師生建立長效溝通模式[2]。同時,有利于收集有用的實踐資料并相互分享,從而提升教師的指導效率。所以,“互聯網+”為解決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機遇。

1 本科生微課堂導師制的相關理論研究

1.1 微課堂導師制

本科生導師是指高校通過師生雙向動態選擇,給本科生配備的指導教師。與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不同,導師更重要的不是課程知識的傳授,而是聚焦于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升,關注于課堂內外的全過程引導。在我國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中實行導師制,是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人才的必要途徑,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已成為當前高校管理體制、育人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3]。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綜合運用互聯網、智能移動設備、各種教育平臺等現代化技術已成為大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網絡的交互式教學模式是本科生導師制的重要革新[1,2,5,6]。師生利用微信、QQ等就問題進行及時溝通,能夠有效地提升指導和學習效率[7-9]。

由此,結合“互聯網+”技術,小組學習方法,混合式教學法以及導師制理念,融合課程思政,我們構建了微課堂導師制教學模式。

微課堂以參與導師制實施的教師每學期所代課程、指導的學科競賽和課外科技活動等為組織基礎,引導學生結合成小組或者興趣班,建立微信群、QQ群等線上微班級。通過微課堂,導師對教學中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進行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并在這些過程中注重教師的言傳身教、檢查監督,在潛移默化中將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對于課程,每學期的任課教師為其微課堂的主要組織者,其余成員為輔助指導者;對于學科競賽和課外科技活動,課程團隊共同研討,互幫互助,并輔助高年級同學以老帶新的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又融合了團隊合作學習方略,同時結合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論,加強了應用能力的培養。

該模式之“微”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區別于課堂教學時的教學班級,微課堂主要以小組或者興趣班為組織單位;其二,區別于傳統的線下教室學習,微課堂主要借助于微信、微信群等平臺,利用在線學習的形式進行;其三,區別于課堂教學過程的統一性、知識的系統性等特征,微課堂聚焦于學生個體的知識基礎,重點在于因材施教;其四,與按照統一教學進度組織的課堂教學不同,微課堂注重學習時間的靈活性,利用便捷的現代通信技術,隨時隨地開展交流學習;其五,與課堂教學通常是統一的課程作業不同,微課堂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進展和掌握情況,靈活安排預習、學習、實踐任務。

1.2 問題驅動教學法

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和發現,從而實現真正的教育。問題驅動學習讓學生圍繞著教學者提出的問題,或者自己心中的疑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求解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最后,教學者和學習者共同總結、驗證與評價,對提升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和應用能力是非常有效的[10,11]。因此采用導師制與問題驅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1.3 合作學習

20世紀70年代初,合作學習在美國興起,發展迅速,實效顯著[12-14]。在合作學習中,通常有4—5名成員組成異質學習小組并共同學習,不同的組織方式對成績有不同的影響。因此,在導師制指導過程中,就需要借鑒合作學習理論,有針對性地去探索和實踐具體的合適的模式。

1.4 混合式教學法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整合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在適當的時機,通過巧妙運用多樣化的媒體技術,提供與學習環境相契合的資源,進行教學活動。這種模式將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相結合,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索中積極參與,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15,16]?;旌鲜浇虒W法可以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效率,節約教學資源和成本,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習情況,實施個性化的指導和教學。但學生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師需要掌握相關的教學技能,并查閱和準備相關的教學資源等。

2 微課堂導師制的實施

2.1 微課堂導師制的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不少高校多基于學科競賽、科技創新以及畢業設計等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為解決其中的問題,應借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教學過程進行嚴密的邏輯分析和推理,并結合教師教學經驗,將互聯網技術和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完善指導機制[3,4]。由于教學是一個復雜系統,在微課堂的教學中,也應該注意教學設計的理性和限度[17]。

因此,筆者基于混合式教學法,融入課程思政和本科生導師制理念,實施微課堂導師制,并構建了師生課內外全程互動、共同成長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在課前需要精心進行教學準備,課中要精準實施教學過程,課后要跟蹤并督促落實教學效果。該模式注重過程,借助微課堂促進教學,強調教師的言傳身教和為人師表。

2.2 微課堂導師制的主要實施手段

微課堂導師制主要通過如下幾個教學手段實現。

(1)微視頻。它主要依托移動智能終端可以實現快速拍攝與美化編輯的功能,并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的優勢,由教師和學生錄制,并交流分享。為師生提供了知識共享的機會,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了邏輯表述、分析和批判能力。

(2)問題驅動項目制。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項目管理方法,以實際遇到的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設計和實施等環節,培養和鍛煉學生創新和應用能力。

(3)討論班。由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交流、互動和研討的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交流性;可以讓學生了解前沿和熱點問題,拓展知識廣度和深度;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提高表達和溝通能力,學生也可在思考和交流中培養思辨和創新能力,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心得分享。對于以上過程中的各種任務,及時引導和督促學生對實施過程進行總結,以便使學生學會反思、能交流、會交流,并養成追求卓越的品質。

2.3 微課堂導師制的教學特色

(1)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即時交流。利用互聯網和即時通訊工具,創建師生互動微課堂。具體方法為:其一,學生發布錄制的視頻作業,教師講評,促進師生間和學生間的資源共享、互動交流、自主學習與協作式學習;其二,強化課后輔導,教師借助手機等移動設備幫助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提高課程的學習效果;其三,經驗心得分享,既可以鍛煉學生語言組織、交流表達的能力,又可以增加知識面,促進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傳播,還可以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帶動和激勵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風。

例如,《數學分析》是數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分三學期共252學時,授課教師在每學期利用雨課堂+微信群建立微課堂,課前雨課堂布置任務,課中雨課堂進行知識點測試,課后學生在微信群中發布錄制的習題講解。利用微視頻講解知識點,節省了習題課時間,并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由單純聽懂到會講的轉變。同時也積累豐富的教學資料,其中部分優質視頻,例如,用區間套定理證明聚點定理、重積分的計算方法匯總、無窮小量等內容,已分享到Bilibili網站等社交平臺上。

(2)在指導過程中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課程思政既是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是手段。既有整體規劃、又能微觀落地;既有長期滲透,又有點滴注入;基于教師引領督促教學,學生自愿自主實踐的原則,提出了一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交流、分享、學習機制。具體方法為:課前教師確定思政內容并分享學習資料,課中結合課堂講授將思政融入其中,課后通過問題驅動項目制、討論班和心得分享等過程,將課程內容和思政落實到應用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在師生交流學習中深挖思政元素,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素質能力的有機統一,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促進導師制指導模式創新和教學質量提升,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通過思政的融入,達到既傳授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的目的。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思政要素,筆者整理教案分別在2021和2022年學院教師課程思政教案設計大賽獲得了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3)用問題驅動思考,以實踐監督落實。絕大多數同學能夠通過教材和課堂教學學習數學知識,但是,對于實際問題應該應用哪些知識,缺乏足夠的應用能力。通過微課堂,筆者借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問題為學習的核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能力。例如,以數學建模競賽賽題為案例,導師指導學生審題、明確假設、建立模型、并利用計算機對模型進行求解,并和學生一起探討,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從產生到應用的過程,有目的地對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行規劃,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思維模式鍛煉為以解決問題為主的模式。利用此方式,參與微課堂的學生在2020—2022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共獲得國家二等獎5項,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為5、16、20項。在2021—2022山西省數學建模競賽中共取得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為6、15、36項。

(4)建立師生長效合作紐帶。本科教學的特征是在培養方案的指導下,以課程為主體的,根據教學進度每學期安排不同的課程,輔以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進行實踐鍛煉。這樣的方式,使得教師和學生的接觸比較少。往往是一門課結束之后,很多師生就再也不聯系了。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同學缺少明確的學習規劃,很多學生以完成每門課的學習任務、拿學分為目標。加之,不少大學生自我約束能力還不足,很容易產生懶散的行為。另外,由于任何完美的規劃,都會受到時間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遇到困難。這就往往需要及時的交流和溝通,而導師的引導、指導和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對本科生實施導師制,可以幫助學生規劃學業發展,師生之間良好長效的指導關系,更是將規劃落地的保證。例如,以微課堂為基礎,課程教學之外,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和數學競賽,以及完成畢業論文。

(5)完善分層培養方案。微課堂實行分層培養,解決了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參差不齊帶來的一系列困難,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結合我校數學專業自身的教師資源、學生規模、專業特點,并根據學生參加的課外科技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其中的普遍問題采用集中指導的指導模式,結合問題驅動教學,能更好地培養應用能力。同時,鑒于教師資源短缺,可以吸收優秀高年級學生輔助低年級學生的生活、學習、科技創新,這不僅有利于解決導師資源缺乏的問題,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實踐鍛煉。例如,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20級一名同學的感悟:“在輔導的過程中,我們都是彼此的老師。真正能夠幫助到學弟學妹們,讓他們取得可觀的成績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肯定。而且我作為一名師范生,以后要成為一名教師,這次經歷對我來說是難忘的?!?/p>

(6)提升導師的奉獻精神和職業素養。學生的需求不一,能力發展也不相同,學習上的各種疑惑、生活中的不同困難、個人學習情緒的波動、團隊合作時的各種摩擦,職業發展的迷茫,遇到問題時的困惑等等問題都需要導師幫助解決。這些課堂之外額外的指導,對于教師來說都需要投入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例如,對微視頻已經積累的約20G視頻數據的分析整理;每學期課外數學建模討論班每周2個小時的堅持;在沒有統一的制度保障下,對于教師個人來說需要極大的奉獻精神。當然,看到學生的成長,就像欣賞春天里逐漸綻放的花朵一樣,對于教師是最大的收獲,是最撫慰人心的事情!與此同時,在指導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的想法、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精神、青春活潑的行為及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教師本身的職業發展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筆者由此都受益匪淺,不僅從教學經驗和技能上得到了提升,也在職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筆者之一就因此榮獲了2021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指導老師的稱號。

2.4 微課堂導師制教學成效

微課堂導師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從單純的通過書本和課堂學習數學知識到有意識的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轉變;秉承“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的理念,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始終堅持用科研反哺教學、以教學促進科研,初步建立了課外輔導練習題庫、教學案例庫;依據學生能力分層輔導,通過微課堂互助學習,真正做到教學交流實時化,全時學習不掉線;對概念性、理論性、應用性等不同內容,應用4種微課堂實施手段,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較好地解決了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等困難。

基于微課堂導師制的理念和方法,我?!稊祵W分析》課程獲批山西省2021年省級一流課程,并完善了校級建設課程《數學建模與實驗》。參與指導的學生在學習主動性、目的性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例如,筆者經由問卷星平臺,采用五級量表形式的一次問卷調查,在119份有效問卷中有82.35%的學生對課程的教學是滿意的,且36.97%非常滿意。學生們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市場調查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課外活動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例如,獲得了2022年山西省數學建模競賽“金地杯”。

2.5 微課堂導師制存在問題

微課堂導師制雖在教學和指導過程中形成了有效機制,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還需將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理論與方法與不同專業本科生實際情況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例如,對于問題驅動項目制的實施,受制于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思維的限制,對于知識的應用,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不知道如何著力。知識的廣泛性、應用的突出性,這些特征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如何更加有效的選擇實踐項目,并引導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仍然需要繼續研究。再如,采用討論班的形式,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問題,然后讓其分析和分享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學生查閱大量的文獻。但是,由于學生絕大多數習慣于數學邏輯推理,數學解題演算,對于通過問題、通過文獻查閱研究等方式進行學習有些不適應,這也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總結。其三,筆者在指導學生課外活動時明顯感到,即使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完成也很好、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的同學,其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依然存在很大困難。部分學生面露難色、不敢動手嘗試,總是試圖找尋現成的方法去套用;部分同學,總是想著把需要用到的理論知識先學會,再去解決問題,缺乏實踐意識和在實踐中學習知識的勇氣。因此,仍需探索新的微課堂實施模式,更加有效的改進學生思維模式。以上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

3 完善微課堂導師制實踐路徑

基于微課堂導師制的教學實踐以及教學模式,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完善微課堂導師制,并主要關注:第一,要注意教室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還需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升其個人綜合能力。第二,增強教師的引導和督促力度。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重視課程教學,更需要實踐的鍛煉,而合適的規劃和指導,對于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師生需及時總結和交流,發現并改正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實踐有效的方法進行理論提升,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猜你喜歡
導師制本科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開放大學“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德育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高職化工類學生試行成長導師制初探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