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鮮明特征和世界意義

2023-02-17 12:31許敏悅
科學導報 2023年8期
關鍵詞:科學內涵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科學內涵;鮮明特征;世界意義

十八大以來,我黨堅持立足國情,自我革新,發展了既有各國發展的共同特性,能為其他國家所借鑒,又不忘初心堅持與我國實踐相結合的中國特質的現代化模式。論述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和鮮明特征,探析其暗藏的深厚的世界意義,在拓展我國現代化的嶄新領域,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還可以給其他各國的發展帶來有益思考。

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先進理念同我國社會主義的實踐相結合,從而慢慢探索起來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卻也擁有發展中國家共性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在二十大報告的強調中,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1]

我國現階段的現代化,是要注重人力資源的配置,加大對人力資源的配置力度。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加持下,將社會主義建設和我國巨大的人口規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將人口壓力變成了人口動力,開創性的引領我國人民創建了屬于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這不是對西方現代化建設的簡單追趕,而是對現如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超越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盵2]共同富裕暗涵著的是在馬克思主義觀念里人民對生活最原始的追求,更是五千年來中華兒女所期盼的一個理想希望。我黨作為先鋒代表,在現代化建設的旅途中,要穩中求進,永遠記得自己服務于人民,落腳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自主地想百姓所需,解決百姓所求,努力縮小地區差距,注重資源向農村、基層、經濟欠發達領域和地區傾斜、讓城鎮鄉村同時發展;努力解決收入差距,正確處理收入與分配的關系,做好幫扶工作,切實避免兩極分化,促進全民同富。這就要求我黨領導全國廣大人民,統籌各方工作,堅持在經濟優先發展中保障和完善社會民生,推動相關制度措施的科學合理化,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確保到各項經濟發展的成果由廣大民眾一起享受,與其俱進,推陳出新,不斷滿足百姓日常所需所求,從而扎實穩健的推動著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馬克思認為人是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巨大提高也包括文化精神活動的極大豐富。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所倡導的根本要求就是擺脫物質生活所帶來的貧困,實現物質生活的富裕;打破低質量發展的局限,提倡發展的優質化與穩定化,不斷厚植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以此來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條件;緩解由精神文明匱乏,追求精神財富的富足;棄“糟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把握主流文化方向,鼓勵倡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取“精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用“真善美”來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從而不斷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兩大文明之間相互和諧的過程。長久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理念,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國家硬實力和國家軟實力的同步提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史也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史,真切地推動了我國精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就是不斷壓迫、掠奪其他落后國家的血腥發展史,西方列強靠不斷殖民其他發展中國家,長此以往的惡性循環,即產出了數百年來發展中國家的落后和貧窮,又進一步助長了列強的野心。中國人民就是這樣在不幸中被迫卷入旋渦,故此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和平的重要性。從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我國就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維護自己的同時,又樹立大國風范,盡己所能,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與開發的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高度來謀劃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全面貫徹以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同時著力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全局性變革。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適應全球氣候變化,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全球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與中國實際發展內化的結果。包括了科學性、人民性、開放性的鮮明特征。

西方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具有時代性,對西方的現代化發展尤其在資本擴張時代,產生出一定的影響。不可否認的是,屬于資本主義原生的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所以,對于當時的中國而言,橫空出世的馬克思主義便是最好的選擇。在經過歷史的驗證,我黨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結合實情探索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隨著道路的推進,一系列的歷史成就都無可置疑的印證了此次探索的可行性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科學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領導人民走向民族復興。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道路的發展征途中,我黨始終不忘初心,踐行著“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無時無刻不突現出中國式現代化所具有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現在:1.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是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固有特色,舉國上下一心,共參建設,共享成果。2.我黨始終不變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從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積極面向大眾。對國內來說,我國的現代化是在借鑒發達國家現代化的優秀發展成果的同時,發掘并結合與我國當下的實踐,自我革新,融合出標志著屬于中國所特有的發展成果;對國外來說,我國樹立大國風范,倡導“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各國進行團結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經濟援助,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推動形成推動構建新型的國際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系統總結了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道路的探索經驗,深刻的揭示了現代化發展道路的一般規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在推動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的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西方國家現代化發展進程有很大差異。中國式的現代化通過科學的思維來推動工業、信息、農業、城鎮現代化同步發展,極大的拓展了人類社會走向文明、很大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說明了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從理論層面,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理論的禁錮;從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在立足本國的實際發展下,進行創新發展,凸顯出了社會主義不斷自我革命和完善的強大生機與活力。中國式現代化在堅持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要求,對社會發展進行改革,突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越性。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繼續發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中國用自己的發展來說明了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展現了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中國在自身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條件下,依然能夠審視局勢,達到社會總體小康水平,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習近平強調:“現代化道路并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收到尊重?!盵3]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路徑更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現實需要,也豐富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方式。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人民經過一次次槍林彈雨,一場場變故革新,一個個血淚教訓總結出來的,經過歷史的沖刷,在全球人民的見證下,華夏子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質的飛躍,這無一不印證了此條路的可行性。走中國式道路,對內,可以有效靈活的迎接各種挑戰,實現別具一格的創新發展,具有很強的抗風險性;對外,開放發展的原則下,為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不僅維護了世界和平發展穩定、為也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分工體系深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和繁榮;對全球格局而言,中國化道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還為探索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選擇。

綜上所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一條獨特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實現了現代化探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既發展了西方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行的新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推進了人類文明發展事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2]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2020年10月.

[3]習近平.加強政黨合作,共謀人民幸?!谥袊伯a黨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許敏悅)

猜你喜歡
科學內涵
習近平選人用人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
“三個務必”的內涵詮釋、生成邏輯與實踐路向
基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探討遠志散“益氣化痰開竅”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科學內涵
準確理解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內涵和歷史貢獻
科學內涵與藝術外貌的有機結合——北京植物園月季園的規劃建設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雨花英烈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文化傳承
全面理解綠色發展思想的科學內涵
『四個全面』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