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展活動對歷史文化古城發展的推動作用研究

2023-02-19 12:22馬凱劉子璇
商展經濟 2023年2期
關鍵詞:會展古城歷史

馬凱 劉子璇

(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天津 300134)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旅游成為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旅游成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旅游成為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1]。我國的歷史文化古城眾多,其自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與衍生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不可估量,由于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增加,眾多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發展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新的發展動力,依托多產業融合協調發展,從而實現歷史文化古城的再“復興”。會展產業作為近年來崛起的新興產業,在推動歷史文化古城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例如,平遙古城成功舉辦了多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和平遙國際電影展;閬中古城舉辦了多屆閬中春節博覽會;麗江古城作為創意云南文博會的分會場,同樣承擔著重要角色等,這些會展活動為歷史文化古城當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因此,會展活動作為新時代推動歷史文化古城建設發展的一大助力,如何將會展活動與歷史文化古城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會展的推動作用,從而為推動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發展提出對策建議,是眾多歷史文化古城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歷史文化古城發展現狀

1.1 歷史文化古城發展存在的問題

1.1.1 舊有的旅游模式不能滿足游客需要

近年來,歷史文化古城以“觀光+消費”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外出旅游消費的需要。傳統的游玩購物模式,造成了眾多歷史文化古城在經營發展上的“千城一面”。一方面,人民群眾對歷史文化古城的興趣逐漸降低,只會參觀游覽具有代表意義的一些古城,其他名氣相對較弱的古城就會被遺忘;另一方面,歷史文化古城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傳統不能充分展現,缺乏有效且新穎的競爭力。

同時,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歷史文化古城需從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如何創新發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形象,以在眾多歷史文化古城中脫穎而出和滿足人民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第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現代數字技術,運用新的科技手段讓千年古城活起來,營造更多的藝術效應、創新氛圍,讓更多游客在這里享受豐富多元的旅游體驗[2];第二,如何實現景區精細化管理,對游客做好系統、有效、合理的管理,避免造成人員擁擠現象,對景區內商家做好精準、嚴格、規范的管理,防止損害游客權益的現象發生;第三,如何解決古城旅游規模大而不精的現象,需要開展哪些合適、新穎的特色活動與節目,完善休閑娛樂設施來滿意游客需要;第四,如何實現古城的綠色環保發展,在現有綠化的基礎上,實現全景區的低碳環保管理。

1.1.2 歷史文化古城的價值尚未充分挖掘

第一,歷史文化古城的發展一直存在古城內外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歷史街區與周邊社區割裂開來,難以融合,因此成為城市空間中的“文化孤島”。如何進行城市縫合,將歷史街區與周邊地段進行關聯發展,實現文化遺產的社區化成為新的研究課題[3]。歷史文化古城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與所在城市是一個整體,歷史文化古城的發展,必須與當地城市的一切串聯起來,構建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服務能力,帶動當地其他產業共同發展。

第二,歷史文化古城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等并未充分利用。歷史文化古城作為我國主要的文化遺產,其本身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及衍生出來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在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并未充分體現。每座歷史文化古城都有屬于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表達,在歷史文化古城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并未將這些文化特色轉化為具有實際價值的物品或精神表達,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

1.1.3 歷史文化古城的育人功能還需加強

第一,歷史文化古城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歷史文化古城展現出的風土人情、民俗特色、文化理念、精神價值等都對培養人民群眾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具有重大的教育價值。廣大人民群眾可通過游覽歷史文化古城,身臨其境地感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表達的人文價值,對青少年尤其具有教育意義。然而,目前眾多歷史文化古城對其具有的育人功能還未充分挖掘,僅停留在文化表達的層面上。

第二,歷史文化古城在不斷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人才。在推動歷史文化古城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僅依靠現有的人力儲備完全不能應對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旅游發展,越來越需要像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互聯網等方向的專業人才。歷史文化古城的發展,會帶動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從而更好地為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服務。

1.1.4 新冠疫情帶來的嚴重不良影響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給全國人民健康及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損失,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造成了巨大沖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直接對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造成了嚴重損失。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的數據,2019—2020年,國際游客2020年旅游人次為0,國內游客數量從2019年的60.06億人次到2020年的28.79億人次,直接下降了一半以上;旅游收入方面,國際旅游收入從1312.54億美元變為0,國內旅游收入從57250.92億元下降為22286.3億元。眾多歷史文化古城在這一段時間成為空城,許多當地依靠旅游業生存發展的企業和居民甚至面臨失業的風險。后疫情時代,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外出旅游需要遵守更加嚴格的防控政策,間接帶來了經濟效益的不景氣。

1.2 會展活動與歷史文化古城

會展活動貫穿著歷史文化古城發展的史今,眾多歷史文化古城在古代就已經存在會展活動,比如集市、燈會等形式。曹勝高(2020)認為,中國古代已經存在多種形式的會展活動,如品類豐富的貢賦展示、形式多樣的集市展銷 、繽彩紛呈的節會展覽(花會、廟會)等[4]。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眾多歷史文化古城都逐漸舉辦或承辦了多種不同形式或主題的會展活動,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歷史文化古城舉辦的會展活動

由此可見,會展活動助推著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與發展。歷史文化古城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游玩+購物”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歷史文化古城需要更多元形式的活動與項目來增加古城知名度和游客數量,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與旅游競爭力。會展活動逐漸成為歷史文化古城吸引游客、塑造古城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助推力。

2 會展活動推動歷史文化古城全方位發展

會展活動的作用是多元化的,會展的聯系交易作用、整合營銷作用、調節供需作用、育人作用都將推動歷史文化古城的全方位發展。第一,聯系交易作用。會展活動本身具有商業性,歷史文化古城在舉辦會展活動過程中,不僅是商品與商品間、企業與企業間的聯系與交易,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員流動,還會帶動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聯系交易;第二,整合營銷作用。歷史文化古城舉辦各種形式的會展活動,通過不同的主題,借助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整合各種資源,通過古城這個有效的營銷平臺,充分向外界傳遞自己所有想要表達的內容和價值;第三,調節供需作用。歷史文化古城通過舉辦各種會展活動,可以獲得大量有用信息,政府與企業根據獲得的信息進行資源調配,從而使各類市場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同時,會展活動的舉辦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拉長會展產業鏈條,實現產業轉型發展;刺激供給與需求,以滿足產品供給與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匹配;第四,育人作用。

2.1 會展活動助推古城經濟復蘇

第一,舉辦會展活動可以刺激旅游需求,推動旅游業再發展。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外旅游環境的不確定性,廣大人民群眾對外出旅游需求的不斷增加,給歷史文化古城的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會展活動的舉辦,一方面可以重新帶動歷史文化古城旅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歷史文化古城緩解淡季游客數量較少的問題,從而幫助其實現經濟增長。

第二,舉辦會展活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城市全域發展。會展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較為明顯,圍繞會展旅游產業形成的住宿、餐飲、娛樂等關聯產業的產值相當可觀,通常而言會展業對旅游產業的經濟帶動系數比例大致為1:5到1:10[5]。歷史文化古城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會展活動,必然可以帶動周邊住宿、餐飲、花卉、娛樂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會展產業與相關產業的集聚,會使歷史文化古城的經濟增長實現乘數效應,從而推動歷史文化古城當地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2.2 會展活動促進古城形式多元化

(1)會展促進歷史文化古城智慧化?!盎ヂ摼W+旅游”的最大優勢在于高效、節約成本、滿足游客個性化旅游需求[6]。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與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充分依托數字化技術發展,抓住數字消費新機遇,推動“互聯網+旅游”融合發展。引導云旅游、云演藝、云娛樂、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熬€上+線下”會展新模式逐漸成為后疫情時代會展活動的主要模式,雙線會展的優勢在于能夠更好地實現雙方的互補,滿足不同主體的需求,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歷史文化古城的建設發展必須依托雙線會展,擴大游客群體,一方面提高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通過消費特色產品,創造新的經濟效益和潛在的文化效益。

(2)會展活動促進歷史文化古城藝術化。不同形式的會展活動可以將歷史文化古城的不同方面展現出來,實現古城宣傳推廣的多樣化。以平遙古城為例,多屆不同主題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一方面,匯聚了世界最為優秀的攝影家和攝影作品,將不同的藝術理念帶到古城;另一方面,眾多國內外攝影愛好者來到古城,對古城的建筑特色、人文民俗通過攝影作品對外宣傳,將平遙古城的文化特色推廣出去,從而實現古城的藝術價值“雙贏”。

(3)會展活動促進歷史文化古城創新化。會展活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方向,不但能幫助古城實現旅游營銷的多元化和創新化,而且能幫助古城實現旅游發展的創新化。成功的會展活動可以作為新的城市名片對外進行宣傳推廣,從而改變舊有的依靠歷史文化古城自身的名氣吸引游客的模式,實現宣傳創新化。種類多樣的會展活動,會打破原有的“觀光+購物”旅游模式,不同的會展活動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游玩的多樣需求,在觀光歷史文化古城的同時,也能體驗不同的游玩項目,從而實現旅游項目創新化。

2.3 會展活動實現古城價值最大化

(1)會展活動促進歷史文化古城基礎設施價值最大化。第一,會展活動的舉辦,需要依托面積較大的會展場館,由于歷史文化古城內部空間布局的影響,舉辦大型會展活動的可能相對較小,但由于歷史文化古城自身的特殊性,不同地域的古城可以依托當地的建筑風格或所在城市擁有的會展場館舉辦會展活動,從而實現建筑設施的價值最大化,如安居古城的端午龍舟會、大理古城的大理國際茶花蘭花博覽會等;第二,會展活動對于交通設施的要求較高,通過舉辦會展活動,可以提升古城的交通設施水平,通過構建互聯互通、立體聯網、快進慢游的產業交通體系,對景區合理規劃,形成專門的旅游線路,建設集觀光碼頭、旅游驛站、集散中心、觀景平臺、漫游步道、房車營地、智慧景區為一體的綜合公共服務體系,從而實現交通設施的價值最大化。

(2)會展活動促進歷史文化古城文化價值最大化。第一,歷史文化古城舉辦的會展活動大多與其文化特色有關,通過舉辦主題相關、形式多樣的會展活動,可以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古城蘊含的文化資源,向游客講好中國故事。第二,不同的歷史文化古城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會避免不同歷史文化古城出現同質性展會。第三,通過舉辦會展活動,可以優化當地產品供給,根據不同的文化特色,推出多樣化的文旅產品,或開發各式各樣的文創禮品和紀念品,既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需求,又能將古城的文化理念對外宣傳,從而實現文化資源的最大化。

2.4 會展活動幫助古城文化育人

會展活動因其全業性、創新性、互動性、開放性和傳播性五大特點決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專業教育、文化教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全方位地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7]。歷史文化古城在舉辦不同形式的會展活動過程中,不僅可以提供專業的現場指導服務,培養大量的會展及其他相關專業性人才,為當地的會展企業提供人才幫助,還能為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務崗位,為青少年構建專業知識體系提供幫助。此外,不同形式或主題的會展活動可以培養青少年不同的文化藝術知識和理論,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發揮會展的愛國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3 結語

近年來,歷史文化古城的發展出現瓶頸,舊有的發展理念、新冠疫情的新挑戰、古城自身存在的問題及面對新形勢下的創新難題都在阻礙著歷史文化古城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從會展活動的角度分析會展活動對歷史文化古城的推動作用發現,會展活動作為一種適應歷史文化古城發展的新方向,在促進歷史文化古城經濟增長、實現歷史文化古城創新發展、發揮古城育人作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歷史文化古城的未來發展需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大力發展好歷史文化古城的旅游業,實現政策落地,采取具體措施推動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第二,加快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步伐,發揮會展產業作為歷史文化古城區域經濟的重要助推力作用,將會展、文化、旅游、餐飲等行業融合并進,優化產業和空間布局,構建歷史文化古城旅游新格局;第三,做好古城自身的科學保護利用,在保護好歷史文化古城現有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發展會展活動與其他新興旅游項目,實現歷史文化古城的低碳綠色發展;第四,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旅游服務體系和拓寬優質旅游消費體系,通過節慶、會議、展覽等會展活動,提升自身的基礎設施供給水平,提供更加優質的、讓消費者喜愛的產品供給,打造科學合理的現代旅游服務體系;第五,延伸古城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推動發展紅色旅游、文化旅游,依托多種形式的會展活動,加強青少年愛國教育和文化知識培育。同時,通過提供優質的活動平臺,不斷打造優質的專業性人才,助推歷史文化古城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會展古城歷史
良渚古城
我有兩個童年,一個古城一個江邊
翹街古城
安居古城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會展列名
會展推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