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教育評價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2023-02-24 03:45劉美芳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子路論語孔子

劉美芳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

一、引言

自十八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評價改革工作,學術界興起了一股研究教育評價改革的熱潮。如寧業勤“從本國高校發展實際出發,借鑒歐美國家教育評價體系的經驗,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評價標準?!盵1]杜瑛則以評價范式作為切入點,借鑒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的經驗,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指明我國高等教育評價范式轉換的方向?!盵2]總而言之,國內學者以我國教育發展現狀為基礎,借鑒西方教育評價經驗,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不斷完善教育評價體系,為我國教育評價體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參考。然而,要想建立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評價體系,除了借鑒國外優秀成果外,還必須從本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求思想資源與智力支撐。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在此精神指導下,回到傳統文化的源頭—孔子,深入挖掘孔子思想中與現代教育評價相融、相通之處,既有利于豐富和發展孔子思想,也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提供歷史支撐與借鑒。

二、孔子教育評價思想內涵

若要深入挖掘孔子教育評價思想,首先就要明確什么是“教育評價”。根據《教育評價詞典》記載,“教育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對教育主體、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盵3]由此出發,本文主要從評價主體、評價過程、評價結果三個方面深入挖掘孔子教育評價思想。

(一)評價主體:他評與自評相結合

關于評價主體,孔子重視“他評”與“自評”。顯然,從字面來理解,“他評”即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自評”即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在《論語》中比較多見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如孔子評價“子貢”,稱其“始可與言《詩》已矣”?!耙驗樽迂暷軌蛟诳鬃拥膯l下舉一反三,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可以和他討論《詩》?!盵4]除了肯定性的評價以外,還有否定性的評價。如宰我在請教能否廢除掉“三年之喪”時,孔子以“是否心安”反問,當子貢回“心安”時,孔子直接說宰我“不仁”,認為他缺乏基本的同理心。要注意的是,不論是肯定性的夸贊,還是否定性的批評,都是孔子對弟子的教導??鬃诱J為他人的夸贊是對自我的肯定,讓自己以后更有動力;而他人的指正,則是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事實上,孔子認為能夠被人指出過錯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其直言:“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由此既可見孔子心胸廣闊,也說明孔子重視“他評”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孔子也非常注重“自省”,亦即“自評”??鬃訒r刻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在孔子看來,君子應該培養德性,進修學業,聞義而行。其弟子曾子延續了這一精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論語·學而》)曾子從日常生活入手,明確了“自評”的標準,即為人辦事是否盡心,與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是否每日認真復習老師所傳授學業。其實,不論是“他評”還是“自評”,其實質都蘊含著一個前提:人具有主體可塑性。正是因為人具有主體可塑性,所以可以通過“自評”與“他評”的方式不斷督促其進步。在此基礎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

(二)評價過程: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融合

關于評價過程,孔子主張動靜相融合的評價方法。在這其中,“靜態”與“動態”既可以指評價對象在評價過程中的狀態,也可以指評價標準。就狀態而言,靜態評價指的是對在相對穩定狀態下的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動態評價則是著眼于評價對象發展變化的評價。在《論語》中處處可見孔子將二者相結合的思想。如《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論語·公冶長》)仲由即為子路,作為孔子弟子,其以“勇”而著稱。起初,孔子肯定了子路的“勇”,認為只有子路有這個勇氣能夠跟隨自己去漂泊。隨后,當這個話傳到子路耳朵里,子路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孔子又及時指出子路只是“好勇過我”,并沒有什么值得可取的。在這里,孔子既肯定了子路一貫的“勇”,但是也著眼于其未來發展的需要,告誡子路不可因為被肯定了“勇”而自喜。

而就評價標準而言,“靜態”與“動態”則是指標準與權變。如雖然孔子非常重視誠信的品質,但孔子也說“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將言語信實、行為堅決看作是“小人”的行徑。其實,最能體現孔子既堅守原則而又不拘泥于此的例子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問孝,孔子針對每個人的性格提出了不同的標準。面對孟懿子,孔子認為“孝”是“無違”;針對孟武伯,孔子則主張“孝”是“父母唯其疾之憂”;而子游,孔子教導其“孝”是“養”而“敬”;對于子夏,孔子認為“孝”是“色難”,告誡其侍奉父母應該面有愉色。顯然,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孔子對“孝”的定義不一。雖然看似標準不同,但其實都體現了對父母的“愛”與“敬”。仔細翻查《論語》,處處可見孔子堅守原則但又不固守標準的例子,哪怕是他一直主張恢復的周禮,孔子也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雖然按照周禮應該用麻料來織禮帽,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后世人使用絲料來制作,雖然不符合傳統周禮,但孔子認為這樣更為節儉,故而也認可大家的做法。由此可見,孔子動靜融合的評價思想,不論是就評論狀態,還是就評價標準而言,都要從當下出發,結合現實,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因此,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孔子主張因材施教,依據學生的個性來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

(三)評價結果:目的與手段相統一

當然,教育評價不僅僅是“結果”,是教育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促進個體完善、教育事業不斷進步的手段??梢哉f,孔子每一次對弟子的評價,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其因材施教的前提。如孔子評價子路“由也喭”(《論語·先進》),認為子路魯莽,故而在子路詢問“聞斯行諸”時,孔子直言:“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論語·先進》)正是因為子路行事過于果決,所以孔子教導他應該在行動之前聽取父兄的意見,再決定是否行事。但是,魯莽,換種說法,也可以是果敢。針對子路這個特性,孔子認為子路“千乘之國,可使其治其文武”(《論語·公冶長》)。子路為人勇猛、果敢,所以可以管理上千乘國家的軍隊。在這里,可以看出,哪怕是作為“缺點”的“勇”,只要運用得當,也可以成為其優勢。況且在孔子看來,“過而不改,是謂過也?!?《論語·衛靈公》)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如何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也正是如此,孔子主張“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肯定他人進步的地方,而不是揪著過錯不放。在孔子看來,教育評價只是教育過程的一個環節,更重要的是改善不足,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綜上可知,孔子教育評價思想的前提是人具有主體可塑性,其主張通過自評與他評結合、動靜相融合、目的與手段相統一的方式進行教育評價,其教育評價落腳點在于人的自我提升、完善。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以德樹人,致力于追求“仁”德,強調言傳身教,教導弟子要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

三、當代啟示

雖然孔子所處時代離我們相去甚遠,但孔子教育評價思想仍然閃爍著超越時空的光輝,為后世學者不斷繼承、發展。漢代開放私學,鼓勵個體通過教育得以成才;魏國設立五經課試法,注重以考試檢查教育成果等等,無不打上了孔子教育評價精神的烙印。在當代教育評價改革過程中,孔子教育評價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是針對教育評價當中“誰來評”、“評什么”、“怎么評”這幾個問題,具有啟發意義。

(一)構建多元化評價主體

首先,構建多元化評價主體??鬃又匾曌栽u與他評的作用,時刻以“君子”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接受社會的監督。教導弟子時,孔子也非常強調將“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的教育評價方式??鬃舆@種教育評價思想深深影響了后世學者,《大學》更是提出了“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主張,強調“自評”的作用。漢代更是實行“察舉制”選拔人才,注重通過“他評”來選舉人才。在當代教育評價改革中,同樣也要注意多元化評價主體的發展。所謂構建多元化主體即是改變過去由政府主導教育評價改革的做法,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學生的積極性,自覺地投入到教育評價改革的浪潮中來。目前教育評價主體比較單一,主要由行政部門來主導。因此,在教育評價改革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行政人員教育評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平等地參與評價過程,通過協商回應形成相互制衡的共治格局,以推進教育評價事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因為參與人員的眾多而造成評價工作的冗繁,要注意多元化主體選擇的方式、方法,明確責任主體,精簡評價項目。同時,建立健全評價過程的監督機制,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二)發展多維化、多層次的教育評價體系

其次,發展多維化、多層次的教育評價體系??鬃又鲝堃缘掠?教導學生要充分發揚自己的“仁”性,時刻以“君子”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但這種“君子”雖有統一標準,但不唯一??鬃俞槍Σ煌瑢W生、同一學生不同時期的發展,提出了動靜相融合的差異化教導,有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而后唐代延續了這一精神,以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但設置了進士科、明法科、明算科、醫科、武課等等,學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加不同的科目報考。相應地,在構建現代化教育評價體系時,既要堅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同時也應該注重差異化治理,根據不同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具體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具體標準過程中,既要有明確的遠景目標,又要堅持“過程性”與“持續性”的原則,注重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評價。教育評價改革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應該注重改革的過程性,強調動態評估,明確階段性發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明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評價方針

最后,明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評價方針。在孔子看來,教育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為個體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是其因材施教的前提與基礎。在教導弟子過程中,“孔子特別重視因人施教的方法,注重從學生自身個性出發進行引導?!盵5]也正是如此,孔子弟子當中賢才眾多,但并非千篇一律。同樣地,在教育評價改革過程中,既要注重教育評價的作用,但也要意識到教育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育的發展,而不是符合標準,切不可為了達標而“達標”。在教育評價過程中要堅決扭轉不科學的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五唯”頑瘴痼疾,充分發揮好教育評價改革的作用,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同時,要淡化教育評價結果的利益負載,不以教育評價結果作為教育資源配置的唯一依據,要充分考慮多方因素,更加合理分配教育資源。

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戰略性支撐。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進程中,要重視教育的作用,注重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作用,既要學習外國優秀經驗,也要從傳統優秀文化中汲取養分,構建符合中國實際的學校教育評價模式。尤其在“內卷”盛行、“躺平”普遍的當下,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以教育評價改革促進學生素質發展,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猜你喜歡
子路論語孔子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論語·為政第二》
半部《論語》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