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動態演變及規律的可視化分析

2023-02-26 02:49沈海生
關鍵詞:全民青少年階段

沈海生, 薛 原

(上海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上海 200234)

0 引言

回顧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發展,從“全民健身”“終身體育”,到建設“和諧社會”,再到“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無不體現著家庭體育作為群眾體育之根基,是全民體育的構成要素?!敖】抵袊币暯窍?家庭體育的發展是實現全民健康的應有之義。在教育的時空層面,家庭是人最初始的教育環境,與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銜接緊密。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角度視之,家庭體育發展則成為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全民共享社會發展福利的重要途徑。本研究總結了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發展規律和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1 數據與方法

1.1 數據

本研究選取中國知網數據庫作為文獻來源,以“家庭體育”為關鍵詞,文獻類別選擇學術期刊和碩博學位論文,時間跨度2000—2021年,檢索條件為“精確”,經辨識處理后篩選出592篇有效文獻。

1.2 方法

1)文獻計量法。結合普賴斯文獻增長理論,運用文獻計量法探析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量化發展特征,包含詞頻分析、聚類分析等。

2)知識圖譜分析法。本研究運用Citespace V 知識圖譜可視化軟件,揭示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動態演變及發展規律。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熱點分析

如圖1所示,網絡圖譜中出現413個節點,987條連線,網絡密度0.011 6,說明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研究領域內關鍵詞關聯性強。研究熱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圖1 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N≥10)

1)研究的社會背景方面,主要包含終身體育(30次)、全民健身(24次)、和諧社會(14次)等,說明家庭體育是全民健身的組成單位,并推進社會和諧[1]。

2)研究對象人群方面,最多涉及青少年(37次)、小學生(33次)、中學生(14次),反映了家庭體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關鍵作用。時空角度視之,家庭體育因終身性特征而伴隨個人的生命全程,又是青少年“家校社”三位一體共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全民健身角度視之,青少年是社會成員,又是未來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主要人群。

3)體育環境方面,主要包含家庭體育(421次)、學校體育(81次)、社區體育(62次),體現三者齊力發展青少年體育的重要性[2-3]。

2.2 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動態演變

普賴斯理論將文獻增長分為緩慢增長、指數增長、線性增長及緩慢平穩增長4個階段[4]。從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不同階段的年均發文量(表1)可見,2000—2006年,我國家庭體育研究處于回顧與新探索階段,受到20世紀末改革開放的影響,發文量緩慢上升;2007—2015年,年均發文量最高,處于快速增長期;2016—2021年,發文量略有起伏,年均發文量稍低于前一階段。

表1 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階段劃分

基于以上階段劃分,運用Citespace V軟件中“Time Zone-View”進行時區視圖分析,生成了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熱點的關鍵詞共現時區分布圖(圖2)。

圖2 關鍵詞共現時區分布圖

2.2.1 2000—2006年:回顧與新探索階段

該階段的家庭體育研究受到改革開放后相關體育政策及社會變革的影響,主要熱點圍繞家庭體育、終身體育、全民健身、城市等。學校作為學生體育參與的主要環境,家庭體育的研究也圍繞著學校體育展開。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終身教育”為議題召開會議,此后國內外關于終身體育的研究頻頻涌現。由于“終身體育”所要求的時間連續性與空間廣延性,使家庭體育研究受到終身體育理念的影響。1995年《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全民健身、體育人口、群眾體育等熱點出現在家庭體育領域,家庭體育成為政府和民間組織開展群眾體育的基礎[5],關于各類人群和地域的家庭體育研究開始萌芽。2003年體育達標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的考核內容之一,“小康體育”開始出現于家庭體育研究領域。城鄉協調發展核心是解決城鄉收入差異、發展不平衡、居民享受公共服務不均等問題[6],體育作為一種互喻文化,體育生活與身心健康成為衡量人民文化生活質量不可缺的指標。同時,我國家庭體育研究開始出現區域協調、城鄉融合、農村體育等熱點。

2.2.2 2007—2015年:快速發展階段

該階段以和諧社會、小康體育為背景,青少年為重點研究對象,并強調不同區域協調發展[7],一體化、農村體育等成為熱點。在此期間,《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家庭體育作為優化國民文化生活的手段,與和諧社會、和諧家庭交織成主旋律,研究者相繼闡釋家庭體育與和諧社會之間的關系。家庭化是小康體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家庭體育承載著人民對健康的追求,無形中體現了家庭體育與人民文化需求之相關性。1995—2010年多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8],2007年《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發布,強調青少年體育發展需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齊抓共管[9]。同時期《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發布,指出家庭體育是青少年體育意識培養和習慣形成的基礎和終身環境。2007年《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發布,指出體育具有“治未病”功能,亞健康成為領域內熱點[13]。

2.2.3 2016—2021年:平穩發展階段

該階段下,以青少年為聯結的紐帶,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社區體育的融合加深。同期,“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指出,使人民健康再成時代強音。2016年《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提出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共同承擔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責任[10]。研究者相繼從體育環境、責任主體、宏觀政策、協同機制等多方面挖掘“家校社”體育共育的問題及推進策略,多方位闡釋銜接特征,構建理想化共育模型。2019年《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我國體育事業“2020—2035—2050”3個階段發展目標[11]。國民體育事業站到空前高位,家庭體育則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經之路。2016年《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須積極推進全民健身戰略。群眾體育的矛盾成為人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需求與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國家高度重視民眾的家庭體育需求,公共體育資源配置市場化成為我國體育事業改革目標之一[12],家庭體育是全民體育的構成單位,未來必欣欣向榮。

2.3 我國家庭體育研究演變的規律

2.3.1 由表及里,深度遞增

縱觀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研究動態演變,研究深度遞增。對家庭體育功能與價值的認識上,早階段涉及健身功能層面,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后,對于家庭體育功能和價值的研究拓展至娛樂功能、文化功能的闡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作用。此外,家庭體育特征研究方面,呈現出由表及里的動態規律,由外顯的“家庭體育利于終身體育意識養成”探討至其中的路徑和機制,深入到實證研究、實現途徑等,隨著時間推進又融入社會學、心理學、人口學等相關理論。家庭體育行為與消費的研究也呈如此特征,隨著時間演進,涉及不同結構類型家庭、不同體育觀念家庭的體育消費與行為。

2.3.2 由點及面,日趨廣泛

對照關鍵詞共現時區分布圖(圖2),21世紀我國家庭體育研究對象存在以下動態發展規律:①研究的人群對象日趨多樣化,初期主要研究兒童、中學生、小學生、青少年、農民,隨時間推進擴展至各年齡段、階層、健康水平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年輕女性、獨生子女、殘疾人等;②研究的地區對象日漸廣泛,回顧與新探索時期主要研究農村、小城鎮、城市等,后階段時對地區的選擇開始細化。

2.3.3 與時俱進,響應口號

不難看出,我國家庭體育研究的發展始終跟隨時代潮流,從全民健身、終身體育,再到健康中國、體育強國,與時代背景交相呼應。1982年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后,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增多,伴隨的是核心家庭比例占多,于是家庭體育研究出現獨生子女、核心家庭等關鍵詞。家庭體育在滿足人民需求,豐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滿意度、幸福度的過程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在青少年體育教育方面,從《義務教育法》到“7號文件”提及家校形成合力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再到2016年《意見》中的“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和“健康中國2030”中指明家校合作深化促進學生體質健康。這些無不說明,21世紀以來我國家庭體育研究領域日新變化著,但不會脫離時代,始終契合歷史發展之趨勢。

猜你喜歡
全民青少年階段
全民·愛·閱讀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青少年發明家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可持續全民醫保
全民健身 參與快樂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兩岸婚戀邁入全新階段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全民環保是大勢所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