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寨苗族手工皮紙的書籍設計

2023-02-26 17:16焦萬程
上海工藝美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皮紙丹寨手工

焦萬程

Through the survey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made Vellum” in Danzhai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this article takes vellum books as the design object, and penetrates the aesthetic rule of hand-made paper into the creativity of book design, there by endowing book design with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本文通過對丹寨地區非遺手工皮紙進行調研,以皮紙書籍為設計對象,將手工紙的手感美學法則貫穿于書籍設計的創意當中,賦予書籍設計以獨特的審美特征,創造性地改進了丹寨皮紙的工藝,優化了古法皮紙的制作工序,同時結合手制書具體的設計及工藝實踐,對基于手工紙的書籍裝幀設計特點進行了分析,總結了丹寨苗族皮紙手制書設計方法和要點。

一、丹寨皮紙制備現狀調研

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石橋村南皋鄉,因皮紙而成為“中國古法造紙藝術之鄉”。丹寨縣的皮紙制作技藝,是第一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項目。丹寨手工皮紙歷史悠久,據方志文獻記載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末。

經文獻考證,總結丹寨皮紙的制作工藝流程依次是:買構皮、泡料、漿料、煮料、退堿、二次煮料、二次泡料、壓干、堆垛、選料、三次泡料、打漿、打槽、加藥水、抄紙、壓榨、曬紙、揭紙和捆紙共19個。

丹寨手工造紙文化遺產資源品類豐富,原生態技藝廣泛分布。丹寨石橋古法造紙的生產工藝流程繁復,與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的碓、碓桿、水輪、曲柄軸等形式構造和水碓圖如出一轍,據筆者考察,丹寨皮紙創新研發上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在振興傳統非遺工藝高端化探索上,誠如牟曉林先生所言:開發與眾不同的創意,豐富產品種類和個性化產品,滿足當下消費個性化需求,是傳統手工向高端化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丹寨皮紙與同為“非遺”的夾江紙、富陽紙相比,不管是終端消費的技藝聚集業態還是活態保護上面,均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傳承形式單一,還停留在家庭槽戶獨立生存的傳統業態,缺乏創新性以及現代性模式的設計作品。目前丹寨皮紙主要存在以下三類困境:

第一,大眾操作難度高。手工紙對原料、水質、工藝均要求嚴苛,整套工序達不到規范嚴謹的傳播。

第二,創新設計滯后。目前的文創產品普遍存在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現象。設計創作者缺乏對丹寨皮紙技藝的深入挖掘,創作表現形式過于單一,梯度設計分布不合理。

第三,產品品類單一。產品大都以捆鈔紙、祭祀紙和書畫紙為主,受眾面少,品類升級有待提高。

二、丹寨皮紙的工藝改進分析

“三分手,七分工”的俗語在手工藝行業廣為流傳。筆者系統整理出丹寨手工造紙改進款原料、配料和工具的列表,以表明傳承古法的用料與流程系統,又區別于古法的設施制備。(表1)

傳統手工造紙工藝復刻程度相對較低,甚至工序過度依賴器具而不能復刻,例如,僅造紙工序中“煮料”這一工序就是用當地甑橋下的水蒸氣對多個特產甑子來蒸料。這種傳統的生產模式在當下以可復制性為原則的科學實驗中,已難以延續。在對古法技藝進行提取和創新設計的關系研究中,如何將技藝有邏輯地轉化到手工紙設計中,是本設計的一大挑戰,也是本設計需要探討的核心議題。

創新型丹寨皮紙制作有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第一,備料。沿襲非遺,本土材料必不可少。宋代蘇易簡《紙譜》中記載:“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石橋人用的正是楮樹皮造紙,楮樹在當地也叫構皮麻。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丹寨縣石橋村已開放線上經銷,使得異地選購本土構皮成為可能。皮料的質量決定了紙張的質量,嫩構皮相較于老構皮,前者更佳。

第二,制料。先浸泡成捆干構皮,依據水溫浸泡2~7天不等,瀝干后,配比與構皮重量為14:1的燒堿以漿料。之后,備鍋旺火蒸煮紙料15小時,煮好后將構皮中的燒堿沖洗干凈。將構皮擰干鋪開置于鍋中,構皮上層下層均鋪與構皮重量比為40:1的漂白粉,蒸煮60分鐘后,?;馉F料24小時。燜軟后,沖洗去除漂白粉后擠干水分,放置在蓋簾上,使殘存水分順縫隙流出。最后去除紙料中的結塊、黑斑等雜質,浸泡在水中8小時。

第三,制漿。捶打搗碎紙料后,將構皮放入榨汁機打碎至絮狀后,倒入盛水大號漿料盆。水多則紙張薄,水少則紙張厚。隨后加入適當藥水,如聚丙烯酰胺,以提高絮凝作用。最后,取長柄器具攪拌均勻。

第四,成紙。將造紙框深入漿料盆,抄紙工藝最重要的是紙漿均勻分布在紙框上。宋應星在《天工開物·殺青》中提到紙張薄厚取決于手法輕重,“厚薄由人手法,輕蕩則薄,重蕩則厚?!卑葱枨昂笳鹗?~3次,抬起造紙框,即可成一張紙。隨后翻轉蓋上,當水壓榨干時,使用融水藍靛泥漸變上色?;蚩捎脡浩讲菽具M行紙面裝飾制作花草紙,需取適量紙漿水澆在紙張表面,封存草木。最后在紙框上蓋紙簾,壓碼子壓榨1~2小時。當水壓榨干時,紙張基本成型。

第五,干燥。靜置干燥通風處8小時以上,待紙張半剝脫網框時,用鈍器起紙,至此整個造紙過程基本完成(圖1)。

為了驗證工藝的廣泛適應性,嘗試在紙的制備過程中,通過添加不同的草本材料賦予皮紙不同的品質特性,包括顏色、氣味、觸感。在添加不同草本材料的制作中,手工紙同時也具備了不同的效果。例如添加了咖啡渣的皮紙呈現出咖啡色澤及顆粒狀觸感,給人以厚重的人文氣息同時保持固有的質樸手作感。對比于大工業生產的傳統書籍,僅有扁平化的信息傳遞,這類定制化紙張給讀者帶來多維的閱讀體驗,提供舒適浸潤的閱讀氛圍(圖2)。

由此可見,創新型丹寨皮紙制作,保持傳統非遺工藝的同時借助機器,其生產過程盡可能地排除環境的影響,提高了技藝的可復制性,是科學實踐精神的具體體現。生產出來的紙有著樹木的清香,兼具耐存放,耐翻折等特點。

三、丹寨皮紙創新設計實踐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創新設計,從歷史文脈著手,可以有效地繼承與發揚傳統美學特征,形成樸素親和的視覺特色。筆者采用純手工制作的《如水集》一書,運用了傳統手工皮紙、傳統裝幀工藝,結合獨特的現代書籍結構設計,賦予書籍新的可能性。

1.信息搭載

皮紙的手感特性,比工業紙在設計中更適合表現人文感十足的母愛主題?!度缢肥且槐静鍒D回憶錄,以“母愛如水”作為主題,用時間順序,圖文結合記述了一位平凡母親陪伴孩子讀書成長的生活點滴。

在《如水集》中,收錄了98張寫生畫作手稿、8970字。母女二人日記手稿作為一手文獻,生動細膩地再現了母親洗衣、撥蒜、晾曬、坐臥等等的形貌神態。其中《補桌布》一圖中,人物坐姿低頭蹙眉,臉上戴著老花鏡,著簡樸居家服,光腳坐在墊子上,身邊茶壺裝著提神的茶水,雙手拿捏針線正縫補著一張桌布。畫面構圖飽滿,線面結合,疏密有度,樸素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圖3)。

2.版面編排

書籍設計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由原始資料轉換到書籍過程中的文本形態和書籍形態。在書籍的整體構成中,如何解決“既呈現現代書籍設計理念,又為傳統皮紙工藝帶來新生”成為難點。筆者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工藝,在增加非遺工藝的受眾范圍、提高非遺工藝的產品滲透性的同時,也為現代設計增加了“返璞歸真”的綜合感官體驗。

整體構成分為視覺構成和結構構成兩個主要內容。在視覺構成部分,主要基于如水般溫柔浸潤的母愛而展開,探索了彩色變換、直方圖均衡化等圖像處理方法,以及遮罩、文字圖形化等編排形式,并設計了定制化手工皮紙封面。在結構構成部分,首先針對“雙方對話式文本”所呈現出的“一比一”的文本對照,提出了“由外而內式”的閱讀結構,即從書籍最外層書口開始向內層書芯閱讀。并根據這個結構設計了折疊隱藏式書口結構,將部分信息放置為最外層,讓讀者閱讀一段文字書口之后便可進而觀賞書芯插圖,既不破壞閱讀整體秩序,又給讀者提供了視覺“留白”,將理性感性結合融入閱讀體驗。書籍既可翻開閱讀插圖與文本也可展開為照片工藝擺件,呈現既可翻讀,也可展卷的書冊結構。其次,探索了以兩種字號文字排版等信息呈現方式來引導閱讀,并以柔軟粗糙的手工皮紙封面帶來豐富手感,增加觸覺體驗,給閱讀活動增添了一些綜合感官的樂趣(圖4)。

對于細節處理、主題傳達,王紅衛教授說過:“好的書籍設計師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設計在感情的層面上觸動人心,知道如何讓文字講述故事,如何讓色彩創造情緒,如何讓版面釋放信息,如何讓圖像傳達情感?!痹诩毠澨幚砩?,選取適合展現母愛主題的配置。書籍開本為橫向,尺寸為558mm×207mm;字體采用宋楷混排法,采用方正書宋、方正杜墨飛鋼筆楷書;版面分欄為5欄;圖片采用碳鉛筆速寫,并將色彩設置為色值#1b4591的淡藍色(圖5)。

3.工藝構造

在《如水集》的封面和封底選用手作丹寨皮紙,以藍靛泥漸變染色,封面裱糊印有標題的微涂布紙;書籍裝訂方式上,采用蠟線穿孔、中式古代四目騎線式線裝的方式。杭間教授就強調過線裝書的優點:“線裝書的宣紙質地柔軟,版刻黑白分明,有內在的節奏感,字體與中國書法一脈相承,所有這些都與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相應?!睍畠任挠∷⒉捎盟纳∷?,用紙選擇微涂布低克重手感紙,確保內文圖像的印制清晰、著色鮮明的同時,承襲中式線裝書宣紙的柔軟手感。隨著時代發展,皮紙的用途有了更多延展,突破了書寫、包裝的桎梏,展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趙健教授曾對現代書籍設計中封面的重要性加以肯定:現代書籍結構功能不同于中國傳統書籍的首要之處,就是書籍封面角色的改變,現代書籍封面被賦予了更多的視覺宣傳的使命,而且封面設計幾乎被當做中國早期書籍設計的唯一內容。將丹寨皮紙設計應用在書籍封面上,不僅能貼切地反映書籍設計主旨,更能拓展丹寨皮紙在當代設計中的應用范圍。手制書的材料,采用與設計理念和書籍內容相符合的手工紙。手工紙的結構與材質,給予文字與圖形親和感及代入感,利用材料的觸覺、嗅覺等呈現了手工的親和力。

四、結論

在弘揚優秀非遺文化的背景下,丹寨手工造紙書籍制作是振興傳統非遺的一種探索。丹寨皮紙的發展存在客觀的局限性,究其原因,首先是其傳承形式單一,還停留在家庭槽戶獨立生存的傳統業態,手工造紙缺乏創新工藝技術。其次創新設計滯后,缺乏創新性以及現代性模式書籍的設計。因此在尊重丹寨皮紙現有工藝的基礎上,筆者對傳統工藝進行了創造性改進,并以《如水集》丹寨皮紙書籍進行創新設計實踐,從信息搭載、版面編排、裝訂裝幀三個層面切入,充分考慮讀者的需求,有序地對書籍設計進行研究分析和針對性優化設計。在信息搭載中采用了基于皮紙手工特性定位設計內容,提取人文主題構建多層次的體驗內容;在版面編排中采用了“一比一”的文本對照與“由外而內式”的閱讀結構;在裝訂裝幀中采用了以丹寨皮紙書籍封面促進皮紙工藝滲透迭代,并結合手工裝訂法對皮紙創新設計進行探索,增加讀者綜合感官體驗和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筆者希望借此文章拋磚引玉,推動丹寨皮紙非遺文化在設計層面的探索,吸引更多有識之士關注和研究該領域。

參考文獻:

[1]楊書昆,陳彪.中國手工紙文庫(貴州卷)[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8.

[2]牟曉林.振興傳統手工藝的高端化發展探索[J].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4):72-77.

[3]畫冊編寫委員會.丹寨:印象非遺[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

[4]呂品田.重振手工激活民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

[5]宋應星.天工開物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趙健.范式革命:中國現代書籍設計的發端(1862-1937)[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7]趙健.隱性構造[J].裝飾,2006(3):10-11.

[8]王紅衛.書香: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藝術設計[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

[9]杭間.開卷:中國古代書籍藝術的審美形態[J].裝飾,2005(2):7-9.

猜你喜歡
皮紙丹寨手工
拓印之美
屏風的歷史沿革及紙質屏風的復原工藝研究
春耕大典
貴州苗族蠟染文化在平面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輪值鎮長
——丹寨萬達小鎮的獨特IP
丹寨扶貧創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貧創新模式探析
美之天然皮紙制作技藝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氈手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