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產價值保護視角下吉林省村落遺產的保護與挖掘研究

2023-03-02 10:07長春光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周慧
工業設計 2023年1期
關鍵詞:村落遺產吉林省

長春光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周慧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我國的村莊呈現出混亂的狀態,一些被列入國家名單的“傳統村莊”也陷入了窘境。我國對傳統村落遺產的保護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的保護與挖掘理論研究尚未形成體系,截至2016 年12 月,吉林省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共有9 個村落。大部分傳統村落分布在長白山東部地區,吉林省對傳統村落遺產的保護和挖掘研究較少。文章按照“理論研究—實地研究—方法建設—指導實踐”的思路進行深入研究,選擇長白山的6 個典型傳統村落進行實地走訪、文獻調研。以期對吉林省傳統村落的保護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1 吉林省村落遺產的保護與挖掘現狀

傳統村落是指形成較早、具有豐富傳統資源的村落,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應當予以保護的村落。傳統村落保護是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主要的保護對象,并對傳統村落的保護進行全面的說明。

1.1 村莊整體破損嚴重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村莊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建筑翻新,使村莊整體風貌遭到破壞。新建建筑降低了傳統村落文化的聚集,缺乏系統的理論引導和保護開發管理,并對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挖掘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傳統村落的原來風貌和秩序性遭到破壞。尤其傳統村落的建筑大部分是磚、石材和黃泥等材料,由于年久失修,傳統村落的建筑損壞比較嚴重。隨著現在村民生活方式和觀念的改變,一些村民向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希望對村落整體進行改建,但是使用的材料及色彩與傳統建筑的形式、結構、材料、色彩相背離,導致現在新建或改建的建筑形式較為雜亂,使整體傳統村落的風貌遭到人為的破壞,如圖1 所示。

圖1 村落建筑現狀

1.2 傳統村落空置化嚴重

現在吉林省的傳統村落與南方的傳統村落相比較為貧窮和落后,一些傳統村落的經濟來源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而且主要靠政府的扶持,目前傳統村落的耕地面積開始縮減,傳統農業生產的收入不能滿足現在村民的日常生活開支。所以現在傳統村落的年輕人會到外面打工,老人和兒童留守的現象比較嚴重,由于長期無人居住房屋缺少修復、雜草叢生,倒塌和損壞比較嚴重,如圖2 所示。

圖2 空置化建筑

1.3 傳統文化流失嚴重

近年來鄉村旅游開始逐步有了熱度,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也滲透到了鄉村的生活中,有些村民受到城市化生活的影響,不再關注傳統村落原本的生活面貌,一味追求城市化的生活環境,導致傳統村落旅游、傳統文化和技藝的流失。在保護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作用,保護理論也從物質保護轉向了人文社會的激活。由此可見,傳統村落的建筑遺產不僅有許多驚人的藝術成就,記錄著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村落藝術,更承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與科學價值,因此,對村落遺產的合理開發與挖掘顯得尤為重要,如圖3 所示。

圖3 文化流失后的村落

2 遺產價值保護視角下吉林省村落遺產的保護與挖掘原則

2.1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原則是指充分發揮地方的資源優勢,促進地方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村落遺產的保護主要來源于傳統建筑、傳統村落的街道風貌、自然景觀、村民的生活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等多個方面。每個傳統村落都有自身的傳統文化、遺產種類和自然風貌,同時承載著傳統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合理地調配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傳統村落不可再生資源進行保護的同時,也要對傳統村落的可再生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1]。

2.2 可持續性原則

傳統村落需要傳統文化的挖掘,在村落中建村史館或者傳統村落傳統街道復原,活態展現在現代人的眼前,使傳承得以延續,將保護看作一個靜止的、物理的“存續”問題[2]。結合宣傳、旅游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等方式被人們廣泛認知,并且傳統村落遺產也是每個村落不可多得的獨特資源[3],對遺產的可持續合理利用是傳統村落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遺產作為一種資源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開發利用可以創造除了遺產本身保護價值之外更多的可利用價值。

2.3 公眾參與原則

“公眾參與”這個詞來源于美國,是讓村民參與村落的保護和挖掘,先聽取村民對生活生產的期望,然后在傳統文化保護和挖掘中讓村民意識到,只有靠本土的傳統遺產延續才能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質和經濟收入??梢圆杉{村民意愿營造出更加理想的、符合村民需求的傳統村落空間。公眾參與的原則目的是使設計的目標更加明確和集中,讓公眾提出訴求,村民作為傳統村落的主體,更是被保護的對象。

3 遺產價值保護視角下吉林省村落遺產的保護與挖掘路徑

3.1 合理應用數字化采集技術

3.1.1 應用數字化采集技術量化和評定

2017 年,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工作正式啟動,這是一項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對傳統村落進行數字化復原和保護的系統性工程[4]。在傳統村落的保護中有很多景觀和遺產都隨著時空的遷移而消失,但是在歷史的記載中還有傳統村落的影子,這些就需要數字化技術展現當時生活生產的風貌,讓旅游者和村民都能了解在這片土地上曾經還有很多的故事發生,甚至村落的傳統文化是如何形成和延展到今天的,這種數字化的展現彌補了不可再現的歷史場景,對這村落遺產的挖掘也具有深刻意義。但是這種數字化的展現不單單是技術上的要求,還有當地的采集和歷史記載的挖掘,同時在傳統村落的聚落、建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個方面尤為重要,怎樣把三個主要方面相互結合就需要當地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政府和當地的村民不斷交流,依托物質空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進行不斷地挖掘,通過三維數字化呈現在現代人的眼前[5]。

3.1.2 運用數字化技術還原原真性和藝術性

在實際的采集中一方面要進行歷史的還原,同時也要進行藝術加工,就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反復論證推敲,把一個村莊從時間、空間上延伸與加厚,讓扁平的村子變得豐滿立體,給村子做加法才能最大程度遵循本真[6]。即使準備工作充分,數字收集地點也會遇到各種緊急情況。如村莊多、采集點分散、收藏困難、傳統建筑破壞嚴重、新建較多,喪失原有外觀、傳統機能等。

在解決方案方面,除了增加人力和收集多次,還可以嘗試使用眾籌和眾包,如吸引大學教師和學生參觀村里通過舉辦一個夏令營,并利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來添加數字化的傳統村落。同時,增強傳統村落保護的傳播力度,目前在傳統村落的文化交流上,處于點對點的個人傳播上,通過舉辦線下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短時間培訓后上手采集,以聚沙成塔的方式進行采集,對村落形象傳播具有重要意義[7]。

3.2 通過文獻資料挖掘與采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針對傳統村落的保護挖掘需要進行實地調研,這種調研不單單是當地風貌的研究、村民生活生產的濃縮,還要針對當地的歷史記載進行反復研究。從個體化的活態展現到整體村落風貌的展現,需要更多地數字化的采集和再現,大量豐富的文獻資料能幫助采集者快速掌握采集對象的基本情況,以及后期整理時對數據準確性地核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

3.2.1 參考“一村一案”

首先要參考“一村一檔”,吉林省的傳統村落雖然聚集在長白山腳下,地理風貌相差不大,但是每個傳統村落都有各自的特征,民族文化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在入選傳統村落名錄中挖掘建立的基本文獻一般為《傳統村落登記表》,從村落選址、自然環境、建筑特征、街巷布局、歷史文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作為主要的線索進行整理。

3.2.2 收集其他村落的相關文獻

收集其他村落的相關文獻,豐富收集范圍。例如,研究論文、作品、新聞報道、錄像、分散的旅行筆記等都是很好的文獻資料,例如,惠州市古代建筑走廊系列包含了惠州古建筑、惠州民俗、惠州商人、惠州藝術、惠州產品、惠州人物等。雖然沒有引入單一的村莊,但它是從整個惠州市的角度引入的,它的內容豐富,需要進行合理的提取[9]。

3.3 提煉村落遺產特色資源

在鄉村振興大的戰略中,應以文化旅游為載體,對吉林省傳統村落遺產資源保護和挖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結合吃、住、行、游、娛、購這六個要素,從體驗感、氛圍感等方面入手,進而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鏈條,拓寬村落遺產資源的旅游、文化、商務、娛樂等功能,進行跨領域、跨行業的橫向化擴張[10]。傳統村落遺產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僅僅是第一步,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經營是第二步。在此基礎上,開辟傳統村落的影視、展覽等新方向,實現文化旅游產業鏈的全面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鄉村遺產資源的價值。

3.4 促進傳統村落遺產價值延續與傳承

吉林省傳統村落遺產資源亟需保護,但傳統村落的生活貧困是最為普遍的現象,村民保留傳統遺產并沒有轉化為經濟價值,傳統村落的文化挖掘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度挖掘,最終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會慢慢消亡。從總體上看這些傳統村落現狀發展情況較為滯后,未來發展模式同質化嚴重[11]。依靠自身條件進行遺產的開發利用吸引力有限,并且大多數村落并不具備良好的開發條件,產業相似的傳統村落對它有屏蔽效應,前期投入大,后期收益難以預測。

3.4.1 通過共生系統進行構建

共生系統是指在現有的傳統村落提升經濟收入的任務是共同的目的,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傳統村落有著自身的歷史價值,挖掘本土的歷史文化風貌、還原歷史人文景觀,從單一的構建實現共生單位的高級關系。共生系統的構建對處理復雜的社會問題具有積極意義,這也是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建筑環境保護的一個新視角。

3.4.2 遺產活化與文化再造

吉林地區的村莊歷史性遺跡豐富,但由于村莊的社會經濟發展不佳,各類文化遺產的利用率較低,住宅空置率和歷史建筑破舊率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遺產每天都在下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減緩文化下降的速度,這要求當地政府和村民協調遺產經濟價值的發展,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村民應積極響應政府的規劃工作,共同努力。在文化再造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對村內文化空間的深度挖掘,對村內不斷衰落的文化空間進行功能植入和空間重建,以促進村內消費和商業形式的轉變。對文化空間原軸線上的節點進行改造升級,通過軸線將各種文化空間連接在一起,對現有衰落的傳統建筑進行修復,重建高價值文化空間的載體建筑和結構,提升村莊的整體文化氛圍和活力(如圖4、圖5)。

圖4 吉林省圖們市白龍村傳統村落民宿建筑

圖5 吉林省圖們市白龍村傳統村落民宿庭院景觀

4 結語

傳統村落作為承續歷史記憶、歷史文脈的重要載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想要實現全面的鄉村振興,保護好傳統村落的人文景觀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對吉林傳統村落人文景觀的實踐調查與村落特色文化的挖掘相結合,從自然景觀、物質形態人文景觀、非物質形態人文景觀特征,注重傳統村落遺產和村落旅游開發創造的經濟價值,從附加的關注力、延續力、傳承力三個主要方面歸納傳統村落遺產的保護價值。從吉林省傳統村落遺產構成、實地調研和總結歸納,將挖掘利用和保護價值作為研究切入點,最終達到傳統村落遺產傳承延續的目的。

猜你喜歡
村落遺產吉林省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吉林省教育廳新年賀詞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遺產怎么分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吉林省完成1.4萬公里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
千萬遺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