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尼斯油氣工業的發展歷程

2023-03-02 20:09劉亞萍
關鍵詞:突尼斯勘探油氣

劉亞萍

(西北大學 中東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69)

0 引 言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陸最北端,國土面積為162 155平方公里,北部和東部與地中海相連,擁有長達1 300公里的海岸線,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相望,東南與利比亞為鄰,西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就地理位置而言,突尼斯扼地中海東西航運的要沖,這條航線是向西歐、美國輸送中東石油的重要通道。突尼斯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礦產資源主要以磷酸鹽、石油、天然氣為主,農業產品以橄欖油最為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欖油產地和出口國之一。

突尼斯的油田主要包括博爾馬油田、阿斯塔特油田和西迪基拉尼油田等,其中博爾馬油田和阿斯塔特油田的產量占該國石油產量的85%;天然氣田主要包括米斯卡爾氣田、哈德魯巴氣田、巴克勒氣田、塔爾發氣田等。突尼斯境內從事油氣業務的外國公司包括意大利埃尼公司以及其下屬的阿吉普國家石油公司、皇家殼牌集團,英國天然氣公司、薩米丹石油公司、馬拉松石油公司、科威特外國石油勘探公司、道達爾石油、秘魯國家石油公司等,其本國最活躍的公司是突尼斯國家石油公司。

相較于鄰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突尼斯的石油資源雖并不豐富,卻也曾是石油出口大國。但由于原油儲量少、國內消費需求逐漸增大以及精煉設施技術不足等因素,突尼斯的石油生產在20世紀90年代后進入減緩期,到21世紀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诖?天然氣和新能源在突尼斯能源結構組成中越來越重要,前景更為廣闊。為緩解石油供應緊張的局面,突尼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規模開采天然氣,天然氣產量占油氣總產量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04年底已達47.7%。[1]近十年,突尼斯為緩解國內油氣能源緊張問題,加快向太陽能、風能等綠色新能源轉型。

1 突尼斯油氣工業的發展階段

1.1 突尼斯油氣資源生產的拓荒階段(1894年到1947年)

突尼斯石油工業的拓荒階段始于1894年,這一階段分為兩個時期:一是1894年到1930年期間未成系統的開采時期,二是從1931年到1947年期間有組織的開采時期。然而,突尼斯石油勘探活動在這兩個時期均未取得積極成果。

1894年,突尼斯頒布了第一個石油勘探許可證,標志著其石油開采活動的開始。這一階段主要進行了零星的勘探活動,包括在該國北部進行地質測繪和鉆探一些淺井。其中最重要的活動是1926年在卡本半島地區的Abdel Rahmane背斜頂部鉆井,但在鉆至距地表幾米深度時勘探活動被停止,而該井在23年后被證實含有天然氣。

不同于第一時期,第二個時期是由法國和突尼斯當局共同主導推進的開采活動。這一時期,法國石油公司、突尼斯地質局和突尼斯石油研究聯合會進行了一系列的勘探活動,主要在邁杰爾達地區、阿特拉斯省和東部的Mio-Pliocene盆地,但仍然沒有發現油氣資源。

1.2 突尼斯油氣工業的起步階段(1948年到1963年)

突尼斯石油工業的起步始于1949年,并一直持續到1963年。在此期間,突尼斯進一步加強了石油勘探工作,尤其是加大了在撒哈拉沙漠的勘探力度。這一階段的石油勘探、開采工作主要由突尼斯石油研究聯合會、突尼斯石油公司、北非石油開采公司在政府授權的基礎上進行。突尼斯政府于1948年12月13日和1953年1月1日分別出臺法令對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采進行了新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外國公司在獲得勘探許可證、開采許可證和特許權后可以在突尼斯境內開展相關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勘探許可證由突尼斯部長會議和突尼斯石油研究聯合會頒發,后者于1931年成立,成為突尼斯石油勘探活動的主要機構。二戰后,突尼斯石油研究聯合會更名為突尼斯石油勘探開采公司,并于1949年底成為突尼斯石油勘探的官方機構。同年,法國突尼斯石油公司成立,并獲得了在突尼斯南部薩勒赫、凱魯萬低地和東部阿特拉斯省中部的勘探許可。這一階段,突尼斯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工作的另一主體是北非石油開采公司。1949年,該公司獲得了包括斯法克斯、西迪布茲德、馬科納西、加夫薩、吉爾巴島和克肯納群島在內的勘探許可。1952年,北非石油開采公司擴大了勘探范圍,開始勘探突尼斯東北部塔萊、卡夫、泰布爾蘇克區、赫迪爾、努米迪亞、泰利安地區的油氣資源。

相較于拓荒階段,突尼斯的石油勘探工作在起步階段取得了些許成果,發現了油氣痕跡。1953年,突尼斯石油勘探開采公司在費賈德鹽沼發現了少量天然氣,還在the Bahloul-l號井和Sahloul-2號井中發現了原油存在的跡象。1958年,達哈爾地區的Sahrar-l號井中發現了原油痕跡。1962年,突尼斯的Makrerouga-l號井也發現了原油浸漬。雖然這一時期突尼斯勘探的油井大部分是干井,但也開啟了油氣工業的起步階段。

1.3 突尼斯油氣工業的快速發展階段(1964年到1993年)

1964到1993這30年是突尼斯油氣工業快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70、80年代。鄰國阿爾及利亞發現石油后,突尼斯政府頒發了大量勘探許可證,在陸上和海上進行密集勘探研究,并增加了在油氣工業領域的參與程度。1964年,意大利石油公司在靠近阿爾及利亞邊境的南部地區勘探出突尼斯的第一個油田——博爾馬油田。該油田在兩年后開始產油,起初年產量約為60萬噸。博爾馬油田的發現開啟了突尼斯石油工業快速發展的階段,也開始了突尼斯石油從自給自足到生產過剩的階段。

在石油商業價值的刺激下,外國石油公司在突尼斯政府給予的開采特許權保證下,將撒哈拉地區的大片土地變為了石油勘探和生產基地。1972年4月,政府授權了14家石油公司共19個石油開采許可證,以及5個突尼斯油氣田的開采權。[2]22突尼斯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在1966年和1967年分別發現了杜拉卜和中西部卡塞林的兩個油田,1971年又發現了位于斯法克斯西北部的西迪伊塔伊姆油田。該油田在1977年達到日產量峰值8 000桶,但在1984年下降到不足2 500桶。1971年,突尼斯石油勘探開采公司在斯法克斯東南地區、加貝斯灣近海處又發現了阿斯塔特油田。該油田于1973年開始產油,到1980年達到年產量峰值,約為4萬桶的原油和凝析油。[3]隨著境內油田的進一步開采,突尼斯原油產量在80年代中期達到峰值,年產油量在590萬噸上下浮動。[4]1042這一階段,突尼斯石油出口額持續穩步增長,石油成為主要的出口商品。

1956年突尼斯獨立后,政府積極參與石油生產領域。首先,突尼斯政府與各石油開采公司達成協議,擁有原油開采許可地區一半的權益或選擇持有50%股份,這也就保證了政府的石油收益。其次,為了提煉原油以滿足全國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突尼斯政府與意大利埃尼集團于1961年達成協議,成立了突尼斯煉油工業公司,并于1963年投入生產。1975年,突尼斯政府回購石油公司中的外資股份,其中突尼斯煉油工業公司成為國有煉油公司。最后,突尼斯政府于1972年成立突尼斯國家石油公司,隸屬突尼斯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部。該公司主要負責石油勘探和生產的監測、原油和石油的進出口,以及對石油工業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培訓等。這一階段,突尼斯政府在支持外國石油公司進入本國油氣工業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強化政府在該領域的主導作用,在油氣工業的部分領域推進國有化進程。

石油工業的繁榮推動了突尼斯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政府通過出口原油賺取了大量外匯收入,尤其是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的石油危機期間。1977年,突尼斯石油貿易的收入占政府年收入的六分之一,1982年達到4.4億美元,對國家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2%。[5]25相較于國內石油消費的收益,突尼斯原油因為質量較高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價格更高。在70、80年代,突尼斯政府為了獲得石油差價,將本國原油大量出口,國內消費則以進口便宜的阿拉伯輕質原油代替。另一方面,突尼斯油氣工業的發展也刺激了國內石油的消費能力,帶動國內經濟增長。相較于緩慢的油氣勘探活動,其國內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自1970年以來迅速增長,7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為11%。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量的快速增長也受到了國內定價政策的刺激。從1964到1981年,除汽油外,突尼斯的國內定價政策一直將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保持在低于國際價格的水平,價格幾乎沒有上漲。1981年,突尼斯政府連續提高油價,除燃料油和煤油外,成品油價格逐漸接近國際油價。此外,突尼斯油氣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中東阿拉伯產油國人口短缺,需要大量勞動力來從事相關產業,大量突尼斯人開始前往這些國家就業。到70年代末,有大約100萬人在國外工作,他們寄回國內的匯款占突尼斯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

1.4 突尼斯油氣工業發展的減緩階段(1993年至今)

突尼斯原油產量在1992年達到峰值后,開始進入產量增長減緩階段。1993年,突尼斯從原油凈出口國轉變為原油凈進口國。次年,首次出現能源赤字。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雖然仍繼續開發新的油田,但是由于國內油氣能源產量下降、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和精煉設施的不足,突尼斯石油部門一直在試圖改善能源供求不平衡問題。

進入21世紀,突尼斯繼續勘探新的油田,以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2002年成功鉆采海上巴拉卡東南1號井、Adaml號油井、海上Hasdrubal西南1號井,2006年發現Nawara油田,該油田可采儲量為12.25億立方米石油和102.25億立方米天然氣。2011年,Sidi Dhaher-l井探明可采天然氣儲量為1 750億立方英尺,石油儲量為4 400萬桶,在該油井更深的Douleb和Bireno儲層也發現了原油和天然氣顯示。此外,Oudna油田、Adaml油田和Didon油田在這一階段也開始投產,但油氣產量依然難以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為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突尼斯于2003年頒布新的采礦法,該法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外資參與,包括免征前5年的福利稅和對在突尼斯實施的業務免征附加價值稅等。[6]盡管突尼斯有新的油田可供開采,但原油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難以滿足國內石油的消費需求。從1971年到2004年間,突尼斯的能源消耗增長了326%,而同期的能源產量僅增長了38%。[7]1522006年,突尼斯石油日產量下降到平均6.9萬桶,僅略高于1992年11.4萬桶峰值的一半。根據BP能源統計數據,自2010年到2020年,突尼斯石油日產量大幅下降,從8.3萬桶減少到4.2萬桶,在非洲地區排名12,年均增長量為-16.2%。[8]18

為了彌補能源消費的缺口,突尼斯加快開采天然氣和建設國家天然氣管網,使天然氣產量占油氣總產量的比重迅速上升,同時還鼓勵外國能源公司在天然氣領域加大投資。20世紀90年代中期,英國能源公司獲得天然氣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英尺的Al-Miskar油田的所有權后,不僅加快了突尼斯天然氣產量的增長速度,而且釋放了國內天然氣的消費潛力。2014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總消耗量的53%。2009年突尼斯有53萬戶居民用上了天然氣,而1987年時僅有4萬戶居民能夠使用天然氣。[9]目前,除本國生產的天然氣外,突尼斯不僅直接進口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還從阿爾及利亞與意大利的天然氣過境管道獲取5.25%的天然氣作為輸送費用。除了提高天然氣產量以彌補石油產量不足的缺口,突尼斯還致力于推進能源結構的轉型,而這也成為突尼斯能源發展戰略的重點。

2 突尼斯能源轉型的提出與發展

突尼斯開啟能源轉型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以油氣為主導的一次能源的可開采量逐年減少。二是由經濟和社會發展引起的能源需求,特別是電力需求的急劇增加。自2000年以來,突尼斯油氣能源需求增速加快。2013年,突尼斯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滿足國內市場76%的需求,石油缺口為200萬噸,到2014年就只能滿足60%的國內市場,石油缺口增至300萬噸。[10]三是突尼斯位于地中海南部,有著良好的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發展潛力,其中北部地區風能潛力總容量約為8吉瓦,平均日照時間可達10小時。然而,突尼斯尚未能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條件,能源消費結構也不合理,嚴重依賴一次能源。2004年,突尼斯的一次能源消費量為850萬桶油當量,其中石油占48.7%,天然氣占37.6%,可再生能源(水力發電、風能和太陽能水加熱)僅占0.6%。[7]152在突尼斯這樣一個能源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國家,為了應對能源的供求差額,在繼續勘探、開采新油田的同時,通過推進能源的轉型,尤其是發展新能源產業改善能源結構單一狀況、實現能源結構多樣化才是解決國家能源赤字的長期性戰略。

基于對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切,突尼斯于2000年設立了國家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旨在制定使能源消費合理化和開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計劃。該計劃包括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實現基于光伏發電的農村電氣化和抽水領域開發,以及為家庭和私營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資助。為更好地統籌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突尼斯于2004年頒布新的能源管理法(第2004-72號)來更新監管和制度框架,并于2009年2月9日進行修訂。此外,又依據2005年頒布的第2005-82號法律建立了一個能源管理系統,旨在實現能源消費合理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開發可替代能源。在新能源項目建設中,2009年12月,突尼斯政府制定了《2010年至2016年太陽能發展規劃》,計劃啟動涵蓋40個項目的太陽能項目(TSP)。該計劃旨在到2016年為突尼斯提供約1 000MW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能力,到2030年則達到3 800MW。2020年,突尼斯政府計劃在南部建設4.5吉瓦太陽能發電站項目。2023年1月,突尼斯能源部公布了2023—2025年可再生能源招標計劃,啟動了1GW太陽能發電招標,預計耗資16億美元建設8座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為1.4GW,以進一步提高國內太陽能的利用率。

然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突尼斯也面臨轉型帶來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挑戰,包括如何引進和充分利用外國資本及技術、實現地方能源政策的一體化、改善能源治理和監管框架、簡化稅收和行政程序等。但總體來看,在突尼斯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能源管理被視為國家優先事項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與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密切相關,是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前瞻性的戰略。突尼斯的這場能源轉型不僅是國家和工業部門的轉型,更是企業和民眾的轉型,需要加強企業和民眾在能源轉型中的參與度。

3 突尼斯油氣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其前景

21世紀以來,突尼斯油氣工業的發展進入平緩期,盡管石油和天然氣依然占據國內能源消費的大部分份額,但其面臨著多重挑戰。首先,油氣儲量下降,截至2016年,突尼斯已探明石油儲量為4.25億桶,排名世界第49位,是其當年消費量的12倍。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進口(按2016年的消費水平且不包括未探明儲量),突尼斯將只剩下大約12年的石油儲量。[11]2020年,突尼斯原油生產增長量已成負值。有限的油氣資源和不斷擴大的消費需求意味著油氣供需缺口擴大,也代表著突尼斯的能源轉型已成必然趨勢。為了提高油氣能源的利用率進而延長使用年限和開采條件復雜的油氣田,突尼斯能源部門和石油公司需要更新陳舊設施、改善油氣開采技術、放寬油氣協議條件以吸引外國石油公司的投資。

其次,環境問題也是影響突尼斯油氣工業發展的一個因素。突尼斯的目標是在2030年將該國的碳強度相對于2010年降低41%,這需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作為中東和北非地區高增長的經濟體之一,突尼斯缺乏足夠的能源供應來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需要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以平衡經濟發展、能源利用與環境的問題。近年來,突尼斯政府高度重視能源結構轉型,大力開發清潔能源。2022年,突尼斯工業、能源和礦產部制定了到2030年生產3 800兆瓦太陽能的國家戰略,該計劃將使2030年一次能源消耗減少30%,可再生能源生產電力占總電力的30%,以此實現減碳目標。

最后,在突尼斯近十幾年的能源發展進程中,國內社會的穩定狀況也影響著油氣工業的發展環境。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突尼斯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維護南部和中部省份的社會穩定。在這些省份,有組織的群眾抗議活動頻繁,抗議者將目標對準了能源產出,指責政府竊取他們的自然資源卻沒有給予補償,要求公平分享該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此外,抗議者懷疑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受到政府偏袒隱藏了資源的真實價值,希望對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合同進行審查??棺h活動嚴重影響了油氣工業的生產。2016年9月,英國石油工程公司Petrofac因突尼斯南部克肯納群島上發生的抗議活動停止了其在突尼斯的天然氣生產。2017年3月,突尼斯南部和中部數百名抗議者占領了南部卡穆爾的石油和天然氣設施,在政府和塔陶因省的私營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接受了抗議者的大部分要求并達成“Kamur協議”后,抗議活動才得以結束。這場抗議活動導致部分油田被迫關閉,相關油氣生產公司停產。加拿大Serinus Energy公司表示,由于勞工和社會動蕩原因,該公司位于突尼斯南部吉比利省的Chouech Essaida油田在抗議期間一直處于關閉狀態。在抗議活動集中的南部塔陶因省,奧地利OMV公司遣散了約700名員工。2020年,在“阿拉伯之春”革命9周年紀念期間,突尼斯總工會在Nawara油田附近發起靜坐示威抗議活動,要求切實落實2017年達成的“Kamur協議”,確保當地石油生產收益用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自2008年加夫薩發生針對磷酸鹽產業的嚴重騷亂以來,突尼斯的能源生產基地經歷了數十次靜坐、抗議和罷工活動,這無疑給能源公司的生產和投資營造了不穩定的環境,也是主要石油公司撤出突尼斯油氣資源生產領域的因素之一。

4 我國與突尼斯油氣工業的合作

我國在突尼斯能源業務的開展始于2002年中石油下屬的長城鉆井公司進入突尼斯石油鉆井工程承包市場。2004年,中油國際收購了科威特海外石油公司突尼斯分公司在突尼斯50%的資產權益,這一協議開啟了中突科三方在突尼斯石油領域的合作。20年來,中國石油公司在突尼斯的油氣合作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06年,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與倫丁石油公司共同開發的突尼斯Oudna油田成功投產。雖然突尼斯油氣資源儲量減少,可供開采的余量有限,但中油國際(突尼斯)公司依然積極爭取獲得有價值的勘探區塊,發現新的油田,中突兩國在油氣資源領域依然存在一定的合作前景。

近年來,在突尼斯為實現能源自主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的戰略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為中突兩國目前的合作重點,而且受到突尼斯政府的歡迎和支持。2009年,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突尼斯工業、能源和礦產部簽署了加強新能源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22年8月,中國能建天津電建與西北院聯合中標突尼斯凱魯萬100MW光伏電站項目,旨在為當地工農業生產及民眾生活用電提供充足的清潔、綠色可再生能源,助推突尼斯能源結構多樣化,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同年9月,中國電建海投公司與突尼斯GFR公司簽署了200MW光伏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突兩國的能源合作,尤其是綠色能源合作前景廣闊。

5 結 語

從傳統意義而言,突尼斯并不在世界原油生產大國之列,卻在20世紀后30年成為原油出口大國,創造了大量的油氣收益,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1世紀以來,由于突尼斯油氣能源的產量下降,以及因經濟發展強勁、人口增長和燃油經濟性等客觀因素導致油氣消費量的持續增加,突尼斯生產的油氣能源已不足以滿足其國內消費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的負油狀況,已變成原油的凈進口國。面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突尼斯需要考量在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如何有效供應維持經濟增長所需的能源。為此,突尼斯選擇發展新型能源,大力投資太陽能、風能產業,以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從目前發展狀況和市場需求來看,其國內新能源發展的前景廣闊。突尼斯能源的發展歷程在中東、北非石油國家中具有共性,即從單一轉變為多樣化的能源結構,這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也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回應和參與。

猜你喜歡
突尼斯勘探油氣
油氣勘探開發三年滾動計劃編制的思考
平涼,油氣雙破2萬噸
“峰中”提前 油氣轉舵
《非常規油氣》第二屆青年編委征集通知
勘探石油
油氣體制改革迷局
春曉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歷史
突尼斯柑橘出口量減少了21%
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