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沉積學在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河流-三角洲相儲集層刻畫中的應用

2023-03-07 11:57婁敏蔡華何賢科劉英輝黃鑫張憲國劉華峰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23年1期
關鍵詞:小層儲集層砂體

婁敏,蔡華,何賢科,劉英輝,黃鑫,張憲國,劉華峰

(1.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2.中海石油(中國)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28;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青島 266580)

0 引言

隨著國內外油氣藏勘探開發不斷深入,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領域逐漸由構造油氣藏轉變為巖性油氣藏。巖性油氣藏研究的核心之一是儲集層的精細刻畫。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漸新統花港組的油氣發現以河道相關的巖性油氣藏為主,開展區域地震沉積學研究,落實儲集層展布,是下一步滾動挖潛的關鍵。

對于厚儲集層,在地震上能較好的解釋追蹤[1]。對于薄儲集層,由于地震分辨率有限,較難開展砂體解釋追蹤[2],針對沉積體寬度遠大于厚度的特點,可以采用傳統的地震沉積學方法,利用地震資料的水平分辨率(地層切片),刻畫垂向分辨率難以識別的薄儲集層[3-8]。目前地震沉積學在碎屑巖和碳酸鹽巖中均有應用,其中在碎屑巖中應用更為廣泛。由于河道砂體多具有典型的地震地貌響應特征,因而地震沉積學在陸相河流-三角洲儲集層刻畫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9-10]。技術方法主要有-90°相移[11-12]、地層切片[13-14]和RGB分頻融合等[15]。利用地層切片進行沉積學解釋是地震沉積學成功應用的關鍵[16-17]。但是多數情況下,常規地震沉積學方法得到的地層切片的地質形態不典型,沉積學解釋多解性大。尤其是在地震資料品質較差、斷裂發育、層位解釋易穿時串軸,河道砂體橫向變化快、多期砂體疊置,研究區范圍較大、地層厚度變化快、不同區域巖石物理特征差異較大等條件下,傳統的技術往往很難取得較好效果?;谝陨蠁栴},本文對傳統的 3大技術進行優化,綜合運用分頻解釋技術、非線性切片技術及多屬性融合技術,分析其在河流-三角洲相沉積中應用的優勢。創新提出反演-常規-90°相移聯合構建地震巖性體技術,對河流-三角洲相儲集層平面展布進行精細刻畫,提升儲集層刻畫的效果,落實儲集層的平面分布,并指出西湖凹陷花港組下一步有利的勘探開發區。

1 區域地質背景

東海陸架盆地位于中國大陸邊緣東部,是中國近海面積最大的含油氣盆地。西湖凹陷位于東海陸架盆地東北部,是最具勘探開發潛力的凹陷。西湖凹陷西以海礁隆起和漁山低隆起為界,東至釣魚島凸起,北接福江凹陷,南抵釣北凹陷,呈北北東向展布(見圖1a)。西湖凹陷經歷多期構造運動,可分為白堊紀—始新世裂陷期、漸新世—中新世拗陷期和上新世—第四紀區域沉降期[18],平面上具有東西分帶,南北分塊的格局,可劃分為西部斜坡帶、西次凹帶、中央反轉構造帶、東次凹帶和東部斷階帶(見圖1b)。本文研究區位于中央反轉構造帶南部黃巖構造和西次洼南部(見圖1b),面積約2 100 km2(見圖1c),主要發育構造油氣藏,在構造翼部、緊鄰油源斷層的有利區帶局部發育構造巖性油氣藏[19]。

圖1 研究區位置、鉆井位置圖和地層柱狀圖

研究區地層自下而上發育古新統、下始新統八角亭組、中下始新統寶石組、中上始新統平湖組、漸新統花港組、中新統龍井組、玉泉組、柳浪組、上新統三潭組和第四系東海群(見圖1d)。本文研究目的層為漸新統花港組,發育陸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積[20],為重要的含油氣層系?;ǜ劢M劃分為花上段和花下段,花上段可進一步劃分為5個層(H1—H5),花下段可劃分為7個層(H6—H12)。根據不整合界面及相對應的整合界面,將花港組自下至上分為兩個長期旋回(見圖 2)。依據巖電響應特征自上至下又可進一步分為 5個中期旋回(MSC1—MSC5)[20]。研究區大部分鉆井位于構造高部位,構造翼部鉆井較少。為了落實構造兩翼的巖性圈閉,亟需采用地震沉積學刻畫儲集層平面展布。

圖2 研究區地質分層-地震層序特征及地層概況(剖面位置見圖1c)

2 地震沉積學方法優化

前人對分頻解釋技術、非線性切片技術、多屬性融合技術及古地貌恢復技術已有研究,但是并未指出地震沉積學技術在河流-三角洲相中應用的特定優勢,筆者對相關的技術優勢進行了挖掘和優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應用分頻解釋技術,針對河流-三角洲相沉積中巖性變化快、同相軸連續性較差的情況,解決了容易“穿時”的問題。②應用非線性切片技術,針對由于沉積速率隨時間及地點的變化引起屬性中河道局部錯斷的問題,使“丟失”的河道重新成像。③應用多屬性融合技術,改善屬性的地質形態,除了突出沉積體邊界外,還有利于內部微相解釋。④應用古地貌恢復技術輔助沉積解釋。

本文提出反演-常規-90°相移聯合構建地震巖性體技術,能夠解決在區域地震沉積學研究中,巖石物理關系復雜,難以單獨依靠常規-90°相移地震或者反演建立地震巖性體的問題。

2.1 分頻解釋構建等時地層格架技術

等時地層格架是地震沉積學分析的前提,精細的地震層位解釋是建立等時地層格架的關鍵。從地震沉積學的角度來講,地震同相軸并不是嚴格等時的,其地質意義與頻率相關。一般來說低頻多反映巖性信息,高頻多反映等時沉積信息[21-22]。隨著地震頻率增大,地震反射特征不發生顯著變化,保持穩定反射特征的同相軸在分頻資料上更趨于等時。因此,通過分析地震同相軸隨頻率變化情況,分別提取原始數據和分頻后地震數據的傾角屬性,計算傾角屬性差值來判斷地震同相軸是否存在隨頻率變化而變化的現象。傾角差屬性值越大,說明地震同相軸在分頻前后的變化越大,表明在該位置存在較大的穿時可能性。此外,在有效頻寬范圍內適當地分頻可以提高地震資料的分辨率,提高薄層的識別精度。針對具體的地質任務,選擇不同的分頻方法,地層構造研究強調突出構型,沉積儲集層研究強調振幅保持,油氣檢測強調各頻段的相對關系的保持。廣義譜分解[23-24]是一種常見的疊后分頻技術,可以強化構型。分頻后地震數據體作為輔助的數據體,用于構造解釋。

河流-三角洲相沉積中巖性變化快,同相軸連續性較差。在進行層位追蹤解釋時采用分頻傾角差輔助,同時參考分頻地震數據體來綜合確定解釋方案,避免出現同相軸追蹤“穿時”現象。以 H6層的解釋為例(見圖3a),研究區原始地震資料分辨率較低,主頻為28 Hz(見圖 3b)。在精細井震標定的基礎上,從B7-1W-1井出發追蹤波峰,向東由于中間波峰處上下分叉,在原始地震剖面上極易向下追蹤,結果在 A-3井處解釋到H7層,導致“穿時”。通過常規地震剖面與分頻傾角差疊合,可以清晰看到中間波峰處傾角差值較大(見圖3a),表明該處同相軸等時性較差。因此,在解釋時需要參考分頻后的地震資料。在主頻為35 Hz的地震剖面上,中間波峰變窄,地震分辨率明顯提高(見圖3c、圖3d)。結合A-3井的地質分層,H6層在波峰分叉處向上解釋更為合理。

圖3 基于分頻傾角差的分頻解釋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見圖1c)

2.2 疊前反演-常規屬性-90°相移聯合構建地震巖性體技術

巖石物理分析是構建地震巖性體的前提。在砂泥阻抗差異明顯、儲集層厚度適中(小于二分之一波長)的情況下,-90°相移技術可以較好地表征巖性。以低阻砂和負極性零相位化的地震資料為例,通過井震標定,砂體頂面一般標定在波谷的極值。通過將地震資料進行-90°相移,砂體頂面標定在零相位,砂體與波谷完全對應。-90°相移常規地震數據體對于薄層刻畫具有一定的優勢[11-12],但是對于厚層或者砂泥阻抗差異較小的情況下,其對儲集層的刻畫精度較低。當儲集層厚度大于二分之一波長時,一套厚層砂在地震-90°相移剖面上會出現多套波谷反射,無法與砂體完全對應。此外,當砂泥阻抗差異不明顯時,常規地震無法識別砂泥巖,需要通過巖石物理分析,尋找敏感巖石物理參數,利用反演來表征巖性。但是反演也存在一定多解性,對薄層的刻畫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區域地震巖性體構建時,需要在巖石物理分析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地震數據體。尤其在不同區域巖石物理特征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單獨依靠-90°相移常規地震或者反演地震無法較好地表征巖性,需要優選多套地震數據體聯合構建地震巖性體,對平面屬性進行合理的拼接,來獲取大區相對可靠的地震相。理論上,屬性拼接邊界與巖石物理特征發生變化的位置一致,但是平面上巖石物理特征發生變化的具體位置較難確定。一般來說,埋深對巖石物理的影響較大,隨著深度的增加,砂體多由低阻砂過渡到砂泥阻抗疊置,最后轉變為高阻砂。通過深度構造線可以輔助拼接邊界的確定,實際操作中可以參考平面屬性的地質形態延續性來進行屬性拼接,常規地震找“形”,反演地震識“砂”。

以H3層為例,研究區西部(D11井)由于埋藏較淺,儲集層多為低阻砂(見圖 4a);而東部(B1-1-2井)埋藏相對較深,砂巖阻抗與泥巖差異較小,表現為阻抗疊置的特征(見圖4b)。傳統的-90°相移常規地震切片屬性(見圖 5a)對西部低阻砂能較好表征,河道形態清晰,但是東部砂泥阻抗疊置區的常規地震振幅切片無法表征巖性信息,屬性反映的地質形態不典型。相比于疊后常規地震,疊前梯度地震對疊置阻抗砂巖表征效果更好,梯度地震的最小振幅屬性切片上東部曲流河形態典型(見圖5b)。依據曲流河河道形態的延續性將對應的平面屬性進行拼接,得到全區河道形態清晰、與井點吻合度高的平面屬性(見圖 5c)。H3a小層(H3層分為H3a、H3b、H3c)拼接后的地震屬性綜合了常規地震切片和梯度切片的優勢,為區域沉積解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特殊巖性發育的地層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反演屬性來表征儲集層。以H7b小層(H7層分為 H7a、H7b)為例,研究區南部 A-3井儲集層較薄,發育煤層,表現為強波谷振幅反射,較難與砂體區分(見圖5d)。疊前同步反演(見圖5e)可以較好的表征H7b小層南部的儲集層平面展布,通過常規地震屬性和疊前同步反演含砂率屬性替換拼接可以得到H7b小層全區屬性(見圖5f)。

圖4 D11井(a)和B1-1-2井(b)波阻抗與深度關系圖

圖5 H3a小層和H7b小層平面屬性拼接圖

2.3 非線性切片技術

切片是地震沉積學實現地震地貌刻畫的核心技術。與傳統的砂體地震解釋相比,切片技術具有一定優勢。由于地震分辨率有限,并非所有砂體在地震上均可追蹤解釋。切片技術采用頂底兩層的內插,小時窗提取屬性,結合井點砂體發育情況,即可分析沉積演化。目前有時間切片、層位切片及地層切片 3種切片方式。地層切片適用既非席狀又非平臥的地層,使用最為頻繁,但由于是線性的,沒有考慮沉積速率隨時間及地點的變化[25],對于一些特殊沉積體難以等時刻畫。自然界中沉積速率隨時間及地點的變化的情況很多,如河道主體沉積速率大于河道側緣沉積速率、頂底界面存在上超、下超等情況時,地層切片均難以實現等時。

非線性地層切片技術是對傳統地層切片技術的一種擴展,解決地層切片不等時的問題,既考慮了沉積速率隨等時參考面的變化,還考慮了等時參考面終止位置變化對地層切片的影響。目前非線性地層切片技術有兩種類型,即基于 Wheeler變換的非線性年代地層切片[26]和局部優化的非線性地層切片[25]。前者形成的相對地質年代體比較直觀,無拉伸或壓縮改變,但對地震等時層位的要求較高,在地層接觸關系復雜、資料品質不好的條件下實施困難;后者采用鐘形函數或者橢圓函數,對圈定的與沉積模式不吻合的區域提取相鄰切片的振幅,形成一系列非線性地層切片,可以快速修正由于地層切片穿時引起的河道中斷、扇體缺失等不符合沉積現象的問題。本文主要采用后者,以研究區H3b小層為例,傳統地層切片顯示發育南北向河道沉積,由于河道的下切、沉積速率較大,傳統地層切片屬性僅表征河道頂部的泥巖沉積,導致河道顯示局部錯斷、不連續(見圖6a)。利用局部的非線性切片對水道重新進行切片成像,使“丟失”的河道重新成像,形成連續的分流水道沉積,得到完整的南北向河道展布特征(見圖6b)。

圖6 H3b小層原始地層切片和非線性切片對比圖

2.4 多屬性融合技術

屬性融合一般包括RGB分頻融合以及神經網絡融合[10]。RGB分頻融合多用于表征不同厚度儲集層的平面展布,可以改善屬性的地質形態。隨著機器學習的發展,誤差反向傳播神經網絡(BP)、概率神經網絡(PNN)、卷積神經網絡(CNN)、支持向量機(SVM)等多種神經網絡的算法應用于屬性的優化。神經網絡屬性融合有兩方面的應用:①可以大大改善屬性的地質形態,突出邊界,輔助沉積微相解釋,如在屬性優選的基礎上,利用BP神經網絡的無監督聚類可以快速自動劃分沉積微相,降低單屬性的多解性;②可以定量預測砂體平面厚度,如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可以提高斷裂發育、井點砂體厚度樣本少情況下的砂體厚度預測精度。用于屬性融合輸入的原始單屬性需要與井點砂體厚度的相關性較高,多屬性融合起到優化原始單屬性的效果,相比于單屬性在沉積解釋上更有優勢,但并不能帶來本質的提升,僅作為沉積解釋的輔助工具。

2.5 古地貌恢復技術

古地貌作為沉積地層發育的背景,不僅再現了原始構造格局,還構建了古物源供給系統[27]。目前很多學者采取“印模法”近似反映古地貌特征[28]。古地貌的恢復不是簡單的地層古厚度恢復,而應當是綜合考慮構造演化、地層缺失、沉積物重力載荷沉降及壓實作用等因素恢復出來的初始構造沉降量,恢復的過程應包括層序古地貌恢復、缺失地層恢復、去壓實校正、地殼均衡恢復和斷層復原。本文在殘余厚度的基礎上,采用壓實校正、剝蝕量恢復和差異沉降校正等步驟來獲得目的層古地貌圖(見圖7)。

古地貌恢復的流程具體如下:①將參考面之間深度構造相減,得到目的層現今的視殘余地層厚度圖(見圖7a)。②考慮地層傾角(見圖7b),得到傾角校正后的地層真厚度(見圖7c),這也是目前大多數采用的粗略古地貌成果圖。③去壓實校正可以恢復巖石埋深前的沉積厚度,去除壓實的影響。通過分析不同巖相的孔隙度隨深度變化關系,計算壓實系數和初始孔隙度,利用盆地模擬軟件得到單井埋藏史和壓實比例系數。通過插值得到壓實系數平面分布圖(見圖7d),用于去壓實校正后的古地貌恢復(見圖7e)。④H5層西部存在局部剝蝕,需要進行剝蝕恢復。通過泥巖聲波時差法可以定量恢復出單井點上的剝蝕厚度。在此基礎上,根據構造趨勢的恢復方法,將單井上的剝蝕量外推到整個剝蝕量,得到剝蝕厚度圖(見圖7f)。⑤通過重力載荷均衡校正求取沉積初期的構造沉降量(見圖 7g)以及古水深的恢復(見圖7h),得到最終的精細古地貌圖(見圖7i)。與殘余厚度圖(見圖7c)相比,最終古地貌(見圖 7i)趨勢一致,局部存在一些細節差異,如斜坡區凸起范圍,地勢的絕對高度更合理。

利用古地貌可以輔助地層切片平面屬性的沉積學解釋,多方法相互印證增強刻畫結果的可靠性。以研究區H5層古地貌(見圖7i)為例,整體具有“西高東低”的特征,從西到東可以劃分為剝蝕區(過路不沉積區)、斜坡區和低洼區。古地貌與砂體的展布范圍高度匹配,在古地貌低洼區砂體更富集,斜坡區可容納空間較小,砂體較不發育。

圖7 研究區H5層古地貌精細恢復過程圖

3 主要層段典型沉積相的地震沉積學解釋

針對研究區主要層段不同沉積特征,分別采用多種技術組合,進行巖性識別、沉積解釋及儲集層刻畫。

3.1 H4b小層淺水三角洲沉積

H4b小層(H4層分為H4a、H4b、H4c、H4d)整體為薄互層,采用分頻后的地震資料進行層位追蹤解釋,可以提高地層格架的等時性。通過屬性主成分分析,優選貢獻度最高的最小振幅屬性、平均能量屬性和弧長屬性進行BP神經網絡融合,得到H4b小層的融合屬性。結果表明,H4b小層融合屬性的三角洲形態清晰(見圖 8a),平面表現為窄條帶-土豆狀展布,為淺水三角洲沉積環境,發育北西—南東向分流河道砂體(見圖8b),河道主體位于已鉆井區西部。H4層整體為薄互層,砂地比38%,單砂體厚度小,平均單砂體厚度為2.8 m。H4b小層單層砂體厚度較薄,測井曲線形態以鐘形和疊置箱形為主,整體表現為南厚北薄。A-A7和A-A8井在H4b小層鉆遇河道的主體部位,發育20 m左右相對厚砂體(單期砂體厚10 m),在融合屬性上為河道主體部分。順物源方向可見三角洲隱性前積反射,三角洲平原水上河道表現為連續波谷反射(見圖8c),垂直三角洲前緣水道的地震剖面上可見點狀透鏡體反射(見圖8d),為三角洲前緣樹枝狀水道的地震響應。

圖8 H4b小層平面屬性、沉積相圖及典型地震相特征

3.2 H5層辮狀河沉積

由于砂泥阻抗疊置,H5層采用疊前梯度地震的最小振幅屬性(見圖 9a)來刻畫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通過屬性聚類(見圖9b)來分析沉積微相。H5層最小振幅屬性形態清晰的河道,為南北向辮狀河沉積(見圖 9c),砂體規模大,呈寬條帶狀分布。H5處于中期基準面旋回上升的早—中期,井上砂體以垂疊型厚砂為主。已鉆井砂體厚度在30~50 m,砂地比較高(大于50%)。辮狀河沉積主要以辮狀河河道和心灘沉積為主,辮狀河河道砂體測井曲線表現為底部突變的箱形或鐘形形態,表明沉積過程中物源供給充足、水動力相對較強,下切作用明顯,形成了規模較大、側向連續性好的復合砂體。辮狀河河道寬約2~8 km,在順河道地震剖面上表現為強波谷反射軸,橫切河道的方向上可見砂體呈透鏡狀展布(見圖9d)。心灘是通過多期垂向加積而形成,砂體規模較大,自然伽馬曲線為箱型(如B1-1-2井);在地震屬性上表現為分流河道帶內的屬性高值區域,高于河道沉積的屬性值。依據以上特征,對屬性進行聚類分析(見圖9b),可以識別辮狀河道中的心灘沉積。

圖9 H5層平面屬性、沉積相和典型地震相特征圖

3.3 H7b小層大型曲流河沉積

由于發育煤層,H7b小層(H7層分為H7a、H7b)利用單一的常規地震已無法有效區分巖性(見圖5d)。然而利用疊前同步反演可以較好的表征南部含煤背景下的砂體展布(見圖5e)。通過采用常規地震最小振幅和南部的疊前同步反演最小振幅屬性拼接,得到 H7b最終的平面屬性用于沉積解釋。結果表明,H7b小層平面屬性形態清晰(見圖 10a),為南北向大型曲流河沉積(見圖10b)。已鉆井B7-3-1和B2-1-1鉆遇40 m的邊灘砂體,A-B7井鉆遇邊灘砂體的邊部,其余井未鉆遇曲流河,為泛濫平原沉積,以泥質沉積為主。曲流河復合邊灘跨度約10 km,在地震剖面上表現為多個透鏡狀波谷疊置特征(見圖 10c)。通過復合邊灘波谷間振幅變弱的區帶,結合B7-3-1井單期點壩砂體厚度20 m的特點,將中部的復合點壩劃分為3期,單期點壩跨度約6 km。南部(A-3井處)發育薄煤層,在地震上表現為高頻強波谷反射特征(見圖10d)。

圖10 H7b小層平面屬性、沉積相及典型地震相特征圖

4 砂體演化及勘探開發的指示意義

4.1 砂體演化及控制因素

通過典型層的地震地貌相分析,表明研究區為河流-三角洲沉積體系,河道形態典型?;ǜ劢M具體沉積演化(見圖11a)自下而上依次為:H12—H11為辮狀河沉積,H10—H9為淺水三角洲沉積,H8為辮狀河沉積,H7為曲流河沉積,H6為淺水三角洲沉積,H5為辮狀河沉積,H4為淺水三角洲沉積,H3為辮狀河沉積,H2—H1為曲流河沉積。

研究區物源以南北向的軸向物源為主。砂體的發育樣式受中期基準面旋回和古地貌共同控制。隨著湖平面的多次升降變化,研究區花港組沉積時期發生多次范圍廣、速度快的湖進與湖退事件,形成了一系列垂向上具有繼承性的河流-淺水三角洲沉積體系。①在中期基準面旋回上升早—中期(見圖 11b),湖平面較低,可容納空間大,物源供給充足,以辮狀河道沉積為主(H5層為例),河道順直,砂體呈連片分布,垂向上河道砂體發育樣式以垂向疊置為主;該時期古地貌(見圖11c)起伏較大、地勢陡峭,發育限定性河谷,對砂體空間展布有一定控制作用。砂體多在低洼的河谷富集,斜坡區砂體較不發育。②在中期基準面上升晚期—下降早期(見圖11d),湖平面快速上升至高位,可容納空間中等,物源供給較少,以曲流河沉積為主(H7b小層為例),砂體呈窄條帶狀分布,垂向上砂體發育樣式呈孤立式;古地貌(見圖11e)相對平緩,發育非限定性的河谷,曲流河橫向遷移較快。③在中期基準面下降中—晚期(見圖 11f),湖平面從高位開始下降,進入湖退期,可容納空間變小,物源供給中等,以淺水三角洲為主(H4b為例),三角洲平原砂體呈局部窄連片-交織條帶狀分布,垂向上砂體發育樣式呈遷移型中—厚砂體,在三角洲前緣河口處形成呈朵葉狀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壩復合砂體。古地貌相對平緩(見圖 11g),三角洲前緣傾斜坡度小于 0.1°,以淺水三角洲為主,在研究區南部可見前三角洲—淺湖沉積,湖岸線變化頻繁。

圖11 層序及古地貌對砂體的控制作用(A—可容納空間;S—沉積物供給;A/S—可容納空間和沉積物供給之比;MFS—最大湖泛面;TS—初始湖泛面)

4.2 勘探開發指示意義

在儲集層刻畫的基礎上,結合構造特征和斷裂的發育情況進行研究區有利目標搜索。在有利的構造背景下,砂體和斷層等形成圈閉的要素在空間上的合理配置可形成有利的構造-巖性圈閉。巖性圈閉有效性的核心是保證高部位具有較好的封堵條件。通過對封堵性的分析,研究區主要存在兩種構造巖性圈閉,分別為儲集層側向尖滅-斷層封堵型構造巖性圈閉(見圖12a)和儲集層上傾尖滅型構造巖性圈閉(見圖12b)。

依照上述模式優選識別出研究區潛力目標。H4b小層三角洲平原河道側向尖滅,高部位受斷層封堵,可形成較好的側向尖滅-斷層封堵型構造巖性圈閉(見圖12c)。在H4b小層過目標區的典型地震剖面上可見局部強振幅(見圖12e),砂體低部位與油源斷層搭接,成藏可能性較大。H7b小層曲流河點壩砂體向高部位尖滅,可形成上傾尖滅型構造巖性圈閉(見圖12d)。在H7b層過目標區的典型地震剖面上(見圖 12f),同相軸向高部位發生相變,砂體尖滅點清晰;高部位振幅比低部位強,可能由含氣導致。西湖凹陷構造翼部類似的河道上傾尖滅型構造巖性圈閉普遍發育,具有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是下一階段增儲上產的有利方向之一。

圖12 研究區有利的構造-巖性目標優選模式

5 結論

采用分頻解釋、反演-常規-90°相移聯合構建地震巖性體、非線性切片、多屬性融合、古地貌恢復等技術,可取得更好的平面屬性刻畫效果,對其他地區河流-三角洲相儲集層地震沉積學刻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研究區儲集層砂體的發育樣式受中期基準面旋回和古地貌控制,在中期基準面旋回上升早—中期,發育垂向疊置型砂體,以辮狀河道沉積為主;在上升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的早期,發育孤立型砂體,以曲流河沉積為主;在中期基準面下降中—晚期,發育遷移型中—厚砂體,以淺水三角洲沉積為主。限定性古地貌對砂體展布具有控制作用,非限定性古地貌對砂體展布影響較小。

猜你喜歡
小層儲集層砂體
湖相頁巖油建產區小層構造可視化精細建模
——以吉木薩爾蘆草溝組為例
利用物質平衡法分析小層注水量
河流相復合砂體不連續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討
CSAMT法在柴北緣砂巖型鈾礦勘查砂體探測中的應用
鄂爾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區隔夾層分布特征
川中震旦系燈影組儲集層形成及演化研究
渤海灣盆地Q油田明化鎮組復合砂體內部結構表征
花崗巖儲集層隨鉆評價方法及應用
四川盆地普光氣田須家河組四段儲集層特征
多源多相復雜儲集層預測——以春風油田新近系沙灣組一段1砂組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