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糖飲食
——健康不能承受之重

2023-03-08 00:30編譯劉聲遠
大自然探索 2023年2期
關鍵詞:蟻后工蟻實驗鼠

編譯 劉聲遠

高糖飲食為什么會導致糖尿???長久以來困擾科學家們的一大醫學難題或將揭開謎底。

科學家早就知道,高脂高糖的飲食會引起肥胖和糖尿病。但為什么會有這種因果關系?答案一直不明。腸道菌群對動物吸收營養來說必不可少,因此對健康來說非常重要,一個團隊最近針對高脂高糖飲食對實驗鼠腸道菌群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分節絲狀菌

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

在攝入高脂高糖飲食四周后,實驗鼠出現了代謝綜合征的典型癥狀,例如體重增加、胰島素抵抗(指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地分泌過多胰島素以維持血糖穩定,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和葡萄糖不耐受。實驗發現,這些實驗鼠的腸道菌群明顯改變,尤其是分節絲狀菌(在嚙齒類、魚和雞中常見的腸道細菌)數量急劇下降,而其他細菌數量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分節絲狀菌的減少會引起消化道中Th17 免疫細胞數量減少。進一步實驗表明,Th17 免疫細胞對預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來說很重要:這些細胞產生的分子能減緩腸道“壞”脂質被吸收的速率,減少腸道炎癥。換句話說,Th17 免疫細胞能維持消化道健康,阻止機體吸收病原性脂類。

糖會引起健康變差

那么,高糖高脂飲食中究竟是什么成分導致了這些變化?該研究發現,元兇是糖。糖會清除分節絲狀菌,因此Th17 免疫細胞的保護性隨之消失。研究人員給實驗鼠喂食無糖的高脂肪飲食,結果發現,實驗鼠的Th17 免疫細胞數量沒有減少,實驗鼠也沒有出現肥胖和糖尿病前期癥狀,而且就算實驗鼠攝入的熱量沒有減少也如此。

但限制糖的攝入并不能幫到所有的實驗鼠。對那些一開始就沒有分節絲狀菌的實驗鼠來說,不吃糖沒有顯示出任何好處,它們依然會變得肥胖并患上糖尿病??茖W家由此推測,一些流行的飲食干預手段(例如盡量不攝入糖)可能只對那些腸道菌群完整的人有效??茖W家給這些缺乏分節絲狀菌的實驗鼠補充分節絲狀菌,結果,哪怕它們攝入的是高脂肪飲食,它們的Th17 免疫細胞數量也得以恢復,因此它們沒有出現代謝綜合征。

科學研究發現,肥胖鼠的后代不健康

可能帶來新的療法

雖然分節絲狀菌在人體腸道中數量很少,但科學家推測,給人體補充其他某些益生菌可能會起到相同的保護作用??茖W家還發現,給實驗鼠補充Th17 免疫細胞能夠保護實驗鼠??茖W家推測,給人體補充這種細胞也可能有治療作用,畢竟真正的保護來自被細菌誘導的Th17 免疫細胞。

上述新研究的結論是:高糖飲食的確有誘發糖尿病的風險;飲食、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之間的復雜互動,對肥胖和2 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有重要影響??茖W家建議,為了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況,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僅要優化飲食結構,而且要改善腸道菌群或腸道免疫系統,而途徑之一是增加誘導Th17 免疫細胞的細菌。

不良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會引起肥胖,而肥胖可造成多種嚴重疾病

通過研究胰島素和胰島素抑制蛋白,科學家為我們揭示——

蟻后為什么比工蟻長壽得多

對許多動物來說,擁有太多后代可能造成壽命縮短??茖W家推測,這一矛盾源自營養和代謝資源的分配方式。胰島素是一種激素,它有助于把食物轉化為能量,因此胰島素在代謝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實,胰島素對衰老也有影響。

螞蟻是個例外

產卵是一種耗能嚴重的行為,因此需要額外的食物,這會造成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信號傳導通路的活動增加,而這會導致大多數動物的壽命縮短。與此相反,限制飲食之所以有助于長壽,是因為阻止了胰島素濃度上升。因此,一些科學家正在探索間歇性禁食是否對長壽有益。

如果說繁殖會導致折壽是一般規律,那么螞蟻就是一大例外。雖然蟻后負責為整個蟻群“開枝散葉”,蟻后的基因組也與工蟻的相同,但蟻后比工蟻長壽許多。以花園黑蟻為例,一個蟻后可產卵百萬枚,壽命長達30 年,而它那些不育的工蟻姊妹只能活一年。在最近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研究的是一種印度跳蟻,其蟻后通常能活5 年,而工蟻只能活7 個月左右。

當一個印度跳蟻蟻群中的蟻后死后,雌工蟻之間會采用觸角互相打斗,以競爭成為下一個蟻后。勝者因此改變地位,變成假蟻后(科學上稱之為“支配種群的可生殖雌蟲”)。之所以說它是假蟻后,是因為它依然保持工蟻那樣較小的體形。假蟻后不僅行為(包括產卵)像蟻后,而且預期壽命也從7 個月左右延長到4 年。而一旦假蟻后被另一只蟻后取代,那么前者就會回歸工蟻身份,停止產卵,壽命也會縮短。

印度跳蟻蟻后通常能活5 年,而工蟻只能活7 個月左右

如果蟻后遭遇意外死去,一段時間后,蟻巢中的蟻后費洛蒙(體外信息素)會降低到一定水平。此時,一些工蟻就會決斗,勝出的工蟻會變成假蟻后,繼續為蟻巢繁衍后代。

一種調節機制

通過RNA 測序,科學家調查了印度跳蟻的工蟻和假蟻后的組織樣本,尤其是與代謝和繁殖有關部位的樣本,這些部位包括腦、脂肪體(類似與高等動物的肝臟)和卵巢。他們發現,為了產卵,從工蟻變成假蟻后的螞蟻會在腦中產生更多的胰島素,這造成胰島素信號傳導的主要兩條通路里的一條——MAPK 通路激活,而該通路的調節對象正是代謝和卵子形成,該通路活動的增加能促進更多卵子形成。

假蟻后腦內增多的胰島素誘導卵巢發育。接下來,假蟻后開始產生胰島素抑制蛋白Imp-L2。這種蛋白會阻斷胰島素信號傳導的另一條主要通路——AKT 通路中的信號,而AKT通路控制衰老,其活動增加會導致壽命縮短。既然Imp-L2 蛋白能阻止AKT 通路的活動,那么這種蛋白能讓假蟻后長壽就很好解釋了。

科學家認為,這樣的調節機制不僅在螞蟻身上演化出來,而且可能在其他昆蟲身上演化出來。這種機制很可能在蟻后和假蟻后的超常繁殖能力和超級長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這項新研究也展示了采用合適的研究對象來探究一些生物學基本問題的重要性。例如,對實驗鼠和果蠅等動物采用的大多數延壽手段都只能延長壽命的10%~20%。而螞蟻的壽命增加竟然可達5倍以上,這自然讓對螞蟻的研究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尤其是,螞蟻的胰島素抑制蛋白不僅可能是螞蟻自身的“青春泉”,而且可能為探索其他物種的衰老問題提供線索。

口服胰島素有望問世

一些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每餐之前自行注射胰島素,這自然有些麻煩。那么,可以用口服胰島素代替注射胰島素嗎?一個國際團隊最近發現,他們最新開發的口服胰島素片在實驗鼠體內的吸收方式與注射胰島素相同。

研發思路新穎

該團隊表示,他們開發的最新的口服胰島素幾乎百分之百直接進入實驗鼠的肝臟,而之前他們研發的口服胰島素大多會在實驗鼠的胃里被分解掉。

自行注射胰島素會讓一些患者感覺既不方便也不舒服,而迄今已測試的多種口服胰島素都存在吸收率低的問題。該團隊最新開發的口服胰島素與眾不同,是因為它采用了不同的劑型——它不用于吞服,而是被放在牙齦與內臉頰之間、借助頰黏膜來溶解。如此一來,胰島素就被全部給藥至肝臟,而不會在途中變質或浪費掉。

口服胰島素顯然比注射胰島素方便得多(示意圖)

優點不止方便

注射用胰島素每次劑量基本為100國際單位。多種正在研發的吞服型胰島素片因為會進入胃,所以劑量通常高達500 國際單位,其中大部分在胃里被浪費。此外,大多數吞服型胰島素片釋放胰島素需要2~4 小時,而理想目標是讓口服胰島素片能在30~120 分鐘內釋放完。與迅速起效的注射用胰島素相似,最新研發的口服胰島素的吸收時間僅為半小時,作用時間為2~4 小時。

新型口服胰島素即將進行人體試驗。一旦試驗成功,不僅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方便,而且會讓治療費用降低,這是因為口服胰島素片不僅易于生產,而且成本較低。更重要的是,現行的胰島素注射器基本都用難以回收的塑料制作,因而不環保,而口服胰島素片對環境友好。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注射用胰島素需要冷藏,而口服胰島素片不需要。

猜你喜歡
蟻后工蟻實驗鼠
兩只壞螞蟻
吃夜宵可能讓人越來越笨
校園“三劍客”
蟻后
蟻群的“神經系統”
吃高脂食物喝點柚子汁
螞蟻的飼養
蟲蟲攻略之“蟻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