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容貌焦慮”?是誰“偷偷”定義了美

2023-03-08 06:39吳必艷
求學·理科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障礙者整容外貌

吳必艷

“老師,我總對自己的外貌很不自信,覺得自己很丑,很想整容,但是我家里人不同意。我因為外貌的事情苦惱了很久……”

當我聽到來咨詢室的這個女生說自己想整容時,我很驚訝。我問她為什么想整容,她開始抱怨自己的臉型不好看,眼睛不夠大,鼻子不夠挺……愁眉苦臉地說了一堆否定自己外貌的理由,我驚訝之余又覺得見怪不怪。其實,這個女生不是個例,很多擁有一張自然健康的臉的同學都對自己的外貌不夠自信。

我們接觸的一些社交媒體以及一些整容醫院往往喜歡制造容貌焦慮,好好的一張臉,在他們看來就變成“鼻梁不夠高挺”“臉太大”“下頜線太平”等有各種缺陷的臉,并且宣揚顏值至上,整容改變命運。這些助推了容貌焦慮的泛濫,甚至導致有些人走上極端整容的道路。

也許你有體象障礙

總是懷疑自己長得不好看,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貌,常常因為外貌而發愁、抑郁,在人群中總是因為外貌而不夠自信,也許你是被體象障礙困住了。

體象障礙,在教科書中被命名為軀體變形障礙,又稱為丑人綜合征,是指外貌正常者想象自己的外貌有缺陷,或對輕微的軀體毛病過度擔心,這種觀念引起個人明顯痛苦或影響個人的社會職業功能。體象障礙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1.覺得自己不好看

體象障礙的核心癥狀就是對自己想象的或者輕微的外貌缺陷有先占觀念。不論自己的外貌是否真的丑,也不論外界對自己外貌的評價如何,腦海里對自己的評價始終是丑。一般的人,只會偶爾覺得自己突然胖了或者皮膚變差了,沒以前那么好看了,等等,一般很快就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但是體象障礙者,從時間上來說,每天平均有3—8個小時被“自己不夠好看”這種先占觀念所影響著。

2.重復行為

體象障礙者會頻繁地照鏡子,或者經常問周圍的同學、家人自己是否好看,還會將自己覺得不好看的部位跟別人進行比較,如挑剔自己的皮膚或者拔自己的毛發;更有些人,走上了反復整容的道路。

3.掩蓋缺陷

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好看一些,體象障礙者會盡力去掩蓋自己的缺陷。比如有些人過度關注自己的發型、衣服、妝面,處處表現得不自然,總是擔心露出缺陷。

4.拒絕社交

體象障礙者因為擔心別人評價自己的顏值,所以躲避社交活動。這些人一般來說比較自卑,總是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拒絕自己,所以社交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會花費很多心力。

體象障礙的危害

1.功能受損

有研究發現,絕大部分體象障礙者的社交功能都會受損。因為自尊感很低,經常擔心自己被拒絕,所以不愛跟人交流,導致社會功能受損,如語言表達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工作技能等有所下降。

2.整容上癮

很多整容上癮的人,明明有一張好看的臉,硬生生整成一張違反生理現象的臉。因為體象障礙者對自己的身體認知是扭曲的,根本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真實的樣子,無論自己的外貌怎樣,認知里都是“不好看”,所以才不停整容,以致成癮。

3.出現自殘、自殺傾向

有科學研究表明,很多體象障礙者都有過自殺的想法或自殘的行為。為了糾正自己的“缺陷部位”,有些體象障礙者可能會采用極端自殘的方式來改變外貌,比如銼掉牙齒以改變下頜的形狀,用釘子釘住自己的臉部皮膚以改變松弛的狀態等。有的體象障礙者會認為自己過于肥胖,即便骨瘦如柴也拒絕進食,從而造成神經性厭食,甚至有的體象障礙者經常感到羞恥,感到抑郁,從而有自殺傾向。

如何治療體象障礙?

如果你出現了體象障礙的表現,為了避免體象障礙帶來的危害,你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1.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放松地接納自己的身體,才可能放松地接納生活。要相信沒有十全十美的外貌,即便是被譽為墜入凡間的天使奧黛麗·赫本,也曾經抱怨過不喜歡自己過于男性化的下頜骨。但是這并不影響她成為美的象征,這么多年來備受愛戴。

其實越長大越知道,顏值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我們在學校,長得更好看并不代表成績就更好,在班上就更受到老師同學們的喜歡。在班上,更受歡迎的往往是那些真心幫助別人,積極努力的同學。

我們的心靈就像是一片土地,如果想除掉地上討厭的雜草,直接拔掉雜草可能還會繼續生長,不如在地里種上生命力更強的,對人更有意義的花朵,讓漂亮的花朵去侵占雜草的領地。同樣的,如果不想被“自己很丑”這種討厭而且有害的觀念侵襲心理,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心靈“種上”樂觀積極的信念:我接納自己不好的地方,并且希望自己有一天被人喜歡,被人認可,不是因為顏值,而是因為個人魅力。

請接納自己的一切,并且好好愛自己。我們的身體是上天賜給我們獨一無二的禮物。

2.認識到你比想象中的自己好看

體象障礙者對自己的樣貌認知跟實際樣貌不一樣。一般來說,他們其實長得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好看。所以與其挖空心思去糾正“缺陷”,甚至去整容,不如多關注自己長得好看的地方。而且整容的風險非常高,我們一旦打開了一個“變美”的欲望窗口,就有可能會陷入無止境的黑洞,越來越貪心。

3.反應性預防

反應性預防是剝奪體象障礙者自我檢查的行為。比如當我們忍不住頻繁照鏡子時,要下意識地控制這種行為,減少照鏡子的次數;當我們想與其他人進行外貌上的比較時,要及時中斷這種想法,想想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當我們極度想改變身上某一處“缺陷”時,看看身邊的普通人,告訴自己那不是“缺陷”??傊?,盡可能減少自己關注或改變外貌的一些動作,慢慢地把焦點放到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因為一旦我們頻繁進行這些檢查行為,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外貌上,從而喚起自己腦中對外貌的自卑感。

4.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也叫滿灌療法,即不給患者進行任何放松訓練,讓患者想象或直接進入最恐怖、焦慮的情境中,以迅速糾正病人對恐怖、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并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怖、焦慮反應。

體象障礙者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缺陷”有負面的評價,會盡力去掩蓋自己的“缺陷”。所以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暴露自己的“缺陷”,多與外界的人進行接觸,多聽他人的評價。雖然這些暴露“缺陷”的行為一開始會引起我們強烈的焦慮或者恐怖的情緒,但我們要克服困難,逼自己去面對。久而久之,我們的負面情緒會逐漸減弱乃至消失,即產生消退性抑制,因為我們已經見怪不怪或麻木了,逐漸適應了這種環境,就不必感到害怕或者焦慮了。

猜你喜歡
障礙者整容外貌
兒時讀寫難,現今已博士
整容之前先“整心”
自灸 睡眠障礙者的自救
聽覺障礙者社會融合的現狀與路徑叩問
整容之前先“整心”
外貌描寫慎“化妝”
外貌與內在
以“微更新”實現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那些年悄悄整容的“二次元網紅”
請你們,把我們的外貌還給我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