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先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方法分析

2023-03-09 01:53李曄君
中文信息 2023年2期
關鍵詞:少先隊員教育工作者少先隊

李曄君

(日照市金海岸小學,山東 日照 276800)

少先隊員活動一直是校園活動中的重點內容,這一活動具有與其他活動所不同的性質,在這里,學生所使用的身份并不僅僅是學生,還是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身份的轉換會使學生有意識地在活動中約束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配得上少先隊員這一稱呼。因此,要格外重視這一能夠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感的活動形式,并將勞動教育與少先隊活動相互結合,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勞動的價值,樹立起勞動的意識,在勞動中磨礪自己的意志。

一、少先隊勞動教育現階段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于少年隊的勞動教育越來越重視,在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時,發現勞動教育體系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部分學生難以在勞動中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而部分教育者選擇了錯誤的活動教育方式,使少先隊員只能機械式地重復勞動技術,未能根據少先隊員的勞動情況制訂計劃,導致部分少先隊員無法在勞動中獲取積極的思想。同時,這類單一重復的勞動方式,無法樹立少先隊員正確的勞動意識,導致部分學生的情感與行為準則與勞動教育的觀念出現偏差。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少先隊員的勞動思維,轉變這類較為僵化的教育形式,結合社會中的實際情況,提高勞動教育的趣味性,發揮此時學生最大程度的創新意識。

二、少年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良好的勞動教育方式可以彌補現階段課堂教學的缺點,利用勞動教育中的實踐性以及實效性,引導少先隊員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學生應積極參與到少先隊的勞動教育中,在活動內獲得更多積極的勞動體驗,轉變部分學生以往較為負面的情感態度,從積極且樂觀的角度看待不同的職業、行業以及工作環境,使少先隊員在今后的勞動教育中主動參與進來,意識到作為勞動教育的主體,應主動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以及社會使命,在不同的勞動方式下養成正確的生活態度以及生活習慣,實現自己的真正價值。在少先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十分重要,經過勞動教育的學生能不斷豐富自身的勞動技能,正確地看待社會中的不同文化內容,樹立恰當的勞動意識與價值觀念,并能在今后的學習中積極地參與到勞動實踐當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同時,教育工作者應采取正確的勞動教育方式,組織具有教育意義以及教育價值的勞動內容,讓少先隊員在恰當的勞動教育中快速成長,學會更多基礎的勞動技能,并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自己的生活,從不同勞動者的身上學會更多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促進少先隊員的心智全面發展,突出勞動教育的真正實踐性特點[1]。

三、在少先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的優勢

在傳統思想觀念中,學校一直都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教給學生足夠的知識,但這一觀念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漸漸落后于社會的實際需求了。如今在培養學生時,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能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其中一個尺度,在學習之外,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責任意識、心態與抗挫折能力等。這些能力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適應學校生活,在學生走出社會后,這些道德品質同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在學生參與最廣泛的少先隊活動中,必須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具體來講,在少先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對于挫折的承受能力。勞動對于少先隊中的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如何才能將一件具體的勞動做好對學生而言卻是不小的考驗。因此,在進行勞動教育時,學生必然會因為不了解勞動的具體情況、無法按時完成勞動內容而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在這時教師需要做的是對學生進行勞動引導,告訴學生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勞動任務,并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主動練習。經過了教師的引導與生活實踐之后,學生的勞動水平必然會有所提升,而學生自己也會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新的感悟,其思想意志必然能夠獲得有益的提升。勞動教育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養成勞動的意識與習慣。借由少先隊員這一身份,在少先隊活動中,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所參與的行為打上合理化的標簽,簡言之就是認為自己在這一活動中能夠學習到的內容必然是正確的,在這一思想影響下,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對勞動產生認可的情感,并會在生活中將勞動落實到自身的實踐中,將從少先隊活動中獲取的勞動教育知識刻入自己的言行當中,逐漸培養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升學生的勞動水平。

四、在少先隊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方法的策略

1.在勞動活動中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與勞動能力

意識是一個人行為的導向,只有擁有了勞動意識,學生才會自發地參與到生活中的勞動當中;而能力是決定學生能夠進行高效勞動、從勞動中吸取養分的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少先隊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活動目的導向,將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養成學生的勞動能力作為活動的主要目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充分認識到少先隊活動開展的重要目的,即從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立場出發,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使學生對于勞動能夠進行正確的認識,在勞動中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精神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將勞動的重要意義向學生進行理論性質的說明,還要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形成勞動的習慣。落實到具體的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在活動課堂上帶領學生主動認識一些勞動模范人物,并將不同人物在不同領域中的建樹講授給學生聽,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這些人在各自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從而深化對勞動的認識:只有將個人融入社會勞動之中,才能更好地尋找到并實踐自己的價值,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在學生對于勞動有了正確的認知、并將其作為自身的觀念理解吸收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進行更加豐富的活動設計,進一步幫助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如今教學中所普遍采取的勞動教育方法,就是在班級中輪流安排值日生,讓學生在打掃自己的教室中明白勞動的意義,并在實踐中更好地鍛煉個人的勞動能力。這種方式是很可取的,但形式未免過于單一、且學生接受勞動教育的時長十分有限,因此,教師需要轉換教育思路,除了要在學校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與能力,還要將勞動教育深入學生的家庭生活當中,做到讓少先隊活動真正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家校聯動中為學生打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空間[2]。教師可以與學生的家長進行充分交流,并將如何更好地對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教學的方式教授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勞動水平。例如,家長可以在與學生進行親子互動時將自己的工作告知學生,并用風趣幽默的方式將具體的工作內容講給自己的孩子聽,以此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家長可以讓學生來“模擬家長”,即體驗家長的一日生活。在模擬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的父母要比自己想象中更加辛苦,不僅要在工作時完成勞動任務,在下班后還要照顧自己、打理家庭。在交換身份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對家長的勞動辛苦產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加深學生對于父母的感激之情,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分擔家長的勞動重擔,幫助家長減輕壓力。在一系列的勞動教育活動中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與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形成勞動的習慣。并在勞動中收獲體驗。

2.豐富校內勞動教育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

對于校內少先隊活動中的勞動教育而言,教師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主題教育,并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意對于課程的整理與合并,自覺地將少先隊活動與勞動教育更加緊密地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尋找學生能夠感興趣的內容作為教育的突破點,開設一系列校內的勞動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勞動的熱情。

眾所周知,每年3月12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以植樹造林活動。這一節日是為了提倡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為了能夠豐富校內的勞動活動,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愛護綠植的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幾人為一小組,栽種小樹苗。通過栽種的方式,讓學生在勞動中能夠掌握保護綠植的重要性,提高學生愛護花草的意識。通過一系列的此類活動開展,學生會被充分調動起勞動的興趣,并主動投入勞動實踐當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對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活動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渴望獲得來自外界的肯定與他人的贊美,這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提升個人的信心,并更愿意參加到教師組織的活動當中。因此,教師在舉辦帶有一定競爭色彩的活動時,需要將多贏精神融入其中,而不是將絕對的競爭精神貫徹到底。

3.加強校外勞動實踐,深化學生的勞動感受

在校內的勞動教育之外,教師還需要有意識地將少先隊活動擴展到課外,豐富學生的課外實踐經歷,使學生在真切的社會勞動體驗中積累經驗,從而獲得最為真切的勞動感受。比如,將學生按照隊為單位進行組合,積極參與到社區活動或前往工廠進行參觀體驗。在社區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對養老院老人的關懷中,陪老人聊天解悶,并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在工廠體驗中,則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體驗中,使學生明白勞動的艱辛。

4.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價值觀

學校在培養少先隊員的勞動意識時,需要為學生制定十分完善且合理的勞動教育計劃,了解少先隊員的身心發展情況,選擇恰當的活動主題與勞動形式。同時,在開展勞動教育前,使少先隊員明確自己的勞動目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勞動方式獨立完成任務,從中獲取到更多的社會勞動價值意義,提升少先隊員的勞動習慣,使此時少年階段的學生擔負起更多的社會勞動責任。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少先隊員的同時,可以將更多的教育目標融入勞動教育中,發揮德育、美育等內容最大的教育優勢,帶領少先隊員深入探究各個領域的學習價值與意義,促進少先隊員的全面發展。教育工作者應使少先隊員樹立起恰當的勞動教育理念,提高其自主勞動意識,并將文化課程中的內容與勞動教育內容相結合,讓少先隊員意識到文化課程與勞動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激發少先隊員勞動的興趣與積極性,校正以往對不同職業以及不同行業的錯誤認知,使少先隊員養成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勞動態度。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的隊員展開不同的勞動教育,年齡較小的可以選擇自己梳頭、疊衣服等簡單勞動事情,年齡較大一些的可以選擇幫助家人包餃子、洗餐具比賽等內容。

5.組織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工作者若想提高少先隊員的勞動意識,應組織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基于學生此時的年齡特點,將社會實踐活動與生活化因素相結合。在此基礎上,系統性地培養少先隊員良好的生活習慣,結合外界因素調整勞動教育目標,突出勞動教育的多樣性以及穩定性,在社會實踐中鼓勵少先隊員的勞動方式,使其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志愿者服務、社會公益等集體勞動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學會自主完成勞動任務,在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會更多的勞動價值與意義。教育工作者應適當地鼓勵這類行為,樹立少先隊員正確的自信心與勞動意志,使學生在自主解決困難勞動問題后體驗良好的成就感,間接性地提高少先隊員的綜合素養。例如,教育工作者開展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少先隊員走入社區為孤寡老人做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是給爺爺奶奶捶捶背、聊聊天,感受這類勞動開展的意義,接受精神上的洗禮。

6.抓住節日契機

我國有著眾多的傳統文化節日,每一個節日都擁有著不同的寓意,會給參與到活動中的少先隊員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傳統節日展開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豐富少先隊員的勞動技能,提高隊員的勞動意識,在節日氛圍的渲染下感受勞動的快樂,在今后的社會活動中奉獻出自己獨有的力量。例如,在“學雷鋒”的節日中,教育工作者向少先隊員講解雷鋒叔叔的英勇事跡,在講解后使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并根據雷鋒的事跡展開勞動實踐,可以帶領隊員在路邊清掃垃圾,感受不同職業的偉大之處。

結語

綜上所述,為養成少先隊員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勞動意志,教育工作者應選擇恰當的勞動實踐活動以及實踐主題,使學生能在有效的勞動教育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能在勞動中學會尊重不同職業以及行業的人員。此外,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到各類勞動實踐活動中,在鼓勵與肯定中快速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在活動中發揮自身最大程度地勞動潛力[3]。勞動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教師在少先隊活動中協助學生進行勞動教學體驗時,不僅要明確活動目的,將學生的勞動意識與能力作為活動的出發點,還要加強校內外勞動教學的聯動,為學生打造完善的勞動教育環境。

猜你喜歡
少先隊員教育工作者少先隊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社區少先隊的“一二三”
不老的少先隊
少先隊員永向前
少先隊員永向前
讓少先隊走向校外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學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頒獎大會召開——精彩晚會掠影
學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頒獎大會召開——風雨三十年
永遠的少先隊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