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的藝術培訓及提升策略

2023-03-09 01:53劉世賢
中文信息 2023年2期
關鍵詞:群眾培訓藝術

劉世賢

(山東省巨野縣群眾文化中心,山東 菏澤 274900)

合理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能夠有效推動我國軟實力的提升,在我國經濟得到良好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群眾的基礎物質生活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大部分的人民群眾都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能夠讓人民群眾有了解傳統文化、參與藝術活動的機會,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進行藝術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大部分的人民群眾都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藝術教育,但是,在信息傳播較為便捷的時代中,人們都對各種藝術形式有了基礎的了解,也有較大一部分的人民群眾對某種藝術有熱愛的情緒,通過群眾文化服務工作對人民群眾開展藝術培訓,能夠為人民群眾創設學習藝術的機會,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品位。

一、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藝術培訓及提升的困境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對群眾文化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視,積極推動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服務工作形式通過藝術培訓的開展到我國文化服務工作,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外在影響因素與內在建設問題,導致群眾文化服務工作效果難以得到充分體現。在群眾藝術培訓開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人民群眾學習效果不佳、人民群眾在藝術培訓中的參與度較低等現象,下文講解群眾文化服務中藝術培訓及提升存在的實際困境。

1.場館建設不充分

在對人民群眾進行藝術培訓的過程中,場館是開展培訓的重要場所之一,只有不斷優化場館的建設才能夠讓藝術培訓有良好的環境條件,給予藝術培訓教師創新的空間,讓藝術培訓的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目前在大部分地區中都存在著藝術培訓場館建設不充分的問題,這對藝術培訓的開展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大部分地區的文化場所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過程中,都將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地區類的文化傳播場地,作為藝術培訓場館,這些場館在建設的過程中就沒有考慮到藝術的實踐活動,存在著現代化設施落后、無法開展群眾藝術培訓工作的現象。在信息化時代中信息化技術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且深入的應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人員在開展藝術培訓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認識到,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傳播的形式進行不斷創新,積極建設藝術培訓的開展。

2.藝術培訓及提升的經費有限

要想藝術培訓能夠有較好的培訓效果,就需要不斷提高藝術培訓的質量,用藝術培訓充實群眾的精神生活,讓其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轉變人民群眾對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態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藝術培訓及提升的效果會受到經費的影響,當經費不足的時候,文化服務人員對藝術培訓的策劃也會受到限制。大部分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主要經費都來源于政府的行政撥款,對于任何藝術文化組織來說,依靠單一的經濟來源就成了制約經費提升的主要原因,政府單位能夠給予的行政撥款有限,無論是在藝術培訓中聘請專業教師,還是對藝術培訓設施進行更新,都需要有經費的支持,要想獲取政府的行政撥款需要對資金用途進行合理的規劃,在申請的資金量較少的情況下,即使服務人員能夠將經費進行合理的規劃,也會出現受經費制約而無法進行藝術培訓內容創新的情況。對于政府行政撥款的資金來說,地方政府給群眾文化服務工作撥款的經費量會受到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影響。當城市GDP過低的情況下,其也很難拿出充足的資金來發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影響到了藝術培訓及提升的經費資金,限制了藝術培訓的策劃與提升。

3.缺少專業化的藝術培訓團隊

群眾文化服務工作在新時代中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與相關政府單位的重視,也有部分民間企業自發開展群眾文化服務群體,會對人民群眾開展藝術培訓,讓人民群眾在合理化的培訓條件下得到藝術水平的提升與藝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在開展藝術培訓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藝術培訓人員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是保障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但是,仍舊存在著部分地區的文化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缺少專業性的藝術培訓人才,在進行崗位職責劃分的過程中,運用統一的考核方式對應聘人員進行考核會存在著藝術培訓中教師的刻板印象,作為群眾文化服務人員在開展藝術培訓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參與藝術培訓人群的實際特征,運用合理的方式,讓藝術培訓得到大部分人民群眾的認可,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從生活狀態群眾的實際需求。實際上,在我國社會得到良好發展的基礎上,我國的文化產業在新時代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對人民群眾進行藝術培訓來充分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但是,藝術培訓需要存在著藝術人才的支持,在大部分的群眾文化服務中心中都存在著留不住優質化人才的現象。由于文化服務中心本就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在進行人才外流的過程中,很難給予豐厚的條件。并且大部分的群眾文化服務中心在進行基層工作人員工作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工作人員的定時培訓,讓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人員對藝術及培訓都缺乏系統化的了解,嚴重影響到了群眾文化服務隊伍的質量。

二、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開展藝術培訓的意義

1.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

在文化強國概念提出于后,我國的人民群眾對文化知識、藝術元素都表現出更強的了解欲望。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社會中也出現了人均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現象,大部分的人民群眾都能夠做到有一定的文化基礎[1]。但是,藝術對于普通的人民群眾來說是一個較遠的概念,絕大部分的人民群眾從未針對某項藝術形式進行過系統化的學習。在這一情況下,人民群眾對藝術的了解只能夠通過觀看、聆聽、想象等方式,不僅不利于群眾對文化內容的理解,還會限制到了群眾藝術水平的提升。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開展藝術培訓,降低藝術培訓的參與門檻,讓所有的人民群眾都能夠在自身感興趣的情況下,積極地參與藝術培訓,給予人民群眾系統化學習藝術知識的機會與權利。讓人民群眾有文化生活的選擇權,能夠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運用全新的文化活動形式來激發人民群眾對藝術培訓的了解欲望,從而達到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藝術培訓的效果[2]。

2.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群眾基礎物質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其會對精神需求的滿足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大部分群眾沒有經歷過系統化藝術知識學習,導致大部分的人民群眾對藝術形式以及藝術的開場方式缺乏了解,藝術品位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通過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對人民群眾進行系統化的藝術培訓,能夠讓普通老百姓對藝術概念、藝術形式、藝術表現手法進行充分的了解與研究,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水平,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3.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品位

人民群眾在對藝術缺乏了解的情況下,自然無法做到對藝術作品進行正確的鑒賞,即使能夠讓人民群眾觀賞到一些具有觀賞價值,并且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的藝術作品時,人民群眾也無法對藝術作品的背景、創作理念進行講解。這也體現了我國大部分人民群眾對藝術的學習,以及了解依舊存在著忽視現象,通過在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融入藝術培訓,能夠為普通的人民群眾提供學習藝術的機會,讓其能夠在日常的培訓過程中,循序漸進地了解藝術相關的知識內容。藝術培訓者在進行藝術相關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詞匯對藝術的存在形式、藝術的表現手法等諸多基礎內容進行深入講解,讓人民群眾對藝術有更高的認知,能夠充分理解藝術所表達的內涵,在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培訓下,群眾對藝術的學習速度會越來越快。在人民群眾對藝術的基礎了解的情況下,通過教師的合力尋找自然能夠報人民群眾樹立更高的藝術品位。

三、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的藝術培訓及提升策略

1.強化群眾藝術培訓機構的建設

在群眾文化服務人員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藝術培訓建設相應的培訓機構,通過機構中培訓教師的合理規劃,讓人民群眾能夠系統化的參與藝術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具有連貫性,能夠讓人民群眾對相關藝術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為了藝術培訓能夠有效地開展并且得到開展效果上的提升,需要不斷強化群眾藝術培訓機構的建設。

首先,需要不斷更新藝術培訓機構的硬件設施。從藝術培訓機構的裝修、裝飾上來說,都需要順應時代審美的變化而進行有效的更新,不斷增添藝術培訓機構裝修樣式上的藝術性,通過創設藝術性的培訓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在藝術培訓過程中的代入感與積極性。

其次,需要在藝術培訓機構中建設完善的信息化設備。在信息化時代中,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開展方式,對人民群眾進行藝術培訓,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模式的開展,讓人民群眾能夠通過空余時間對藝術內容進行瀏覽。另外,在藝術培訓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設施也屬于現代化的技術設備,有許多藝術形式已經成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在歷史的長河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也無法將最為原始的藝術形式進行充分展現,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對相關因素的存在形式進行演示,通過建?;蚴遣シ哦桃曨l的方式讓人民群眾在藝術培訓的過程中,有更強烈的代入感,提高藝術培訓機構建設的美觀感與實用性[3]。

2.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對人民群眾開展藝術培訓是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的一部分,其具有較強的服務價值。對于社會公益性服務來說,只有服務得到人民群眾的滿意,才證明這項服務工作具有完成的實際意義,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的藝術培訓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實際想法,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人民群眾在藝術培訓過程中的體驗感,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藝術培訓需求。首先,群眾文化服務人員在進行藝術培訓內容規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參與培訓群眾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群眾想要了解的藝術形式對群眾進行分類,讓培訓內容能夠經過統一規劃提高人民群眾對藝術培養內容的滿意度,從而讓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探索積極性得到了有效地增強。其次,在運用藝術培訓方式的時候也需要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針對不同形式的藝術內容與群眾的接收喜好進行深入思考,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來說,群眾文化服務人員需要對藝術培訓形式進行規劃,在進行藝術培訓過程中,群眾文化服務人員還要增強與參與培訓人員之間的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想法,通過頻繁的溝通,找到群眾文化服務工作創新的方向[4]。

3.豐富藝術培訓的內容

由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存環境、受教育經歷、性格特點等,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也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喜好差距,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服務內容的普適性,針對人民群眾開展藝術培訓需要不斷豐富藝術培訓的內容,用盡可能多的培訓內容與形式來給予人民群眾選擇的權利,所有參與藝術培訓的人民群眾都可以依照自身的喜好與需求,對藝術培訓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在我國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誕生了,許多的優秀藝術形式,其具有較大的傳承意義與價值,并且有許多的藝術形式都已經被列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對這些具有較強教育意義的藝術形式進行深入講解,讓人民群眾能夠通過藝術培訓來提高自身的藝術品位。

4.組建高質量的藝術培訓隊伍

當藝術培訓人員的專業性得到提升的情況下,藝術培訓人員在進行藝術培訓之前會對培訓的內容、順序、時長等進行合理安排,并公布流程、內容,讓參與的人民群眾能夠提前對藝術培訓有基礎的了解,幫助人民群眾進行節目中的選擇。作為群眾文化服務中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實現高質量:其一,所有藝術培訓人員開展定期的專業化培訓,通過合理的專業培訓教育,讓藝術培訓人員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及能夠對藝術的本質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培訓的過程中,還需要將現代化的教學及培訓設備的應用方式進行充分講解,能夠讓藝術培訓人員在培訓的過程中合理運用現代化設施,提高藝術培訓的效果。其二,需要為藝術培訓效果的提升創建全新的藝術培訓人員考評機制,給予培訓效果良好、能夠合理應用現代化培訓設備、讓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的藝術培訓得到有效的創新。在合理考評機制的激勵下,藝術培訓人員會更加重視自身的工作,開展不斷提高開展工作的認真度減至少藝術培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食物現象。其三,可以與高校達成合作機制,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的優質人才可以前往高校中舉辦講座,同時邀請高校中藝術專業的教師輔助群眾文化服務人員藝術培訓的開展,服務人員在開展藝術培訓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通過與他人的對比找到優化藝術培訓的方式,讓藝術培訓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5]。

猜你喜歡
群眾培訓藝術
多讓群眾咧嘴笑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紙的藝術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