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學研究》征稿簡則

2023-03-12 23:59本刊編輯部
海洋學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020年1月修訂)

《海洋學研究》是由中國海洋學會、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學會聯合主辦的海洋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3年(前身為《東海海洋》),于2005年第2期起正式更名為現刊名,季刊,大16開本(A4),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海洋科學領域具有前沿性、原創性、科學性、學術性和探索性的學術論文、研究報道、綜合評述以及學術爭鳴,以海洋觀測、調查數據的科學表達為基礎,注重介紹大洋、中國海區以及“兩極”地區等全球各海區的最新數據資料和研究成果,側重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和專項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各學科同行關注的國際、國內前沿課題的報道,以及時反映各熱點海區、熱點研究方向的全面和深入的追蹤報道為特色。主要內容包括:海洋水文氣象、海洋地質地貌、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化學、海洋水產養殖、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遙感技術、海洋工程技術等。本刊將組織專題并以專輯或專欄的形式集中報道相關熱點的觀測和研究成果,敬請關注本刊各選題內容并歡迎惠稿。

一 來稿要求

1.來稿須選題新穎、方法合理、數據可靠、論點明確、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文字精練、結論明確、圖表清晰、寫作規范;內容應具有前沿性、創新性、科學性、探索性和實用性,反映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文內主要數據及圖表應未曾正式發表(非主要數據或圖表若已經發表的,須引入相關的參考文獻)。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類宜在8 000字左右(包括圖表),研究報道類宜在5 000字左右,專家綜合評述以5 000~10 000字為宜。

2.來稿內容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單位、首頁地腳處的第一作者簡介和資助項目、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致謝(有此內容時)及英文摘要。

(1)題目:須精練簡潔、文題相符,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作者單位:單位全稱、所在省市(縣)名稱、郵政編碼。

(3)首頁地腳處的第一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省市或縣),民族(漢族可省略),技術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和E-mail地址(通訊作者請提供姓名、性別、技術職稱、主要從事專業和E-mail地址)。資助項目包括:資助項目的全稱和批準號,多個資助項目的請依次排列。

(4)摘要:一般200~300字,采用報道性文摘方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摘要中不用圖、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應有評價性用詞。關鍵詞:3~8個。

(5)正文標題:結構層次應適宜,一般分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1、2、3……;1.1、1.2、1.3……表示,依次類推,一律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字距再寫標題。每個標題一般不超過15個字。引言序號為0。

(6)圖表: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切勿過大或過多,所有圖表均應在文中留出位置,并寫明圖號和圖題、表號和表題,以及相對應的英譯文。圖、表應放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自然段末,即應先見文字,后見圖表。

附圖力求內容準確、清晰,大小、繁簡適宜,圖面結構合理,線條疏密、粗細合適,精度足夠高(線條圓滑、流暢,不出現鋸齒狀,墨色要黑,精度在600像素/英寸以上)。對圖幅較大或線條稀疏需要縮尺的圖,字號應適當加大,縮尺后最小字體不應小于六號字。雙欄排圖不寬于8 cm,通欄排圖不寬于17 cm。圖題應中英文對照寫出并置于圖的下方,圖中代號能直接在圖中標出的就不要在圖例中列出,圖注應中英文對照寫出列于圖題下方。圖中文字、符號、橫縱坐標及其量和單位必須寫清,并與正文的敘述一致。圖內文字均要求使用宋體字,數字及西文字母等應使用新羅馬字體(Times New Roman)。凡涉及地圖的圖件需從標準地圖服務網(http:∥bzdt.ch.mnr.gov.cn)下載帶審圖號的標準地圖作為底圖,或使用網站上的自助制圖功能制圖。柱狀圖應標明深度,剖面圖應標明方向和深度,站位圖需將經、緯度分別標在圖的上方和左側。照片要求對比度好,圖像清晰,層次分明(彩色照片要求色彩分明),大小適宜,繁簡得當,長×寬不超過 23 cm×17 cm。圖件要求提供TIFF或JPEG格式電子稿。表格使用三線表,表題需中、英文對照,并置于表格上方,應注明數據測試單位或資料來源。圖表中量和單位之間用斜線“/”分開,如:深度/m。

(7)來稿中的科技名詞和名詞術語、人名和地名的譯文等均應按國家標準的規定使用,中文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的簡化漢字??萍伎s略詞語于文中首次出現時應中英文對照,并注明含義。本國地名以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集》為準,外國地名按《世界地名譯名手冊》為準,手冊上查不到的請加注原文。計量單位嚴格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廢止的計量單位應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對常用的計量單位,盡量使用單位符號。

(8)中、外文字母與符號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黑、白體;上、下角標的字母、字符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文稿中的量符號,代表量、變動性數字及坐標軸的下標符號,函數,幾何圖形中表示點、線、面、體的字母,生物學中屬以下(含屬)的拉丁學名,化學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構型、構像、取代基位置等的符號需用斜體;矢量、張量和矩陣符號用黑斜體。

(9)英文摘要(報道性)可與中文摘要內容不同,應是全文主要內容的提煉,以便能更為詳盡地反映文章內容,但需同時提供對應的中譯文。一般以500~2 000字為宜。英文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地區、研究對象或內容(樣品等)、研究方法、所得的詳細研究結果(主要的數據結果)以及研究結論。中、英文摘要內容和相關數據應與正文所得結果一致,在文章正文中沒有得到或敘述的數據或結果在中、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現。英文摘要的作者姓名中的中國人名、地名均采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分寫,姓全大寫,復姓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音節界限有混淆的須加隔音號“’”。

(10)參考文獻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只列出作者閱讀過的且本文引用的最主要的公開發表的文獻。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先后順序連續編號,并將序碼用方括號加阿拉伯數字形式列于行文中右上角處,在文末參考文獻處用序號編碼加方括號形式按引用順序排列,要使正文中的參考文獻序號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一致。引文如是寫作者,序號應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如引用文獻序號作為文句中的組成部分,則不作角標標示;如文獻未寫作者姓名,其序號應置于引文中適當位置的右上方。文末的中文參考文獻需要中英文對照,須中文在先,英文緊排其后,且須按原發期刊英文形式標注(即從被引原稿英文摘要處摘引,包括中文文獻中的英文作者姓名、英文題目、英文期刊名等),原發刊物不含英文摘要的,請注意正確翻譯。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或寫作成果,應征得有關方面同意,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圓圈加阿拉伯數字順序標出,并在當頁下腳處列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文章名、編制年和起止頁碼。參考文獻(包括腳注處的未公開發表資料和成果)全部作者均應姓前名后著錄。西文文獻中的作者姓名全大寫,姓在前,名縮寫并省略縮寫點;東方人名在英譯文中用漢語拼音書寫,姓全大寫,名縮寫,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寫。文獻中的外文書名、文集名中的實詞第一個字母均大寫;文集和連續出版物中的題目,除篇首第一個字母、地名、專有名詞大寫外,其余均小寫。不同文獻類型以字母方式標識,如:期刊[J]、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專利[P]、標準[S]、報告[R]、匯編[G]、報紙[N]、其他[Z]等。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作者之間加逗號).文章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專著:[序號]作者姓名.書名[M].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本文參考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作者姓名.析出文章題名[C]∥編著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姓名.論文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專利文獻:[序號]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P].公告日期[引用日期].

國家標準:[序號]主要責任者.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它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 來稿約定

1.請按照本刊征稿簡則和編排規范撰寫論文,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則退還作者修改后再投,達到要求后再接收送審,并以稿件符合要求提交的時間作為收稿日期。

2.來稿不要涉及政治問題,應注意保守國家秘密(請附上作者所在單位的保密審查意見)。第一作者應對論文作者署名的排序負責,必要時需提供書面保證。

3.編輯部原則上在收稿后2個月內將稿件處理情況通知作者,若作者2個月后仍未收到處理意見,請與本刊聯系。在此期間內收到復函、審稿意見或錄用通知者,不得另投他刊。

4.投稿者可建議3~5名審稿者(請注明審稿者的學位、職稱、研究領域、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子郵箱地址和電話),供編輯部審稿時參考,其中文章的作者及相關人員請回避。

5.稿件切忌一稿多投,嚴禁剽竊他人作品。凡在國內外發表過的文稿,本刊不再接收。對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一稿多投者,一經發現,本刊將公布作者姓名。

6.來稿文責自負。編輯部對來稿有權進行技術性和文字刪改,若作者不同意,請在來稿中說明。稿件一經錄用,請按編輯部要求進行清稿,并參照本刊編排格式修改文稿。

7.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網絡版,稿件一經錄用,所有各類版本的版權屬于本刊,凡不同意自己的論文在網絡版刊載的作者,請來函說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錄用的稿件本刊將按國家有關規定酌收版面費,并一次性向作者支付以上各版本的稿酬,同時贈送2冊樣刊。

三 來稿方式

來稿請先在本刊稿件處理平臺上注冊并登陸,按照平臺要求提供相關電子文檔。若文稿內容中有易混淆的字或字母,可以郵寄紙質文稿,并在第一次出現于文稿處用鉛筆注明其正確的書寫方式,必要的請進行相應的說明。來稿時請附上作者詳細郵寄地址、郵政編碼、E-mail地址和電話,以便聯系。

四 歡迎作者隨時向本刊反饋刊載論文在國內外的收錄和獲獎情況等信息。

編輯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北路36號
《海洋學研究》編輯部

郵編:310012

編輯部電話:0571-81968513, 81963193, 81963332

E-mail:hyxyj@sio.org.cn

網址:http:∥hyxyj.sio.org.cn

猜你喜歡
正文參考文獻
更正聲明
更正啟事
科技論文正文書寫的要求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Where Does Poetry Take Place? On Tensions in the Concept of a National Art* #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Hannah Jelkes in The Night of the Iguana*
Wave Functions for Time-Dependent Dirac Equation under GUP?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