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超巨鴨”1

2023-03-13 15:20盜龍
天天愛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暴龍白堊紀古生物學家

盜龍

故事

在距今7 000 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中國山東省中東部是一座巨大的盆地,低洼的地勢將流水匯聚其中,形成一個由河流、沼澤、湖泊組成的復雜水網。充足的水源及溫暖的氣候,讓植物瘋狂生長,這座盆地變成了一片綠色的世界。

一群山東龍正沿著河灘一路前行,它們的身后留下一串串奇特的腳印。這群山東龍大部分都是成年個體。不過,也有幾只是未成年恐龍,體形明顯小一號。整個群體的前進速度并不快,所以有的山東龍偶爾會停下來,咬幾口周圍的葉子,然后再快走幾步追上恐龍群。

一只未成年山東龍眼睛瞟到了樹上新長出的嫩葉,于是離開群體,徑直向樹叢走去。這只山東龍不知道的是,一只諸城暴龍就埋伏在樹林里。正當這只未成年山東龍享受美味時,一個巨大的黑影突然從它面前的樹叢中沖了出來,大嘴瞬間便咬住了它的脖子。

山東龍驚恐地嚎叫著,拼命地扭動身體,但根本無法從諸城暴龍如同老虎鉗一樣的大嘴下掙脫。其他山東龍聽到叫聲,紛紛停下腳步,扭頭望了過來,可它們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然后突然加速離開。這只未成年山東龍最終淪為諸城暴龍的美餐。

龍骨傳說

山東省諸城市呂標鎮有一條名為“龍骨澗”的沖溝。每當雨季來臨,溝里的雨水總是沖出大量“龍骨”,它由此得名。1964 年秋,一支地質普查隊來到呂標鎮進行考古工作。從當地人口中聽說“龍骨澗”產“龍骨”的事情后,他們便前往那里勘察,很快便發現了一塊巨大的恐龍脛骨化石。

地質普查隊不僅發現了恐龍化石,還查明“龍骨澗”有非常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1965年至1968 年,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先后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挖掘工作,共找到30 噸化石,整整裝了224 箱。之后,他們將這些化石運回北京,進行清理和研究工作。初步的分析表明,這些化石分別來自五只恐龍。接著,古生物學家們像拼積木一樣,將骨架一點點組裝了起來。

1973年,任職于中國地質博物館的研究員胡承志先生將發現于諸城“龍骨澗”的巨大恐龍命名為巨型山東龍。這個名字表明了這種恐龍的發現地及其巨大的體形。山東龍被命名后,其化石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最大的鴨嘴龍

山東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鴨嘴龍類恐龍,同時也是除蜥腳類恐龍之外最大的植食性恐龍。它的體長可達15 米,甚至更長,它的體重可達16 噸。

山東龍長著一個大腦袋,長度可達1.63 米,還長著跟鴨嘴類似的角質喙。它的角質喙上有波紋狀邊緣,嘴巴閉合的時候,它可以發揮跟牙齒類似的作用,能夠切斷植物的枝葉。山東龍的嘴巴里長著兩排牙齒,總數有400 顆之多。這些牙齒能夠咀嚼、磨碎植物。

山東龍長著一個短而粗的脖子。它的身體相當粗壯,背后長著一條長尾巴。山東龍的尾巴可以作為平衡器,讓它整個身體在運動中保持平衡。同時,它尾巴根部有大量肌肉與后肢相連,從而增強了力量。山東龍的后肢要比前肢長。它的前肢也非常強壯。因此,大部分時間里,它都是以四肢站立和行走的,這樣子更省力,四肢承受的壓力也更小。夠高處的食物時,山東龍會以后肢站立,整個身子會挺立起來。另外,遇到危險時,山東龍也靠后肢逃生。

山東的巨龍時代

山東龍生活在距今7 000 多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山東地區。根據化石地層信息,古生物學家們判斷白堊紀晚期的山東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沛,在地面上形成眾多的河流、沼澤和湖泊,周圍生長著大片茂盛的森林。正是如此優越的環境養育了像山東龍這樣的龐然大物。

山東龍并不是白堊紀晚期生活在山東的唯一恐龍,與它生活在一起的還有腦袋上長角的中國角龍、脖子長長的諸城巨龍、身上披著甲片的中國甲龍、頭骨很厚的微腫頭龍等。與山東龍一樣,這些恐龍都是以植物為食的。

山東龍的鄰居們并非都是性情溫和的植食性恐龍,還有巨大兇猛的掠食者,它就是諸城暴龍。諸城暴龍可是霸王龍的近親,它的體長可超過10 米,腦袋上長著一張血盆大口,兩排鋒利的牙齒能夠輕易咬碎獵物的皮肉。以諸城暴龍的能力,它是可以獵殺山東龍的。因此,山東龍會群體活動,以相互保護。

無論是山東龍,還是諸城暴龍,它們的發現都證明在遙遠的白堊紀時期,山東就已經成為巨龍的天堂,在地球生命史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閃亮印記。

猜你喜歡
暴龍白堊紀古生物學家
白堊紀大逃殺
霸王龍稱霸白堊紀
性的起源與演化——古生物學家對生命繁衍的探索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復原兩億多年前烏龜化石
七千萬年前的一天有多長?聽聽白堊紀海底貝殼怎么說
瞧!那里有一個暴龍的大腳印
我們不是“矮暴龍”
新一代古生物學家在中國掀起“恐龍熱”
古生物學家星星狐
天使駕到暴龍息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