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視角下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3-03-13 22:30王艷允李文川
四川農業科技 2023年11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河南省人力資源

王艷允,李文川

(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杭州 311300)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是農業農村發展。當前,我國居住在農村的有5億人口,基礎性產業仍然是農業產業,農村區的占比達94%[1]。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 “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编l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就是人,也更加需要農村人力資源作為支撐。實際上,人力資源問題在農村經濟發展進程中制約著地區的經濟增長,阻礙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推進。因此,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角度下,對河南省的人力資源現狀進行分析以及制定相應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式現代化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密切相關。

1 農村人力資源現狀

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多元的國際環境以及大國小農的現實情況使得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無法簡單借用理論模板或外國經驗。因此,符合生產力發展規律并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如何解決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困境、推進農村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業農村的轉型升級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議題。人力資源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和推動力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現狀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村人力資源整體綜合素質差

對于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推進,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更加重視。農村的綜合條件較差,對比于城市而言醫療衛生發展、教育資源等方面都處于較落后的狀態,而城市與鄉村之間差距最明顯的就是人力資源質量的水平,農村人力資源受教育程度低是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農村的生產力滯后和經濟水平相對較低。這低教育水平的現象不僅根植于農村基礎設施的不完善,限制了對教育的有效投入,也反映了農村與城市之間在教育資源和水平上存在的顯著差距。農村學生面臨著高等教育要求的難題,這使得他們在追求更高學府的過程中備受困擾,加劇了整體教育水平的低下,導致了農村人力資源整體受教育程度的下降。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在身體素質方面存在與城市相比的差距。這一差距部分歸因于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滯后的現狀。在農村,村級衛生室數量相對較少,醫療器械陳舊,衛生醫療人員短缺,導致農民在獲得及時有效醫療服務方面面臨困境。與此同時,農村地區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水平相對較低,制約了農民對醫療服務的獲取,對身體素質產生了不利影響。身體素質被認為是評估農村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1.2 農村人力資源外流嚴重

基于中國作為一個擁有龐大農村人口和基本農業經濟特點的大國,近年來河南省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農村年輕人口減少以及農村人口老齡化快速增長等實際情況,河南省應當更加注重農村人口在推動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重要性。河南省農村地區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其中生活環境的欠缺是一個顯著因素。相對于城市,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和文化基礎設施相對滯后,這對于吸引優秀人才形成了一定的制約。更為重要的是,農村人力資源在待遇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受制于科研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許多高校畢業生選擇不回到農村就業。盡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回鄉就業創業,但截至目前,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尚不明顯??傮w而言,河南省農村人才的流失成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對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3 農村高端的人才缺乏

目前,河南省農村科技人員普遍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但在經營管理方面缺乏突出的能力,導致農業科技人才中缺乏具備綜合技術和經營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相對稀缺。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廣的過程中,面臨著這一突出的問題,即專業技術的投入受到限制[2]。隨著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農業技術需要不斷創新,而專業技術的有限投入可能妨礙了這一創新過程。由于先進技術不能及時引進,這可能對河南省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農作物種植等方面帶來挑戰和影響。這一局面不僅在技術水平上造成差距,還直接制約了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也逐漸增加,特別是對高端農產品的需求日益上升。高端農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特點,不僅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而且能夠帶來豐厚的價格回報。然而,高品質農產品的生產對技術要求較高,需要得到高端人才的支持。河南省農村地區存在高端人才匱乏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切實有效的培養機制。因此,將導致新興農村科技推廣無法有效實施,進而限制生產力的提升。

1.4 “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

根據三次農業普查數據,我國每個人的耕種土地面積約為0.09hm2,僅相當于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人均耕種土地面積29.2%,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平均每個家庭的耕地面積大約為0.52hm2,其中約有2.1億戶的耕地規模在0.67hm2以下[4]。盡管土地流轉速度有所提升,流轉規模也有所增加,但小農戶作為主要經營主體的小規模農業將持續存在,并在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礎地位,不可忽視。推動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必然涉及現代農業的發展,并需要認真處理小農戶的問題。河南省小農戶在推動現代農業進程中面臨一些挑戰,這主要是由于經營規模、資金實力、社會網絡和發展能力的限制所致。他們可能因能力不足而感到擔憂,甚至面臨一些壁壘。同時,河南省小農戶在面對工商資本的競爭時也易陷入劣勢地位,難以與發達國家農業市場的競爭、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所帶來的資源和要素競爭相抗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將逐步擴大。盡管有部分地區在發展農業規模經營方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進展,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國小農”將仍然是河南省乃至我國的基本農業情況。

2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對策建議

2.1 提升農村人力資源素質,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農民在現代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農業現代化的成功離不開農民的參與和支持。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關鍵,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素質水平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為了振興農村教育行業,解決農村教育質量低的問題是首要任務。為促進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必須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這包括資金和資源的全面增加,確保農村學校能夠提供與城市相媲美的教育條件。同時,也要正視農村教師資源匱乏的挑戰。通過提高杰出教師的聘用薪酬和生活津貼,建立職業晉升激勵機制,可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農村教育工作,提升農村教育的整體水平。此外,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激發農村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有必要為表現優秀的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榮譽稱號。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另外,為了提升整體健康水平,優化衛生服務制度和改善醫療衛生條件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關鍵舉措。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推廣和傳遞醫療衛生知識被視為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向農民廣泛傳遞醫療衛生知識,增強對身體健康的關注,了解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提高農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通過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政府在解決醫療衛生問題上采取可通過財政手段,對醫療衛生相關支出費用進行補貼,以減輕農民的負擔。通過提供基礎醫療服務,政府為農民創造了更健康的生活條件,有助于提高整體健康水平,促進人力資本的積累。

綜上所述,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需要注重教育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和提供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努力。

2.2 加強農村人才培養與吸引,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

為了促進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加大對農村人才的培養力度,著重提升其專業技術能力。包括在教育體系中引入更多實用性強、符合農村發展需求的培訓項目,以確保培養出更多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針對青壯勞動力,制定更好的福利待遇和補貼政策是有效緩解人才持續流失問題的途徑。通過提供吸引人才的福利措施,如健康保險、住房補貼等,可以增強農村人才的留用意愿,穩定勞動力隊伍,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提供培訓和扶持計劃,政府可以直接幫助年輕人提升專業技能,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激勵計劃和獎勵機制,提高年輕人在農村工作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激發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農村地區的發展。

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助推者。龐大的人口規模不僅帶來龐大的需求,也意味著龐大的勞動力規模和豐富的要素來源渠道。因此,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民作為主體角色至關重要,同時需要激發城市居民和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鄉村振興。

2.3 加強人才引育,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萍紕撔略谵r業農村現代化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成為推動這一進程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為了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的支持,解決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不足問題,需要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和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首先,科研機構和高校應加強與農業企業和農民的合作,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培養具有解決現實農業難題能力的人才。其次,科研機構和高校應注重培養農業科技創新的綜合能力,包括科研設計、實驗技術、數據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具備全面科技素養和創新意識的人才。最后,政府應加大對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支持力度,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為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應當著眼于加強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增加培養和引進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的力度,更好地滿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科技需求。為了培養農村的高端人才,可以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設立人才工作站,通過建立這樣的平臺,可以提供專業培訓和交流機會,激發農村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技能。聘請省級農業技術專家進行授課,將先進的農業科技知識傳遞給農村地區,提升農民的專業技能水平。此外,建立志愿服務基地也是一種積極的嘗試,通過志愿者的服務,不僅能夠傳遞知識,還能夠激發農民的社區參與意識,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同時,還可以挑選一批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以上學歷的青年勞動力到企業學習管理及經營的理念,回到農村集體股份合作社擔任經理,將所學的經營理念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通過引入先進管理方法和創新的經營策略,致力于推動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合作社成員密切合作,共同制定發展規劃和經營目標,實施科學的農業生產管理,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注重培養和發展合作社內部的高端管理人才,激發團隊的創新潛力,推動合作社向現代農業模式轉型從而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精英。

2.4 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確保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至關重要。然而,政府的規制和政策引導仍然是確保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發揮政府作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缺乏有效的規制和政策引導,小農戶有可能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邊緣群體或落后群體,面臨被工商資本甚至外資企業排擠的風險,從而導致他們陷入無收入和就業困境,加劇了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這與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相矛盾。因此,在我國持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下,河南省更應關注完善聯農帶農的利益銜接機制,將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結合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形成一個容納小農戶、改善提升小農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共同奮斗。這包括建立健全農業生產和經營主體的利益銜接機制,加強農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管理,提供小農戶技術培訓和轉型支持,推進農業農村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促進小農戶參與農產品加工和價值鏈延伸。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緊密結合是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要求,在保障農產品供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農業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機制,將小農戶納入多樣化的適度規模經營體系,提高其發展質量和水平。同時,還要應對耕地利用的碎片化、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兼職和兼職就業、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農村的分散化等挑戰,確保小農戶能夠增加財產性收入。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河南省政府、企業和社會應加強合作,提供相關支持和政策保障,為小農戶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的共同繁榮。唯有通過全面而有效的措施,方能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緊密結合。從根本上開辟我國由傳統農業大國向現代農業強國轉型的最終階段。

3 結語

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河南省需重視人力資源開發,明確其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作用和價值。為了實現農村人力資源建設的精準化和系統化,河南省需重視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確保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升級。同時,著重強調建立健全的人才保障機制,確保農村人才能夠在培訓、職業發展等方面得到全面支持,提高其整體素質和能力。優化農村就業環境,改變產業發展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河南省人力資源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