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必然: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與時代價值
——基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考察

2023-03-14 23:23袁文瀚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空想恩格斯資本主義

袁文瀚, 張 斌

(安徽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19世紀中后期,資本的增殖運動空前高漲。然而伴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而大量產生的無產階級卻日趨貧困,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矛盾愈發顯著。在此社會背景之下,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運用唯物辯證法,寫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下簡稱《發展》)一書。書中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必將滅亡的歷史趨勢,并對空想社會主義和改良主義加以批判,進而指明無產階級解放自身和實現社會變革的現實路徑,即通過社會革命取得國家政權,徹底廢除私有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盵1](P14)堅持并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必然要回歸經典文本,不斷汲取唯物辯證法的智慧。人類對社會主義認識和發展始終是一個層層推進、不斷反思、持續深入的過程,厘清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和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對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仍具有借鑒意義。

一、歷史必然性:以“科學”的自由王國取代“理想”的烏托邦

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出現,與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息息相關。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盵2](P528)在資本主義萌芽階段,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脫離基督教神學體系的束縛,追求塵世生活的享受。這一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對物質財富的渴望空前高漲,具體呈現為對貨幣和商品的積累。但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尚未得到完全開發利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未能成為主流,蓄勢待發的資產階級仍主要依靠自然的動力和一部分城市勞動力進行局部的生產和資本積累活動,這些制約致使資本家們試圖聯合社會的其他階層以擴大資本的增殖范圍。于是,“平等競爭”“自由貿易”和“重視人權”便成為資產階級高呼的口號,反對壓迫、追求獨立和幸福的現世生活成為當時資產階級為之宣傳造勢的方式。雖然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為了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但“平等”“博愛”的概念無疑為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提供了精神滋養。正如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要求已經不再限于政治權利方面,它也應當擴大到個人的社會地位方面”[2](P525)。

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為封建主義敲響了喪鐘,其允諾的“民主”“自由”卻未曾到來。在推翻了封建統治之后,資本家取代了封建地主成為新的壓迫者,廣大人民并未得到解放。甚至一部分城市中的手工業者和鄉村中的農民因工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資產階級對生產資料的貪婪掠奪淪落為工廠里貧苦的無產者。這使得要求維護無產者權益的聲音越來越大,催生了大批的追求平等、同情窮人的集社、黨派、團體。在空想社會主義思潮中,西斯蒙第對資產階級的國民經濟學提出了質疑,大膽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上的“虛偽”和精神上的貧困。他指責資產階級醉心賺取自身的利潤而忽視了工人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保障需求,他列舉具體事例展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們利用法律強行推動“圈地運動”致使無數佃農和小生產者流離失所的苦難景象,并指出應該“盡快廢除這種罪惡的法律”[3](P156)。同時,西斯蒙第認為,國家的強盛和繁榮不應只專注于財富的累積,也要關注普通人民的生活質量,“國家的幸福和力量應該從農民的幸福和安定那里去尋找”[3](P119)。西斯蒙第等人不僅依托理論學說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作出強烈批判,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實踐和行動來改變當時中下層階級人民的生存窘境。但空想社會主義學者們沒有真正抓住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本質,即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同時也缺乏了對實踐的總結和對現實的考證,無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也注定空想社會主義的種種社會改良方案要走向失敗。

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與歐洲文明重視理性與邏輯推演的傳統有著密切關系。古希臘文化中強調“邏各斯”精神與“努斯精神”,即象征主客體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英法啟蒙運動中,社會思想家們尤其推崇理性的作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后,空想社會主義學者寄希望于一次性地就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現狀,讓烏托邦式的社會成為現實。對此,恩格斯指出:“我們已經看到,為革命作了準備的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們,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當做一切現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盵2](P526)然而,他們沒有找到正確的出發點,沒有看到被壓迫剝削的無產階級群體及其所蘊含的巨大社會變革力量,沒有看到作用于歷史的人和人之間交往關系和生產關系,也沒有真正理解推動歷史發展的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哲學名詞。因此,空想社會主義學者將變革現實的力量專注于空洞的政治制度構建之上,寄希望于通過一次徹底的政治革命就實現全社會的解放。這就使得空想社會主義學者偏離了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正確軌道,無法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矛盾,更看不到資本主義發展與成熟的過程,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也就停留在對其部分社會內容的反對上。恩格斯指出:“他們和啟蒙學者一樣,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個階級,而是想立刻解放全人類?!盵2](P526)這種歷史觀表明,空想社會主義學者忽視了資本主義演進的內在邏輯,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弊病”的積累,將社會歷史的發展看成一個個抽象的歷史事件的羅列與堆砌,缺乏了對人類實踐和歷史發展的科學認識。毋庸諱言,這種“烏托邦”式的社會制度從一開始就是“空中樓閣”。對此,科學社會主義的出場既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的批判性發展,又根本不同于空想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它既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因,又尋找到了具有改變和解放整個世界能力的階級力量,即無產階級。恩格斯指出:“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盵2](P537)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對經濟基礎重要作用的正確判斷,以及對人類歷史的正確分析,社會主義才能從空想變為科學,才能突破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樊籠,從對世俗國家的“政治解放”走向對全面發展的“人的解放”。

二、理論必然性:作為理論之基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任何學說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根基之上,只有運用邏輯和抽象方法對歷史現象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才能總結社會歷史運動的科學規律。恩格斯指出:“這兩個偉大的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余價值揭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都應當歸功于馬克思。由于這兩個發現,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2](P545-P546)。人類對真理的認識是一個循序漸進而螺旋上升的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社會的發展趨勢加以認識和判斷,具體經濟活動抽象出一般的范疇,再回歸到人類的生產活動和交往關系中,以此發現了剩余價值并創立唯物史觀,奠定了實現共產主義的扎實理論基礎。

唯物辯證法的產生源于人類對歷史聯系、運動和變革的考察。在古典時代,古代學者將世界視為一個不斷變化、互相聯系的整體,但沒有辦法正確解釋事物運動與變化的根本原因,如希臘學者赫拉克利特對“火”和“運動”的觀察和思考;到了近代,黑格爾在辯證法上走出了卓越的一步,他將辯證法引用入歷史的、精神的和自然的世界之中,將一些范疇在精神的運動中推演出來,表現了事物運動和變化的過程。不過,黑格爾的理論體系本質上還是唯心的,他指出:“密納發的貓頭鷹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起飛?!盵4](P69)這反映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對形而上學的一種消極態度,認為哲學已經拘泥于形而上學的框架之中,只有等待精神在現實中的自我緩慢演變結束后,才能展現其本真性:人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將現實中所發生的事物進行哲學化的解讀和闡釋,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創造和改變。這種保守的思想使德國古典哲學家們過于重視歷史和精神的自我推演,未能看到物質實踐的巨大作用,陷入唯心主義的圇圄中難以自拔。對此,馬克思則認為:“一切內在條件一旦成熟,德國的復活日就會由高盧雄雞的高鳴來宣布?!盵5](P18)馬克思用“高盧雄雞”來比喻世界的一切規律都是要由人們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人們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符合自然和社會規律的前提下改造這個世界。相較于唯心辯證法,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實踐觀念,吸收和接納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將辯證法融入進了唯物主義和歷史主義原則中,展現人類發展與自然界運動和變化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準則。唯物史觀的誕生表明,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其萌芽、發展、成熟和滅亡的歷程。資本主義雖然將人們從封建專制和宗教神權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發展了空前的生產力,創造了豐富的文明成果,但其無法調和的內在矛盾預示著其必然走向滅亡??梢哉f,唯物辯證法動搖了資產階級塑造的永恒的、理性的國家根基,破除了人類社會在政治上、經濟上和精神上的發展障礙,并為實現共產主義提供了科學的工具和現實的方案。

運用唯物辯證法,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社會變革的主導力量是人民群眾。恩格斯認為:“這些互相斗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產物”[2](P544)。他以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為例,說明了推動歷史發生巨大轉變的是廣泛的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不是由一到兩個領導人物所掌控,即人民群眾的歷史實踐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生動力。唯物史觀“用人們的存在說明他們的意識”[2](P545),不但正確闡釋了社會歷史運動過程中的一般規律,還充分剖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對矛盾關系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正是生產資料被資本家所獨占,才會產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拋出了階級斗爭理論,確定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及其使命。立足于對兩大階級的歷史考察,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空想社會主義不能實現的重要原因,廓清了唯心史觀的局限性和錯誤認識。同時,指明社會主義的產生條件,強調了共產主義革命的特殊性,并通過說明實踐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引出了剩余價值理論,以此摧毀了資本主義的堡壘[6]。

人類的歷史進步離不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對范疇的辯證關系,而生產力的發展也必將伴隨著生產關系的改革。如果將社會經濟的運動都歸因于“生產力”的單一范疇,忽視生產關系的作用,便會對歷史發展產生錯誤的判斷:似乎一切進步的力量都來源于新型技術的開發利用,只要解決了生產的障礙,各種社會問題就將迎刃而解。肖磊指出,物質生產力居于優先地位,但如果在生產力已經充分發展并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已足夠尖銳的情況下,不對生產關系加以改革,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就錯過了這個“臨界點”,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到負面影響[7]。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并不能代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及其生產關系是不可更替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循環表明,在短暫的繁榮之后只會是下一次的“生產過?!?。因此,認識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基礎,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要回歸到剩余價值學說中探尋資本主義滅亡的根本緣由。

恩格斯指出:“已經證明,無償勞動的占有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通過這種生產方式對工人進行的剝削的基本形式?!盵2](P545)。剩余價值學說的發現揭示了工人被剝削的緣由及資本積累的真正來源,即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剝奪。工人通過出賣自身的勞動力商品,將自己剩余的勞動時間凝結于商品之中,資本家無償占有和售賣這些商品,實現資本的增殖。正是這種價值量的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加劇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和階級對立,因此埋下了資本主義毀滅的種子。同時,恩格斯認為:“把生產資料從這種桎梏下解放出來,是生產力不斷地加速發展的唯一先決條件,因而也是生產本身實際上無限增長的唯一先決條件?!盵2](P563)因此,只有打破這種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才能結束資本主義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剩余價值學說的意義不僅僅是通過系統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經濟關系的方式,在其中歸納和總結出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瓶頸與障礙,更重要的在于為分析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視角和方法,即利用勞動價值論的視角對社會經濟現象加以辨析。

三、豐富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時代啟示: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發展》不但有力地打破了資產階級的謊言,消除了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普遍誤區,還將其與不切實際的“社會主義”區分開來,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正本清源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這部著作還具有相當重要的時代價值。一方面,《發展》所闡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有力地回擊了資本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質疑,提供了保衛社會主義旗幟的理論武器和指導思想。另一方面,《發展》以其巨大的理論魅力照進現實,增強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底氣。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制度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政治文明建設起到巨大支持作用;在尊重和保障個人權利的前提下,能形成強大的共同意志及社會合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多次用實踐證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點。理論來源于實踐之中,但又可以指導實踐的發展。中國始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快速發展的經濟中不斷提升國家的現代化程度,持續提高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不斷增強中國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將取得公共權力,并且利用這個權力把脫離資產階級掌握的社會化生產資料變為公共財產?!盵2](P566)這意味著,一旦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掌握政權,并改變了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就需要建立一個充分滿足人們需要的社會制度,以實現人的自由發展,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一方面,捍衛和發展社會主義學說,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有力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得的巨大經濟建設成就表明,社會主義制度可以廣泛調動社會資源進行社會生產,促進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此外,有別于純粹的市場經濟,宏觀調控政策能夠確保市場在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同時,國家又能實行一定地干預,以此克服市場規律自發調節的固有弊病,穩定市場秩序,保障社會生產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捍衛和發展社會主義學說,是以時代為觀照、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生產力必然要變革相應的生產關系及社會制度,資本所構建的“虛假的共同體”恰恰掣肘了自身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從前各個人聯合而成的虛假的共同體,總是相對于各個人而獨立的”,“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盵5](P571)西方式現代化所構建的價值觀以資本的積累與增殖為絕對目標,遮蔽了人的主體性,將個人與其一定的社會關系分割,造成單個人發展的片面化、原子化、碎片化。熊彼特指出:“現代資本主義依賴利潤原則解決它的日常生活,但拒絕允許這個原則占主導地位?!盵8](P30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將人類視為整體,以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和諧共生、互惠繁榮的“真正的共同體”意識代替了西方“狹隘的個體意識”。因此,搭建完備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利于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更好推動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發展。

全體人民的通力協作和不懈奮斗是邁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步步為營亦是實現共產主義光明未來的必要保證。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一方面是傳播了正確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及思想,另一方面則提供了對虛假的社會主義者進行批判的有力理論武器。當今世界充斥著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攻擊之聲,也有大量的“偽社會主義者”渾水摸魚。因此,在堅守共產主義信念的同時,更要警惕混淆視聽的“社會主義”。如此,就必須將馬克思主義不斷的中國化,使之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清晰辨別謊言和錯誤思想的指導方法;并不斷完善輿論監督機制、完善監管和防控機制、弘揚主旋律,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只有培養出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用“批判的武器”審視這個世界,賦予馬克思主義者以旺盛的戰斗力面對紛繁復雜的思想攻勢,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感和理論認同感,從而提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程度,積極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去。

作為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認識社會主義就是要從現實出發探索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策略方針,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資本主義的自我瓦解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現代資本主義的生命周期仍然尚未完結。在對待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歷史演進問題上,需要謹慎提防陷入教條主義的誤區。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與歷史結合、與實踐結合,才能獲得對社會主義真理性的認識[9]。應將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視作一種動態的過程,辯證看待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不斷從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豐富和發展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四、結 語

《發展》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對于新時代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觀念,需要構筑一道捍衛人民利益、符合中國實際的“思想長城”。一方面,需要樹立全球視野,在全球文化激蕩中立足自身,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擴大自身影響力。另一方面,不斷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先進文明成果,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增強精神文化力量。

猜你喜歡
空想恩格斯資本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警惕“空想”
小老虎種花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警惕“空想”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不空想不抱怨 有激情在線狀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