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圖書館的版片保護

2023-03-14 02:55劉洪權
全國新書目 2023年12期
關鍵詞:書局圖書館

◆文/劉洪權

《民國時期古籍出版研究》劉洪權 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21.12/98.00元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文明進程的重要性已有卡特、張秀民、錢存訓等中外多位學者的論述,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公認。19 世紀中期西方新式印刷術回傳以前,中國使用雕版印刷術的歷史長達1000 余年,其對中國文化和學術的影響至為深遠。

雕版印刷史研究一直廣受國內外學術界矚目,但當前研究集中于古代。雕版印刷傳承的一個關鍵階段,即民國時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為:一是民國雕版印刷史研究成果較少,尤其缺乏整體性研究。張秀民所著《中國印刷史》截止年代為19 世紀末,實際上,20 世紀前半期雕版印刷雖然趨向衰落,但私家、社會機構如圖書館和寺廟等,以及內地的傳統書坊,刻書現象仍然十分普遍。中國雕版印刷終結的年代應為民國時期,而非19 世紀末,民國刻書史整體研究的闕如導致無從構建一部自起源至終結的中國雕版印刷史。二是民國時期雕版印刷的實物——版片保護研究為雕版印刷史的空白領域。版片是書籍的母體,直接體現了中國雕版印刷文化的生產技藝、知識內容、審美標準,極具學術、藝術與文物價值,為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后,迄至民國刻印圖書逾10 萬種,雕鐫了積如山丘的版片。試舉數例:宋初所雕《開寶藏》“費時十二年,版成,凡十三萬塊版,共五千四十八卷”;明末清初常熟毛晉“在四十年內先后刊過書版逾十萬塊,十萬九千六十七頁,書約六百余種”;而“清內府刻書歷經康熙、雍正至乾隆朝達到鼎盛,所刻書籍六百余種,所藏書版逾百萬塊”;民國藏書大家劉承幹“刻印古籍184 種,書版39172 片(其中兩種古籍書版數量不詳),收存他人書版10 種,295 片,共39467 片”。由上述例證可見,歷代官府與私人刊刻了巨量的版片。雖然刊行的版片為數可觀,但由于自然侵蝕、兵火戰亂、政治禁毀等原因,木刻版片的流傳、保存已漸顯慘淡,尤其是清末太平天國戰亂致使傳統的刻書中心東南諸省“版籍多毀于火”,中國典籍包括版片遭受了極為嚴重的破壞。

民國時期,鑒于書版損毀過甚及雕版印刷術的式微,“數十年來,時勢推移,新刊既寡,舊藏復多零落,而漫滅蠹蝕者,尤所在多有。竊恐其或日就澌滅,或埋沒終古”。因此,社會各界尤其是圖書館界人士開始關注存世版片的保護。除私人刻書家保存了少量的版片外,民國時期主要是社會機構——公立圖書館,尤其是省立圖書館和寺廟,為版片保存與流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省立圖書館如浙江省立圖書館、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廣東省立圖書館、云南省立圖書館等,寺廟如南京金陵刻經處、福州涌泉寺等,均曾致力于版片的整理、收藏與保護。中國當代現存版片基本來自民國時期省立圖書館與寺廟的存藏。關于民國時期圖書館界版片保護的卓越貢獻,最顯著的例證是雕版印刷術成功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 年9 月,由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經處、四川德格印經院代表中國申報的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上述機構申報非遺成功的關鍵條件之一就是保存的版片,其中廣陵古籍刻印社的版片主要來自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等機構的移交。如果沒有保存至今的雕版實物,能否申報成功恐怕難以預測。

然而遺憾的是,民國時期圖書館古籍版片保護這一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學術課題至今未見學者研究。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研究中包含的諸如版片保護概況,版片的收藏與保管,版片收藏的數量與種類,以及文化貢獻等問題,仍為學術界的空白點。在此,筆者系統梳理了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的上述問題,勾勒其歷史面貌,闡揚其文化貢獻,既希望為當代版片保護、傳承雕版文化遺產提供借鑒和參考,也希冀填補民國雕版印刷史和民國圖書館史研究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一、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概況

中國近代圖書館肇始于晚清,伴隨清末維新運動全國圖書館體系逐步建立。民國時期圖書館建設受到了政府與社會的重視,因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代圖書館在輸入新知與保存國故兩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保存國故主要表現為收藏古籍、刊刻文獻與保存版片,使得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免遭斷裂的危險。在傳承中國文化這一點上,民國時期其他社會機構均無法與圖書館相比擬。依據社會演進對圖書館事業的影響和圖書館自身發展的歷史,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12—1925 年,即民國初造至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之前;二是1925—1937 年,即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后至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三是1937—1949 年,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下面簡要論述每一階段版片保護的機構、狀況及特點,以便讀者了解民國時期圖書館古籍版片保護的概況。

1.1912—1925 年的圖書館版片保護

民國初期,由于政府提倡民眾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重要機構的圖書館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圖書館數量增長較快,公立圖書館及公私立學校圖書館紛紛設立。經費得到保障后,圖書館開展了購買圖書、推廣閱讀甚至刊印典籍等多項活動。

清末至20 年代初期,眾多省立圖書館陸續接收了晚清官書局的刻書版片。官書局創辦于同治光緒年間,全國先后成立的大小官書局共40 余所,出版圖書1000 余種。官書局刊刻的圖書內容以正統的經史子集為主,多采用雕版刷印,經費由地方自籌,來源不穩定,到了清末已經難以為繼,陸續被歸并到各地省立圖書館,所存圖書和木刻版片也一并移交,由各館設專門部門管理。1909 年,浙江書局歸并浙江省立圖書館。同年,金陵書局、淮南書局、江楚編譯書局的存書和版片移交江南圖書館,即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前身。此外,尚有江蘇書局1914 年并入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廣雅書局1917 年改隸廣東省立圖書館,云南書局1910 年附設于云南省立圖書館等。各地官書局除湖北書局改稱湖北官書處,皆并入了省立圖書館。除了接收官書局、學堂等官辦機構的版片,部分省立圖書館如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入藏了少許私人捐贈的版片,浙江省立圖書館等還自刻了種數不多的時賢著述。

這一階段省立圖書館接收的官書局版片奠定了民國時期圖書館乃至當代版片存藏的基礎,當代現存的木刻版片相當數量來源于這一階段的省立圖書館館藏。當然,由于政局動蕩,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時斷時續,又缺少國家級的圖書館機構統籌規劃各地的公立圖書館業務,各圖書館主要工作為保管版片不致損毀,對清末以來的公私版片未能主動大量征集,進行有目的的保護,這是該階段圖書館版片保護的局限性。

2.1925—1937 年抗戰全面爆發前的版片保護

1925 年,在各地圖書館協會的基礎上,全國性的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成為全國圖書館界的領導機關,有力促進了現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1927 年,國民黨政府奠都南京,制定《圖書館條例》,圖書館受到社會重視,加之教育普及,圖書館事業漸入普遍發展的階段。由于中華圖書館協會沿襲了晚清保存國故與擴充新知并重的圖書館建設思想,使得各地圖書館在中華圖書館協會的影響下,致力古籍與版片的征集與收藏,因而版片保護有了顯著的進展。

中華圖書館協會作為全國圖書館界聯合研究的總機關,以“研究圖書館學術,發展圖書館事業,并謀圖書館之協助”為宗旨,從事各項研究與活動,其學術活動之一即為版片調查與保護。1925 年中華圖書館協會創立之初,就有會員劉純的《南京家刻版片調查初錄》,調查結果刊載于《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第二卷第二期。1929 年,中華圖書館協會于南京舉辦第一次年會,為執行年會決議各案及共同研究學術起見,特組織各種專門委員會,會后新組織分類、編目、索引、檢字、圖書館教育、編纂、建筑、宋元善本書調查、版片調查等委員會及季刊、會報編輯部。在分組會議議決案中,圖書館行政組關于版片保護的議案有兩則:1.調查及登記全國公私板片編制目錄案 劉純、袁同禮原案(組織板片委員會辦理);2.各省官書局應由各省立圖書館接管并在館內附設印行所案 江西省立圖書館歐陽祖經原案(陳請教育部采擇施行)。版片調查委員會擬對全國版片廣為調查,詳為登記,版片不限新舊,一概著錄,首先完成的有河南、江蘇、江西各處。1936 年于青島舉辦的第三次年會上,教育部特交協會議案七則,其中之一為“各縣木刻古板保存辦法”,協會特組委員會一再研究討論,擬定辦法如下:1.由縣立圖書館集中保管(私家不能保藏之版本應歸公家保管);2.調查;3.征購;4.登記;5.保存(通風,插架,庋藏,修補,防水、火、蝕、濕設備);6.印刷流通;7.制止流出海外??上У谌文陼蟛痪每箲鹑姹l,各縣木刻古板保存辦法是否實施及實施效果無從評估。

各省公立圖書館雖然行政上不受中華圖書館協會管轄,但業務上受其指導。在全國性機構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推動下,各級圖書館尤其是省立圖書館均將版片保護作為一項常規業務,注意訪求、搜集本省所刻的古籍版片,尤其鼓勵圖書、版片的寄存與捐贈。北平北海圖書館、浙江省立圖書館、江西省立圖書館、湖北省立圖書館、山西省立民眾教育館等館皆頒布章程,征求省內藏版,倡導私人將版片寄存或捐贈給圖書館,并制訂獎勵辦法,使得這一階段圖書館集藏了多種私人捐贈或寄存的珍貴版片。私家版片容易由于無力保管致使損毀散失,作為公立機構的圖書館有組織和經費的保障,對版片的保護相對妥善。20 世紀前半期,圖書館對私人藏書和版片的征集保存成為其傳承中國文化的卓越貢獻之一。

3.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1949 年的版片保護

日本侵華戰爭不僅造成了中國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中國文化也經歷了又一次慘烈的浩劫。戰爭中損毀的典籍不可估量,而版片沉重不好轉移,導致一些圖書館收藏的版片損失慘重。國立中央圖書館“在籌備開始,即接辦國學書局——即清季江南江楚淮南三書局之后身——整批書版,分經史子集,鐫刻精良,間有損毀者,經整理后可印書籍,仍有一百五十種之多。西遷時以版片笨重,倉促間無法運出,遂以散佚”。1937 年11 月26 日,蘇州淪陷,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被日軍富士部隊占領,破壞極為嚴重,館藏木刻書板漂滿小西湖池塘,圖書報刊被撕毀擦刺刀,景象凄慘。據1946 年統計,所藏原江蘇官書局殘存木刻板166 種55907 片,損失22 種18179 片。1938 年10 月19 日,日軍飛機轟炸長沙,湖南省立圖書館定王臺館舍所藏原思賢書局30 多種古籍雕版全毀??箲饎倮?,湖南省立中山圖書館對戰爭損失財產進行清理,對日軍飛機轟炸損毀的版片進行詳細的統計,共計28 種,26494 塊版片,于1946 年2 月16 日造冊呈報給省政府。

這一階段各圖書館克服困難,盡力安置館藏版片。湖北省立圖書館1938 年西遷,版片先后運至秭歸和恩施,并于1946 年遷回武昌。1944 年衡陽市圖書館將殘缺的《船山遺書》雕版暫存于市郊九里渡。部分圖書館如浙江省立圖書館、河南省立圖書館的版片在戰爭期間得到穩妥保管。1948 年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還積極募征版片,使得館藏版片有了大幅增加。當代浙江省圖書館、云南省圖書館、揚州雕版印刷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等機構收藏的版片多為民國時期公立圖書館保管流傳至今。這些珍貴的版片經歷戰爭劫難而免于亡佚,不能不歸功于民國時期圖書館界人士的卓絕努力。

二、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的收藏與保管

民國時期圖書館界承繼了晚清新圖書館萌芽時期保存國粹的宗旨,加上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提倡與重視,因此版片保護獲得了圖書館界和社會廣泛的認可,并在圖書館的典藏實踐中得到了積極執行。圖書館界的版片保護工作分為收藏和保管兩方面,下文分別詳細敘述,從而幫助讀者清晰認知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的成就。

1.收藏

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的收藏來源分為四類:一是接收清末官辦機構版片,二是自刻版片,三是購買私人刻版,四是征集私人版片。

(1)接收

民國時期圖書館接收的版片以晚清官書局版片為大宗。晚清官書局刻書向來以底本精良、校讎審慎、刊刻考究、售價低廉著稱,被稱為“局本”,為學者所推重。官書局刻書不僅質量上乘,而且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如崇文書局刻書凡320 余種,江蘇書局凡206 種,成為官刻的代表。后來官書局由于經費支絀,清末陸續并入新設立的圖書館,各地官書局版片由當地的省立圖書館接收,個別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和市立圖書館收藏。各省立圖書館接收的官書局版片數量頗為可觀,最多的浙江省立圖書館達124298 塊,超過萬塊的省立圖書館也有數家,說明官書局版片為各省立圖書館版片收藏的主要來源,奠定了各省立圖書館版片收藏的基礎。除了官書局之外,河南省立圖書館還接收了晚清河南學務公所的版片。

(2)自刻

民國時期公立圖書館負有搜集和傳播地方文獻的職責,因此部分省、市立圖書館會刻印本省鄉賢未刊著述,以推進學術研究。其中刻印較多的圖書館有浙江省立圖書館、云南省立圖書館及河南省立圖書館。

浙江省立圖書館1912 年至1923 年間刊刻《蓬萊軒地理叢書》《章氏叢書》等10 種,其中7 種共2462 片,另有《臺州經籍志》40 卷、《老子》2 卷、《莊子》10 卷。1914 年民國云南巡按使唐繼堯籌集款項,在云南圖書博物館內成立“輯刻《云南叢書》處”,編印《云南叢書》,至1935 年共編印205 種,1402 卷?!对颇蠀矔方^大部分是木刻,少數石印、鉛印本,木刻種數為155 種,15499 片。至于《云南叢書》的書版來歷不同,可分為6 種,新刻書接近1/3,即約5000 片,使云南圖書博物館成為民國時期擁有自刻版片最多的圖書館。

1933 年,河南省立圖書館有感于“本省名人著述未刻者頗多,深恐日久湮沒。茲特登報訪購,陸續???,匯為《中州叢刻》,以廣流傳”,設刻版處刊刻本省先哲遺著,補刻存書缺版。至1936 年刻版處取消,已刻成《石田野語》《臆見隨筆》《隱山鄙事》《書學慎余》《算法通義》《律呂心法》《幾何簡易》等16 種,《歷范》僅刻半部。湖南省立圖書館也對思賢書局缺失的版片進行了補刊。由此可知,自刻亦為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的收藏來源之一。

(3)購買

晚清同治光緒之際,中國社會出現了短暫的承平局面,亟待刻印圖書以滿足士子讀書需求,加上張之洞、張海鵬等重臣學者勸導刻書,公私刊書之風盛行,形成了中國雕版印刷史的最后一個高峰期。晚清民國之際的刊書風尚造成其時書版資源豐富,尤以私家刻書校讎審慎、寫刻精工,刻成的書版為圖書館所樂意購買。江西省立圖書館“購得南城李之鼎(字振唐)《書目舉要》以及《通鑒輯要》《彭城集》《公是集》等版片,達109 種,精心保管數十年”。1935 年,燕京大學圖書館購得上元吳氏銅鼓軒重雕《悔翁筆記》《悔翁詩鈔》《悔翁詞鈔》3 種,補刊印行。1936 年,湖南省立中山圖書館收購長沙徐氏《五大家文粹》《景宋本脈經》《璧合珠聯集》三書版片。山東省立圖書館1947 年購置王蒙安著述書版10 種333 片??上駠鴷r期圖書館經費多用于圖書,對于私家書版以鼓勵捐贈、寄存為主,購買書版并不多見,僅知前述數例。

(4)征集

近代圖書館苦于經費不足,館藏建設的方式靈活多樣,自清末萌芽時期始,即號召私人藏書家捐助經費或藏書。受西方圖書館理念的浸潤,社會普遍的藏書觀念從私人收藏、保管轉向公眾閱覽、利用,因而愿意化私為公,將私家珍藏捐贈或寄存圖書館,便于讀者使用。私人愿意將書版捐贈、寄存圖書館還有社會動蕩的客觀原因。1931 年,山東省立圖書館擬進行的工作之一為“代藏私家所刻書版”,即因“近年來本省私家所刻書版,屢經變亂,多請求本館代為保藏”。

晚清民國初期圖書館館藏建設注重圖書,忽視版片征集。除接收官書局版片之外,僅零星有私家版片捐贈給圖書館,多數圖書館缺乏主動搜尋保存公私版片的意識。這一狀況在1925 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后才得以改觀。中華圖書館協會謀求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了解國內圖書概況,因此展開了多項調查,如圖書館調查、書店調查、版片調查、永樂大典與善本調查及期刊調查。1929 年第一次南京年會更是設立了版片調查委員會,對全國公私版片進行調查和保護。在中華圖書館協會的指導下,全國各圖書館在訪求圖書之余,對木刻版片開始大力征集。

圖書館版片征集的方式有捐贈、寄存兩類。自19世紀20 年代后期始,眾多公立圖書館制訂了版片捐贈、寄存規章,鼓勵藏家捐贈、寄存版片。1929 年,北平北海圖書館訂有《本館收受寄存書板簡章》七條。1931 年,山東省立圖書館訂立了《山東省立圖書館捐贈圖書規則》,加大獎勵力度,發動全國各界捐贈圖書,并計劃“代藏私家所刻書版”,提出“詳訂規則,設法征集”的設想。1931 年,江西省政府省務會議通過《江西省征集圖書文獻委員會簡章》。其制訂的《江西征集圖書文獻條例》第二條為“征集之種類如下:……各種圖書及版本”,亦留意版片;《江西獎勵捐贈圖書文獻條例》則根據捐物價值,分別予以獎勵。1933年山西公立圖書館改名為山西省民眾教育館,擬有《本館捐贈圖書版片及陳列物品規章》,對捐贈木刻書版的個人或團體訂有獎勵紀念辦法,依照規章獎勵。

由于浙江私家刻書之風夙盛,浙江省立圖書館尤為注重書版征訪,1930 年制訂的《浙江省立圖書館獎勵捐贈圖書文獻物品章程》第二條為“捐贈之種類如下:……二、圖書版片。獎勵之等差如下”,1934 年制訂《浙江省立圖書館獎勵捐贈圖書版片及文獻物品辦法》《浙江省立圖書館收受寄存圖書版片及文獻物品辦法》,規定了寄存書版印售辦法。1934 年,浙江省立圖書館于《浙江圖書館館刊》登載“浙江省立圖書館征求書版啟事”,號召浙江省藏書家捐贈、寄存版片:“……本省前賢刻書,版片藏在家中不復印刷者何限。版片保藏不易,不印尤易蠹蝕,續印亦不易廣售,何如捐入公家,廣為印售,既不違前賢梓版之初衷,復足以策推進學術之宏效。本館對于捐版多者,曾請教部褒獎,廣播盛德,更為懿事。本館對于版片,歡迎捐贈,寄存亦可商量,如荷家有藏版之士,將書版名稱塊數通函與本館,即當走訪或函接,為之保存印行,則流澤永被,較之徒飽蠹魚為何如乎?全省熱心文教之士,幸鑒其悃忱而予以贊助焉。浙江省立圖書館謹啟?!?/p>

由于圖書館捐贈、寄存版片有明確的章程可循,并訂立了相應的獎勵辦法,提升了各地藏家捐贈、寄存版片的積極性,征集書版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各省立圖書館陸續訪求到私家刻書的版片,其中多有名貴書版。1930 年,山東省立圖書館“收入十三經板六千三百零三片,捐入《毛詩正韻》一百七十八片”。1931 年,王勤生先生將家藏《論語經正錄》及《筱泉先生年譜》原版490 塊永久寄存國立北平圖書館。1933 年,安徽省政府主席劉鎮華贈送給河南省立圖書館《安陽四子集》書版一套。

浙江省立圖書館捐贈、寄存版片收獲最豐,1935年統計館藏書版“總計書版共:一六三、六九〇片,殘版與不標號猶未計入。其中自刻者計:一二二、四六八片。捐贈者:四〇、一五一片。而自民元以前及民十二至十六年間因館檔未理,無從悉其有亡捐贈者,尚未計入焉。寄存者:一、〇五三片”。江西省立圖書館則接收有“捐贈胡思敬‘退廬圖書館’所刻《豫章叢書》104 種版片,均集中于應天禪林,由專人保管”。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的東院中三間“分庋繆氏藝風堂寄存書版及正定王氏捐贈之書版”??箲饎倮蟮陌嫫骷越K省立蘇州圖書館為翹楚,1945 年復館不久,即征集到昆山趙詒琛《又滿樓叢書》、吳縣王氏家刊《詩學評說》、鄧邦述群碧樓書版,版片從55907 片增至81360 片;1949 年6 月底,又征集有《吳中葉氏家刻》書板、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書板共450 片。

上述捐贈和寄存版片均為近代私家刻書的精品,各省立圖書館征集收藏之后,構成自己的館藏特色之一。更為重要的是,近代以來,中國文獻典籍包括版片書厄頻仍,散佚毀失嚴重,其中私家藏書和刻版不易保管,更是難免劫運。由此可見,圖書館征集私家藏版,私家刻書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傳有賴于此,功莫大焉。

2.保管

民國時期各公立圖書館收藏的版片或繼承官書局,或自刻,或征集,多為經史要籍及學術名著。同時,版片材質多為梨棗等木料,如果保管不善,有蟲蛀鼠害之虞,更有遺失隱患。因此,各圖書館均相當重視所藏雕版的保管與流布行世,以期書版長存,嘉惠學林。圖書館的版片保管工作重點有二:一是設置專業部門管理,二是辟有專門館舍儲藏。

(1)設置專業部門管理

晚清官書局及其他公立機構版片為近代官刻的代表,“官書局印書,選擇既慎,而剞劂之精良,??敝b密,尤為士林所推許”。民國時期學術文化場域中,西方學理與固有文化均是構建中國新文化的思想資源,整理國故為新舊學人所認同,而官書局刻書多為國學要籍,仍有一定的社會需求,因此接收了大宗官書局版片的省立圖書館多設木印部等專業部門管理,整理、印行與保護館藏版片,下面舉例說明。

1909 年,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接收金陵書局、江楚編譯局、淮南書局書版,設立印行部繼續印售。1914 年,江蘇省立第二圖書館(即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接收江蘇官書局,改名為江蘇省立第二圖書館官書印刷所,共接收書版196 種74081 片,內容多為經史子集。1930 年,陳定祥館長進行了組織機構調整,在館長下設四股,其中之一為印行股,“掌理保管版片印行書籍推廣營業事項”;1936 年進行組織整頓,設四部一所,其中印行所掌理印造、刊校、發行、典板等事項。

1909 年,山東高等學堂藏原山東官書局所刻書版移交山東省立圖書館管理。1930 年,《山東省立圖書館組織章程》規定暫設編藏部、閱覽部、事務部三部,其中第六條編藏部之職掌為:“關于本館金石書畫及各項版片之保存整理事宜。關于本館書版印行事宜?!?/p>

1909 年,浙江官書局歸并浙江省立圖書館,號官書印售所,旋又改稱附設印行所,“民國十八年添設鉛印部,以官書局印售所分隸木印及發行部,而仍以印售木印書籍為重要事業”。

1910 年,云南圖書館在云南官書局基礎上成立印售部,印刷發行“鄉學先賢遺著和國學重要典籍”。1914 年,民國云南巡按使唐繼堯籌集款項在云南圖書博物館內成立“輯刻《云南叢書》處”,校印本省出版書籍。

1912 年,廣東省立圖書館成立時特設藏版樓,專門收藏廣雅書局等刊刻書版。二次革命失敗后,省館停辦。1917 年復辦,徐信符、馮愿等受聘為董事,“逐漸清理廣雅書局、學海堂所刊版片。徐紹棨擬定印書辦法,參酌清代廣雅書局售書章程,及浙江書局印行所辦法,呈請附設專所。民國七年經省長批準,遂在館附設廣雅版片印行所,由董事徐紹棨專任其事”。

1916 年,湖南官書報局撤銷,其經費、設備及所藏版片一并劃歸湖南省立圖書館,改為湖南省立圖書館附設圖書出版部。

1933 年,河南省立圖書館將接收的學務公所版片專門設書版室,刊印書刊。

1934 年,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處接辦國學書局一批書版,并設木印部照前發售書籍。

1936 年,湖北崇文書局撤銷,版片移交湖北省立圖書館,局址改為湖北省圖書館崇文書局保管處。1947 年,湖北省立圖書館“機構設置除保留原有總務、閱覽、采編、研究輔導四個部外,并新成立特藏部,負責整理原崇文書局版片”。

民國時期各圖書館所藏的版片多經通人詳校,號稱精本,學術價值頗高。各圖書館如浙江、山東、廣東、江西等省立圖書館所設印行所或刻版處繼續刷印館藏版片,發售典籍,嘉惠士林,推進學術。

(2)辟有專門館舍儲藏

由于收藏的版片數量眾多,體積龐大,需要足夠的空間存放,而民國時期隨著各類圖書館新式館舍的興建,版片儲藏硬件設施改善良多,加之圖書館主事者不乏積學之士,重視藏版,多數圖書館辟有專門的館舍保管版片。1912 年廣東圖書館成立時特設藏版樓,專門收藏廣雅書局等刊刻書版。民國時期,浙江省立圖書館館舍擴建為大學路總館、孤山分館、新民分館三處,其版片初藏于杭州三忠祠,后移藏于孤山分館西樓。1936 年,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辟平屋四間為藏板庫”。1920 年江西省立圖書館創辦,1930 年百花洲新館舍落成,“館舍成一十字形,前部四層為閱覽室、辦公室、員工宿舍、版片室等,后部五層為書庫”。其他如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湖南省立圖書館、山東省立圖書館亦有特定的場所貯存版片。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各圖書館下設專業部門管理、辟有專門館舍儲藏版片,是版片得到妥善保管的重要原因。此外,版片的清點、整理補刻等亦為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的日常工作。

三、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收藏的數量與種類

1.版片收藏數量

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的版片數量沒有全面的統計資料。中華圖書館協會1929 年第一次年會時提出的版片調查議案只得到了浙江、河南、江西、云南等省館的響應,眾多省館如山西、陜西、福建沒有及時清點,只簡單記錄了種數,導致版片散佚后無法統計。

根據各類資料可知,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的版片經歷了抗戰、解放戰爭、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當代,數量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動,存毀可分為六種情況。一是大部保存,少量損毀,如浙江、河南、云南等省館。二是毀于戰亂,全毀于戰亂者如福建省館所藏版片毀于1912 年辛亥革命與1922 年戰事,國立中央圖書館、湖南省館所藏毀于抗戰。三是毀于1949年后,如江西、廣東省館所藏版片。四是移交,如湖北省館移交湖北省博物館,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移交揚州古舊書店,合眾圖書館移交上海圖書館等。五是毀佚時間不詳,如山東、陜西省館。六是下落不明,如國立北平圖書館、山西省館等所藏版片。

2.版片收藏種類

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的版片主要來源為晚清官書局和私家藏版。官書局刻書特點有二:一是以經史為大類,如廣東書局刊刻了《十三經注疏》《通志堂經解》等數部經學巨著,廣雅書局刊刻有《史學叢書》,金陵、浙江、湖北、江蘇、淮南五書局合作共刊《二十四史》。二是整理刊刻地方文獻,如浙江書局之刻《兩浙金石志》、江蘇書局之刻《蘇州府志》、江西書局之刻《江西通志》等。因此,各省立圖書館收藏版片的總體特點是以經史類和地方文獻為主。同時,各圖書館征集和接到的捐贈、寄存的私家藏版也多以地方文獻為主,如浙江省立圖書館接受的胡宗懋捐贈家刻《金華叢書》《續金華叢書》版片和丁丙后裔丁序之捐贈八千卷樓全部刻版,江西省立圖書館接受捐贈的胡思敬所刻《豫章叢書》版片等。

四、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的文化貢獻

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與傳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清末民國時期雕版印刷逐漸從實用轉向保護,民國時期圖書館的版片保護在傳承中國版刻藝術、中國傳統文化及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的版片是中國雕版印刷術在當代的實物代表,具有重要的學術、藝術及文物價值??上Ы癜嬗∷⑿g逐漸式微,加上版片的自然朽蠹和戰亂等人為原因,導致晚清民國時期版片損毀嚴重,大量版片蕩然無存。當代現存的版片僅100 余萬片,對照歷代鐫刻的版片數量來看,所存極為有限。從現存版片的年代來看,宋代的僅一片,明代版片僅天一閣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有藏。其中,天一閣博物館藏有697 片,殘版不計;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現藏明代內府刻書版16 種?,F存版片中,經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保存至今的有數十萬片,而且均為晚清官刻或私家精刻。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而論,民國時期圖書館收藏的版片都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珍稀遺產,對傳承中國版刻藝術具有寶貴的參考與借鑒意義。

民國時期圖書館所收藏的版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版片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厚的精神資源。在此意義上,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價值不可低估,亟需當代學人的研究與發掘。

如今,雕版印刷術已經成為國家象征符號之一。由此可見,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所提供的文化資源對當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 年,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正式啟動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集中申報評審工作,古籍版片和版片收藏單位分別被納入申報范圍。國家級的版片保護在21 世紀得到了進一步的響應與延續,這是民國時期圖書館版片保護的文化貢獻的最佳印證。

猜你喜歡
書局圖書館
書店之美
論陜西官書局的創立
圖書館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圖書館
科層制與關系網:民國時期世界書局和大東書局的發行管理制度述論
探析曾國藩對金陵書局的影響
論晚清官書局文獻史料價值及其搜集整理*
去圖書館
晚清官書局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